《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1、2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_第1页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1、2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_第2页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1、2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_第3页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1、2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_第4页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1、2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第一节新媒体:一个没有定态的对象一、流动的新媒体概念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三、新媒体概念使用的主要情境目录第二节连接的演进:新媒体发展的核心线索一、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诞生二、内容与内容连接:互联网走向“媒体化”三、人与人的连接:Web2.0与社会化媒体兴盛四、移动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五、物-物、物-人的连接: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第三节从媒介到社会:新媒体的多层属性及影响一、作为媒介的新媒体对传播及传媒生态的影响二、作为数字化生存空间的新媒体对人的影响三、作为公共交流空间的新媒体对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影响四、作为新经济平台的新媒体催生的新经济模式五、作为新文化土壤的新媒体对文化生态的影响第一节

新媒体:一个没有定态的对象11959年:早期出现“新”是相对“旧”而言。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全美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会议上发表《电子革命:新媒体的革命影响》的演讲。20世纪60年代:作为真正的新概念登台新媒体更多指的是电子媒体中的创新性应用。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在1967年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中提出了“NewMedia”(新媒体)这个概念。一、流动的新媒体概念新媒体是一个使用十分广泛但很难定义的概念。2第一节

新媒体:一个没有定态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概念普及“新媒体就是新的传播信息的媒体、工具”。(冯昭奎,1986)新媒体这个词的广泛普及,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关。一、流动的新媒体概念320世纪90年代:概念炙手可热新媒体在很多时候成为互联网媒体的代名词。新媒体这个词的炙手可热,在很大程度上与互联网的普及有关。4“新媒体”不同于“新出现的媒体”。“新媒体”不能仅仅从时间上加以界定。(图源网络)第一节

新媒体:一个没有定态的对象1数字化今天的数字技术渗透到传统媒体的生产环节。但这些技术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就变成了新媒体,我们所说的数字化,更多的是指最终传播介质的数字化。融合性媒介形态的融合:建立在传播介质的新媒体化的基础上;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的融合。手段的融合:多媒体传播互动性通信技术的发展意味着媒介的信息传播可以成为双向的,这也使得传受方面的双向交流成为可能。互动性成为区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之一。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23网络化在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化指的是信息终端之间的联网。在中国,多数人接触的新媒体就是互联网媒体(网络媒体)。4第一节

新媒体:一个没有定态的对象1传播介质层面“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时被用于强调新的介质,一直到今天,这个层面的含义仍是该词的重要指向。传播形式与传播手段层面作为传播形式与手段的新媒体处于不断变化中。传播机构层面在很多时候,我们所称的“新媒体”,也指基于新媒体渠道和平台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传播机构。在中国,“新媒体机构”这个概念还隐含了一定的资质限制与要求。三、新媒体概念使用的主要情境23平台层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越来越不局限于“媒体”的属性,而是具有了综合“平台”的属性。4在不同情境下,新媒体这个词对应的含义有所不同。第二节

连接的演进:新媒体发展的核心线索1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1969年,阿帕网(APRAnet)于美国诞生,它是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署(ARPA)推动开发的一个实验性网络。阿帕网采用了“分布式”的结构,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去中心化的(decentralized)、分权的新兴媒体奠定了基础。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TCP/IP协议成为标准协议1974年,文顿·瑟夫(VintCerf)和鲍勃·卡恩(BobKhan)提出了TCP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和IP协议(InternetProtocol)。1983年,TCP/IP协议才被指定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为所有网络采纳,这意味着互联网世界有了统一的“语言”。一、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诞生2今天的新媒体主要依托互联网,互联网的演进线索,也构成了新媒体演进的核心。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因此,互联网的演进也是“连接”的演进。第二节

