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建设单位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资源县河口瑶族乡葱坪村兵冲组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541400建设地点资源县河口瑶族乡葱坪村兵冲组(地理坐标:1#坝坐标:东经110°20′42″,北纬25°55′52″;2#坝坐标:东经110°20′39″,北纬25°55′57″;3#坝坐标:东经110°20′37″,北纬25°55′59″;4#坝坐标:东经110°20′34″,北纬25°55′58″;厂房地址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4′34″,北纬25°94′47″)立项审批部门资源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2020-450300-44-02-037857建设性质新建eq\o\ac(□,√)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水力发电D4413规模装机容量2×400kW=800kW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8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75投产日期2020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位于资源县河口瑶族乡葱坪村,距资源县城55km,厂房位于资源县河口乡葱坪村兵冲组电屋厂。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4′34″,北纬25°94′47″,高程为406m。引水坝共四个坝址分别位于河口乡葱坪村洪福岭屯(高程519m)、陡水小河(高程523m)、父子江小河(高程523.5m)、兵冲组小河(高程525.7m)。引水坝共四个一号引水坝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4′88″,北纬25°92′97″,高程为519m。二号引水坝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4′31″,北纬25°93′33″,高程为523m。三号引水坝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3′36″,北纬25°93′54″,高程为523.5m。四号引水坝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3′82″,北纬25°94′40″,高程为525.7m。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厂房设于父子江河下游的右岸,为重钢结构式地面厂房,厂房主机间内设二台水轮发电机组,采用单列布置,机组间距3m,主厂房详尽尺寸(长x宽x高)18.5mx11.2mx7m,厂房地面高程408m,尾水渠底板高程403.5m,正常尾水位高程404m,机组安装高程406m,升压站布置在厂房西南方向河边林地上,总占地1600㎡。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工程主要建筑物有4处引水拦河坝、压力管、发电厂房、升压站、生活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中相关规定,该项目需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1号令)的有关规定,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800kW,且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属于“三十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89水力发电其他”,因此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项目选址进行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按照环评技术导则及其他有关文件,在此基础上完成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批,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2)建设单位: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资源县河口瑶族乡葱坪村兵冲组(地理坐标:1#坝坐标:东经110°20′42″,北纬25°55′52″;2#坝坐标:东经110°20′39″,北纬25°55′57″;3#坝坐标:东经110°20′37″,北纬25°55′59″;4#坝坐标:东经110°20′34″,北纬25°55′58″)。(4)建设性质:新建(5)生产规模: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工程装机容量为800kW(2×400kW),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确定本工程为为Ⅴ等,属小(2)型电站,主要及次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建筑物主要由拦水坝、压力管及发电厂房等建筑物组成。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工程建筑物主要由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工程建筑物主要由1个主坝、3个小坝、压力管、电站厂房和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父子江发源于猫儿山南北分水岭的南坡,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集水面积19.7km2: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为压力钢管引水式电站,电站设计装机2×400kW=800kW,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为压力钢管引水式水电站,自动化程度高,坝装有水位传感器及水位监控设施,能按年内天然来水径流进行发电,可通过水轮机调速器自动进行流量调节,设计年平均发电量354.8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4435小时。(6)总投资:800万元。3.流域规划概况(1)流域概况及符合性分析①流域概况广西河流的第一大水系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西江水系是广西境内最大的水系,西江水系的主要干流有红水河、黔江、浔江、郁江、桂江、西江等,河流顺着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根据《广西中小水电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以西江二级流域为单元,开展流域水利水电开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或流域开发回顾性评价。未开展相关规划环评或者回顾性评价的流域,暂缓审批新建、改扩建水电项目。