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线检测报告_第1页
网线检测报告_第2页
网线检测报告_第3页
网线检测报告_第4页
网线检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09年长江大学电子设计竞赛设计报告题目:网线检测仪队员1:李壮学号:200701577专业班级:自动化107122009年5月24日 基本组成和功能本网线检测仪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个模块基本独立,可以分开,因而可以检测两个相聚比较远的接头处的网线的好坏。 基本原理有单片机发射信号,对八根网线依次进行扫描。例如扫描第一根网线时,由单片机控制向第一根网线发出信号,同时控制其他七根网线作为地线。然后对第二根网线检测,以此类推。。。。。。本装置主要应用到了用三极管做电子开关,来控制电路的导通与否。控制部分主要有单片机完成。总共有八个发光二极管的亮和灭来表示电路的通断,即网线的好坏。二极管亮表明相应的线路是好的,不亮则表明线路是坏的。 主要特色能够实现较长网线的检测,同时发射和接收模块是分开的,因而二者可以相距很远来检测,给实际应用中带来方便。例如网线的一段固定在A处,另一端固定在相距一定距离的B处,而检测时不希望把已经固定的网线取下来检测,则可以把检测仪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接在A处和B处。实现检测的目的。 示意图如下 原理图如下一.发生端原理图二.接收端原理图三.发射端pcb图四.接收端pcb图 实物图如下主要器材: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电阻,排针,单片机最小系统版注:以上图片均是未把单片机介入的相关图片。实际使用中必须把单片机接入。本设备的不足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实际使用中必须接入17根线:8根信号线,8根控制线,1根地线。比较麻烦,可以用三八译码器和非门控制,从而达到节省单片机I/O口的目的,同时为使用带来方便。当然,亦可把单片机直接焊接进电路。八根网线中至少有两根是好的才能检测出来,若只有一根是好的或者都是坏的话就检测不出来。如果网线过长,阻抗过大的话可能导致无法检测。(可加入信号放大模块来解决问题,这已是本电路板大量使用排针的用意,即便于以后的扩展) C程序代码#include<reg52.h>#include<intrins.h>#defineucharunsignedchar#defineuintunsignedintuinttemp;sbitp30=P3^0;sbitp31=P3^1;sbitp10=P1^0;sbitp11=P1^1;voiddelay(uintz){ uintx,y; for(x=z;x>0;x--) for(y=110;y>0;y--); }voidmain(){ while(1) { P3=0x80; P2=0x7f; delay(1000); ////////////////1111//////////////// P3=0x40; P2=0xbf; delay(1000); //////////////2222/////// P3=0x20; P2=0xdf; delay(1000); //////////////3333/////// P3=0x10; P2=0xfe; delay(1000); ////////////////4444444////////////// P3=0x08; P2=0xf7; delay(1000); ////////////////55555///// P3=0x04; P2=0xfb; delay(1000); //////////////66666/////// P3=0x02; P2=0xfd; delay(1000); /////////////777777//////// P3=0x01; P2=0xfb; delay(1000); ////////////////88888///// } } 收获和体会熟悉了proteus的使用。基本学会了用altiumdesigner画印制电路板图。熟悉了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原理。意识到了单片机的功能的局限性,他必须配合外部电路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