连接的演进:新媒体发展的核心线索1“Internet”(互联网)的出现1983年,阿帕网分成两个网——ARPAnet(用于进一步研究)和MILnet(用于军事通信)。它们之间仍保持着互联状况,能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这种网际互联的网络最初被称为DARPAInternet,不久就改称Internet——互联网互联网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一批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应运而生,当时的应用技术主要是Telnet等。互联网进入大众领域蒂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在1989年提出WWW(WorldWideWeb——万维网)的技术构想,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让普通人能够进入互联网世界。WWW是互联网的一种应用方式,它的主要构想是,利用互联网传送超文本信息,即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且信息之间可以用超链接进行关联。随着WWW的发展,网络信息成几何级数增长。这时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专业搜索引擎便应运而生了。二、内容与内容连接:互联网走向“媒体化”23第二节

连接的演进:新媒体发展的核心线索1web2.0的出现及含义“web2.0”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99年,但这个概念被普遍认可和使用则是始于2004年。对于web2.0的定义,人们的共识是,它是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的架构和技术,是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模式。web2.0的主要特征web1.0时代的口号是内容为王。而web2.0的指向,试图把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web2.0的应用,还是一种社会纽带,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同时也是将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与web2.0相关联的概念自媒体(wemedia)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三、人与人的连接:Web2.0与社会化媒体兴盛23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特征一是内容生成与社交的结合。二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42004年以来,互联网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其核心是调动用户参与的web2.0。公民新闻社会化媒体(socialmedia)第二节

连接的演进:新媒体发展的核心线索1从1G到5G:手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手机终端的发展2014年6月,中国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传统PC机上网比例,手机网民规模超八成。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从平板电脑到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的多元发展平板电脑、电子书等带来的不仅是新的终端,也带来了媒体产业链条的重构以及新的经营模式。今天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都不一定是理想的产品,都未必会赢得未来市场,但是它们所代表的方向却是重要的。四、移动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23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研发的5G+AR采访眼镜第二节

连接的演进:新媒体发展的核心线索四、移动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从通信工具到综合平台:移动应用的发展手机最早的功能是语音通信。今天的手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平台。WAP、App的普及,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做了铺垫。4从二维到三维:移动体验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VR、AR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体验也在发生变化。VR或AR技术可以逼真地还原现实世界,也可以创造出逼真的身体在场感,由此创造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新关系。52015年微软公司发布的AR眼镜Hololense第二节

连接的演进:新媒体发展的核心线索1万物互联:物联网的影响物联网技术将使得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成为人-物合一的新空间,这个空间不仅包含人与人的互联,还包括人与物、物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等各种方式的互联、互动。物联网的发展,取决于一些基础的核心技术。如:IPv6、云计算。IPv6解决了IP地址资源不足的问题,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基础。云计算可以使许多过去依赖个人终端完成的工作转移到网络上,由网络提供的各种基础设施来完成,对终端本身的性能要求由此下降,因此,更多的设备可以成为网络的终端,这是万物联网的另一个基础。万物皆媒:智能终端的发展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万物互联,也会促使各种智能物体媒介化,万物皆媒将成为未来的新媒介景观。其中以下方面与人们生活的关联尤为密切。智能家居设备构建新传播系统智能汽车与车联网构建新的移动传播系统五、物-物、物-人的连接: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2第三节

从媒介到社会:新媒体的多层属性及影响1新媒体构建新传播传播形态与手段的复合性传播结构的网络化传播过程的多级性传播功能的多元性人-媒介-内容的关系变革新媒体撬动传媒业格局变化传统媒体垄断地位削弱技术与平台等拥有者的话语权上升新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变革面向新媒体的业务转型从内容到产品、从受众到用户的思维转变盈利模式变革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体制改革一、作为媒介的新媒体对传播及传媒生态的影响23传统媒体vs新媒体(图源网络)第三节