五排河为寻江的支流,为西江二级流域,目前资源县境内寻江及其支流五排河编制回顾性评价,目前回顾性评价正处于编制及网上公示阶段。②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附件6《资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资源县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的批复》可知,本项目属于《资源县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报告》中拟新建的名单内。本项目属于《规划》中的水电站清单内。(2)流域回顾性分析①水文情势影响回顾性分析I、河流纵向连通性参考《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对西江干流-寻江纵向连通性进行计算。据计算,干流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为4.7,大于河流纵向连通性评价标准中劣项指标(1.2),纵向连通性评价为劣,说明流域电站建设密度较高,对河流纵向连通性破严重。II、减脱水河段根据寻江各梯级水库调节性能,在汛期,基本不存在减脱水情况。在平水期和枯水期,坝下流量随电站发电流量变化且小于上游来水量,形成减水河段,减水河段长度受下游相邻电站水位影响,且与河底纵坡相关。根据调查及相关资料,现状寻江干流分布于各电站下游,寻江支流汇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干流流量,对缓解枯水期电站下游减脱水现象具有明显的效果。受各梯级电站建设影响,库区流速减缓,水深增加,水面面积增大,由于各梯级电站水库为日调节或没有调节能力,不考虑水面蒸发和渗漏,上游来水全部下泄,因此长期来看,梯级电站建设对径流量影响甚微;其余河到基本上都受电站建设影响成为库区。③径流、水位、流速、水面面积及泥沙预测由于各梯级水库仅为日调节或没有调节能力,不考虑水面蒸发和渗漏,上游来水必须全部下泄,因此长期来看,梯级电站建设对径流量影响甚微。各梯级电站大坝拦截水体,抬高水位,库区河段水位升高。在相同来水量条件下,不考虑回水顶托影响,各库区库尾水位与天然情况接近,水位抬高为0,向下游水位抬高逐渐增大,至坝首水位抬高达达到最大,坝前水位抬高量约为水库水位与坝前河底高程差值。根据各梯级资料,水位抬高最大为下桥电站,其坝前可达46m,最小为肯足电站,水位抬高约7m。寻江流域大部分是石灰岩地区,岩溶发育、植被覆盖较好,水土流失不严重,梯级电站建设前后河流泥沙变化不大。②水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I、水温根据调查及计算分析,寻江干流各已建电站库区水温都不会形成稳定分层结构,而且,即使是多年平均流量也会较大程度的干扰水温结构,各已建电站水库水温基本上与上游来水水温保持一致。总体来说,建库后水温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同趋势变化,与天然状态一致,但由于建库后库区水体增大,水温变化速度略有滞后。由于各水库规模不大,减缓滞后趋势不明显。II、环境基流广西寻江干流已开发的梯级电站均为坝式电站。由于寻江干流各电站建设时间较早,已建梯级基本上都没有采取专门的生态基流下放措施,或者采取的措施难以满足相关要求,只能通过机组发电或者放空闸下放环境基流。在特枯时段,当上游来水量太小,若不发电,坝址至下游库区死水位末端河段存在脱水断流风险。经咨询各电站管理人员,近年来寻江干流没有出现过断流情况,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基流下放措施,且监督管理存在问题,各梯级均存在相应的风险。III、水质根据调查及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寻江干流梯级水电站运行基本不产生污染物,对水质影响甚微。水质主要受流域污染源及河流自净能力控制。IV、水环境容量受各梯级电站建设影响,虽然有利于水体接受太阳辐射、水体复氧以及污染物沉积,但由于水体流速受影响较大,而且泥沙沉积会形成长期的水环境影响效应,因此,流域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水环境容量,但极其有限。=3\*GB3③陆生生态回顾性分析电站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占用或淹没植物,导致了植物面积和生物量的损失。根据现场调查可知,工程占用和淹没范围为寻江河两岸海拔相对较低区域,该区域多为次生植被和农作物,物种多样性不高,区系成分比较简单;且电站占地及淹没面积较小,占用的植物种类较少,生物量损失比例也很小。工程建设没有引起植被类型的变化,也没有造成植物种类的消失,不存在因局部植物物种损失而导致植物物种多样性减少,没有对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构成威胁。由于干流各梯级电站库区消落带和坝址下游河岸带面积较小,对陆生生态的负面影响不明显。电站建设及运行对飞行能力较强的鸟类和陆地森林生活的兽类基本上都没有影响,对直接依赖于水体生存的虎纹蛙影响最大,但虎纹蛙为静水型两栖类,主要生活于山脚的水田、水坑或其他静水中,工程对其影响都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结束而恢复。流域梯级电站及周边替代生境较多,几乎全部陆生脊椎动物都能在评价范围及附近区域找到替代生境,流域内水电开发库区蓄水淹没、工程占地等破坏工程区动物生境,对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的生境改变不大,而且,陆生野生动物大多在生态环境突变时具有逃逸迁徙的本能,迁移到库区外适宜的环境中,加上工程建成后,随着临时征地区域的植被恢复,部分野生动物可以回到原栖息地继续生活,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流域内现有电站建设及运营对区域陆生野生动物影响较小,没有对其生存造成威胁。=4\*GB3④水生生态回顾性分析梯级电站建设使得大多数水域水深增加,水面积扩大,被淹没区域的植被、土壤内营养物质渗出,水中有机物质及矿物质逐步增加,加上库区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沉降,导致营养物质的滞留和积累,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部分调查点沿岸有居民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富营养化状态比较明显,小型耐污物种增加。静水种的底栖生物种类及数量增加,圆田螺、蚌等鱼塘常见软体动物也在库区出现或大量繁殖;蜉蝣、毛翅目幼虫等流水种类减少。根据相关资料,寻江鱼类以喜缓流和静水种类为主。梯级电站建成后,库区河段水文条件的改变导致鱼类栖息条件、繁殖条件变化、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和饵料生物构成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库区河段的鱼类种类组成及其资源量。适应干净水环境生活的鱼类如麦穗鱼、鲫、鲤、鲇等,由于水库的繁殖条件能够满足,饵料生物比较丰富,栖息水域十分广阔,其资源数量逐渐上升,并成为库区的优势物种。寻江干流由于梯级电站建设,目前仅少量河段保持天然状态,大部分河段变成库区,各电站水库运行及相邻上游电站下泄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鱼类生境,并影响到鱼类的繁殖。目前大部分鱼类的活动范围都已经受到大坝的影响,只能短距离活动,但目前分布的鱼类都可以在相应的活动范围内完成生活史。