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扬州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兴化美丽的东罗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感受乡村zhǎn()新的面貌。一些小朋友来到这里进行duànliàn(),体验bá()草、gē()麦等农活。劳动间隙,他们在田埂上闲guàng(),一会儿捕húdié(),一会儿捉màzha(),玩得不亦乐乎。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组是(
)A.预计
明晃晃
一声不坑 B.奔赴
下意识
半夜三更C.熟炼
军令状
情不自襟 D.鉴字
圆滚滚
肃然启敬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百感交集。B.看着小明的大花脸,同学们都忍俊不禁。C.整顿旅游市场是为了避免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上当受骗。D.尽管这游戏已经过时,可有些年轻人却依然乐此不疲。4.请在下列句子的品析中,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刻画了景物的动态之美。B.“体操运动员像猴子一样在林中穿行”用比喻夸赞了运动员的动作灵巧。C.“十秒,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时间长短的感受和人的心理关系很大。D.“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舌头”通过鸡和狗的对比,刻画了天气的热。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这次户外实践活动中,让我十分感动。B.因为我的语文成绩很好,所以我特别喜欢帮助同学们。C.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D.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提高了学习习惯。6.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句是()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B.我每年都订一份《中国少年报》。C.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D.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7.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是(
)科学家曾认为不同地方的味蕾感受到的味道不一样。①“味道”如何被感知?②人的舌头大约有8000味蕾,每个味蕾大约由100个味觉受体细胞组成。③味蕾主要分布于舌头前半部分、后部和舌头两侧。④科学家后来却发现舌头上的味蕾都有能力感受到基本味道。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②和③之间 D.③和④之间8.按要求写句子。(1)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用加点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风缭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怎么能这样糊弄你们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师对我们说,梦里飞行,说明我们在长身体。(改为直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说的对。
我们改正。(用合适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填空。(1)唐代诗人王昌龄七言古诗《从军行》中,描写边塞环境辽阔,渲染戍边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将士戍边漫长,战事频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展现将士斗志坚定,豪壮誓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王昌龄其它边塞诗我还知道《____________》。(2)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描绘了古代乡村快乐的儿童生活。展现农家夏忙时农耕劳作场面,童孙仿学种瓜的是诗人_______的《四时田园杂兴》,儿童可爱意趣横生;描述寒冬时节孩童自得其乐场景,与冰多变玩耍的是诗人杨万里的《__________》,儿童天真场景可贵;呈现黄昏日落牧童调皮画面,骑牛悠闲归家的是诗人雷震的《______》,儿童自在情趣难忘。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我还知道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10.根据阅读积累填空。(1)《从军行》中,战士们虽然戍边时间的漫长,战争频繁,战斗艰苦、激烈将士们还是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言壮志。(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无数人赞美她,正如王之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和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3)送别诗是诗人表达和朋友深厚感情的一种诗体,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到了朋友走后自己的孤独之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前联系十分不便,只能靠传话或书信,这让我们想到了唐朝诗人岑参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材料二】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材料三】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上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11、读了【材料一】,你认为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12、你看过《中国诗词大会》吗?请再写出一位冠军得主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1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判断正误,在正确说法后面括号里画“√”。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属于“造境”。()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属于“写境”。()14、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三】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5、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_______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__________16、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_____________17、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18、请把“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19、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请写出一句与大家分享。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成全善良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个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了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有点责怪父亲似的。这让我看得很疑惑。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多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爸,伤口痛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20、在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那个姑娘的神态表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请在选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并写下来。()→()→()2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看望——()
痛楚——()22、前文说“这让我看得很疑惑”,后文中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请把这句话用波浪线画出来。23、从女儿的哪些动作中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爱?请用横线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24、选文题目是“成全善良”,请你说一说:谁“成全善良”?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5、习作。题目:很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第一个横线上填人物:爸爸、妈妈、姐姐、我等;第二个横线上可以填表示心情的词语,如伤心、兴奋、愤怒等,也可以填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如爱唠叨、幽默风趣等。(2)内容具体,感受真实,400字左右。1.
