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教学设计10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90491bb7f28c372e87b765ac5bae28/bb90491bb7f28c372e87b765ac5bae281.gif)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10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90491bb7f28c372e87b765ac5bae28/bb90491bb7f28c372e87b765ac5bae282.gif)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10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90491bb7f28c372e87b765ac5bae28/bb90491bb7f28c372e87b765ac5bae283.gif)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10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90491bb7f28c372e87b765ac5bae28/bb90491bb7f28c372e87b765ac5bae284.gif)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10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90491bb7f28c372e87b765ac5bae28/bb90491bb7f28c372e87b765ac5bae2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10篇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训练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预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南辕北辙》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道寓言是一种文体,初步把握寓言学习的目标与一般方法。
2、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南辕北辙的意思,其中蕴含的道理。
3、通过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读,培育同学古文阅读的爱好,更好地理解寓意。
4、有感情地复述寓言。
教学预备:
《南辕北辙》古文阅读材料;春秋战国十大愚人寓言故事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了解寓言,明确方法。
1、大家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依据同学回答,老师小结:寓言是世界各国人民都非常宠爱的文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叶公好龙”等等,外国也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
2、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看过或听过的寓言故事,你能发觉寓言故事都有什么共同点吗?(老师小结:寓言是一种文体,“寓”是寄予的意思,它总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知人们一个道理。)
3、依据寓言的这些特点,你觉得我们在学习寓言时应当有什么样的目标?(除了要理解读懂故事,还要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4、依据我们自己提出的目标,你们以为怎样才能更好地读懂寓言?(老师小结:剖析冲突反思生活。)
二、分析学情,扎实基础。
1、出示课题:(板书:南辕北辙)齐读;学习“辕”“辙”: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车字部;形声字;)查字典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辕—车前驾牲口的部分;辙—车轮轧过的痕迹,车行的肯定路线);在桌上写写这两个字。
2、了解学情:有多少人早就知道这则寓言?指名讲这个寓言故事。
3、初读课文:既然大家都对这个故事有了肯定的了解,相信,我们能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同学练习,检查,并落实对“盘缠、把式”的理解。
4、检查初读:读了故事,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结合课文语言简洁说说。
三、抓住语言,剖析冲突。
1、感情朗读:现在你能把那人的固执可笑、自以为是的行为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通过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等形式加强朗读训练,丰满人物形象。
2、探究缘由:
(1)强化后果:那人这样的一意孤行,导致的结果是:
出示句子,齐读: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跑。谁都知道,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事越大,盘缠带得越多,他离楚国也就越远。
依据句式,练习说话:虽然他的马很好;车夫是个好把式;带的盘缠多,但是他却到不了楚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可以换成其他关联词语再说说吗?(改用“尽管……可……”再说一说。)(板书:虽然…但是….;尽管…可…)
(2)探究缘由: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3、依据句式说话:“由于,所以,虽然,但是。”
4、争论小结缘由:那人的致命错误在哪?(方向错误,假如方向错了,条件越好,可能离目标就越远了。)
四、联系生活,揭示道理。
1、这则寓言出自《战国策》,当时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为了劝阻魏王编的一个故事。
(1)出示古文,老师范读。
(2)争论,季梁编这个故事想告知魏王什么呢?魏王的哪些行为和南辕北辙中的那人相像?
2、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例子呢?你能举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
3、总结寓意:这则寓言故事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了,你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那么这个寓言想通过这个人的可笑行为告知我们什么呢?
4、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故事中那样的人,也有像魏王这样的事,假如你想告诫他,给他讲这个故事,你会有感情地、意味深长地讲这个故事吗?练习有感情朗读;指名朗读。要求有讲的语气,有意味深长,话里有话的感觉。
五、举一反三,拓展延长。
1、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懂这个寓言的?
2、补充阅读:《掩耳盗铃》。
3、作业选做:
(1)阅读《寓言故事:春秋战国十大愚人》(主要有:买椟还珠、杞人忧天、南辕北辙、画蛇添足、郑人买履、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邯郸学步、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思索其愚在何处,告知了我们什么道理。
(2)有声有色地,意味深长地叙述寓言故事。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熟悉“辕、辙、梁、驶、楚”等11个生字,会写“南、该、虽、系、担、错、越”7个生字。
2.能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学习字词。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恳切、固执己见”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熟悉“辕、辙、梁、驶、楚”等11个生字,会写“南、该、虽、系、担、错、越”7个生字。
教学难点:
把握寓言的寓意,了解寓言的典故,恰当地运用“南辕北辙”。
教学方法:
朗读法、争论法。
课前预备: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查找“南辕北辙”的历史典故,和同学共享。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吧。谁说说我们以前都学过那些寓言故事?(自相冲突、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
什么叫“寓言”呢?