=5\*GB3⑤社会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寻江干流梯级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但是,梯级电站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例如工程用地及水库淹没,移民安置、人群健康等。目前寻江流域回顾性评价报告书处于编制公示阶段,根据现阶段结论,该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符合《广西中小水电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梯级开发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梯级电站下泄生态环境需水量后对水文情势及水环境影响不大,建设过鱼设施、实施增殖放流后能有效缓解对水生生态的不利影响。因此,该流域梯级开发方案合理可行。(2)区域水功能区划根据《桂林市水功能区划》(2012年)和,本项目父子江水力发电站范围内未涉及水功能区划,下游干流两河河共分2个一级水功能区和2个二级水功能区。①一级区两水河资源保留区:上自老山界西麓的鸭壁山,下至资源县两水乡凤水村,全长11.3km。水质现状为Ⅱ~Ⅲ类,水质目标按Ⅲ类保护。两水河资源开发利用区:上自资源县两水乡凤水村,下至资源县河口乡入寻江,全长15.8km。现状水质为Ⅲ类,水质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②二级区两水河两水饮用、工业用水区:上自资源县两水乡风水村,下至两水乡潘家水,全长4.7km,水质现状为Ⅲ类,水质目标按Ⅲ类保护。两水河两水-河口农业用水区:上自两水乡潘家水,下至资源县河口乡两水河河口,全长11.1km,水质现状为Ⅲ类,水质目标按Ⅲ类保护。表1-1父子江水力发电站所在流域下游干流水功能区划表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起始断面终止断面长度(km)1两水河资源保留区两水河老山界西麓的鸭壁山资源县两水乡凤水村11.3=3\*ROMANⅡ~Ⅲ=3\*ROMANⅢI2两水河资源开发利用区两水河资源县两水乡凤水村资源县河口乡入寻江15.8=3\*ROMANIII按二级区划2.1两水河两水饮用、工业用水区两水河资源县两水乡风水村两水乡潘家水4.7=3\*ROMANIII=3\*ROMANIII2.2两水河两水-河口农业用水区两水河两水乡潘家水源县河口乡两水河河口11.1=3\*ROMANIII=3\*ROMANIII4.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资源县河口瑶族乡葱坪村兵冲组,项目四周均为林地,在压力管南面30m处为父子江,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周边环境现状详见附图3。5.项目规模及建设内容(1)建设规模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工程装机容量为800kW(2×400kW),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确定本工程为为Ⅴ等,属小(2)型电站,主要及次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建筑物主要由拦水坝、压力管及发电厂房等建筑物组成。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为压力钢管引水式水电站,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为压力钢管引水式水电站,坝装有水位传感器及水位监控设施,能按年内天然来水径流进行发电,可通过水轮机调速器自动进行流量调节。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工程建筑物主要由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工程建筑物主要由1个主坝、3个小坝、压力管、电站厂房和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2)建设内容=1\*GB3①水力发电站引水坝建设内容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引水坝(即洪福岭引水坝)为M7.5浆砌石外包C15混凝土滚水坝,建于父子江的上游洪福岭附近,坝长12m,最大坝高2.8m。坝顶高程为520m,坝顶宽1m,上游侧直立,下游侧按1:3.5放坡,起坡点高程为518.1m;溢流坝段为折线型实用堰,溢流净宽12m,堰顶高程为520m,堰顶宽1m,消能方式采用挑流消能;挡水坝段长12.0m,与引水管道及冲砂闸结合一起建设,坝顶高程为520m,坝顶宽1m,上下游两侧均为垂直。冲砂闸位于水坝段右端,由1扇块板闸门控制,闸孔尺寸为1.2m×2m(宽×高)。徒水小河坝高1米,坝长3米,坝顶高程523米。父子江小河坝高1米,坝长2.8米,坝顶高程523.5米。兵冲小河坝高1米,坝长2米,坝顶高程528.7米。=2\*GB3②引水系统建设内容本工程引水系统包括本工程引水系统包括坝、压力管。引水坝共4个,引水主坝洪福岭坝长12m,断面尺寸为1m×2..8m(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76m/s。引水小坝徒水小河坝长3m,断面尺寸为1m×1m(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1m/s。引水小坝父子江小河坝长2.8m,断面尺寸为1m×1m(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1m/s。引水小坝兵冲小河坝长2m,断面尺寸为1m×1(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02m/s。引水压力管道共四条,父子江主压力管总长2178m,管径∮820mm,沿主河道左侧山边建设镇支墩架设。徒水小河压力管长180,管径∮377mm,沿徒水河左侧山架设接入主管。父子江小河压力管长960米,管径∮377mm,沿徒水队公路左侧边安装接入主管。兵冲小河压力管长560米,管径∮219mm,沿兵冲小河左侧山边建设接入主管。=3\*GB3③主坝及压力管建设内容主坝正常水位519.5米,设有拦污栅1扇,栅体尺寸为3m×3m(宽×高),无作业闸门。压力管全长3878m,采用1主管3支管供水方式,主管长2178m,支管长1700m,为Q235(C)钢管,管壁厚8mm,主管内径0.82m,进水口中心高程为519m,出水口中心高程为406m,额定水头113m。压力管全段共设有36个镇墩,均采用C15砼结构;支墩采用6m等间距布置。=4\*GB3④发电厂房及升压站发电厂房为引水式地面厂房,位于父子江河左岸电屋厂旁。主厂房为钢结构,外型尺寸19m×10m×8.1m(宽×宽×高)。主厂房布置一层,即发电机层,地面高程406m。尾水渠长约10m,宽1.6m,尾水直接排入父子江河。厂房设计洪水位403m,校核洪水位403m。升压站布置在主厂房右侧,面积(长×宽)17.82m×10.7m,地面高程410m。升压站四周设围墙。(3)机电设备现状及装机选择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根据设计,选二台型号为水轮机型号CJA475-LZ-65/4x8四喷嘴冲击式水轮机,发电机型号SFZ-W400-10/990和相应的电器设备。主变压器1台,其容量为1200KVA。全部机电设备采用自动化设计。