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中 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一中 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一中 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一中 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一中 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一中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实中,不能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①可用浓氨水和NaOH固体快速制氨气②700K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③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④温度升高水的KW增大⑤对于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 D.④⑤2、六苯乙烷为白色固体,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饱和烃,易溶于有机溶剂中B.它的分子式为C38H30,只含有非极性键C.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三种D.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4个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3/2O2(g)=SO3(g)ΔH=-315kJ/molB.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C.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ΔH=-241.8kJ/molD.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ΔH=-566kJ/mol4、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5、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Ⅰ:ΔH>0,p2>p1 B.反应Ⅱ:ΔH<0,T1<T2C.反应Ⅲ:ΔH>0,T2>T1或ΔH<0,T2<T1 D.反应Ⅳ:ΔH<0,T2>T16、下列试验中,需要用热水加热的是A.实验室制溴苯 B.银镜反应C.乙醇氧化制乙醛 D.实验室制乙烯7、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的部分产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有①⑤⑥,加成反应有②B.反应⑥的现象为产生砖红色沉淀C.反应③的条件为浓硫酸、加热D.氯乙烯、聚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8、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1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C.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0.6×6.02×1023D.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小于57.3kJ9、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2D(?),“?”代表状态不确定。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15∶1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B.0~5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24mol·L-1·min-1C.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D.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10、阿司匹林双名乙酰水杨酸(),推断它不应具有的性质()A.与NaOH溶液反应 B.与金属钠反应C.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高低:CH4>SiH4>GeH4 B.键角大小:BeCl2>BF3>NH3>H2OC.熔点高低:金刚石>石墨>食盐 D.键能大小:O-H>P-H>S-H12、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操作是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B.将水加热煮沸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D.向水中加硫酸钠晶体13、图为H2与O2反应生成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1molH2分子断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B.H2(g)+1/2O2(g)=H2O(g)ΔH=-241.8kJ/molC.分解1mol气态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总共需要吸收926.8kJ的热量D.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比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14、下列物质中具有止咳平喘作用,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鼻粘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的是A.麻黄碱 B.阿司匹林C.抗酸药 D.青霉素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变单位是kJ•mol−1,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为“+”16、对于0.1mol·L-1Na2SO3溶液,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c(Na+)=2c(SO32-)+c(HSO3-)+c(H2SO3)C.c(Na+)+c(H+)=2c(SO32-)+2c(HSO3-)+c(OH-)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D、E、F、G是7种短周期元素。IAIIAIIIAIVAVAVIAVIIA01A2B3CDEF(1)表中所标出的A、B、C、D、E、F六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填序号);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2)G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有4个电子,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_____;(3)A和E、A和F所形成的化合物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4)写出B、D元素各自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能说明F的非金属性比E的非金属性强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8、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由A可以转化为有机物B、C、D、E;C又可以转化为B、D。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已知D的蒸气密度是氢气的22倍,并可以发生银镜反应。(1)写出A、D、的结构简式和所含官能团名称A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组成上分析反应⑨是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4)F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共_______种(包含F),写出其中一种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不考虑溶液混合所引起的体积缩小)实验序号实验温度/K参加反应的物质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KMnO4溶液(含硫酸)H2C2O4溶液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9320.0240.106BT120.0230.1V18C31320.02V20.11t1(1)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_____,T1=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___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上述实验溶液褪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A组实验的反应速率v(H2C2O4)=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并以此分析造成n(Mn2+)突变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已知:+4NaOH→CH2=CH2↑+NaCl+Na3PO4+3H2O。