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春教授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治疗副鼻窦炎经验_第1页
陈瑞春教授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治疗副鼻窦炎经验_第2页
陈瑞春教授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治疗副鼻窦炎经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瑞春教授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治疗副鼻窦炎经验

作者从陈瑞春教授的临床经验中了解到,他经常与其他处方一起使用小柴胡汤,扩大应用范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兹举六则如下。1小柴胡汤、从根、根即小柴胡汤与苍耳子散合用。用于副鼻窦炎引起的头昏、头胀闷、头痛、鼻塞、流浊涕等症。苍耳子散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由辛夷、苍耳子、白芷、薄荷组成,具祛风通窍之功效。临床上常见许多头昏、头胀痛患者,病程缠绵,久治不愈,经X线摄片检查多提示为副鼻窦炎。有时鼻塞流浊涕的症状表现并不典型,而主要表现为头昏、头胀闷、头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且常因疲劳受凉后引发症状加重。两方合用后,既具备小柴胡汤调和表里、扶正祛邪的功能,又具有苍耳子散祛风通鼻窍之效用,临床取效颇佳。如治黄某,女,16岁,中学生。反复头昏、头胀痛半年余来诊。诉平素易感冒,每于受凉后则症状加重,时伴鼻塞流浊涕。头痛以两侧太阳穴及前额为甚。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急躁易怒,口苦,寐差。X线摄片示“双侧上颌窦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滑略数。处方:党参15g,柴胡、黄芩、半夏、辛夷、白芷各10g,苍耳子、薄荷、川芎、炙甘草各6g,大枣4枚,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诸症减轻。守方续服10剂后诸症消失。嘱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经随访未再复发。2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合以小柴胡汤治疗嘴唇充血即小柴胡汤与立愈汤合用。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及某些不明原因头痛,常因外感而诱发加重者。立愈汤出自孟文集的《春脚集》,谓:“治一切头痛,不拘正痛,或左或右偏痛,皆效。”由何首乌9g,土茯苓30g,天麻、当归、防风各6g组成。合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调理气血,更增其治头痛之功,临床效验颇多。如治陈某,女,38岁。两年前始发左侧偏头痛,伴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尔后间断发作,且日渐频发加重。经多方检查未能确诊。3天前头痛复发,痛处偏左,剧痛难忍,伴头皮麻木,目昏头重,口苦呕恶,面白肢冷,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细数。处方:太子参、柴胡各15g,土茯苓30g,黄芩、半夏、何首乌、川芎各10g,天麻、当归、防风、炙甘草各6g,大枣4枚,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服3剂后头痛减轻,续服6剂后症状基本缓解。连服20余天头痛无发作。因平素体虚,少寐多梦,神倦心悸,以平补肝肾、养血安神之剂调治月余,头痛未再复发。3小柴胡汤扶正氧气即小柴胡汤去大枣合导痰汤加姜黄、木香。治疗中老年人患肩关节周围炎、颈椎增生、颈椎病引起的肩臂麻木疼痛诸证。明代戴思恭曾指出:“痰饮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痛,两手软痹,医误以为风,则非其治,宜导痰汤加木香、姜黄各半钱。”临床上,许多中老年人患肩周炎、颈椎病引起一侧或两侧肩臂麻木酸痛,活动不便,从祛风散寒除湿等论治效果不佳者,从痰饮论治而取效。此证往往因年老体虚,极易感受外邪而诱发或使症状加重,故合以小柴胡汤扶正祛邪,调和表里。两方合用后临床疗效倍增。如治杜某,男,51岁。罹肩周炎之患近半年,多方调治未效,因症状加重一周来诊。诊见:面色晦暗,神倦乏力,胸脘痞闷,呕恶,痰多色白,纳食减少,尿清便溏。左肩部困重疼痛,左手臂麻木,不能上举和旋后,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浮滑。处方:党参15g,柴胡、半夏、茯苓、天南星、枳实、陈皮、姜黄各10g,黄芩、木香、炙甘草各6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症状减轻,守方续服10剂后诸症消失。4胃哌疼痛加味剂即小柴胡汤合活络效灵丹组成。用于治疗顽固性胃脘痛,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引起的胃脘疼痛,病程较长,迁延不愈,伴有瘀血征象者。活络效灵丹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云此方“治心腹疼痛,无论因凉、因热、气郁、血郁皆效”。方中乳香、没药应炮制后入药,常加入砂仁气味芳香,醒脾和胃,并可减轻乳香、没药对胃部的不良刺激。临床上,胃脘疼痛日久,除表现有瘀血征象外,多寒热虚实夹杂,故合以小柴胡汤宣畅三焦,运转气机,扶正祛邪,平调寒热,则疗效更佳。如治谢某,男,47岁。胃脘部反复疼痛8年余,经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近日因奔波劳累,饮食不慎而症状复发加重,呈针刺样痛,口苦纳减,时呕吐,脘腹胀闷,右上肢麻木感。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肥厚性胃炎。舌质暗红见散在瘀斑瘀点、舌下静脉青紫,苔薄黄,脉细涩。处方:太子参15g,丹参30g,乳香、没药、柴胡、黄芩、半夏、当归各10g,砂仁、炙甘草各6g,大枣4枚,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胃脘疼痛减轻,诸症好转。守上方服10剂后诸症消失。后以健脾理气和胃之剂调理巩固。2个月后胃镜复检,浅表性肥厚性胃炎消失。5小柴胡汤、卡他性麻黄、通痰养血汤方法即小柴胡汤合通气散加石菖蒲组成。用于治疗某些慢性化脓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神经性耳鸣、耳胀耳闭、听力下降等证。通气散出自《医林改错》,由柴胡、川芎、香附组成,“治耳聋不闻雷声”,加石菖蒲,共起行气活血、通窍开闭之效。因手足少阳经脉,皆绕耳部循行。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主方,可用于“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两方合用后,更增其调和表里,疏利肝胆、行气活血、通窍开闭之功。如治张某,男,50岁。因耳内胀闷,堵塞感已3个月余来诊。患者初起伤风鼻塞,擤鼻后耳内不适,胀闷微痛,后来渐渐致堵塞感加甚,听力减退,常用手掌按压耳部后稍感舒适。西医诊为卡他性中耳炎,曾用西药治疗效差。伴心烦、口苦、纳减,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弦。处方:太子参、柴胡、石菖蒲、泽泻各15g,半夏、黄芩、川芎各10g,香附30g,炙甘草6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服3剂后症状减轻,守方续服6剂后诸症消失。6扶正氧邪治泻热即小柴胡汤与生化汤合用。妇女产后具有多虚多瘀的特点,尤其产后失血伤气,百脉空虚,腠理不密,卫外之阳不固,极易感受外邪,引发产后发热、头痛、身痛、关节痛、呕吐诸疾,取小柴胡汤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以扶正祛邪,和解表里,活血化瘀,调理气血,常常取得理想疗效。如治赖某,女,26岁。新产次日感受风寒,头痛身痛,发热不甚。两天后发热增高,达到39.2℃。病已5天,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显,邀中医诊治。诊见:发热,稍感恶寒,头痛,全身酸痛,神疲乏力,纳差呕恶,口干口苦,大便干结,恶露少而黑,少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