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泰安市2024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若2s末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2s内,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②2s末,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压强是起始的0.9倍;③2s末,物质A的转化率为30%;④2s末,物质C的体积分数约为22.2%。⑤2s内,分别用A、B、C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14:7:6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2、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图甲表示在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由图乙信息,从11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C.由图乙信息,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H2)=0.09mol·L-l·min-lD.图丙中温度T1<T2,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3、如图所示是探究铁发生腐蚀的装置图。发现开始时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一段时间后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又上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B.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是吸氧腐蚀C.两种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D.析氢腐蚀的总反应式为2Fe+O2+2H2O=2Fe(OH)24、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增大了压强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降低了温度D.t4时从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气5、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6、固态或气态碘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①中的为固态,②中的为气态B.①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高C.反应①的产物与反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相同D.1mol固态碘完全升华会吸热35.96kJ7、甲溶液的pH是3,乙溶液的pH是4,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A.1:10B.10:1C.2:1D.1:28、当光束分别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NaOH溶液 B.Fe(OH)3胶体 C.C2H5OH溶液 D.CuSO4溶液9、25℃时,pH均为2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弱B.a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弱C.若两溶液加水稀释,则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D.对a、b两点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A-)/c(B-)减小10、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ΔH>0,p2>p1B.反应Ⅱ:ΔH<0,T2>T1C.反应Ⅲ:ΔH>0,T2>T1或ΔH<0,T2<T1D.反应Ⅳ:ΔH<0,T2>T11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萃取分液C.钢铁生锈D.海水晒盐12、在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时,应使用的仪器正确的是①量筒②托盘天平③烧杯④泡沫塑料或纸条⑤冷凝管⑥温度计⑦酒精灯⑧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小孔)⑨环形玻璃搅拌棒A.①③④⑥⑧⑨ B.②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⑥⑦⑧ D.全部13、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加入NaCl的质量/g未溶的NaCl的质量/g①1020②1030③1040.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①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B.实验②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C.20℃时,NaCl溶解度为30g D.实验①所得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7%14、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3OH(g)+CO(g)CH3COOH(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
温度/K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c(CH3OH)c(CO)c(CH3COOH)c(CH3COOH)I6001.01.000.80II6000.400.400.80III575001.0A.达平衡时,容器II中cCH3COOHB.达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I中的大C.达平衡时,容器I与容器II中的总压强之比为5:6D.达平衡时,容器Ⅲ中c(CH3COOH)小于0.80mol/L15、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编号①②③④pH101044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溶液盐酸A.相同体积③、④溶液分别与NaOH完全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③>④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Cl-)>c(OH-)>c(H+)D.VaL④溶液与VbL②溶液混合(近似认为混合溶液体积=Va+Vb),若混合后溶液pH=5,则Va︰Vb=9︰1116、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112种元素,应该有的原子种类数是()A.大于112 B.等于112 C.小于112 D.不一定17、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①温度②压强③催化剂④浓度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A.①②③④⑤ B.⑤ C.①④ D.