“寓”的意思是寄予。
“言”的意思是讲道理。
“寓言”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既是喜闻乐见的读物,又是深受训练的题材。寓言是由虚构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经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今日,老师带同学们再学习一篇滑稽可笑而又富有深刻含义的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板书课题。
同学齐读课题。
二、新课学习
1.解释文题。
师:南、北,我们都知道,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但“辕”和“辙”指的又是什么呢?
出示辕和辙的课件,认真观看“辕”“辙”,你有什么发觉?
解释: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车轮压的痕迹。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辕就会指向哪个方向。而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车辙就会往哪个方向延长。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2、力量目标:培育同学的质疑,理解力量。能够表演,再现课文情境。采纳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同学的评价力量。
3、情感目标:做什么事必需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伴侣善意的劝说。
重点难点:
教学中要在同学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谁说一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一则寓言。齐读课题,那这则故事又告知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赶快学习吧!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沟通,全班沟通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示、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纳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同学在大量的阅读中猎取学问,从而抛弃老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依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同学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
3、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同学解析课文)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伴侣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究竟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同学认真阅读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争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小结
板书设计:
伴侣楚国人
在南边马跑得快
越远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盘缠多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4
数学目标:
1、熟悉十三个字;能写好十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恳切、固执己见”等。
3、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同学们,我们读过许多成语故事,谁能讲给大家听呢?揭示课题:今日,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请同学观看动画片《南辕北辙》问: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质疑。
1、请同学们拿出字典,自己读书,试着读懂课文。
遇到不熟悉的字,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学习生字。
检查同学识字的状况:(小组选代表发言)
我们小组发觉“辕”和“辙”都有车字旁,表示和车有关系。
我们小组发觉“固”很好玩,古表示它的读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特别牢固,可以组成“结实”、“坚固”。
我们小组发觉“驾驶”都是形声字,“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读音。“奔驰”这两个字我在电视广告上见过。
我们小组给“恳”找了许多伴侣:“跟”“根”“很”“狠”
2、在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读通课文之后,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同学质疑。
同学发言:我发觉这里有问题:车上的伴侣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他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我认为这里不是“车上的伴侣不明白,”而应当是“季梁”不明白。
三、读书,解决问题。
1、请高校带着刚才的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觉。(边读书边思索)
2、我们要想解决刚才的问题弄清究竟是谁不明白,就应当弄清季梁跟伴侣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同学评价(可以反复读或老师范读)
4、出示词语:行驶、奔驰、不解、恳切、固执己见。同学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恳切、固执己见等词语。”
不解:不理解,不明白。
恳切:特别真诚。(同学自己的语言)
固执己见:别人的话都不听,只知道坚持自己的想法,(同学自己的话)
5、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争论刚才的问题。
四、争论。同学们,究竟是谁不明白,谁来谈一谈?
小组推举一人:不是季梁不明白,是车上的伴侣不明白。由于通过读书我们知道,是季梁告知这个伴侣去楚国应当往南走,往北走错了。所以,是车上的伴侣不明白。
师:为什么刚才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
生:由于课文表达的不够清晰,给他改一改就可以了。
把“他”改成“我”。即:车上的伴侣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我离楚国就会越远。
我觉得在“不明白”的后面加一个冒号=、一个引号就更明白了。即:车上的伴侣不
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我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
我还能再改,在“我”的后面加“为什么”把句号换成问号就更好了。即:车上的伴侣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我为什么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赐予充分的确定性评价,是同学的平干得到满意)
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我明白了:我们要听别人的劝说。
我补充:假如别人说的对,我们就要听别人的劝说。
体会寓意:
通过学习知道一个人假如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下面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同学分角色表演)
假如季梁的伴侣们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假如自己做错了事情,伴侣给你指出来,你就要准时的改过来,不要太固执了。
做事情之前要想清晰,假如方向错了,就永久不会把事情做好。
六、评价:自我评价: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5
1、学问目标:
⑴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⑵用“……虽然……可是……”说句话。
2、力量目标:
⑴培育同学的质疑,理解力量。
⑵能够表演,再现课文情境。
3、情感目标:
做什么事必需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伴侣善意的劝说。
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
体会南辕北辙的寓意:做什么事情必需先把方向搞正确,还要听从伴侣善意的劝说。
一、课本剧导入,激发爱好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个寓言故事很感爱好。他们想编了一个课本剧让同学观赏,同学们欢不欢迎呢?