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属无调节引水式电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03m³/S,最大旬平均流量为1.6m³/s,最小旬平均流量为0.52m³/s。根据该电站的水文和水能的分析计算,应项目业主要求,机组选型式适当,选用了2x400kw总装机容量800kw。(4)水轮机额定水头和机型选择、引水管道尺寸选择1)水轮机额定水头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为压力钢管引水式水电站,坝装有水位传感器及水位监控设施,能按年内天然来水径流进行发电,可通过水轮机调速器自动进行流量调节,用水方式为压力钢管引水式。选用冲击式水轮机。故以坝水位与水轮机高程计算水轮机的工作水头。水轮机的工作水头:坝水位519m,尾水位为406m。压力管水头损失8m,平均水头105m。2)水轮机机型选择经水能设计,采用型号CJA475-LZ-65/4x8四喷嘴冲击式水轮机,配套发电机为发电机型号SFZ-W400-10/990,发电机出线电压为0.4kV。采用自并励可控硅静止励磁。电站水轮机的工作总流量为0.49×2=0.98(m³/s)。3)引水管道尺寸选择本工程引水系统采用1主管3支管供水方式,压力管全长3878米,父子江河段安装主压力管总长2178m(管径820mm、管壁厚8mm),陡水小河支管长180m(管径377mm、管壁厚6mm),父子江小河支管长960m(管径377mm、管壁厚6mm),兵冲组小河支管长560m(管径219mm、管壁厚6mm),全部沿河岸边安装压力钢管进入厂房发电。(5)坝运行方式和运行特性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引水坝是专为电站发电所建,无灌溉及其他用水要求。一号坝即洪福岭坝装有水位传感器及水位监控设施,自动化程度高,因此,引水坝库水按发电用水计划运行。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为压力钢管引水式水电站,坝装有水位传感器及水位监控设施,能按年内天然来水径流进行发电,可通过水轮机调速器自动进行流量调节。(6)取用水方案1)运行期生产取用水方案电站为引水式电站,通过筑坝建库取水,利用坝址以上流域来水进行发电。工程布置方案为:利用拦河引水坝从河道内取水,经压力管、进水口进入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尾水全部回归原河道。2)运行期生活取用水方案电站管理办公及宿舍用房设在管理厂区内,由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对整个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工作。参照资源县域已建电站的运行情况,电站运行管理人员按10人计列,用水定额按150L/人/d,则日用水量为1.5m3/d,年用水547.5m3/a,运行期生活用水取用山泉水。(7)退水方案项目运行期退水包括电站管理人员生活污水、机器保养维修产生的含油废水以及电站发电退水。库区管理人员生活污水和机器保养维修产生的含油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于厂区内绿地浇灌和林地灌溉,不外排;电站发电退水属非污染类型排放,退水均回归原河道。(8)水文和工程特性项目相关水文和工程特性见下表:表1-2水文、工程特性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坝址以上流域积雨面积K㎡19.72利用水文系列年限年363多年平均径流量亿m³0.15264多年平均流量m³/s1.03二坝前洪水位1正常高水位m5192设计洪水位m5203校核洪水位m519.5三下泄流量1设计洪水下泄流量m³/s62校核洪水下泄流量m³/s12四工程效益1装机容量KW8002保证出力KW8003多年平均发电量万KW.h354.84年利用小时数小时4435五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挡水建筑物(坝)坝型浆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m519最大坝高m519坝顶长m122引水建筑物-1进水闸闸门结构孔口尺寸(宽X高)m1.2X2.0平板钢闸门孔口底板高程m517闸门启闭设备t启闭平台高程m-2引水系统设计引水流量m³/s0.98压力钢管长m2173纵坡比1月20日主压力管(管径∮)mm820坝正常水位m519尾水水位m404水头m1133厂房型式重钢结构式河岸式主厂房尺寸(长X宽X高)m18.5X11.2X7水机安装高程m406厂房地面高程m4084升压站型式户外式面积(长X宽)m18X15地面高程m409主要机电设备-1水轮机型号CJA475-LZ-65/4x8四喷嘴冲击式水轮机台数台2额定流量m³/s0.52额定水头m113额定出力KW475-2发电机型号SFZ-W400-10/990额定容量KW400额定电压V400额定电流A375同步转速R/min600项目取水、退水情况说明见下表:表1-3项目取水、退水情况说明一览表建设项目取水取水地点运行期资源县河口乡葱坪村兵冲组,1#坝坐标:东经110°20′42″,北纬25°55′52″;2#坝坐标:东经110°20′39″,北纬25°55′57″;3#坝坐标:东经110°20′37″,北纬25°55′59″;4#坝坐标:东经110°20′34″,北纬25°55′58″最大取水流量(m3/s)0.98m3/s多年平均取水量(104m3)1526取水用途(发电、供水、灌溉等)发电取水方式筑坝引水水源水质要求无多年平均流量(m3/s)m3/s各月多年平均流量(m3/s)1月0.154月0.927月0.7110月0.372月0.165月0.968月0.5411月0.213月0.326月0.989月0.3312月0.15建设项目退水水质现状退水地点父子江退水方式发电退水废污水污染物种类主要污染物污染物浓度(mg/L)生活污水氨氮10COD100含油废污水油5COD100SS70退水地点水功能区名称两水河两水-河口农业用水区退水地点水质管理目标退水对水功能区水质影响程度无影响退水是否满足水功能区要求是水资源保护措施最小下泄流量(m3/s)0.084m3/s减水带长度(km)/位置3.88;电站引水坝至厂房之间河段最小下泄流量工程措施或调度方式设置生态放水管,现状采用冲砂孔做为生态放水管、生态流量下放监测设施;其他运行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基流的下放。5.工程布置、建筑物及总体布置情况主要工程有引水坝(4座)、压力管、厂房和升压站,机电设备。(1)引水坝工程:引水坝共4个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为压力钢管引水式水电站,坝装有水位传感器及水位监控设施,能按年内天然来水径流进行发电,可通过水轮机调速器自动进行流量调节。坝库容很小,无需调节库容,引水坝位于一号引水坝(即洪福岭引水坝)为M7.5浆砌石外包C25混凝土坝,建于父子江的上游洪福岭附近,坝长12m,最大坝高2.8m。坝顶高程为520m,坝顶宽2m,上游侧直立,下游侧按1:3.5放坡,起坡点高程为518.1m;溢流坝段为折线型实用堰,溢流净宽12m,堰顶高程为520m,堰顶宽2m,消能方式采用挑流消能;挡水坝段长12.0m,与引水管道及冲砂闸结合一起建设,坝顶高程为520m,坝顶宽2m,上下游两侧均为垂直。冲砂闸位于水坝段右端,由1扇块板闸门控制,闸孔尺寸为1.2m×2m

