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争抢玩具现象的调查研究_第1页
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争抢玩具现象的调查研究_第2页
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争抢玩具现象的调查研究_第3页
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争抢玩具现象的调查研究_第4页
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争抢玩具现象的调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争抢玩具现象的调查研究——以临洮县中铺中心幼儿园为例摘要:玩具,对幼儿来说是其认识世界的开始,它能够促进幼儿思维、运动技能等方面的提高,培养良好的个性,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但由于受其自身年龄特点的影响,经常会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方法收集资料,对临洮县中铺中心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幼儿进行了观察,并且通过对幼儿玩玩具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发现幼儿玩玩具的行为主要有自主行为、合作行为和争抢行为。其次,针对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分别从家庭、幼儿园、社会层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针对幼儿争抢玩具的原因,通过对6名教师和家长的访谈,进行了分析与借鉴,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坚持合理的家庭教育、幼儿园软、硬件设施的完善等措施,以期为能改善幼儿争抢玩具行为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幼儿园;年龄班;争抢玩具;指导策略一、问题的提出在孩子的幼儿时期,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玩具作为幼儿操作活动的客体,能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学习价值。[2]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与该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较少,并且学者们在大部分研究中,主要针对具体的年龄段,没有进行总体的分析。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幼儿争抢玩具的因素。具体来说,首先是家庭因素,如学者武诗宜在其研究中谈到很多家中的长辈对幼儿有求必应,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的要求,缺乏对幼儿独占欲的矫正以及如果家庭成员不重视自己的行为,时常与他人发生争抢、争吵等行为,幼儿会进行模仿。[2]马月成指出父母过于溺爱、过于专制等不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都会给幼儿以后的人际交往方式中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3]其次,幼儿园因素。如学者韩佳雯在研究中提出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有一部分原因归咎于教育机构,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机构投放的玩具数量不充足,种类不丰富,或者更换玩具的时间过长,导致幼儿失去了对玩具的兴趣,从而无事可做,总觉得别人的玩具比自己的好玩,便会争抢别人的玩具,导致争抢玩具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是教师解决方法不当。[4]再就是社会因素,学者马月成提出: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唯我独尊。随着社会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变化,幼儿与外界环境交往的机会减少甚至隔绝。再者由于家长工作忙,很大程度上,手机,电视等代替了幼儿户外游戏时间,有些幼儿会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做出一些有损其他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5]最后是幼儿自身因素。学者韩佳雯提出由于幼儿没有分享意识,社会性发展不完善,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很多幼儿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意跟小朋友们一起玩。[6]第二个方面是玩具设计方面的研究。在玩具形态设计方面,学者袁敏提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以幼儿熟悉的形态为主这两个要求。[7]在形态主要形式方面,学者何艳婷提出具象化、第二类,抽象化和卡通化的形态设计。[8]在色彩设计要求方面,学者殷润元也谈到幼儿需要的色彩应当种类较少,色块分界线清晰,总的倾向为单纯、明快、鲜艳、柔和。[9]在设计原则的方面,学者赵可恒也指出幼儿玩具设计要以安全为前提、以幼儿的特征为基础。[10]第三个方面就是解决幼儿争抢玩具行为,促进其良好行为品质方面的研究。有研究者提出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家庭中,通过幼儿争抢玩具行为,教师及家长可以用恰当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幼儿养成分享、谦虚的好习惯,这会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1]进行家园合作,促使幼儿积极健康成长。