二、读中生疑,读中探究
1、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沟通沟通。
2、同学沟通学习心得。
3、师: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知他方向错了吗?这个人是谁呢?季梁劝了他几次呢?"季梁是怎么劝,那个伴侣又是怎么说的?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4、师:出示:“……虽然……可是……”
你们能不能仿照这个例子说说话?
5、师:板书:不解、告知、恳切
6、能不能来说说“不解”、“恳切”的意思?
7、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8、季梁劝了车上的伴侣三次,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像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
9、理解“固执己见”的意思。
10、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季梁的恳切,车上伴侣的“固执”?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1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机小博士是怎么读的。
12、同学进行评议。
13、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放飞想象,体会寓意
1、请同学们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呢?
2、通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师小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一个人假如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的
“南辕北辙”讽刺了目的与行动相反的人。
《南辕北辙》告知我们,行动和目的相反,无论花多少力气,也无法达到目的。
另一个故事则讽刺了那些行动与目的相反的人。盼望我们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熟悉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课文。
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需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从伴侣的提示和忠告。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课文。
2、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需先把方向搞正确,目的和行动要全都。知道要听从伴侣的提示和忠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大家坐的这么端正,那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嬉戏,看图猜寓言,男女生竞赛。
出示图片(画蛇添足盲人摸象狐假虎威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引出课题《南辕北辙》。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什么是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2.认真观看“辕”和“辙”这两个字,你发觉了什么?(都有车子旁,确定与车有关。)
3.解释字面意思。(南辕北辙:车子要像南走,车轮反而北行。)
4.南——目的北——行动
三、再读课文
思索:《南辕北辙》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出示第10段第一句,“硬”字也是我们要学的生字,认真观看这个字,石字旁,石头硬不硬,可比石头更硬的就是这个固执的人了!是啊,多傻,多固执啊。他硬要往北的缘由是什么呢?
马跑的快??车夫是个好把式??带的盘缠多(把不懂的词标上问号)
3.出示对话,分角色读,联系上下文解决不懂的词。
4.那个人连续说了三个没关系,课件他有多固执啊,假如这人是你伴侣,你要对他说什么?(即使……也?尽管……但?无论……都)
四、归纳总结
大家对他的劝说,他不予理睬,最终导致的结果(出示最终一段)。
这则寓言告知我们目的和行动要全都,才能取得胜利。
五、拓展沟通
1.生活中有什么事是肯定要避开“南辕北辙”?
2.小故事大道理,带来视频(魏国大臣季梁劝阻魏王攻打赵国的念头)
3.出自于这本书《战国策》
4.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当避开南辕北辙这种错误,不管做什么目的和行动要全都。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7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之一
课时目标
1、学会《南辕北辙》,认读本课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
2、体会理解课文的寓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寓意包含的道理。
2、学会复述内容,背诵课文。
教学预备
1、挂图,生字卡片。
2、同学预备:收集寓言。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家里到学校,一般状况下,你情愿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情愿多走路铺张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慧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沟通,全班沟通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示、把式、盘缠。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了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线去是朝向北方,别人提示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思索:伴侣提示了他几次?他怎样回答的?
(1)指名分角色读第一次提示他的话和那个人的回答。
从伴侣的提示中,你知道了什么?
(2)那个人的伴侣其次次提示他说了什么?
(3)伴侣又是怎样提示他的?指名读。
那个人又说了什么?
什么是盘缠?
盘缠带得多能到楚国吗?为什么?
3、伴侣们几次提示那个人,他都没有听,结果怎么样?齐读最终一段。“硬要”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地方说明白这个词?
(四)创设情境,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看着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伴侣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重返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过不到目标的。
(五)、总结寓意
1、争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目标:在南方
永久到不了目的地
方法:向北走
(行动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驰,是永久也过不到目的的。)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之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熟悉2个生字。
2、明白要听取别人的劝说,要保持行动与目标的全都的道理。
3、培育同学的质疑,理解力量,体会成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会写3个生字,熟悉2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
教具预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明白什么是寓言。
二、引入,揭题,读题,解题。
1、学习“辕、辙”二生字(结合插图投影)
2、解题:南辕北辙指的是战国时有个人要到南方楚国去,却驾着车往北走,别人说他走错了,他硬说能走到。后来比方行动和目的不相符。
三、观看课件,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看完之后让同学说说看懂了什么?