崭
锻炼
拔
割
逛
蝴蝶
蚂蚱【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崭、锻、炼、拔、逛、蚱”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B【解析】B【详解】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A项,有误。“一声不坑”改为:一声不吭。意思: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C项,有误。“熟炼”改为:熟练。意思:由于经常做而有经验。“情不自襟”应改为:情不自禁。意思: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D项,有误。“鉴字”改为:签字。意思:(动)在文件、单据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负责。“肃然启敬”改为:肃然起敬。意思:形容产生恭敬钦佩的感情。也作“肃然生敬”。3.C【解析】C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C项词语使用不恰当,“参差不齐”的意思是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在本题中形容旅游信息不恰当。4.D【解析】D考查句子的理解。D项错误,“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舌头”不是对比,是对鸡和狗的描写。5.C【解析】C【详解】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①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②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③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A有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让"。在这次户外实践活动中,我十分感动。B有误。关联词运用错误。前后分句是递进关系,应该选用“不但……而且……”。D有误,搭配不当,应该是提高了学习成绩,不是学习习惯。6.B【解析】B【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先掌握所有标点符号的作用,再根据具体的语境对号入座。A有误。“李白,杜甫,白居易”要并列词语,应把逗号改为顿号。B无误。C有误。这是陈述句,后面应用句号。D有误。感叹号应放在后引号前面。7.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首先观察需要插入的句子,这个句子讲的是科学家认为“不同地方的味蕾感受到的味道不一样。”,然后观察四个句子,第一个以问句开头,第二个句子讲的是舌头的构成,第三个句子讲的是味蕾的分布,第四个句子讲的是科学家发现舌头上的味蕾都有能力感受到基本味道。所以被插入的句子的最佳位置是③和④之间。8.
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风缭乱了头发。
他不能这样糊弄你们。
老师对我们说:“梦中飞行,说明你们在长身体。”
因为你说得对,所以我们改正。【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造句。题目要求以“只有……才……”来造句。“只有……才……”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示例一: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示例二: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2)本题考查缩句。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步骤:①弄懂句子的意思;②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③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句子里的修饰成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句子里应留的词语:风、缭乱了、头发。原句应改为:风缭乱了头发。(3)本题考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技巧: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根据以上方法,原句应将“能”改为“不能”;删去“怎么”“呢”;将问号改为句号。原句应改为:他不能这样糊弄你们。(4)本题考查引述句与直述句的转换。转述句改为直述句的方法:(1)将加上冒号和引号。(2)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根据以上方法,原句应在“说”后面的逗号改成冒号和前引号,“我们”改成“你们”,句号后面加上后引号。原句应改为:老师对我们说:“梦中飞行,说明你们在长身体。”(5)本题考查关联词。“你说的对”“我们改正”之间可以存在较多的关系:(1)因果关系:“你说的对”是原因,“我们改正”是结果。(关联词:因为……所以……)(2)假设关系;“你说的对”是假设的条件,“我们改正”是达到假设条件后得到的结果。(关联词:如果……就……、要是……那么、要是……就……)(3)条件关系;“你说的对”是条件,“我们改正”是达到条件后得到的结果。(关联词:只要……就……)示例一:因为你说的对,所以我们改正。示例二:如果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示例三: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9.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范成大
稚子弄冰
村晚
袁牧
所见【详解】(1)本题考查古诗填空,要求我们掌握所学古诗。根据给出的内容分析可知,前两个横线上应填写“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意思是: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第三个横线上应填写“黄沙百战穿金甲”,意思是: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第是个横线上应填写“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原诗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边塞诗还有:《出塞》《从军行·其一》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古诗的识记。回顾所学可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由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和雷震的《村晚》三首七言绝句组成。其中,展现农家夏忙时农耕劳作场面,童孙仿学种瓜的是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描述寒冬时节孩童自得其乐场景,与冰多变玩耍的是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呈现黄昏日落牧童调皮画面,骑牛悠闲归家的是诗人雷震的《村晚》。描写儿童生活的诗人及古诗还有:清代袁牧的《所见》;清代高鼎的《村居》等。10.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三万里河东入海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详解】考查诗句默写。(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句意为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不杀完敌人誓不回国的坚定决心。(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王焕之的《凉州词》,全诗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该句描写山之众多,高达万仞。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通过这一对比,抒发了对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的赞叹。“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全诗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此句通过“入”、“摩”二字,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黄河、华山之雄伟。(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出自岑参的《逢入京使》,全诗为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该句表达了诗人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11.11、我认为必要。因为背诵古诗词能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还能拓展思维,激发灵感,促进学习。12、第一季冠军殷怡航。13、