虽然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玩具以及玩具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的作用,而对造成幼儿争抢玩具的因素及解决策略的研究较少。通过对实习过程中幼儿争抢行为的观察发现,各年龄班幼儿都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但多数教师都采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那就是口头教育。基于此,幼儿争抢行为发生教师的处理方式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如,这种处理方式的效果如何?这种处理方式会不会有效抑制幼儿争抢行为的发生?这样处理会对幼儿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笔者决定对幼儿争抢玩具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能够对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有所改善。二、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一)研究目的研究开始,查阅与幼儿争抢玩具相关的文献,对当前我国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的现状进行了解,了解相关理论知识,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编制观察记录表和访谈提纲,对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进行调查,同时对观察中无法了解到的相关情况对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最后对收集到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了解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二)研究的对象为了能够对临洮县中铺中心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本研究选取临洮县中铺中心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大一班33幼儿,大二班34人,中一班35人,中二班33人,小一班27人,小二班26人。其中,各年龄班各选取两个班幼儿为观察对象。(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本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查阅有关幼儿争抢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了解当前幼儿争抢玩具的研究现状,为本次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2.观察法笔者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选择临洮县中铺中心幼儿园,对幼儿活动进行一周的观察。首先,制订《临洮县中铺中心幼儿园活动观察量表》,其次,选择游戏开展的时间进行观察并填写观察记录表,事后进行补充记录;最后,将观察到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结合已有研究做出观察结论。3.访谈法为了深入了解幼儿园幼儿争抢玩具行为的现状,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和观察的基础上,编制《临洮县中铺中心幼儿园幼儿争强玩具现象家长访谈提纲》和《临洮县中铺中心幼儿园幼儿争强玩具现象教师访谈提纲》,选取了8位幼儿教师和8位家长作为访谈对象,根据访谈提纲进行访谈,做好记录,结束后并且进行了补充记录,然后整理分析了访谈资料,使调查的资料更加丰富、全面、真实。三、幼儿玩玩具的行为表现(一)幼儿玩玩具的自主行为大班幼儿玩玩具的自主行为。大班幼儿在这一阶段,开始有了明显的支配和控制的能力,对游戏方式的选择有了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在思维方式还是肢体语言上,都比小班、中班的孩子发展的更全面,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大班的孩子都可以自主的选择想要玩的玩具和方式,并能够体会游戏的乐趣。例如A幼儿独自在积木区拼搭建筑时,B幼儿告诉A幼儿彩沙特别好玩并叫他一起去玩时,A幼儿并没有放弃自己搭建的建筑和B幼儿一起去玩彩沙,虽然A幼儿拒绝了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并且独自一人搭建积木,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搭建时的愉悦心情,他没有寻求其他小朋友的加入而是自己动手动脑来获得自我满足感中班幼儿玩玩具的自主行为。到了中班以后,对幼儿自主玩玩具的行为进行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有一些幼儿因为本身性格就比较胆小、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其他幼儿无法理解而产生了自主游戏行为。例如:有的孩子本身胆子小,不能明确的说出自己需要什么玩具,而是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玩具,并且不与别的小朋友交流沟通,也不主动与人玩耍。第二,当某一个孩子感觉到被孤立时,通常会选择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其他人分享,这样也很会造成其他孩子对他进行孤立,从而使其不得不进行自主游戏活动。如果该幼儿愿意分享玩具时,其他幼儿也会接受其一起进行玩玩具。因此,家长幼儿园对于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三,在幼儿很喜欢一件玩具时,就会不想与人分享而选择自主玩耍,也就产生了自主游戏。