可用下述装置制取1,2-二溴乙烷(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熔、沸点为9.79℃、131.4℃,不溶于水);试管d中装有适量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1)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试管d中反应基本结束。(2)若用冰水代替烧杯中的冷水,可能引起的不安全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精制试管d中粗产品,操作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A.蒸馏B.水洗C.用干燥剂干燥D.10%NaOH溶液洗(4)实验消耗40%乙烯利溶液50g,制得产品mg,则乙烯利合成1,2-二溴乙烷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列出含m的计算式即可)。2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I.探究活动一:备选药品:铁片、锌片、0.5mol/LH2SO4、1.5mol/LH2SO4、18.4mol/LH2SO4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①分别取等体积的1.5mol/L的硫酸于两支试管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速率:锌>铁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1)甲同学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步骤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为了定量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3)乙同学在实验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同学不会选用___________mol/L硫酸完成该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II.探究活动二:备选药品:0.1mol/LNa2S2O3溶液、0.2mol/LNa2S2O3溶液、0.1mol/LH2SO4溶液、0.2mol/LH2SO4溶液。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实验编号Na2S2O3用量H2SO4用量温度(℃)①0.1mol/L5mL0.1mol/L5mL10②0.2mol/L5mL0.2mol/L5mL25③0.1mol/L5mL0.1mol/L5mL25④0.1mol/L5mL0.1mol/L5mL40(1)若想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的实验编号有___________。(2)若想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的实验编号有___________。(3)在该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和记录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4)Na2S2O3在碱性溶液中可被I2氧化为Na2SO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分析】勒夏特利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利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的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题目详解】①浓氨水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的,化学平衡NH3+H2O⇌NH3∙H2O⇌NH4++OH-,逆向进行,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①不选;②合成氨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700K左右比室温不利于合成氨的反应,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②选;③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是压强对其影响导致的,属于可逆过程,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③不选;

④因为水存在电离:H2O⇌H++OH-,电离吸热,加热后平衡会向正向移动,H+与OH-的浓度之积就会增大,即Kw增大,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④不选;

⑤对于反应2HI(g)H2(g)+I2(g),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⑤选;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且符合平衡移动的原理。本题易错②,合成氨采用700K左右是考虑速率因素,且使催化剂活性最大,与平衡移动无关。2、C【解题分析】A.该分子中含有6个苯环,属于不饱和芳香烃,故A错误;B.它的分子中含有38个碳原子和30个氢原子,分子式为C38H30,分子中含有C-C键,为非极性键,含有C-H键,为极性键,故B错误;

C.六个苯环的位置是等效的,但每个苯环上的氢不全等效,出现邻、间、对三种不同位置的取代产物,故C正确;

D.两个苯环上碳原子12个加上乙烷结构上的1个碳原子共13个,2个苯环上氢原子10个,一共23个,即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23个,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3、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违反燃烧热的含义,硫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不是三氧化硫(SO3能分解为SO2和O2),而是SO2,A错误;B.25℃、101kPa时,稀强碱溶液和稀强酸溶液中和生成1mol液态水和可溶性盐溶液时放出的57.3kJ热量,其焓变为-57.3kJ/mol,B正确;C.违反燃烧热的含义,25℃、101kPa时,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不是水蒸气(水蒸气的能量比液态水高),而是液态水,C错误;D.违反燃烧热的定义,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和焓变均要减半,25℃、101kPa时,1mol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288kJ/mol,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燃烧热、中和热的含义及表示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A【题目详解】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A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时,若用蒸馏水润湿试纸,相当于把待测液加水稀释,导致所测的pH值可能不准,故试纸是不能事先润湿的,B不正确;C.不能将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这样会污染试剂,C不正确;D.不能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D不正确。本题选A。5、C【题目详解】A.反应Ⅰ中,由图分析,升温,A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平衡逆移,而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所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因为反应I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即压强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P2>P1,A错误;B.反应Ⅱ中,根据先拐先平衡,数值大,故T1>T2,B错误;C.反应Ⅲ中,如ΔH>0,T2>T1,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如ΔH<0,T2<T1,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与图象吻合,C正确;D.