√
√14、19岁以下人群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度最高,关注人群数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50岁以上人群关注度最低。【解析】11、本题考查对内观点的看法的表达。要针对材料一,某些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来表明自己的看法。如:我认为有必要,因为背诵古诗词能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还能拓展思维,激发灵感,促进学习。12、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一些积累。此题要求学生平时多看《中国诗词大会》,从中得知每期的冠军得主,从而积累下来。《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冠军殷怡航,第二季冠军武亦姝,第三季冠军雷海为,第四季冠军陈更。13、本题考查材料二内容的理解。材料二中写道: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写境”即写实之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选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该句是作者早晨起来看到奇丽雪景后的想象: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了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所以这句诗歌属于虚拟之境——造境。故①句叙述正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选自王唯的《使之塞上》,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该句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对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的描绘,属于写实之境,即“写境”。故②句叙述正确。14、考查了对材料三内容的掌握情况。材料三是某知名网站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年龄分布情况的统计,阅读统计表内容可知,19岁以下人群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度最高,占40%以上,50岁以上人群关注度最低,不足10%,关注人群数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15、
随意
要紧16、心到、眼到、口到。17、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8、心既到矣,眼口必到乎。1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解析】15、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意思: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漫浪:随意。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意思: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急:要紧,重要。1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文章内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可知答案。17、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结合文章内容“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可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意思: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解释了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18、本题考查句型转换。“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改为陈述句,我们应该表达肯定的意思,把“岂不”改为“必”。19、本题考查名人名言。关于读书的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点睛】参考译文: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20、
微笑
尴尬
流露出了笑意21、
探望
痛苦22、“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23、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24、是那个老人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坚强、宽容的人。【解析】20、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由第③段“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可知,姑娘让座时的神情是微笑;由第④段“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可知,姑娘让座,大爷拒绝后她的神情是尴尬;由第④段“那位姑娘流露出了笑意”可知,大爷坐下后,姑娘的神情是流露出了笑意。21、本题考查近义词。看望:到长辈或亲友处问候起居情况。近义词:拜望、探访、探问痛楚:痛苦、苦楚。近义词:疼痛、痛苦、疾苦、难过22、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前文中的这句话“让我看得很疑惑。”说出了作者对姑娘给老大爷让座这件事,老大爷的女儿不但不感谢,反而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所以作者感到不理解。读完全文可知,后文中的这句话“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度品牌推广服务合同协议书范
- 借款合同抵押贷款合同
- 劳动合同合同类型和期限
- 化工运输服务合同
- 回迁房子买卖合同
- 外卖送货员劳务雇佣合同协议书
- 安装太阳能施工合同书
- 投资股份合同书(2025年版)
- 机械摊位销售合同范本
- 新房无证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6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招聘笔试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适老化改造培训课件(PPT 31页)
- 黑布林绘本 Dad-for-Sale 出售爸爸课件
-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实用课件)
- 三菱M70数控系统以太网应用
- 光伏并网逆变器调试报告正式版
- 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管理指引
- SF_T 0097-2021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指南_(高清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