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学校手机的管理制度_第1页
2023全国学校手机的管理制度_第2页
2023全国学校手机的管理制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全国学校手机的管理制度全国学校手机的管理制度1

1、同学不得私自带手机带教室;

2、个人拥有手机的同学,应准时向老师汇报,并做好登记;

3、有手机的同学把手机上交到班主任处,由班主任保管;

4、原来拥有手机,但现在已交还家长保管的,由家长向班主任证明。

5、拥有手机,却隐瞒不报或者不主动上交的,由班主任作出严厉 处理;

6、私自拥有手机并违反班级规定使用手机的,由班主任作出严厉 处理;

7、本制度自xx年xx月xx日起施行,望全班同学共同遵守。

全国学校手机的管理制度2

依据学校政教处的规定与要求,现将开学后班级同学的手机管理规定如下:

1、原则上不允许同学带手机到校。

2、的确因某些缘由需带手机到校的,必需由个人提出申请,家长签名,并写上“如我的小孩违反学校关于手机的管理规定,同意学校赐予相关处理。”

3、经过家长同意,由班级年段与学校政教处备案的同学,可以带手机到校,但上课期间手机必需关机,假如没有关机,放出响声,一律当作一次违规论处。

4、上课期间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把手机拿出来-----包括含看时间;看短信;更不能借看时间为由偷偷玩嬉戏。手机一律放在自己的口袋中。一旦暴露(含关机放在桌子上),就当做一次违规论处。

5、上课玩手机第一次违规,必需写检讨,并张贴在班级“曝光台”上实行自我监督和班级监督,诚意改正错误。其次次再违规,没收其手机,上交政教处保管,通知家长来领取,并依据该同学的认错态度,做相应的处理。

6、带手机到校的同学(含经过申请及未经申请批准私自偷带手机到校者),假如发生手机被盗、丢失、损坏等,班级一概不负责任。

7、没有经过申请私自带手机到校的,一经发觉,将赐予没收,送交政教处保管,通知家长来领取的处理。这类同学假如消失上课玩手机的违规现象,班级将加重惩罚力度。

全国学校手机的管理制度3

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给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家长出于对同学学习、生活和平安方面的考虑,给同学佩带手机。但是,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觉同学在校携带手机,严峻影响同学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引发一系列平安问题。

一、同学携带手机弊多利少,主要表现在:

(一)影响同学学习

训练部门对中学同学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同学手机用于紧急联系占5%,短信谈天占21%,通话谈天占48%,玩嬉戏占11%,下载图片铃声占12%,拍数码照片占3%。由此可见,同学手机主要用于消遣。自控力量差的同学,上课时间用手机上、短信闲聊、看下载的小说或者玩嬉戏。这些不仅铺张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手机消遣的刺激,使同学日益对学习失去爱好,以致贻误、荒废学业。

(二)影响同学身体健康

学校深夜查寝,有时是在后半夜,个别同学还在兴致勃勃地玩手机。同学夜间精神焕发,白天昏昏欲睡,过着“黑白颠倒”、浑浑噩噩的生活,长此下去,不仅荒废了学业,还严峻影响身体健康。手机辐射也不容忽视,专家指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年人脆弱,更简单受辐射影响。讨论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受到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损害青少年脑部神经,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

(三)影响同学心理健康

继网吧之后,近几年中同学有了新宠——手机短信和手机上网,这是一个缺乏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黄色信息、色情笑话等通过手机在孩子中间扩散。青少年同学长期接触不良信息,会在心理上形成带有依靠性的不健康的阅读感受,消失心理紊乱,性格怪异,意志沉迷,精神颓废,责任丢失,学习放弃等现象。

(四)影响同学良好品质的形成

1、手机助长了考试舞弊。现在对考风考纪损害最大的就是手机作弊,它使考试作弊呈现出大范围、跨考场、跨学校的特点。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2、利用手机进行网恋、网骂。同学在网上隐蔽身份、丢失责任,网骂、网恋层出不穷、千奇百怪。在污浊不堪的'谩骂中,在亦真亦幻的恋情中,同学滑向了危急的境地。

3、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在寝室里,为了同学的学习和休息,当老师发觉同学使用手机且收缴同学手机时,同学拒绝交出,冲突由此发生。手机已成为当今同学顶撞老师、师生关系紧急的主要诱因。

二、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训练教学秩序,保证在校同学学习、生活的和谐与平安,经学校行政讨论,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校打算,禁止同学在校内内使用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学校已在全校广泛宣扬,要求班主任对同学和家长做好具体说明,要求同学在上学时不携带手机入校内。自公布之日起若发觉同学在校内内使用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时,一律收缴,交由政教处代管。(寄宿生如带手机在入住当晚必需交生活管理老师,否则一样予以收缴,交由政教处代管。)

(二)手机的收缴、封存和发还根据如下程序进行。

1、学校的全部教职员工,一旦发觉同学携带手机,一律收缴,并交至政教处德育专干,手机电池、手机卡当场归还同学。

2、德育专干调查核实手机收缴状况,并填写《手机收缴登记表》,登记表上需要同学自己写清晰同学姓名、班级、手机款式、收缴时间并签字确认。

3、德育专干将收缴的手机贴上标签(注明同学姓名、班级),统一封存。

4、学期、中考结束后,班主任到政教处签字领取手机并交还同学。

(三)同学违反本规定,参照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1、同学不准带手机进校内,第一次发觉,一律收缴并通报批判;其次次发觉,收缴手机并赐予警告处分;第三次发觉,收缴手机并赐予记过处分;第四次发觉,该携带手机的同学属于屡教不改者,赐予留校察看处分,并责令家长到校签订相关协议;对于态度恶劣、屡教不改者,进行严厉 处理直至劝退。

2、班主任收缴手机并上交政教处的赐予班主任嘉奖,且不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