从媒介到社会:新媒体的多层属性及影响1数字化生存成为人们新的生存状态新媒体不仅是媒体,也是人的生存空间。数字化生存是现实生存的一种投射,是一种“表演化”生存,是一种“媒介化”生存,是一种“数据化”生存。人们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存在差异,这也是“数字鸿沟”的一种体现。数字化互动影响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新媒体扩张了人们的社交范围。新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在社交关系建构和社交活动中的主动权。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实空间的人际关系及互动模式。但新媒体也使人们面临着过度连接的重负。适当的反连接或许将成为用户在必要时的一种新选择。数字化环境影响人们的认知、行为与观念新媒体在通过它所传播的信息构建着一种拟态环境,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认知。新媒体中的信息及社会互动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认识自我的“镜子”,影响着人们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建构。新媒体也会对身处其中的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即时或长远的影响,这既表现在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态度、观念与行为上,也表现在人们长期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上。二、作为数字化生存空间的新媒体对人的影响23第三节

从媒介到社会:新媒体的多层属性及影响1新媒体公共交流空间对政治生态的影响新媒体促进了公众对自己的信息权利的认知。新媒体有利于提高公众监督成效。新媒体使社情民意的呈现更为直接。新媒体激发了公众的社会参与。新媒体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新媒体推动了社会管理方式的变革。新媒体提供了公共对话、公共协商的实践场所。新媒体公共交流空间对社会生态的影响新媒体公共交流对社会压力的双重作用:泄压与增压。新媒体公共交流对价值体系多元化的推动作用:传播与碰撞。新媒体公共空间中的话语竞争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人群的聚合与重新分化。三、作为公共交流空间的新媒体对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影响2传统媒体vs新媒体(图源网络)第三节从媒介到社会:新媒体的多层属性及影响1共享经济:需求-资源的新连接模式共享经济更关心促进协同和共享的平台和机制。另一代表性观点:共享即“共同拥有”和“共同分担”。或许共享经济的主要特征,在于资源的共享及资源的供给者、使用者之间的合作。共享经济在今天受到重视,一个重要基础是“盈余”:时间盈余、知识盈余、资源盈余等。社群经济:以社群集聚用户生产力关于社群经济,目前并没有形成能普遍接受的定义。有一点达成共识,那就是对网络集聚的集体力量的重视。社群经济目前主要有三种取向:社群营销,粉丝经济,集合社群力量进行共同创造或经营活动。四、作为新经济平台的新媒体催生的新经济模式2第三节从媒介到社会:新媒体的多层属性及影响场景经济:基于场景感知与适配的新经济思维场景并不只是与“地理位置”相关,与移动时空下用户状态相关联的场景要素还有许多。构成场景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空间与环境、社会情境、体验场景、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习惯、社交氛围等。四、作为新经济平台的新媒体催生的新经济模式3数据经济:以数据为基础资源的新经济模式数据是一切的基础。(涂子沛,2014)有学者将数据经济进一步聚焦于大数据经济。用户的数据资源是数据经济重要构成部分。4第三节