①②③④18、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19、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20、已知:2SO2(g)+O2(g)⇌2SO3(g)ΔH<0且压强p1<p2,下列图象中曲线变化错误的是()A. B. C. D.21、用石墨电极电解某酸溶液时,在相同条件下,阴、阳两极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是2∶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阴极一定是H2,阳极一定是O2B.该酸可能是盐酸C.电解后溶液的酸性减弱D.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22、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H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m+n>p,△H>0B.T1>T2,P1<P2,m+n>p,△H>0C.T1>T2,P1<P2,m+n<p,△H<0D.T1>T2,P1>P2,m+n>p,△H<0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化合物A(C4H10O)是一种有机溶剂,且A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B,在一定条件下A可以发生如下变化:(1)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A的结构简式是___;(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B:___;A→D:___;(3)A的同分异构体F也可以有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且F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F的结构简式是:___。24、(12分)已知卤代烃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烯烃,通过以下步骤由制取,其合成流程如图:
→A→B→→C→。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酯化反应(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3)A→B所需的试剂和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4)→C→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编号H2C2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温度/℃浓度/mol·L-1体积/mL浓度/mol·L-1体积/mL①0.102.00.0104.025②0.202.00.0104.025③0.202.00.0104.050(1)已知H2C2O4与KMnO4反应产生MnSO4和CO2。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H2C2O4与KMnO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________。(2)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_。(3)不同温度下c(MnO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判断T1_________T2(填“>”或“<”)26、(10分)实验小组探究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设计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1】装置实验现象左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灯泡亮右侧装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镁条、铝条表面产生无色气泡(1)实验1中,电解质溶液为盐酸,镁条做原电池的________极。【实验2】将实验1中的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溶液进行实验2。(2)该小组同学认为,此时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据此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实验2实际获得的现象如下:装置实验现象i.电流计指针迅速向右偏转,镁条表面无气泡,铝条表面有气泡ⅱ.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经零刻度后继续向左偏转。镁条表面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逸出,铝条表面持续有气泡逸出(3)i中铝条表面放电的物质是溶解在溶液中的O2,则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4)ii中“电流计指针逐渐向零刻度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3和实验4】为了排除Mg条的干扰,同学们重新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3和实验4,获得的实验现象如下:编号装置实验现象实验3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约10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实验4煮沸冷却后的溶液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铜片没有明显现象;约3分钟后,铜片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5)根据实验3和实验4可获得的正确推论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上述两装置中,开始时铜片表面得电子的物质是O2B.铜片表面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C.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为H2D.由“铝条表面气泡略有减少”能推测H+在铜片表面得电子(6)由实验1~实验4可推知,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与________等因素有关。27、(12分)某学生用0.2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步骤如下:①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②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液面读数,所得数据如下表:滴定次数盐酸体积NaOH溶液体积读数(mL)滴定前滴定后120.000.0018.10220.000.0016.30320.000.0016.22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若在锥形瓶装液前残留少量蒸馏水,将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步骤②中,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填仪器名称),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一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___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B.锥形瓶装液前用待测液润洗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Na2CO3生成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4)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的浓度为________mol/L28、(14分)C、T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现代社会有广泛用途。(1)基态钛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CS2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之比为________;NO2+与CO2是等电子体,NO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键角为__________________。(3)CH3CHO沸点低于CH3CH2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3