四、自读课文,检查自学效果。
1、自由朗读课文,不懂的生字圈出来。
2、划分段落,明白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用自己的方式记住认字表的生字。
4、说说难写的生字有几个,要留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排练课本剧,完成课后第3题。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袁辕紧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运用不同的方法熟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寓言的主要内容。
2、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明白做什么事必需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伴侣善意的劝说。
教学重点:
把握寓言的寓意,了解寓言的典故,恰当地运用“南辕北辙”。
教学难点:
在理解《南辕北辙》寓意的基础上,写好课好小练笔。
教具预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本剧导入,激发爱好。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个寓言故事很感爱好。他们想编了一个课本剧让同学观赏,同学们欢不欢迎呢?
二、读中生疑,读中探究。
1、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沟通沟通。
2、同学沟通学习心得
3、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知他方向错了吗?这个人是谁呢?季梁劝了他几次呢?"季梁是怎么劝,那个伴侣又是怎么说的?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4、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季梁劝了车上的伴侣三次,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像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
6、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季梁的恳切,车上伴侣的“固执”?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7、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放飞想象,体会寓意。
请同学们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呢?
四、表演故事,深化寓意。
下面让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
五、拓展升华,感悟明理。
1、你有什么事情也是从前做错了,听了别人的劝说才改正了,能说说看吗?
2、师小结: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伴侣善意的劝说。作为伴侣看到自己的伴侣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当要提出善意的劝说。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搜集成语故事,进行“成语故事会”。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
往北驶←——————————楚国(南)
离楚国越远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同学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南辕北辙”的寓意,能客观分析人物的主观缘由,从而指导同学健康的生活。
2、结合课文学习“把式”、“盘缠”、“硬要”等生字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同学通过学习,明白文章的大意,体会文章的寓意。
难点是让同学客观分析评价人物,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查找同学学习的基点。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谁还记得这则寓言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说)以前我们还学过很多好玩的寓言故事,你们还记得这些故事的名字吗?(让同学自由说)相信大家还记得这些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能否选你印象最深的的故事谈谈。(让同学自由发表)(表扬激励)是呀!这些寓言故事用鲜亮活泼的语言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今日,我们将再来学习一篇好玩的寓言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将教会我们什么?(板书:南辕北辙)
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利用字典来了解“辕”和“辙”是什么意思?(“辕”是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是车轮滚压出的痕迹。)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本要向南走,却往北走。)
这则寓言告知我们怎样一个故事呢?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自由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扫除语言学习的拦路虎,
扫除“拦路虎”
估计生词:
把式:精于某种技术的人。本课指车夫的是一个赶车技术水平很高的人。
盘缠(pánchan):路费。
硬要:肯定要。
2、同学默读全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提示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板书:去楚国(南边)北走
3、同学默读课文。思索:1、那个人要到南方去,却朝北方走,他的理由是什么?2、伴侣提示了他几次?他是怎样回答的?
(1)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生说师板书。
(2)指名回答其次个问题。
(3)指名读第一次提示他的话和那个人的回答。
从伴侣的提示中,你知道了什么?(那个人要去楚国,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
那个人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留意读出那种满不在乎的语气。)
马跑得快就能快点到楚国吗?为什么?(不能。方向相反,马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4)那个人的伴侣其次次提示他说了什么?指名读。
指导朗读句子: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留意要读出伴侣那种怀疑不解的语气。)
这是个什么句?(反问句)
谁能换一种方式说这句话?(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对比读这两句话: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更剧烈。)
听了伴侣的话,那个人又是怎么回答的?谁来读一读?(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依旧要读出那个人满不在乎的语气。
什么是“好把式”?(驾车的技术特别好的车夫。)
同学们,车夫是好把式,就能到楚国吗?为什么?(不能,由于他的车跑的方向不是要去的方向。)
伴侣又是怎样提示他的?指名读。那个人又说了什么?(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什么是“盘缠”?(出门带的钱。)
盘缠带得多能到楚国了吗?为什么?(马车的方向不对,他永久也到不了楚国。)
(5)伴侣几次提示那个人,他都没有听,结果怎么样呢?齐读最终一段。
“硬要”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地方说明白这个词?说明那个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硬要”就是肯定要。伴侣几次提示他,他都不仔细思索伴侣的话,他太固执,太执迷不悟了。)
为什么在最终一自然段中连用了五个“越”?(点明白中心。也是为了强调那个人最终的结局,发人深省。)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可是我突然这样想:假如这个去楚国的人听从了伴侣的劝说,他会南辕北辙吗?(同学回答不会)对于伴侣的一再劝说,他依旧硬要往北,他的这种错误的行为我们能否给个词形容一下?(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不悔改等等)
(4)下面就让我们分角色再一次朗读这篇课文,留意读出那个人及伴侣所说的话的语气。
师:正是由于那个人行动上自以为是,在错误面前固执己见,所以伴侣除了惊奇,只剩下什么情感?(无奈)从文章哪儿可以看出来?