从媒介到社会:新媒体的多层属性及影响1新媒体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博弈对抗:新媒体文化是以用户为创造主体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平民性与非主流性,分权、戏谑、解构等是其基调,它的形成过程是开放的,也处于不断发展中,它对于过去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区隔:有研究者指出,网络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对抗性在慢慢消弭,但它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壁垒却没有消失。合作:新媒体文化与主流文化既存在区隔,也存在一定的合作,有时会出现双向“出圈”。新媒体文化生态中多元亚文化的共存今天新媒体中的亚文化与文化研究领域关注的早期亚文化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如,亚文化人群的不同。多元的、共存的亚文化共同体,有时处于彼此相安无事的状态,但有时也会存在冲突、对抗,特别是在不同的“饭圈”之间。也有一些亚文化,如“佛系文化”并不会造就显在的实际共同体,更具流动性。新媒体自身孕育的各类亚文化,往往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新媒体为传统文化成果的数字化保存与共享提供了空间。新媒体的多种手段都可以承载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能否与新媒体碰撞出火花,焕发新的光彩,取决于多重因素。五、作为新文化土壤的新媒体对文化生态的影响23本章思考题1.你如何界定新媒体?2.你认为新媒体时代的新传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传统媒体的转型与新媒体的发展是何关系?4.新媒体技术对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有何意义?5.新媒体对你个人有何影响?6.你如何看待新媒体对中国政治生态的影响?7.你如何认识“共享经济”的影响?8.你感受最深的新媒体文化带来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新媒体导论(第二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第一节中国新媒体实践轨迹与传媒业的转型一、网络媒体的发展二、移动媒体的发展三、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目录第二节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一、传播渠道的扩张二、传播模式的变化三、传播主体的扩展四、生产机制的开放性五、对“新闻”的重新定义第三节新媒体公共信息传播中的典型问题一、信息环境的复杂化与噪声的增加二、信息的碎片化三、信息窄化与传播圈层化第四节无边界时代传媒业专业性的重塑一、职业媒体人:专业精神的坚守与专业标杆的再树二、公众:从信息消费者素养向生产者、传播者素养扩展三、非媒体组织:在公共信息传播方向下构建新媒介素养四、新媒体技术的拥有者:技术伦理与传播伦理的双重约束第一节

中国新媒体实践轨迹与传媒业的转型今天的传媒业一个是以专业媒体为主体的传媒业另一个是由专业媒体、普通公众、各类非媒体组织甚至机器共同建构的泛传媒业本章主要从新媒体对公共信息传播的影响角度分析传媒业的变革及当下生态。这两个层面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线,而是相互渗透。两条主要轨道一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以及在新媒体空间的发展二是商业性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相互交错第一节

中国新媒体实践轨迹与传媒业的转型一、网络媒体的发展中国媒体上网1995年,《神州学人》杂志入网。1997年,《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推出,新华通讯社网站正式建立。商业网站入网1997年后,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合作模式出现例如,媒体联合成立网站,商业网站与传统媒体合作。网民的作用门户时代从边缘向主流的突破(1994-2003)Web2.0时代的“社交化”扩张(2004-2014)博客的引入2002年,博客概念被引入中国。2005年,博客在中国开始了商业化应用。微博的发展2009年下半年新浪微博开始推向公测。搜狐、网易、腾讯、人民网等也随之跟进。微信的发展2011年1月上线。微信集成了点对点和点对面的人际交流、群体互动以及公共信息传播的多重功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移动化”转向(2014-)2014年,中国的新媒体进入发展的第三个十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门户网站为主要传播平台的网络媒体开始变成了“传统媒体”,它们也不得不全面转向移动化。本节中所说的网络媒体,是指狭义的网络媒体(即基于PC终端的网络媒体)。中国网络媒体从1994年开始酝酿,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二、移动媒体的发展第一节

中国新媒体实践轨迹与传媒业的转型短信传播在中国,手机作为媒体进入人们的视野,最先是从短信传播开始的。手机媒体:移动媒体的早期形态App随着手机从功能机向智能手机的发展,App成为移动终端主要的信息整合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媒体的全方位拓展手机报2003年9月1日,《扬子晚报手机版》在江苏移动和联通两个平台上同时发布,这是中国手机报的发端,也意味着中国的传统媒体正式进入手机平台。新型客户端:一些新媒体公司创办的新型客户端也开始扮演起信息传播的角色。如:微信、今日头条、抖音与快手等。手机广播电视国内传统媒体最早开办的手机广播电视,是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研制的“SMG手机电台”,它于2005年7月11日正式开播。我国手机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先后出现了三种:移动通信运营商主导模式广电运营商独立运营模式广电运营商主导模式平台化平台化,是移动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平台往往融合了内容、社交、服务等多重功能。平台化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与消费的集中。新闻客户端:在移动互联网潮流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门户网站推出了新闻客户端。三、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第一节