反应Ⅳ中如ΔH<0,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则T2<T1,D错误。答案选C。6、B【题目详解】A.实验室制溴苯用苯和液溴反应,铁为催化剂,不用加热,A不符合题意;B.银镜反应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时温度太高,应在碱性条件下,用热水浴加热,B符合题意;C.乙醇氧化制乙醛的反应是在铜或银为催化剂且直接加热的条件下进行,C不符题意;D.实验室用乙醇制乙烯应加热到170℃,不能用热水加热,D不符题意。答案选B。7、B【题目详解】A.反应①②是加成反应,③为消去反应,④为加聚反应,⑤⑥为氧化反应,A错误;B.反应⑥是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故现象为产生砖红色沉淀,B正确;C.反应③是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故条件为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C错误;D.氯乙烯在含有碳碳双键,故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错误;故答案为B。8、C【题目详解】A.燃烧热是指250C、101kPa下,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燃烧2molH2(g)时应放出285.8kJ×2=571.6kJ热量,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A项错误;B.因为硫粉转化为硫蒸气需要吸收热量,硫粉燃烧时有部分热量被硫粉转化成硫蒸气过程所吸收,所以硫粉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硫蒸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少。B项错误;C.N2和H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氮元素化合价由N2中的0价降到NH3中的-3价,故1molN2完全转化失去6mol电子,但该反应是可逆反应,0.1molN2不可能完全转化,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0.6mol,即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0.6×6.02×1023,C项正确;D.“中和热为57.3kJ·mol-1”表示强酸与强碱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0.5molH2SO4与1molNaOH反应恰好生成1mol水,但混合时浓硫酸溶解在NaOH溶液中要放热,所以该反应结束时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kJ,D项错误;答案选C。9、C【题目详解】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相同温度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故有,n后=×n前=×(4+2)mol=5.6mol,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且气体减小的物质的量=(4+2)mol-5.6mol=0.4mol,C、D中只能一种物质是气体。若只有C是气体,则反应后气体减小的物质的量=×1.6mol=0.4mol;若只有D是气体,则反应后气体减小的物质的量=×1.6mol=2.4mol,因此只能C是气体,原反应式为3A(g)+2B(g)4C(g)+2D(s或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A项错误;B.根据化学计量数可知0~5min内消耗A的物质的量=×1.6mol=1.2mol,则0~5min内A的反应速率=,B项错误;C.根据化学计量数知此时消耗B的物质的量=×1.6mol=0.8mol,则B的平衡转化率=×100%=40%,C项正确;D.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和化学方程式可知,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即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因为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压强无关,D项错误;答案选C。10、C【分析】

【题目详解】A.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羧基,都可与氢氧化钠反应,A不选;B.含有羧基,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不选;C.分子中不含羟基,与乙酸不反应,C选;D.含有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不选,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准确判断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并结合相应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知识的迁移灵活应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把握有机物常见官能团的性质。11、B【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B、分子构型分别是BeCl2直线形,BF3正三角形,NH3三角锥,H2O是V型;C、熔点高低:金刚石<石墨;D、键能大小:P-H<S-H;【题目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CH4<SiH4<GeH4,沸点高低:CH4<SiH4<GeH4,故A错误;B、分子构型分别是:BeCl2直线形(sp杂化)、BF3正三角形(sp2杂化)、NH3三角锥(sp3杂化、1对孤对电子)、H2O是V型(sp3杂化、2对孤对电子),键角分别是180°、120°、107.1°、104.5°,故B正确;C、石墨为混合型晶体,其碳碳键的键长小于金刚石中的,故其熔点大于金刚石;金刚石为原子晶体,其熔点大于离子晶体食盐,故C错误;D、磷原子半径大于硫原子,键能大小:P-H<S-H,故D错误;【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性质的比较,涉及键角、键能、熔沸点的比较等,解题关键:把握非金属性的强弱、氢键、电子排布等,易错点C,注重规律性知识的学习,易错点B,注意规律性和特例,原题选项B为:键角大小:BeCl2>BF3>NF3>H2O,NF3键角只有102.4°,比水的104.5°还小,故将B选项改为:键角大小:BeCl2>BF3>NH3>H2O。12、C【题目详解】A.向水中加入钠,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使c(OH-)>c(H+),A项错误;B.加热使电离平衡右移,c(H+)、c(OH-)同等倍数增大,B项错误;C.通入SO2,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溶液中的c(H+)>c(OH-),酸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C项正确;D.向水中加硫酸钠晶体,硫酸钠为强酸强碱盐,对水的电离无影响,D项错误。答案选C。13、C【解题分析】A、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1molH2分子断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选项A正确;B、H2(g)+12O2(g)═H2O(g)反应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436+12×498-2×463.4)=-241.8kJ/mol,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H=-241.8kJ/molC、根据热反应方程式H2(g)+12O2(g)═H2O(g)△H=-241.8kJ/mol可知,分解1mol气态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总共需要吸收483.6kJ的热量,选项CD、反应为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可知,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比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选项D正确;答案选C。14、A【解题分析】A、麻黄碱属于止咳平喘、刺激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鼻粘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A正确;B、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药,B错误;C、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C错误;D、青霉素属于抗生素药,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功能,D错误;答案选A。