例如:大多数的男孩都喜欢汽车、飞机一类的玩具,当他们开始玩玩具时,如果有其他的小朋友也想玩,他会告诉其他小朋友说玩具是他先得到的,就是自己的。在此时,就出现了幼儿自主玩玩具的行为。小班幼儿玩玩具的自主行为。入读小班的孩子会因刚入园具有一定程度的入园焦虑,对幼儿园的一切都不太熟悉,具有一定的入园焦虑,其次,由于幼儿在性格上存在差异,许多幼儿通常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玩具独自玩耍,所以,孩子自己玩的情况在小班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二)幼儿玩玩具的合作行为大班幼儿玩玩具的合作行为。上大班的孩子,开始有了明显的合作意识,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开始对自己的伙伴有意识的去进行选择,也会开始与固定的伙伴进行合作,在玩游戏时,也会合理的对拥有的玩具进行分配,并且制定规则并且遵守规则,表现出一定的合作水平。例如在角色表演区,孩子们会进行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并且在游戏过程中,会在完成自己角色扮演的同时去帮助其他小朋友。中班幼儿玩玩具的合作行为。当孩子进入中班时,由于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的言语、肢体接触开始逐渐增多,也愿意与其他孩子接触,在选择玩具时也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在与其他孩子进行合作时,达成合作意识,促进孩子与孩子之间合作的良好发展。小班幼儿玩玩具的合作行为。因为小班的孩子通常比其他年级的孩子的交往能力差、自我意识较为明显,在与其他幼儿的交往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小班孩子会有不合作的现象发生,通常表现为对其他孩子的邀请表示沉默、身体抗拒或退缩,而只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自己玩玩具。只有少部分的孩子会愿意和其他孩子分享玩具并接受他们的邀请。儿童A、儿童B,B喜欢在构建区域活动,他喜欢用积木来搭建不同风格、不同大小的房子,这时A走过来问B能和他一起玩吗,B欣然接受,并与A一起搭建积木,在进行搭建时,他们会相互交流,进行合作,共同搭建出一个满意的作品,然后向老师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有意见出现分歧、互相争吵的时候,但是这并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合作所。所以,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所认为的合作就只是其他伙伴的加入,并没有对他们之间的玩具、所要搭建的模型、完成的工作进行分配、预设和分工,但这对他们一起玩游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三)幼儿玩玩具的争抢行为孩子挣抢玩具的行为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幼儿园的每个班基本上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小朋友会因为各种原因争抢玩具,相对于小大班幼儿来说,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处于向大班孩子过渡的阶段,因为其合作意识还处于逐渐形成的阶段,所以,在幼儿园中,中班孩子争夺玩具的现象给位常见。大班幼儿玩玩具的争抢行为。在孩子处于大班阶段,幼儿具有较多的游戏经验,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也在提高,并且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对于玩玩具他们更多会选择合作游戏或者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去放置玩具,但有时也会出现玩具分配不公的情况,但他们也很少出现争抢,而是选择其他的玩具来替代。虽然有极个别幼儿会与其他小朋友争抢玩具,但纵观整体,大班幼儿争抢玩具的情况较少,争抢行为在游戏中也并不明显,此处不做过多叙述。中班幼儿玩玩具的争抢行为。中班幼儿在这一阶段,玩游戏处于联合游戏阶段,在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游戏方式的分配上以及游戏情节组织的方面,都会有了较明显的进步,但其交往技巧和方式较差,就会产生争抢行为。例如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老师准备的道具有沙包和呼啦圈。在孩子们进行选择时,老师规定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游戏,然后对他们进行分组,只能自己玩自己的,但游戏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幼儿两种都拿,从而导致有些小朋友没有玩具,进而发生对于玩具的抢夺,有老师进行制止的时候才愿意将玩具给其他小朋友。从中我们能够发现,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淡薄,他们不会主动遵循规则,而是需要教师用言语加以引导,有些幼儿看似遵守规则,实际上能保持的时间很短,这就需要教师的介入与引导。小班幼儿玩玩具的争抢行为。对于小班阶段的孩子来说,其最大的年龄特点就是爱模仿。当玩具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时,有些小朋友就想玩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玩具。而他们通常认为,谁先拿到玩具,玩具就属于谁,玩具就是谁的,如果其他小朋友想玩,就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例如壮壮小朋友拿了一辆玩具汽车在玩耍时,强强看到了跟他要玩具汽车,壮壮不给他,就出现了争抢行为。