CHO分子中碳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4)钛酸钡(BaTiO3)晶体的某种晶胞如图所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Ba2+、O2-、Ti4+的半径分别为a
cm、b
cm、ccm。①与钡离子等距离且最近的氧离子有_____个;②假设晶体中的Ti4+、Ba2+分别与O2-互相接触,则该晶体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g·cm-3。29、(10分)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
(填选项).A.t0~t1B.t1~t2C.t2~t3D.t3~t4E.t4~t5F.t5~t6(2)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填选项).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t1时刻________
;t3时刻________
;t4时刻________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
(填选项).A.t0~t1
B.t2~t3C.t3~t4
D.t5~t6(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此时正向速率________逆向速率(填大于、小于、等于),平衡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不移动)。(5)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则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题目详解】起始A的浓度为4/2==2mol/L,B的浓度为2/2=1mol/L,经2s后侧得C的浓度为0.6mol•L-1,2A(g)+B(g)⇌2C(g)
起始(mol/L):2
1
0
变化(mol/L):0.6
0.3
0.6
2s时(mol/L):1.4
0.7
0.6
①2s内,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2=0.3mol·L-1·s-1;错误;②压强之比和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2s末,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压强是起始的(1.4+0.7+0.6)×2:(2+1)×2=0.9:1,正确;③2s末,物质A的转化率为0.6/2×100%=30%;正确;④2s末,物质C的体积分数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0.6×2/[(1.4+0.7+0.6)×2]×100%=22.2%,正确;⑤2s内,分别用A、B、C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前面的系数比:其比值是2:1:2,错误。综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题意,本题选B。2、B【分析】由图甲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图乙变化量,计算氮气的反应速率,结合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计算得到氢气速率,依据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得到,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改变瞬间不变,达平衡是减小;图丙表示平衡时氨气含量与氢气起始物质的量关系,曲线上各点都处于平衡状态,达平衡后,增大氢气用量,氮气的转化率增大;由图丙可知,氢气的起始物质的量相同时,温度T1平衡后,氨气的含量更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温度T1<T2。【题目详解】A.分析图甲可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A错误;B.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瞬间氮气物质的量不变,随平衡正向进行,氮气物质的量减小,则的变化曲线d符合,B正确;C.分析图象乙可知,在2L的密闭容器中,,,C错误;D.图丙表示平衡时氨气含量与氢气起始物质的量关系,曲线上各点都处于平衡状态,故a、b、c都处于平衡状态,达平衡后,增大氢气用量,氮气的转化率增大,故a、b、c三点中,c的氮气的转化率最高,D错误;答案选B。3、D【解题分析】A、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2H++2e-=H2↑,产生的氢气使试管内压强增大,造成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A项正确;B、发生析氢腐蚀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c(H+)逐渐减小,在酸性很弱或中性条件下则发生吸氧腐蚀:2H2O+O2+4e-=4OH-,反应中消耗氧气使试管内压强减小,造成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上升,B项正确;C、无论是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负极都是铁失去电子,即:Fe-2e-=Fe2+,C项正确;D、析氢腐蚀,负极:Fe-2e-=Fe2+,正极:2H++2e-=H2↑,总反应式为Fe+2H+=Fe2++H2↑,D项错误;答案选D。4、C【题目详解】A.由图像可知,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然后减小,化学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则应增大压强,故A正确;B.t2时,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则为使用了催化剂,故B正确;C.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然后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是降温,应为减小压强,故C错误;D.t4时刻,正反应速率逐渐碱性,平衡正向移动,说明从体系中分离出了部分氨气,故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平衡的移动,明确图像中反应速率的变化及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条件的改变与正反应速率的变化的关系,注意图像的连接形式,是突变还是渐变,变化后是增大还是减小。