(读伴侣的劝告的话。)
四、深化理解,提示寓意。
1、假如你看到那个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不应当不听伴侣的劝说;你为什么不好好想一想,你的马车方向不对,能到楚国吗?)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行动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驰,是永久也达不到目的的。)
板书:
9、寓言两则
南辕北辙
越越
马快
车夫好远背道而驰
盘缠多
目的行动
(相反)
永久无法实现愿望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理解寓意,并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
②、认读生词,理解词义。
2、学问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3、力量目标:
a、培育同学的质疑,理解力量
4、情感目标
做什么事必需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伴侣善意的劝说。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
教学方法:
发觉学习、探究学习,讨论性学习。
教学预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听过故事中的故事,比如“山上有座庙”。今日老师也想和大家讲一个这样的故事:话说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慢慢衰弱,但国君安厘王仍想出兵攻打邻国赵国。他的一个谋臣季梁原来已经在出访齐国的路上,当听到消息后,立即半途折回,在路上,他是绞尽脑汁想了一路。当他风尘仆仆赶到魏国国君面前时,给他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受的故事,大家猜一猜,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对,这就是今日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南辕北辙》板书课题,同学齐读。
二、解题
1、通过课题你了解了那些学问?
2、理解“辕和辙”。
三、初读课文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1、老师范读,同学初步感知
提问:
现在你能说说故事主要围绕谁与谁之间的对话绽开的?
师:课前让你们预习,你们能把课文读通读准吗?
2、检查字词把握状况并理解词语
南辕北辙季梁遇到行驶楚国不解应当
奔驰虽然旅费恳切驾车固执己见
①选择其中的词语造句
②老师给小组长发生字卡,由小组长帮忙检查,并汇报检查状况
四、读中生疑,读中探究
1、默读课文,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2、质疑:
①、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知他方向错了,这个人是谁?
②、季梁劝了他几次,是怎么劝的?那个伴侣是怎么说的?
③、从中反映出了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④、季梁劝了车上的伴侣三次,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像他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形容他,叫什么?
⑤、现在请你帮老师分析这个人能否到达楚国,并说说理由。
师:大家看,这是我们数学课上学习的方位坐标,我们都知道上北下南,楚国在南面,马车本应往南,他却往北走,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他所想要达到的目的与付出的行动
⑥、假如你遇到这个人会对他说什么呢?
⑦、现在你能讲一讲“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吗?这个故事它又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师小结: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伴侣善意的劝说。作为伴侣看到自己的伴侣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当要提出善意的劝说。
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五、拓展寓言。
师:通过一个故事来揭示一个道理的文章叫做“寓言”。你还知道哪些寓言?能给大家讲讲吗?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10
1、学问目标:
⑴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⑵用“……虽然……可是……”说句话。
2、力量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司注销委托代理服务协议
- 2025年信用担保与抵押合同
- 2025年农副产品直销业务协议
- 2025年农业用地承包权抵债协议范本
- 2025年优惠协议价格
- 2025年会议室重构性合作协议
- 2025年光通信电缆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文
- 2025年信息安全集成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个人财产抵押巨额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企业电器租赁合同
-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一)含解析
- 银行案件防控培训课件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讲课课件
- 小型屠宰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 急性呼吸道感染护理查房课件
- 物业品质检查标准及评分细则
- 密闭取芯完整
- 驾驶服务外包投标方案(完整版)
-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 2023年敬老院重阳节老年人活动策划方案通用
- 《Web前端综合实战》实训-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