四、幼儿争抢玩具行为的观察与分析争抢玩具的行为就像是天性一样扎根在每一个幼儿的认知里,但是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全面、细致地观察这种行为,从更深层次去挖掘这一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家庭早教和幼儿园教育的盲区,以此尽早、及时地对幼儿的不良行为和认知予以纠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这一问题凸显出了观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观察案例及正确引导举例如下:(一)大班幼儿争抢玩具行为的观察观察日期:2018年9月观察者:文倩观察内容:美好的周五开始啦,小朋友在走廊分享自己的玩具,每个孩子都玩得很认真,郑郑小朋友拿着一个很新奇的小玩具自顾地玩着,偶尔分享给其他小朋友。这时凯凯小朋友过来了,郑郑小朋友很乐意地和他分享,但是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执。郑郑小朋友说:这是我的玩具,我应该先玩,凯凯说:可是,你先分享给我的啊,你有很多时间可以玩,我只能玩一小会儿。咚,溜溜球在争抢中掉在了地上,两个小朋友还是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辩着。在老师的引导下,郑郑小朋友才答应将玩具分享给凯凯小朋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主动性的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整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验和发挥,自愿从事喜欢的游戏,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郑鑫小朋友的个性很突出,以自己为主导,想到什么是什么,容易情绪化,但两个小朋友的冲突行为也有一定的性格差异,一个分享玩具的过程,并没有商量怎样玩谁玩多长时间的小规则,只是笼统的说谁的就谁先玩,谁拿到就谁先玩,在意了玩具在谁手里的一个结果。(二)中班幼儿争抢玩具行为的观察案例一观察日期:2018年9月观察场地:二楼活动室观察者:文倩观察目的:了解中班幼儿在玩游戏时争抢玩具的情况观察内容老师:请花花小朋友(化名)帮老师给小朋友们分发玩具好不好?花花:好呀老师(于是该幼儿蹦蹦跳跳的去拿玩具了)老师:所有小朋友请听老师说,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如果你想要玩其他小伙伴的玩具,必须要先跟他商量,得到他的允许后才可以玩,玩耍过程中不要争抢,要互相谦让、懂礼貌,听到了吗?在此时,幼儿a选择玩搭建玩具,玩耍一会后看到幼儿b拿了一块自己想要的玩具,因此就拿了幼儿b手中的那一块玩具,幼儿b并未报告给老师,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与幼儿a交流如下:老师:“小a,我看你刚刚玩自己的玩具玩得挺开心的,怎么又去拿小b的玩具了呢?”。幼儿a:“老师,我的玩具是不完整的,正好缺了他那一块,所以我就拿过来玩了”。老师:“你从小b那里拿过来有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如果有人从你这里随便拿玩具你会开心吗?你应该先和小b说,看他愿不愿意借给你玩”。经过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幼儿a将玩具主动还给了幼儿b,并对他表示歉意,幼儿b接受了a的道歉并邀请他一起玩玩具。案例二观察日期:2018年10月观察场地:室外活动区观察者:文倩观察目的:了解中班幼儿争抢玩具的情况观察内容老师:今天老师准备了沙包和呼啦圈,但是每个小朋友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玩具。你们都听清楚了没?幼儿回答道:老师,我们听清楚了老师:现在我们来对小朋友进行分组,然后进行游戏接下来孩子们排队拿取玩具,在拿取玩具的过程中,C幼儿拿了两种玩具,B幼儿就跟C幼儿说:老师说了只能拿一种,你把那个沙包给我。于是就开始争抢沙包老师看见了就过来询问,具体谈话如下:教师:你们为什么争抢玩具?幼儿B:老师,C幼儿他将两种玩具都拿了,我没有玩具了教师问C幼儿:你为什么要两种玩具都拿呢?每位小朋友只能拿一种玩具呀。C幼儿:因为这两种玩具我都喜欢,我都要玩。教师:可是你多拿了玩具,就会让其他小朋友没有玩具玩。玩具要大家一起玩,不能一个人霸占了所有玩具。C幼儿:那好吧,我把这个沙包给B吧教师:这样才是好孩子,小朋友就应该一起玩耍,要学会跟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从中我们能够发现,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淡薄,他们不会主动遵循规则,进而产生了争抢玩具的行为,这就需要教师用言语加以引导,有些幼儿看似遵守规则,实际上能保持的时间很短,这就需要教师的介入与引导。案例三观察日期:2018年10月观察场地:中二班教室观察者:文倩观察目的:了解中班幼儿争抢玩具的情况观察内容老师刚刚发完玩具,就有孩子向老师告状W幼儿:老师,E幼儿将所有的玩具都霸占了,不让我们玩老师:E幼儿你过来老师跟你说,玩具不能一个人玩,要学会分享,不能争抢幼儿E:知道了老师,那我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吧。但刚过不久的时间,就会又有孩子说自己的玩具被抢走了,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即使是老师刚教育过抢玩具的孩子不久,但这种现象仍然会出现,总而言之,如果不能及时改善孩子挣抢玩具的行为,这种行为一直发生,孩子的告状行为也会一直存在,不能得到缓解。案例四观察日期:2018年11月观察场地:二楼活动室观察者:文倩观察目的:了解中班幼儿争抢玩具的情况观察背景:亮亮(化名)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所以由爷爷奶奶照顾,并且对亮亮非常疼爱,对于亮亮的要求都答应满足。观察内容亮亮在建构区内搭建积木,在搭建过程中,但他少了一块蓝色的积木,于是他开始东张西望,他看见鑫鑫手里拿着一块蓝色的积木,于是跑过去对他说:你把这块积木给我吧,我需要这个鑫鑫:我不想给你,我也需要这块积木来作为我的屋顶。于是亮亮开始从鑫鑫手里抢夺玩具。