5、B【题目详解】A、混合溶液中,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NH3·H2O为弱电解质,故c(Na+)>c(NH3·H2O),A错误;B、加入10mL盐酸时,c(Cl-)=c(Na+),又根据电荷守恒得到:c(NH4+)+c(H+)+c(Na+)=c(OH-)+c(Cl-),所以c(NH4+)+c(H+)=c(OH-),B正确;C、根据电荷守恒得到:c(NH4+)+c(H+)+c(Na+)=c(OH-)+c(Cl-),pH=7时,即c(H+)=c(OH-),所以c(NH4+)+c(Na+)=c(Cl-),c(Cl-)>c(Na+),C错误;D、加入20mL盐酸时,c(Cl-)=2c(Na+),由于NH4+的水解,c(NH4+)<c(Na+),所以c(Cl-)>c(NH4+)+c(Na+),D错误;此题选B。6、C【题目详解】A.已知反应①放出能量,反应②吸收能量,所以反应①中碘的能量高,则反应①中碘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故A正确;B.已知反应①放出能量,反应②吸收能量,所以反应①中碘的能量高,所以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故B正确;C.反应①②的产物都是气态碘化氢,所以二者热稳定性相同,故C错误;D.由盖斯定律知②-①得I2(S)=I2(g)△H=+35.96KJ/mol,故D正确;故答案为C。7、B【解题分析】甲溶液的pH是3,c(H+)=1.0×10-3mol/L,乙溶液的pH是4,c(H+)=1.0×10-4mol/L,所以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10:1,故答案选B。8、B【题目详解】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100nm的是溶液,大于1﹣100nm的是浊液;NaOH溶液、C2H5OH溶液、硫酸铜溶液属于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分散质大小:1nm~100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选B。9、D【解题分析】室温下,pH均为2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HA溶液pH=5,说明HA为强酸,HB为弱酸。【题目详解】A.pH均为2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1000倍,HA溶液pH=5,HB溶液pH小于5,HA的酸性比HB的酸性强,A错误;B.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于c点溶液中离子浓度,溶液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大小,则a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B错误;C.两种酸溶液稀释时氢离子浓度减小,而水的离子积Kw=c(H+)·c(OH-)不变,故c(OH-)增大,C错误;D.HA为强酸,HB为弱酸,对a、b两点溶液同时升高温度,c(A-)浓度不变,HB电离程度增大,c(B-)浓度增大,c(A-)/c(B-)比值减小,D正确;答案选D。10、C【解题分析】A.由图可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0,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则P2>P1,故A错误;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的时间越快,则温度T1>T2,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0,故B错误;C.若△H>0,T2>T1,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如△H<0,T2<T1,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与图像吻合,故C正确;D.如△H<0,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则T2<T1,故D错误;故选C。11、C【解题分析】A、干冰升华属于状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A错误;B、萃取分液中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错误;C、钢铁生锈中铁被氧化,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C正确;D、海水晒盐中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错误,答案选C。点睛: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的关键,即有新物质至产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错误新物质,只是状态等的变化是物理变化。12、A【题目详解】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需要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还需要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故选A。13、D【解题分析】A.依据图中数据可知,该温度下,1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溶解2g还未达到饱和,A错误;B.依据图中数据可知,该温度下,1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溶解3g还未达到饱和,B错误;C.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氯化钠的不断加入,溶液的质量在增加,当10g水中溶解了3.6g氯化钠后不再溶解,说明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说明10g水中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所以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3.610×100g=36g,C错误;D.实验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g/12g×100%=16.7%,D正确,答案选14、A【解题分析】A.容器I和II的温度相同,将II中起始物质按化学计量数转换成反应物,相当于起始加入1.2molCH3OH和1.2molCO,相对于容器I,容器II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HcCH3OH增大,所以达平衡时,容器II中cCHB.将容器III中起始物质按化学计量数转换成反应物,相当于起始加入1.0molCH3OH和1.0molCO,与容器I中起始加入物质相同,但容器I比容器III的温度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I中的小,故B错误;C.容器I和容器II的容积、温度均相同,则达平衡时,容器I与容器II中的总压强之比等于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容器I中平衡时c(CH3OH)=(1.0-0.80)mol/L=0.20mol/L、c(CO)=(1.0-0.80)mol/L=0.20mol/L、c(CH3COOH)=0.80mol/L,平衡常数K=0.80mol/L0.20mol/L×0.20mol/L=20,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0+0.20+0.80)mol/L×1L=1.20mol,设容器II中达到平衡时c(CH3OH)=amol/L,则c(CO)=amol/L、c(CH3COOH)=(0.40-a+0.80)mol/L=(1.20-a)mol/L,容器I和容器II的温度相同,则K=1.20-amol/Lamol/L×amol/L=20,解得a≈0.22mol/L,所以平衡时容器II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2+0.22+0.98)mol/L×1.0L=1.42mol,达平衡时,容器I与容器II中的总压强之比为1.20mol1.42mol>56D.