15、C【题目详解】A.焓变单位kJ•mol−1中的每摩尔,既不是指每摩反应物,也不是指每摩生成物,而是指每摩反应,故A不选;B.反应放热后会使体系能量降低,所以放热反应的ΔH为“-”,反应吸热后会使体系能量升高,所以吸热反应的ΔH为“+”,故B不选;C.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由能量高的反应物生成能量低的生成物时,会释放能量,所以反应放热,ΔH为“−”,故C选;D.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时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时要放出能量,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放热,ΔH为“—”,故D不选。故选C。【题目点拨】热化学方程式里的ΔH的单位kJ•mol−1中的每摩尔表示的每摩反应,是反应进度的单位。一个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可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解释,也可以从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和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的相对大小来解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无法测量,所以如果计算ΔH,可以用化学键的数据来计算:用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16、D【解题分析】A、SO32-水解溶液显碱性,SO32-水解过程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OH-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增大,故A错误;B、依据溶液中物料守恒分析判断,n(Na)=2n(S),溶液中离子浓度存在c(Na+)=2c(SO32-)+2c(HSO3-)+2c(H2SO3),故B错误;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分析,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c(Na+)+c(H+)=2c(SO32-)+c(HSO3-)+c(OH-),故C错误;D、Na2SO3水解显碱性,加入NaOH固体,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Na+浓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NaCla第三周期IVA族HClAl(OH)3+3H+=Al3++3H2OCl2+H2S=2HCl+S↓【分析】A、B、C、D、E、F六种元素分别为:H、N、Na、Al、S、Cl。【题目详解】(1)表中所标出的A、B、C、D、E、F六种元素中,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从右往左半径变大,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Na(填元素符号),周期表中非金属性从上到下,从右往左半径变不,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Cl(填元素符号),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含有的化学键是a.离子键,故答案为:Na、Cl、a;(2)G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有4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是4个电子,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三周期IV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IVA族;(3)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A和E、A和F所形成的化合物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HCl,故答案为:HCl;(4)B、D元素各自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硝酸和氢氧化铝,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故答案为:Al(OH)3+3H+=Al3++3H2O;(5)单质氧化性氯气强于硫,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的非金属性强,化学方程式为:Cl2+H2S=2HCl+S↓,故答案为:Cl2+H2S=2HCl+S↓。18、C2H5OH羟基CH3CHO醛基2C2H5OH+O22CH3CHO+H2O氧化反应6CH3COOC2H5+NaOHCH3CH2OH+CH3COONa【分析】D的蒸气密度是氢气的22倍,则相对分子质量为44,并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CHO,则D为CH3CHO;D被氧化生成E为CH3COOH,D被还原生成A为CH3CH2OH;A可以与浓氢溴酸发生取代生成B,B可以与碱的水溶液反应生成A,则B为CH3CH2Br,B可以在碱的醇溶液中反应生成C,则C为CH2=CH2;A与E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F为CH3COOC2H5。【题目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A为CH3CH2OH,其官能团为羟基;D为CH3CHO,其官能团为醛基;(2)反应⑤为乙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2C2H5OH+O22CH3CHO+H2O;(3)C为CH2=CH2,D为CH3CHO,由C到D的过程多了氧原子,所以为氧化反应;(4)F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说明含有羧基或酯基,若为酯则有: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H2COOCH3,若为羧酸则有:CH3CH(COOH)CH3、CH3CH2CH2COOH,所以包括F在内共有6种结构;酯类与NaOH反应方程式以乙酸乙酯为例:CH3COOC2H5+NaOHCH3CH2OH+CH3COONa,羧酸类:CH3CH2CH2COOH+NaOH=CH3CH2CH2COONa+H2O。19、1293B、C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0.0028mol·L-1·s-1生成的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使得反应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产生的n(Mn2+)突增【题目详解】(1)实验A、B中KMnO4溶液的浓度相等,可探究出在相同温度下,H2C2O4溶液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使得A、B两组中高锰酸钾浓度相同,则溶液总体积相同;其中V1=2mL+4mL-2mL-3mL=lmL,T1=293K;B和C实验中,V2=3mL时,两实验反应物的浓度均相同,可探究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本题答案为:1,293,B、C;(2)根据实验知实验溶液褪色是由于酸性KMnO4中的紫红色MnO4-被还原为无色的Mn2+,则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3)KMnO4与H2C2O4反应后生成了Mn2+,由图像可知,反应一小段时间后n(Mn2+)发生突增,这种变化可能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生成的Mn2+可能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使得反应速率加快,导致单位时间内产生的n(Mn2+)突增,本题答案为:生成的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使得反应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产生的n(Mn2+)突增。【题目点拨】本题注意在溶液中,MnO4-为紫红色、Mn2+接近无色;写KMnO4与H2C2O4反应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抓住KMnO4与H2C2O4反应后的溶液中出现了Mn2+,生成的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使得反应速率加快,故单位时间内产生的n(Mn2+)突增。另外,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0、吸收溴蒸汽试管内溶液褪为无色d中长导管堵塞DBCA【分析】乙烯利与过量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4NaOH→CH2=CH2↑+NaCl+Na3PO4+3H2O,生成的乙烯进入安全瓶b中,在试管d中乙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