(宽×高),主坝正常水位519.5米,设有拦污栅1扇。二号引水坝徒水小河坝高1米,坝长3米,坝顶高程523米。父子江小河坝高1米,坝长2.8米,坝顶高程523.5米。三号引水坝兵冲小河坝高1米,坝长2米,四号引水坝坝顶高程528.7米。引水坝共4个,坝装有水位传感器及水位监控设施,能按年内天然来水径流进行发电,可通过水轮机调速器自动进行流量调节,坝库容很小,无需调节库容,引水主坝洪福岭坝长12m,断面尺寸为2m×2.8m(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76m³/s。引水小坝徒水小河坝长3m,断面尺寸为1m×1m(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1m³/s。引水小坝父子江小河坝长2.8m,断面尺寸为1m×1m(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1m³/s。引水小坝兵冲小河坝长2m,断面尺寸为1m×1m(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02m³/s。引水设计流量0.98m³/s。设置取水闸、沉砂池、泄洪、排沙、消能、防冲等设施,保证小坝安全稳定运行,保证取水数量与质量。(2)引水压力管系统:引水压力管系统布置,引水压力管道共四条,父子江主压力管总长2178m,管径∮820mm,沿主河道右侧山边建设镇支墩架设。徒水小河压力管长180,管径∮377mm,沿徒水河右侧山架设接入主管。父子江小河压力管长960米,管径∮377mm,沿徒水队公路左侧边安装接入主管。兵冲小河压力管长560米,管径∮219mm,沿兵冲小河右侧山边建设接入主管。采用1主管3支管供水方式,

压力管全长3878米,父子江河段安装主压力管总长2178m(管径820mm、管壁厚8mm),陡水小河支管长180m(管径377mm、管壁厚6mm),父子江小河支管长960m(管径377mm、管壁厚6mm),兵冲组小河支管长560m(管径219mm、管壁厚6mm),出水口中心高程为406m,额定水头113m。压力管全段共设有36个镇墩,均采用C25埋石混凝土结构;支墩采用6m等间距布置。(3)厂房与升压站: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厂房设于父子江河下游的右岸,为重钢结构式地面厂房,厂房主机间内设二台水轮发电机组,采用单列布置,机组间距3m,主厂房详尽尺寸(长x宽x高)18.5mx11.2mx7m,厂房地面高程408m,尾水渠底板高程403.5m,正常尾水位高程404m,机组安装高程406m,升压站布置在厂房西南方向河边林地上,总占地1600㎡。(4)机电设备: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根据设计,选二台型号为水轮机型号CJA475-LZ-65/4x8四喷嘴冲击式水轮机,发电机型号SFZ-W400-10/990和相应的电器设备。主变压器1台,其容量为1200KVA。全部机电设备采用自动化设计。6.挡水建筑物(1)大坝及水库概况引水坝共4个,坝装有水位传感器及水位监控设施,能按年内天然来水径流进行发电,可通过水轮机调速器自动进行流量调节,坝库容很小,无需调节库容。(2)轴线的选择引水坝共四个坝址分别位于河口乡葱坪村洪福岭屯(高程519m)、陡水小河(高程523m)、父子江小河(高程523.5m)、兵冲组小河(高程525.7m)。引水坝共四个一号引水坝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4′88″,北纬25°92′97″,高程为519m。二号引水坝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4′31″,北纬25°93′33″,高程为523m。三号引水坝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3′36″,北纬25°93′54″,高程为523.5m。四号引水坝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3′82″,北纬25°94′40″,高程为525.7m。(3)坝基及坝肩开挖深度按地质情况,开控深度在0.5m至1.5m,局部有略深的。在施工中视地质情况作补充地质测绘控制。(4)大坝结构断面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引水坝位于一号引水坝(即洪福岭引水坝)为M7.5浆砌石外包C25混凝土坝,建于父子江的上游洪福岭附近,坝长12m,最大坝高2.8m。坝顶高程为520m,坝顶宽2m,上游侧直立,下游侧按1:3.5放坡,起坡点高程为518.1m;溢流坝段为折线型实用堰,溢流净宽12m,堰顶高程为520m,堰顶宽2m,消能方式采用挑流消能;挡水坝段长12.0m,与引水管道及冲砂闸结合一起建设,坝顶高程为520m,坝顶宽2m,上下游两侧均为垂直。冲砂闸位于水坝段右端,由1扇块板闸门控制,闸孔尺寸为1.2m×2m

(宽×高),主坝正常水位519.5米,设有拦污栅1扇。二号引水坝徒水小河坝高1米,坝长3米,坝顶高程523米。父子江小河坝高1米,坝长2.8米,坝顶高程523.5米。三号引水坝兵冲小河坝高1米,坝长2米,四号引水坝坝顶高程528.7米。引水主坝洪福岭坝长12m,断面尺寸为2m×2.8m(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76m³/s。引水小坝徒水小河坝长3m,断面尺寸为1m×1m(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1m³/s。引水小坝父子江小河坝长2.8m,断面尺寸为1m×1m(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1m³/s。引水小坝兵冲小河坝长2m,断面尺寸为1m×1m(宽×高),设计引水流量0.02m³/s。引水设计流量0.98m³/s。7.压力管引水压力管系统:引水压力管系统布置,引水压力管道共四条,父子江主压力管总长2178m,管径∮820mm,沿主河道右侧山边建设镇支墩架设。徒水小河压力管长180,管径∮377mm,沿徒水河右侧山架设接入主管。父子江小河压力管长960米,管径∮377mm,沿徒水队公路左侧边安装接入主管。兵冲小河压力管长560米,管径∮219mm,沿兵冲小河右侧山边建设接入主管。采用1主管3支管供水方式,

压力管全长3878米,父子江河段安装主压力管总长2178m(管径820mm、管壁厚8mm),陡水小河支管长180m(管径377mm、管壁厚6mm),父子江小河支管长960m(管径377mm、管壁厚6mm),兵冲组小河支管长560m(管径219mm、管壁厚6mm),出水口中心高程为406m,额定水头113m。压力管全段共设有36个镇墩,均采用C25埋石混凝土结构;支墩采用6m等间距布置。8.厂房及升压站(1)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厂房设于父子江河下游的右岸,为重钢结构式地面厂房,厂内安装QD6t型桥式吊车一台,吊车轨距11.2m,起吊高度5m,厂房主机间内设二台水轮发电机组,采用单列布置,机组间距3m,主厂房详尽尺寸(长x宽x高)18.5mx11.2mx7m,厂房地面高程408m,尾水渠底板高程403.5m,正常尾水位高程404m,机组安装高程406m,升压站布置在厂房西南方向河边林地上,总占地1600㎡。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根据设计,选二台型号为水轮机型号CJA475-LZ-65/4x8四喷嘴冲击式水轮机,发电机型号SFZ-W400-10/990和相应的电器设备。主变压器1台,其容量为1200KVA。全部机电设备采用自动化设计。水轮发电机组为立式冲击式机组,为同一层布置,中控室与厂房隔离,全部自动化装置与监控设施安装在中控室。(2)厂房尾水渠过流能力尾水渠,两台机组的尾水渠是分开建设,每台机组尾水渠最大流量3m³/s。尾水渠为长方形断面,宽×高为1.5m×2.0m,渠底为坡度=1/500的陡坡,用C25混凝土护面,糙率n=0.02.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Q=ancVRi试算,水深0.75m,流速V=1.322m³/s,符合不冲、不淤流速。