若容器III和容器I的温度相同,则二者为等效平衡,容器III达到平衡时c(CH3COOH)等于0.80mol/L,但容器III的温度低于容器I,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CH3COOH)增大,所以达平衡时,容器Ⅲ中c(CH3COOH)大于0.80mol/L,故D错误,答案选A。15、D【解题分析】A.醋酸是弱酸,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所以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则消耗NaOH物质的量:③>④,A正确;B.强酸、强碱稀释10倍,pH变化1,则稀释10倍时②的pH=9,④的pH=5,而弱酸、弱碱稀释10倍,pH变化小于1,则①的9<pH<10,③的4<pH<5,即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为①>②>④>③,B正确;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氨水过量,溶质为氯化铵和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氨水的电离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则c(NH4+)>c(Cl-)>c(OH-)>c(H+),C正确;D.若混合后溶液pH=5,说明盐酸过量,则Va×10-4-Vb×10-4Va+Vbmol/L=10-5mol答案选D。16、A【分析】考查元素与核素的关系,许多元素例如氢、碳、氧等都有同位素,所原子种类多于元素种类。【题目详解】A.112种元素,原子种类大于112,故A正确;B.112种元素,原子种类大于112,故B错误;C.112种元素,原子种类大于112,故C错误;D.112种元素,原子种类大于112,故D错误;故答案选A。17、B【题目详解】内因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即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主要因素,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是外界影响因素,⑤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注意与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区别是解答关键。18、B【题目详解】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无法比较O2的能量与SO2的能量大小,故A错误;B.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多余的能量释放出来,故B正确;C.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则SO2与O2的能量和一定高于SO3的能量,但无法比较SO2的能量与SO3的能量大小,故C错误;D.任何反应发生都需要有一个活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吸收能量,这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故D错误;故选B。19、B【题目详解】A.反应①是CO2与H2反应生成了CO,根据元素守恒可推断有H2O生成,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CO+H2O,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B.反应②是CO与H2反应生成(CH2)n,(CH2)n中还含有碳氢键,故B错误;C.由示意图可知,汽油的主要成分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D.根据a的球棍模型,可得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2CH3,系统名称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答案为B。20、C【题目详解】A.SO2与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减小,A正确;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3的百分含量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3的百分含量减小,B正确;C.平衡常数不受压强影响,但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C错误;D.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确;答案选C。21、A【解题分析】A.由题意分析可得在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则在阴极得到氢气,在阳极得到氧气,故A正确;B.若该酸为盐酸,则阳极为氯离子放电产生氯气,由电子转移守恒可得两极产生气体和体积之比为1:1,故B错误;C.电解过程相当于电解水,电解后酸溶液的浓度会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故C错误;D.阳极为阴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故D错误;答案选A。22、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T1所在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温度高反应速率快,这说明温度T1高于T2。温度越高B的含量越低,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即△H>0。P2所在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压强大反应速率快,这说明压强是P2大于P1。压强越大B的含量越低,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即m+n<p,答案选B。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羟基(CH3)3C-OH+Cl2+HClCH2=C(CH3)2+H2O【分析】首先根据不饱和度发现A中无不饱和度,只有一种一氯代物说明只有一种等效氢,因此必然是对称结构的一元醇,则A为,B为一氯代物,C为醇钠,A到D是典型的消去反应的条件,得到烯烃,再和溴的四氯化碳加成得到E,本题得解。【题目详解】(1)A是醇,官能团为羟基,A的结构简式为;(2)A→B为取代反应,方程式为(CH3)3C-OH+Cl2+HCl,A→D为消去反应,方程式为CH2=C(CH3)2+H2O;(3)首先F也是一元醇,有3种等效氢,且羟基的邻位碳上有氢原子,符合条件的结构为。24、b、c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分析】采用逆向推断法可知上述合成的最终产物可由与Cl2加成得到,而是卤代烃经消去反应得到的,可由与Cl2加成而得,是经消去反应得到的,可由与H2加成得到,A为B为C为,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bc正确,故答案为:bc;(2)氯苯通过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得到A,A的结构简式为A为,故答案为:A为;(3)A→B的反应为消去反应,反应条件是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故答案为: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4)到C的反应为消去反应:;C到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题目点拨】在有机物合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消去反应引入碳碳双键。