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_第1页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_第2页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_第3页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静脉针,也称为复合针,是用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的。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于临床。30年前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10年前新加坡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也已将之取代头皮针。近几年我国大陆也将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具有保护血管、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护理效率等诸多优点。但在应用过程中,亦可导致一些并发症。现将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综述如下。1常见并发症及其原因1.1皮下血肿由于护理人员在操作时技术不熟练,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或针管固定不牢等因素而导致留置针穿破血管壁形成皮下血肿。1.2液体渗漏原因由于选择血管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导致液体渗漏。据杨伟贤报道,药物浓度过高或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亦可引起液体渗漏。1.3导管堵塞输入高营养液后对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所用液体的种类、用量、封管方法不佳,病人凝血机制异常,血管痉挛等,均可造成导管堵塞。1.4静脉炎发生与操作技术的关系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26%,分化学性和感染性。化学性静脉炎与静脉输注高渗性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有关。而感染性静脉炎多为无菌操作不严格引起。许燕等认为静脉炎的发生与输液种类和套管针穿刺部位的不同有关。静脉炎的发生与操作技术有关,如操作者进针角度小、进针时阻力大造成血管损伤,或寻找血管时损伤血管,随着留置针在血管内时间延长,发生局部渗漏及静脉炎的频率增多。免疫力低下对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及细菌所致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随之下降,加之受病人体位限制等均会提高静脉炎发生的可能性。另外,输液量与静脉炎的发生也有关,不间断输液量超过1500mL时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输液量少于1000mL者。1.5下肢静脉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久病卧床的病人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比上肢静脉高3倍。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诱因。2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2.1静脉接枝法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为宜。由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药物滞留时间长,对下肢血管刺激大。因此,穿刺时应尽量选择上肢静脉。输入化疗药物时,静脉留置针的留置部位应避开关节,尽量避免选用上肢贵要静脉及其分支,因该静脉对强刺激性药物更为敏感,容易发生静脉炎。肘关节上下20cm范围内的静脉粗、直、富有弹性,血管易于固定且血流量大,化疗药物进入血管后能很快被血液稀释,对血管刺激性小。避免选用手、足背、腕、踝关节等皮下组织少的部位静脉。乳腺癌术后病人患侧上肢禁止静脉输液,以防静脉血回流障碍或水肿。汪守凤等提出,应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留置针,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则在输液时应抬高下肢20度~30度,并对相应肢体给予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缩短药物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有效减轻药物对下肢静脉的刺激。2.2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按输入药物、血液制品、输液速度等要求,尽量选择较小的型号。彭翠香在普通外科病人输液时,对22G和24G两种型号套管针的保留时间和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认为细而短的24G型套管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可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摩擦,降低机械性损伤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延长留置时间。应用留置针能较长时间留置,便于及时输液和减少穿刺次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美国输液学会将留置时间规定为3d,美国B-D公司推荐3d~5d。李晓燕等观察501)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例次套管针留置病人,平均8d~9d,其中最长达27d,无一例发生感染。有关结果也显示,静脉炎发生在6d~7d,5d内未见发生。因此,提出5d作为常规留置时间,并配合完善的穿刺护理常规。瞿湘贵等通过对102例使用留置针病人的留置时间和细菌培养进行分析,观察到留置15d左右为妥;成年病人如果留置部位选择得当,局部保护较好,无炎性反应则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朱培莉等对71例粒细胞减少病人的套管针留置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提示:为减少或避免粒细胞减少病人静脉炎的发生,应根据其粒细胞减少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的留置时间(8d、7d、5d)。而有关对恶性肿瘤病人输入化疗药物时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型号选择未见系统的比较观察报道。2.3密封技术2.3.1盐水封管及其并发症自静脉套管针应用以来,临床上常规应用肝素盐水封管,以防止静脉套管针内血栓形成,保持下次输液通畅,但肝素用量过大、次数过多势必引起出血倾向,甚至大出血。为探讨合适的肝素盐水用量,戚虹在头皮静脉套管针输液中,分别用2mL和5mL肝素盐水封管,发现2mL封管时的堵管率(48%)明显高于5mL(4%),用5mL肝素盐水封管才能基本保证套管针通畅。对于心脏病病人,选用10mL肝素盐水(100U/mL)封管,其堵管率明显低于用等量生理盐水封管,而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用3mL肝素盐水封管,所以作者推荐常规应用10mL肝素盐水封管。陶丽敏等观察分别用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封管的两组血液病病人,其堵管率无明显差异,而两组病人并发出血率则差异显著,说明生理盐水封管既能保证套管针的通畅,又可减少出血倾向等并发症的发生。庄薇等认为,对一些血管弹性好、较粗直,心、肝、肾功能正常,且无出凝血机能障碍病人,可以用刺激性小的原液进行正压封管。可见,对封管液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而取决于护理操作者的经验与病人的个体情况。2.3.2无针密闭液化可减少血液压注采用恰当的方法封管,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封管时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如果将封管针头全部扎入留置针肝素帽内,封管液推注完退出时会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流入管腔内导致凝血堵塞。由于肝素帽致密度极强,退针时速度很难掌握,且容易造成负压封管,导致凝血堵塞;而如果只将针头斜面进入留置针内均匀推注封管液,则不会引起负压封管,并能使留置针时间延长。应用无针密闭输液可来福接头CLC2000型输液时,由于接头自身能产生正压,避免血液反流造成留置针堵塞,可完全取消封管的过程。而且,可来福接头管腔药物残流量极少(仅0.06mL),可避免昂贵药物的浪费,同时确保药物剂量使用的准确性,这尤其适用于接受大剂量化疗时的肿瘤病人。3护理3.1并发症和预防预先对病人及其家属说明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常见并发症和预防方法,指导病人避免碰撞或用手按揉置管局部,避免穿刺侧手臂剧烈运动及过度用力,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预防血肿、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3.2引导血管再压封管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留置针型号,把握好进针角度(15度~30度),动作轻、稳、准,力争1次穿刺成功,见回血后缩小角度,再进针0.2cm,然后将外套管针沿血管走向缓缓推进,使穿刺点至针柄0.3cm,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并妥善固定。对于意识障碍者的肢体应给予适当约束。输入高营养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且每次输液完毕,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和用量进行正压封管。每次重新给药或输液不畅时,不可用力挤压输液管,因该操作有可能将套管针内的血凝块挤入血管内而发生血管栓塞或静脉炎。对输液部位的肢体进行适当保暖,以有效防止血管痉挛。静脉穿刺成功率除与操作者娴熟的技术有关外,尚与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关。3.3预防皮肤静脉炎对穿刺点皮肤采用碘酒、乙醇消毒,直径应大于8cm。拆开留置针包装后,注意检查有效期、内外套管是否合适,以及尖端有无毛边或卷边等。套管针脱出后勿再送入血管,防止皮肤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开放的窦道侵入机体。为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液不宜过多,且应待皮肤干燥后方行穿刺,避免消毒液通过窦道进入血管造成刺激而导致穿刺点周围红肿硬结。透明敷料应2d更换1次,当敷料不粘或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以防止细菌性静脉炎发生。若穿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应及时拔管,根据情况进行冷、湿、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恢复血管弹性。3.4合理控制合理用药速度,注意输注顺序当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输液量较大时,应选择粗大静脉。从远端输液时,应减慢输液速度,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及液体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在输液顺序方面应先输高渗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再输等渗或刺激性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