过流量3m³/s,尾水渠满足通过最大流量3m³/s的要求9.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工程用地分为水库淹没和工程用地两部分。(1)水库淹没根据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工程库沿程回水曲线高程控制范围,进行现场淹没实物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淹没回水曲线范围之内无需搬迁。(2)工程用地工程用地包括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两部分。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工程永久用地由拦水坝、压力管、电站厂房、升压站、管理房用地等组成,临时用地由临时公路和部分弃渣场用地等组成。永久占用河口乡葱坪村荒地、河滩地。(3)土地利用情况工程附近山坡植被主要为杉木林、八角树、灌木,山坡植被较茂盛。库区周边地区主要为当地居民开垦的梯田或坡地。土地使用具体构成主要是以农业耕地为主,种植作物主要是水稻等。其他用地有林业用地等。电站库区无成片森林淹没及自然人文景观与文物古迹淹没问题,电站占地主要是旱地和林地。10.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项目员工10人,均在厂内住宿。工作制度:采用每天3班制,每班8小时,全年工作时间365天。11.公用工程(1)给水与排水①给水本项目生产和水源取自寻江二级支流、两水河一级支流父子江,生活用水来自山泉水供应。水电站值班人员及管理人员共计10人。用水定额按150L/人/d,则日用水量为1.5m3/d,年用水547.5m3/a。②排水本项目运营期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产生系数按0.8计,则水电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12m3/d(43.8m3/a)。项目发电后出水沿电站旁河道排出,进出电站后的水质不变,通过电站尾水渠排入父子江,排放方式为自动排放。(2)供电项目用电由市政供电或电站自给,年用电量约450kw·h。12.淹没及移民安置项目建设不涉及移民搬迁和淹没耕地。根据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工程库沿程回水曲线高程控制范围,进行现场淹没实物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淹没回水曲线范围之内无需搬迁。经调查,水库淹没范围内无矿藏和文物古迹点。沿河两岸正常水位以下的灌木、乔木、茅草已经清除干净,目前水库区内没有发现大量的漂浮废物。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位于资源县河口瑶族乡葱坪村兵冲组,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主要污染为项目周边的汽车废气,以及项目南面机制炭生产厂家的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PAGE18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等):1、地理位置资源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越城岭山脉腹地,是广西的北大门,属桂林市管辖,距桂林市区98公里,界于东经110°13′——110°54′、北纬25°48′—26°16′之间。东面、南面、西南面分别与全州县、兴安县、龙胜县毗邻,西面、北面分别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新宁县交界。父子江水力发电站位于资源县河口乡葱坪村兵冲组附近,寻江二级支流、两水河一级支流父子江的下游河段,电站厂房距河口乡3km,距资源县城45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0°20′36″,北纬25°56′41″。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地形、地貌资源县境内地形中间高两侧低,东部为长江水系的资江斜贯其中,由南向北流入湖南省,西部为珠江水系的源头之一的五排河,由北向南流经龙胜县注入榕江。境内山脉为云贵高原与南岭各山脉相衔接的过渡地带,基本为东北至西南走向。主要山脉有与全州县交界的越城岭和湖南省西部雪峰山脉向南延伸的猫儿山、紫金山、银竹老山等支脉。全县属于中等褶皱型的中山地貌。山高、坡陡、谷深、沟壑纵横,海拔多在500-1300米之间,最高海拔是与兴安县交界的猫儿山,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最低海拔310米。坡度以急、陡坡为主,山地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93%以上。电站地处临近湘、桂两省交界的桂东北山区,两省交界线构成了库区的北西侧分水岭。库区属中山与低山丘陵地貌的过渡区,河床高程390m左右(近坝库区),河谷和冲沟呈“V”型,自然坡面坡度45°左右。河道中滩与潭交互出现,库区山顶呈连续脊状、屏风状交错分布,冲沟地形及水网发育,河道阶地不发育,一般山体高程400~700m,分水岭高程800~1000m,西侧分水岭为湘桂边界,高程均超过1000m。本地区岩石为Ⅲ类泥质板岩,属奥陶系,年代久远,结构复杂,岩层较破碎,且不均匀。区域内主要是山地地貌,山地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0%以上,森林密布,林木以松木和杂木等针叶、阔叶林为主,多见阔叶林,森林覆盖率在74.6%以上,覆盖层很厚,植被良好,水土涵养较好,水土流失少。3、气候、气象资源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16.4℃,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为7月份31.4℃,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月份2.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8.4℃;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5mm,以7月份最大,1月和2月最小;年平均风速2.1m/s,年最大风速40m/s,其风向为北;年平均日照时数1307.6h,年均无霜期285d。区域降水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22.1mm,但年内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3~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4.7%,其中5~7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8.4%。造成本流域降水的天气系统主要是锋面、涡切变和西南低涡,而且常有两种以上天气系统的共同交替影响,以及众多山峰有利地形的影响,使流域降水历时长、范围广、强度大;另外局部强对流天气系统对流域也有影响,强对流天气系统造成的降水强度大,但历时短,总量不大。4、水文资源县城所在的东半部分属长江流域,流域内的资江属洞庭湖水系,资江地势南高北低,河谷地比较宽阔,土地肥沃。西半部属珠江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陡峭。