25、2.5②和③①和②<【分析】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推测。【题目详解】(1)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变成二氧化碳后化合价总共升高了2(4-3)价,所以每消耗1molH2C2O4失去2mol电子;1molKMnO4被还原为Mn2+得到5mol电子,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应该少量,即c(H2C2O4):c(KMnO4)≥=2.5,故答案为2.5;(2)②和③的条件中,只有温度不同,故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①和②中,只有浓度不同,即探究的是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②和③,①和②;(3)从图像而知,单位时间内,T2时c(MnO4-)变化的多,说明T2时MnO4-的化学反应速率快,而c(MnO4-)相同时,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可知T2>T1,故答案为<。【题目点拨】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要基于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规律。26、负指针向左偏转,镁条表面产生无色气泡O2+2H2O+4e-4OH-Mg放电后生成Mg(OH)2附着在镁条表面,使Mg的放电反应难以发生,导致指针归零;或:随着反应的进行,铝条周围溶液中溶解的O2逐渐减少,使O2放电的反应难以发生,导致指针归零ABC另一个电极的电极材料、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溶解的O2【解题分析】(1).Mg的活泼性大于Al,当电解质溶液为盐酸时,Mg为原电池的负极,故答案为:负;(2).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Al为原电池的负极,Mg为原电池的正极,镁条表面产生无色气泡,再结合实验1的现象可知,电流计指针由负极指向正极,则实验2中的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故答案为:指针向左偏转,镁条表面产生无色气泡;(3).i中铝条表面放电的物质是溶解在溶液中的O2,在碱性溶液中,氧气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答案为:O2+2H2O+4e-=4OH-;(4).因Mg放电后生成的Mg(OH)2附着在镁条表面,使Mg的放电反应难以发生,导致指针归零,同时随着反应的进行,铝条周围溶液中溶解的O2逐渐减少,使O2的放电反应也难以发生,导致指针归零,故答案为:Mg放电后生成Mg(OH)2附着在镁条表面,使Mg的放电反应难以发生,导致指针归零,或随着反应的进行,铝条周围溶液中溶解的O2逐渐减少,使O2放电的反应难以发生,导致指针归零;(5).根据实验3和实验4的实验现象可知,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说明铜为正极,A.上述两装置中,开始时溶液中溶解的O2在铜片表面得电子,导致开始时铜片没有明显现象,故A正确;B.因开始时溶液中溶解的O2在铜片表面得电子,所以铜片表面开始产生气泡的时间长短与溶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有关,故B正确;C.当溶液中溶解的氧气反应完后,氢离子在铜片表面得到电子,产生的气泡为H2,故C正确;D.因铝条表面始终有气泡产生,则气泡略有减少不能推测H+在铜片表面得电子,故D错误;答案选ABC;(6).由实验1~实验4可推知,铝片做电极材料时的原电池反应与另一个电极的电极材料、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溶解O2的多少等因素有关,故答案为:另一个电极的电极材料、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溶解的O2。27、酸式滴定管无影响锥形瓶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AB0.1626【解题分析】根据酸碱滴定原理分析滴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计算溶液的浓度。【题目详解】(1)精确量取液体的体积用滴定管,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酸式滴定管,若在锥形瓶装液前残留少量蒸馏水,对其中含有的溶质物质的量无影响,所以对滴定结果无影响;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无影响;
(2)中和滴定中,眼睛应注视的是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滴定时,当溶液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所以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故答案为:锥形瓶;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不变色;
(3)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时无气泡,导致记录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故A正确;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故B正确;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Na2CO3生成,如用酚酞为指示剂,最终产物不变,没有影响,故C错误;
D.滴定结束时,俯视计数,因为0刻度在上方,所以测出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故D错误;故选:AB;
(4)三次滴定消耗的体积为:18.10mL,16.30mL,16.22mL,舍去第1组数据,然后求出2、3组平均消耗V(NaOH)=16.26mL,
NaOH~HCl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智能调度系统设计方案
- 急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后勤保障方案
- 仓储中心机动车事故处理方案
- 2024-2025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专题03 电路及其应用(考题猜想)含答案及解析
- 城市供水系统中HDPE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施工方案
- 煤场租赁合同的风险控制
- 废弃物处理有限空间安全操作规程
- 师徒结队协议书范本(2篇)
- 绿化喷播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 合肥-PEP-2024年10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期中试卷
- 《军事理论》课后复习题库大全-第二章:国家安全
- 超星尔雅学习通《媒体创意经济玩转互联网时代》章节测试答案
- 2023年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Windows server WEB服务器搭建与应用说课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
- 高考作文写作句子素材:动漫台词(附适用主题与示例)
- 主题班会-同学情教学课件
- 泌尿系统完整结构培训课件
- (中职)Office 办公软件应用W11-3诗词-实训任务+评分标准
- 规培体表肿物切除术
- 履带吊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汉语词性专题练习(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