中国新媒体实践轨迹与传媒业的转型数字化报刊先后经历了以下几种形态:报刊光盘版、报刊网络版、有二维码的印刷报纸数字化广播广播的数字化主要有三种方式:利用PC互联网平台、利用手机平台以及利用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数字化电视数字化电视技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IPTV、有线数字电视、OTTTV、无线数字电视、数字卫星电视📢📰📺智能屏(图源网络)一、传播渠道的扩张一些原来是以生活服务为核心的网络平台,也在某些领域里媒体化6.服务类平台:生活场景+资讯推送信息筛选机制变化:用户共同参与的“投票”3.社会化媒体:人际网络+大众传播重新定义了新闻现场内容分发也会较多借鉴社会化媒体的模式5.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用户在内容消费中的主动性开始得到重视2.搜索引擎:多源搜索+算法调度作为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平衡,面向大众的常态化的公共化信息推送,仍然是必要的4.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点对面模式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同质化1.门户网站、资讯客户端:编辑把关+大众化推送第二节

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在未来,这些平台也可能会相互融合,成为混合型的平台。二、传播模式的变化第二节

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Web1.0时代的大众门户模式Web2.0时代的个人门户模式在Web2.0及其他技术的推动下,一种与大众门户完全不同的个人门户的模式逐渐浮出水面。个人门户传播模式主要有如下特点:其一,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传播中心。其二,关系成为传播渠道。其三,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其四,社交关系网络成为信息的个性化筛选网络。其五,传播多层次,且传播路径易于观察。从传播格局上看,个人化门户模式带来了一个“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过程。智能时代的算法分发模式信息传播中的算法目前主要是个性化推荐算法。除了个性化推荐外,一些算法还会考虑到平台整体内容的调节。无论是哪种算法都部分替代了人在内容筛选方面的判断。Web1.0时代,以WWW(万维网)网站为主要平台、以网站的内容为核心的传播模式,可以被称为大众门户模式。“点对面”模式的延续。用户在信息获取方面仍然是被动的。网站只能提供无差异的信息供给。网站传播效果只能以用户规模来粗略衡量。整个互联网最终会集中在某几个强势的门户网站上。第二节

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三、传播主体的扩展万众皆媒全民参与新闻生产有两种典型情境:一是偶然的、非制度化的参与二是以自媒体形式进行的较为持续的参与非媒体组织除了公众外,政府机构、企业及其他各类组织,也开始通过自己的渠道发布信息、与公众沟通,在出现危机的时刻,这些渠道也成为其公关渠道。万物皆媒在未来新闻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参与主体将不仅是人,“万物皆媒”将带来数据采集与加工的自动化。“万物皆媒”将会扩展人的认知边界,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信息互动,也会带来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新模式。物联网(图源网络)第二节

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四、生产机制的开放性分布式的内容生产,很多时候是“去中心”的。在没有中心控制或引导的分布式的新闻生产中,主要驱动机制是任务导向。一个新闻事件、一个新闻话题就是一个任务,所有的生产者都根据自己的条件完成任务中的一个部分。这些主体间的协同过程,是一种自组织式方式。多数情况下,自组织方式能集成多元主体的力量,形成“群氓的智慧”。但自组织方式未必总是高效的,其协同、校正、优化需要一定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也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理想的分布式生产,需要建立在这样一种社会网络的基础上:连接尽可能多的生产者、且同时存在多个中心节点。分布式的生产,很多时候也是碎片式的生产。我们既需要接受基础性新闻生产中的碎片化,又需要克服碎片化带来的问题。分布式的新闻生产,其生产过程往往也是进行式的,对新闻事实的呈现是渐进的。在渐进过程的某些阶段,对新闻事实的呈现不完整,有时甚至失实,这也是近年新闻反转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新闻后的评论也可以看作文本的一部分,评论的生长性,也意味着文本的生长性。与集中于媒体内部的传统新闻生产模式不同,多元主体参与的新闻生产,往往是分布式的。第二节