老师赶紧跑过去询问原因亮亮说:我想要他那块玩具,可是他不给我老师:那是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人家不给你你就抢夺吗?亮亮:在家里,我要什么奶奶都会给我的,所以他也应该给我老师:你要学会分享玩具,不能抢夺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你这样是不对的。从案例中,我们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幼儿争抢玩具的理由不尽相同,有因为家庭的宠爱而形成极强的占有欲,不愿意和其他幼儿分享玩具;也会在争抢玩具过程中出现其他不够友好的行为,比如:互相争吵、推打等情况。所以,父母和幼儿园都应该高度重视孩子的行为,对出现的不良行为应及时进行指正,促进孩子的思维、身心等全方位健康发展。(三)小班幼儿争抢玩具行为的观察案例一观察日期:2018年10月观察场地:小一班教室观察者:文倩观察目的:了解小班幼儿争抢玩具的情况观察内容在区角活动中,娃娃家中有一个红色的洋娃娃和其他布偶,豆豆(化名)很喜欢那个洋娃娃,每次都要去抱那个红色的洋娃娃,有次,她看见那个洋娃娃被琪琪抱走了,她就特别不开心,她一声不吭的去抢洋娃娃,琪琪不愿给她,她们就开始互相推搡,老师看见了就问为什么要互相推搡,她们两个都不说话,几经询问之下,豆豆才说玩具是她的。案例二观察日期:2018年11月观察场地:室外观察者:文倩观察目的:了解小班幼儿争抢玩具的情况观察内容幼儿园举办了户外活动,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沙包等玩具,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玩具拿去玩,有一个小朋友开开心心唱着歌蹦着跳着,抢先跑过去拿了好几个沙包,后面的小朋友因为迟了一步没有抢到沙包而不开心,于是就将这件事情报告老师。老师知道后问拿沙包的小朋友为什么一次拿了好几个,后面的小朋友都没得玩了,他说:“是我第一个抢到的沙包,谁抢到了谁玩”。老师说:“幼儿园准备的玩具不是给某一个小朋友玩的,而是给大家一起玩的,只有大家一起玩才会开心,你一个人玩多没意思”。最后,在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小朋友向大家承认了错误,并和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玩起了丢沙包游戏。案例三观察日期:2018年11月观察场地:小二班教室观察者:文倩观察目的:了解小班幼儿争抢玩具的情况观察内容老师发完雪花片的拼图玩具,都是大小一致,颜色不同的。幼儿珠珠将玩具拿到自己旁边自己一个人在摆弄,这时幼儿甜甜看见了一声不吭将珠珠的玩具片拿到了自己的旁边,珠珠看见了告诉老师说甜甜抢夺自己的玩具,老师介入告诉甜甜这样是不对的行为,甜甜就把玩具还给珠珠,继续自己玩玩具。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喜欢独自一人玩玩具,对玩具的占有欲较强,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好是坏,只知道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一定要拿到手里,如果其他小朋友不给,就会直接进行抢夺,不会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沟通。由此可以得出,虽然孩子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但不论在哪个年龄段,幼儿都会出现争抢玩具的行为。并且发生争抢行为的原因及处理方式不同,孩子年龄越大,发生的争抢行为越少,年龄越小,争抢行为越多,并且,年龄越小,对玩具的占有欲越强。五、幼儿争抢玩具行为的原因分析(一)客观因素1.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认知和教育起着关键作用,父母无论是在生活方式上,还是在说话办事上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以后的行为和习惯,好的引导会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同样,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会给孩子的人际交往甚至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并且家庭中幼儿与父母玩玩具的情况不多或是父母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参与度不高,有些玩具的使用率也不高,并没有引起幼儿对玩具的太高的兴趣。[6]在上面的案例中,幼儿都表现出来了不愿跟人分享和性格和以自我为重的交往方式,这其实跟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访谈过程中,家长对于幼儿争抢玩具也有自己的看法。家长A认为:幼儿争抢玩具属于正常现象,是幼儿现阶段不可避免的正常行为,也是孩子对自己喜欢东西的一种占有欲,也是孩子保护自己的一种体现,对于这种行为没必要小题大做予以批评,而是应该正确地引导他们,告诉他们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这样玩起来也更加有意思。家长B谈到:父母对幼儿的教养方式,溺爱等会造成孩子比较自私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家庭中,孩子很少会跟其他人分享玩具,很多时候父母会引导孩子和别人分享玩具,但是这通常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教育一次就能达到效果的的。基于目前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分享玩具的教育在各自家庭中很难找到合适的场景,另一方面父母对幼儿比较溺爱,对孩子的这些行为也不会过分追究。2.幼儿园因素在幼儿园当中,有些教师对幼儿之间的争抢行为只是简单的言语教育,对幼儿的引导有失妥当,制止幼儿的争抢行为只会使用简单的言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孩子的诉求,老师在教育引导时应该用恰当的方式,避免一味地教育斥责,多多顾及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对老师的教育心服口服,从而主动和小伙伴们分享玩具,而不是只是表面上的顺从。