资江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资水的南源干流,是资源县境内最主要河流。资江发源于县境内中峰乡境内老山界东侧,上游称桐木江,东流至社岭有阳鸟江汇入后称社岭河,在老院子村附近,有菜园里河、老院子河分别自左、右侧汇入,以下即称资江(又称夫夷水)。资江由南而北,流经中峰乡、资源镇、梅溪乡,于梅溪乡大梅头村进入湖南新宁县境内,经邵阳、新化、安化、桃江、益阳等市县,于益阳市甘溪港注入洞庭湖。资江在资源县境内全长83.1km,流域面积为1300.15km2,占全县总面积64%,共有集水面积10km2以上的支流5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达50km2以上的9条,河道平均纵坡1.85‰。据资源县水文站(国家基本测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25.6m3/s,多年平均径流量8.06亿m3。县城河段历史最大洪峰流量2380m3/s。寻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的一级支流,寻江又名古宜河,发源于资源县与湖南省城步县交界处金紫山,源地高程1883m,流经资源县的车田、两水、河口,在贝子流入龙胜县境内,由东向西流经江底、泗水、龙胜镇、瓢里等乡镇,于瓢里乡思陇村石门塘处流入柳州市三江县境,并于三江县老堡口汇入柳江。寻江在资源县境称五排河,是资源县境内最主要河流之一,五排河在县境内集水面积较大的支流有4条,还有50余条小溪和700余条小沟汇入。在资源县境内主要支流有木厂河、两水河。项目周边水文情况:(1)地表水父子江河河水从坝址经过,勘察期间流量约1~2L/s.(2)地下水a、孔隙性潜水;:赋存于第四系堆积层中,岸坡上水量受降雨控制;河床砂砾卵石中的孔隙水与河水关系密切。b、岩溶裂隙水及岩溶溶滴水:岩溶裂隙水及岩溶溶洞水赋存于张开的基岩裂隙及岩溶管道中,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水量变幅较大,向沟谷及河床排泄。c、地下水位坝址地下水位埋深:河床段与河水位相当,岸坡水位高程由河谷向两岸逐渐抬升。3水质分析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及地表水为重碳酸钙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5、区域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引用父子江河水流,父子江河是寻江二级支流、两水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猫儿山南北分水岭的南坡。属中高山地形。流域为构造侵蚀及剥蚀中山地形,海拔高程在400m~2000m,山势高耸,山峦叠嶂,两岸多形成陡壁,山坡自然坡度一般为30°~50°,河床比降大。(2)地层岩性该地区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系、石炭系和第四系地层:(1)震旦系(Z):主要为轻变质的含砾泥岩、含砾质岩、砂泥质岩、硅质岩等组成,分布于项目区西侧的资源县城东北一带,厚25~228米。(2)寒武系(E):主要为砂岩、页岩,底部夹硅质岩,中下部夹较厚的炭质页岩、灰岩,分布于项目区西侧的资源县城南面,厚391~742米。(3)志留系(S):主要为加里东期细粒、中细粒、中粗粒、粗粒花岗岩,分布于项目区及周边地段,范围面积广,厚120~800米。(4)第四系(Q):主要有冲洪积的亚黏土、粉土、砂土、卵砾漂石层,主要分布河谷及冲沟内,厚0.5~2米;:坡残积的亚黏土、碎石混合土等;主要分布于风化花岗岩山坡表面,厚0.5~2米。(3)地质构造根据广西构造分区,资源县位于桂东北陷区的罗城下河分布。本区岩溶地下水以浅层岩溶水为主。多为管道流,也叫岩溶地下水集中径流带。在丰水区或暴雨时消水洞排泄不畅,造成积水成灾,而枯水期大部分泉水断流。(4)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CB18306-2015图A1)》查得,该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6、库区工程地质(1)库区地质引水坝为小型坝,位于父子江河“V”型河谷中,库容很小,库区两岸为岩石,山体雄厚。库区及库岸山坡多见志留系(SYC2)加里东期粗、中粗粒斑状堇青黑云二长花岗岩出露:溪河冲沟内覆盖第四系冲洪积(Q4alp)漂石、卵砾石层,厚度1~5m;山坡地表覆盖第四系残坡积(Q4e1d)黏性土、碎石夹黏土,厚度0.5~2m。库坝区范围内未见明显的地表断裂,地质构造条件比较简单。(2)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受岩性、构造的制约,地下水类型按赋存介质可分为孔隙水、岩溶裂隙水。1)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库区河床段、岸坡等第四系覆盖层孔隙中。2)裂隙水:裂隙水赋存于张开的基岩裂隙中,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向就近溪河排泄,地表及地下水对水工建筑物无侵蚀性。3)库盘封闭条件水库周边地下水分水岭均超过正常高水位,小坝建成蓄水后不会对水库周边水文地质条件产生大的影响,不会产生浸蚀、沼泽化及盐渍化。4)库岸稳定条件库岸山坡较为雄厚陡峻,山坡自然坡度约30°~60”,正常高水位以下右岸多为岩质边坡,自然边坡较为稳定。左岸河床边坡局部为土质边坡,较松散,但覆盖层较薄,蓄水后不会产生塌岸现象。5)固体径流与水库淤积库区两岸大部分为岩质边坡,固体径流小,建库后不会产生较大的淤积。7、坝址工程地质(1)坝址基本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坝址位于父子江河侵蚀河谷中,河床宽度较窄,右岸山坡自然边坡40°~55°左右,基岩出露,出露的基岩为弱风化硅质灰岩、泥灰岩、部分为扁豆状灰岩。左岸山坡自然边坡30°~40°,上部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夹风化碎石、角砾,自然边坡稳定。河床为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石层。2)地层岩性(2)坝址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志留系及第四系,自下而上分述如下:1)志留系(SYC2)加里东期粗、中粗粒斑状堇青黑云二长花岗岩:灰色、灰白色,块状构造,显晶结构,斑状粗粒、中粗粒颗粒明显可见。左岸山坡出露岩体风化剧烈,多为全风化~强风化,右岸出露岩体多为弱风化,部分强风化。广泛分布于库坝区。根据其风化程度和工程特性可分为以下四个亚层。2)第四系残坡积(Q4e1d)砂质黏土、碎石夹黏土,主要由砂质土与砾石、碎石等混杂而成,均匀性很差,多呈褐黄色、黄色,稍湿~湿,硬塑状,属中压缩性土,容许承载力fk为0.18Mpa。钻探揭露厚度0.5~0.7米。3)第四系冲洪积(Q4a1p)漂石夹卵砾石、砾砂层:主要为漂石夹卵砾石组成,其间充填砂粒、粉黏粒。均匀性、分选性很差,向深部卵石、漂石明显增多,多呈黄色、褐黄色、杂色,稍湿~饱和,稍密~中密状,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容许承载力fk为0.22Mpa。厚度0.5~3.0米。(3)地质构造引水坝址地质条件相对较简单,未发现大的断层破碎带通过。1.3.4.2坝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评价(1)坝基稳定问题根据坝址现场地质勘查判断,砂卵石层中卵石含量约60%,卵石之间不密实充填物含量约40%,因此认为该土层为不均匀系数大于5的不连续级配土,土的细颗粒含量Pc<25%,土的渗透变形类型为管涌。