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五、对“新闻”的重新定义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是公共传播活动与私人传播(包括群体和个人)活动的混合,这也给新闻生产最基本层面的问题带来挑战,那就是:什么是新闻?新闻价值如何判断?用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价值的唤醒,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的传播形态。尽管“连接”未必是新闻对用户唯一的作用,但新闻的连接作用在今天无疑需要得到足够重视。今天的新闻传播是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交织,对新闻及其价值判断,需要更多参照私人生活情境下的群体或个人视角。今天新闻质量判定坐标也发生了一定的迁移。新媒体时代,用户对媒体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准确度或干预社会现实的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的新闻生产者仍然需要在漂移的坐标中坚守一些恒定的原则。今天的新闻价值判断,需要在公共、群体、私人等多重价值坐标中去寻找交汇点321456第三节

新媒体公共信息传播中的典型问题一、信息环境的复杂化与噪声的增加虚假信息或假新闻可能的原因:1.来源陷阱2.时间陷阱

3.专业陷阱4.情绪、情感或认知框架陷阱5.炒作、营销陷阱6.技术陷阱“后真相”问题1.“后真相”概念溯源1992年,美国剧作家斯蒂夫·特西奇在一篇文章中使用2016年,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词汇2.对“后真相”现象的理解与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多元以及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机制不无关系专业媒体追求真相的障碍越来越多3.“后真相”问题的化解媒体“重建一个可以接近客观性标准的框架”(蓝江)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挖掘事实需要公共理性的重建科学传播的非科学化表现或原因:1.公众在科学话题传播中的情绪化2.公众仍是在原有认知框架下做选择3.科学话题涉及的未知领域容易让人产生不安感4.科学话题与政治话题纠缠在一起5.媒体专业知识不足......第三节

新媒体公共信息传播中的典型问题二、信息的碎片化传统媒体的“完整”未必比新媒体中的碎片化信息更能反映事实的面貌。用户的参与使得新媒体伸向社会的触角大大地增多了,而且由于用户构成的多元性,这些触角也有可能达及不同地域、社会的不同领域与不同阶层。尽管碎片化的内容生产可能给真相的达及带来更多干扰,但有些碎片中也可能隐藏着探寻真相的线索。碎片化并非新媒体传播的“原罪”,而恰恰是新媒体超越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变化。从用户这端看,他们面临的碎片化,既包括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也包括信息消费的碎片化。两种可能结果:一种可能是用户的确被碎片化信息所包围、所困扰甚至误导;另一种可能是,用户通过对关键碎片化信息的收集与整合,获得了对事物的完整认识。产生哪一种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是人们对某个问题的兴趣与求知欲。其次是人们的媒介素养。此外,外力对于碎片化信息发现或线索整合的引导也很重要。我们不应简单地把碎片化信息与人们认识的完整性对立起来。内容生产的碎片化信息消费的碎片化第三节

新媒体公共信息传播中的典型问题三、信息窄化与传播圈层化信息茧房、过滤气泡与信息窄化信息茧房:来源于美国学者桑斯坦。意味着,我们只听我们选择和愉悦我们的东西。过滤气泡:美国研究者伊莱·帕里泽对搜索引擎的个性化推荐等技术带来的信息“过滤泡”问题进行了反思。信息茧房与算法:学界对于信息茧房是否与算法有关存在争论。信息茧房与选择性心理:如果从桑斯坦对信息茧房的最初界定来看,信息茧房实质上来源于人们的选择性心理。信息获取路径:社交关系网络、媒体渠道、媒体外的信息分发平台、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等信息过滤机制:平台、社会关系网、算法、个体自身的过滤机制信息茧房最终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茧房的“破茧”也需要多重路径。传播的圈层化从技术提供的可能看,在新媒体中,人与人之间的确到达了前所未有的连接程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真正打破了社会阶层、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既有区隔。基于关系网络进行的传播,会强化“回声室效应”,即,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从网络社会结构的角度看,在人们不断类聚的同时,整个网络社会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