因此,言语教育只是起到一时的制止作用,对的争抢行为不会起到长久的改善作用,可能在其他游戏中会故技重施。另一方面,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玩具的限制也是导致幼儿争抢玩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试想,如果幼儿园能为孩子们提供足够数量的玩具,那么孩子们还会互相争抢吗。教师A在访谈中谈到:由于是乡镇幼儿园,经费不够,只能购买一部分玩具,然后由教师与家长制作一部份,在周五的玩具分享日来玩玩具,但玩具在区域活动中还是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由此可知,幼儿园玩具数量有限也会导致幼儿争抢玩具。除此之外,玩具的新颖之处也是造成争抢的重要因素。幼儿经常会对新玩具表现出极大的乐趣,而此时,如果因为新玩具准备地比较少,不够孩子们人手一个,也会导致幼儿们放下手中经常玩的玩具去争抢新玩具。3.社会因素幼儿们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良习惯,除了家长和幼儿园的因素外,也有一定的社会因素。现在孩子所处的环境并不是向过往大杂院一样,而是“独门独户”,在家长的眼中,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偶尔会接触到一些亲戚家的孩子,这样一来孩子除了在幼儿园的时候,很少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更多的是模仿手机、电视中的人物形象,不自觉的学习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出现严重的自我中心化,从而很难与同伴友好交往。在不少动画片中因其不恰当的动画表演,幼儿进行模仿学习而发生了悲剧。但是悲剧背后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媒体传播内容对孩子的影响值得深思,有积极向上的,也有这种具有负能量的,然而幼儿还不具备区分好坏的能力,就会对这些内容会不加分辨地模仿。为此我们应该思考,在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中,除了其自身对于好奇事物的探索心理以外,社会媒体在这个行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或者什么影响。社会媒体应从上述事件中吸取教训,严格筛查对幼儿传播消极能量的内容,尤其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一类,重视对其的正确引导。(二)主观因素通过国内外各种研究发现,幼儿分享意识单薄甚至缺乏,也是导致争抢玩具的一个重要因素。皮亚杰通过研究指出:“自我中心主义”是孩子在幼儿期这一阶段中的突出特点,在这一特殊时期,孩子考虑问题时大多数都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优先或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他人的感受,这就导致了自私行为的发生。[4]这种心理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和引导进行纠正,尽管这样,还是不能就此忽视幼儿的心理因素对其行为产生的影响。总而言之,在幼儿争抢玩具这一行为中,幼儿本身的心理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六、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应对策略(一)坚持合理的家庭教育1.为幼儿树立好榜样家长的教育在孩子的认知初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会对家长与人交往、沟通、做事的方式甚至举手投足的动作耳濡目染。家长C在访谈中提到:我们会经常给孩子做示范,并且告诉他分享的快乐,并且在平时会通过故事示范告诉孩子怎么做,然后也会多带他参加一些交流玩具的活动,体会分享的意义与乐趣。由此可见,家长的精神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道德品质。作为家长,如果能够以礼待人、谦逊和睦,相应的,孩子也会尊老爱幼、懂礼貌,孩子与小伙伴交往的时候也会谦虚礼让。相反,作为家长,如果平时蛮横无理、横行霸道,那幼儿也会学习父母粗俗,无礼的表现,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过程中也会自私骄横。孩子并不能理解家长的行为,但是却会无意识地模仿家长的做事方式,所以作为家长,父母只有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2.学会理性爱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且长久的,作为父母,不能只考虑眼前孩子的满足,而是要为其将来做长远的打算,一味地溺爱和娇惯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在教育孩子时,任何一味责骂和一味宠溺的方式都是偏激的,是错误的,只有恩威并施才能培养出健全人格的孩子。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孩子一出生就成了全家的宝贝,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并且在孩子的教育中没有采取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方式,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孩子只会一味地索取,会越来越自私自利,没有分享意识。家长D在访谈中提到:和孩子会定好规矩,想要买玩具就要讲道理,如果耍赖的话,就会被打屁股。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想买东西时就提供充足的理由,如果没有就不买。由此也能看出,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宽严并济、恩威并施,能够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性格缺陷,并及时予以适当的引导和教育,果断拒绝其不合理要求,将孩子的坏习惯扼杀在摇篮里,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3.教育幼儿文明、礼貌用语孩子的话语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无论是家长与孩子的,还是家长与他人的沟通,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居高临下,也不要讲太多深奥的道理,这样会让孩子很难理解和接受,正确的沟通方法是用孩子的语言去讲道理。当幼儿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让其树立正确的认识和观念,即认识到那是别人选择的玩具,如果自己想要玩就必须事先征求别人的意见,经过同意后才能玩,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没有小朋友喜欢跟随便拿别人东西的人玩。通过这样的沟通,幼儿就能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不对的,进而改变错误,学会正确地与其他小朋友沟通、学会分享玩具并且一起游戏。教会幼儿合理的交往方式,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短期之内获得分享的乐趣或者玩到更多的玩具,更加是为了让他们在长大以后都能学会和他人分享。4.培养幼儿谦让、分享的品质有时遇到幼儿争抢玩具,父母没必要马上进行制止或者干预,可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一定通过家长强行干预才能解决问题。例如幼儿会想到和小伙伴轮流玩玩具,或寻求其他玩具来替代。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学会谦虚、分享,对于幼儿以后的人际交往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幼儿园软、硬件设施的完善1.幼儿园为幼儿准备充分的玩具如果幼儿园提供的玩具数量和种类不能满足幼儿,则会导致幼儿争抢玩具,引发矛盾。因此如何提升幼儿对玩具的满意度,应该从玩具的种类,数量,形式多样化的角度进行资源配置。此外,根据玩具的新旧程度及时进行更换,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幼儿因玩具问题引发的争抢。[5]在幼儿争抢时,常常因为幼儿没有较强的辨识别能力而使用武力进行抢夺玩具,这样的潜在危险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创伤。如果采用以上的措施合理的执行下去,能够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得到较为满意的玩具,并在学龄前教育阶段打下坚实的思想品德教育基础。2.教师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师D在访谈中提到:作为老师应该以身作则,注重随机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学会爱与分享,即使表扬会做出分享行为的幼儿,从而产生榜样效应。也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为孩子的身心发展做出一定的努力。从这位老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在幼儿时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往往小时候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人的社交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幼儿园,老师需要对表现良好的孩子进行及时的嘉奖,并让其他幼儿学习榜样,并让好的行为持续下去,传播到每一个孩子的心里。榜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旦有孩子因为某些好的行为被当众表扬,也会激励其他孩子效仿,久而久之,身边的幼儿都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其中当然包裹上述争抢的情况,如果老师主动教育孩子要学习孔融让梨,孩子们能减少争抢的行为。在幼儿园的日常学习和交流中,经常有教师让幼儿帮助她摆碗筷或者分发玩具,并且对其提出表扬,小朋友就显得很开心,当以后再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幼儿依旧会很高兴的去做,这样就可以得到表扬奖励,受老师影响,幼儿也会帮助其他人,这对幼儿而言无疑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无声的影响在幼儿的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师的行为会让幼儿铭记在心,当幼儿与其他同伴交往时,她也会将从老师身上学到的行为付诸于实践。长此以往,幼儿在老师的影响下,也会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幼儿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在学校教育孩子如何认识世界,在家里给与孩子爱的教育,家长和老师也要及时沟通,帮助幼儿快速成长,减少不必要的弯路。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4.为幼儿制定游戏规则在幼儿园中,老师常常会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其中中班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就不是很理想,因为孩子们的意识比较浅,很难遵守或是理解游戏的规则,整理效果就比较混乱。因此在设定游戏的时候,需要考虑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