根据该段河流其他工程的现场注水试验,该层砂卵石层的渗透系数一般为k=1×10~1×10*cm/s,属于中等~强透水性。(2)建基面选择a、冲洪积漂卵石层,结构松散。粒径大小不一,具中等~强透水性,渗透变形类型为管涌,不能作为混凝土重力坝坝基持力层。b、弱风化灰岩,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为Bnm类,岩体较完整,强度较高,抗滑、抗变形性能明显受结构面和岩块间嵌合能力以及结构面抗剪特性控制。(3)大坝抗滑稳定坝址无较大断裂通过,据地质测绘,坝基结构面以缓倾角的层面及裂隙为主,缓倾向下游,坝基下部情况还不十分明朗,施工开挖中应进行认真的基坑地质编录,以进一步查明缓倾角裂隙的空间分布及特征,必要时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4)边坡稳定性分析拟建坝址右岸为上部强风化灰岩出露,左岸为残坡积浅黄色、黄色粉质粘土夹风化碎石、角砾,土层边坡坡度30°~40°,厚2.0m~4.0m。两坝肩未发现有构成滑坡的不利结构面组合,岸坡整体稳定。未发现明显不良物理地质现象。8、压力管线工程地质(1)地形地貌压力管道地处父子江河道左岸山坡边安装,压力管线全段沿河边山坡布置,中段穿过父子江村级公路,(跨过冲沟)。下段沿河岸边布置:至厂房后面,主管全长2173m:(2)地层岩性1第四系残坡积层(Qed1):含碎石粉质粘土,灰色,褐色,土质疏松,表层含植物根茎。一般厚1.0m~3.0m。2石炭系大塘阶(C.d)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含燧石灰岩,夹硅质岩、页岩。工程区出露于前池、压力管道及厂房。110°~125°∠30°~40°。(3)地质构造压力管道大部分为基岩出露,出露的基岩为弱风化硅质灰岩、泥灰岩、部分为扁豆状灰岩坡残积层所覆盖,未见大的地质构造通过。(4)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压力管线顺河岸坡而下,两侧未发现滑坡、崩塌及断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5)压力明管管线工程地质评价1压力管沿线无大的区域性断裂通过,地质条件稳定,沿线未发现泥石流、滑坡、大的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压力管沿线地层第四系砂卵石层,建议镇墩、支墩基础置于基岩之上。2压力管线沿父子江河左侧山坡表层基本上为残坡积层所覆盖,,压力管两侧边坡稍陡,应注意开挖弃土石的稳定性并作好水土保持工作。9、厂房工程地质(1)地形地貌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厂房位于父子江河处,布置在河口乡镇至洪福岭公路下方父子江河左岸,场地较宽阔。厂房地面高程408.0m。(2)地层岩性1第四系残坡积层(Qed1)2石炭系大塘阶(C,d)(3)地质构造厂房测区内无大的区域性断裂通过,地质条件稳定。(4)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厂房测区内未发现泥石流、滑坡、大的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5)水文地质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及地表水为重碳酸钙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6)厂房工程地质评价1厂房测区内无大的区域性断裂通过,地质条件稳定,未发现泥石流、滑坡、大的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表及地下水对水工建筑物无侵蚀性。2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层承载力低,均匀性差,力学性状不稳定,作为发电厂房地基持力层须进行工程处理。弱风化灰岩具有较高强度,力学性质稳定,是良好的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建议厂房的基础置于基岩上。10、大坝施工围堰(1)基本工程条件拟建坝址河床主要为砂卵石层,河床厚约0.5~1.0m,渗透系数在k=1×10~1×107cm/s,属于中等~强透水的砂卵石层。(2)工程地质评价施工围堰的主要问题是基坑防渗问题,由于河床砂卵石层不厚,建议围堰采用开挖砂卵石层后设置粘土心(斜)墙防渗,采用砂卵石堆石堰体,河床堰基开挖需考虑抽排水设施。11、天然建筑材料(1)土料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周边一带山坡残坡积层可开采土料,做围堰之用,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碎石,可利用层厚度1.0m~3.0m,储量丰富,运距约3.0km,质和量能满足设计要求。(2)砂料该工程所需石英河砂,可从距电站工地较近的河口采沙场的供砂点购买,质和量都满足要求,运距为3.0km。(3)石料资源县父子江水力发电站周边一带山体为花岗岩体,岩石较完整坚硬,强度较高,建议人工开采,部分石料采用河卵石,质和量都满足设计要求,运距约0—3km。12、动植被资源县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资江、五排河两大水系的分界地区域,自然条件复杂,其分界处两侧,不仅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有差异,在植被的分布及其垂直结构上也有不同。资江两侧山地具有中亚热带南缘的植被特征,而五排河流域则具南亚热带北缘的植被特征,因此境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据调查,有原生植物1120多种,属164科。全县有林地面积64625.8公顷,森林覆被率为33.0%,含灌木林全县森林覆被率为45.0%。13、其他项目区周边500m范围内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14、水功能区水功能区划主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的原则、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原则、便于管理和实用可行的原则、水质水量并重和注重水质的原则及具有前瞻性的原则”。根据《桂林市水功能区划》(2012年)和,本项目父子江水力发电站范围内未涉及水功能区划,下游干流两河河共分2个一级水功能区和2个二级水功能区。(1)一级区①两水河资源保留区:上自老山界西麓的鸭壁山,下至资源县两水乡凤水村,全长11.3km。水质现状为Ⅱ~Ⅲ类,水质目标按Ⅲ类保护。②两水河资源开发利用区:上自资源县两水乡凤水村,下至资源县河口乡入寻江,全长15.8km。现状水质为Ⅲ类,水质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2)二级区①两水河两水饮用、工业用水区:上自资源县两水乡风水村,下至两水乡潘家水,全长4.7km,水质现状为Ⅲ类,水质目标按Ⅲ类保护。②两水河两水-河口农业用水区:上自两水乡潘家水,下至资源县河口乡两水河河口,全长11.1km,水质现状为Ⅲ类,水质目标按Ⅲ类保护。父子江水力发电站所在河流下游干流两水河水功能区划见表2-1,父子江水力发电站所在河流下游干流两水河一级水功能区划示意图见附图4、父子江水力发电站所在河流下游干流两水河二级水功能区划示意图见附图5。表2-1父子江水力发电站所在流域下游干流水功能区划表序号一级功能区名称二级功能区名称河流范围功能排序水质现状水质目标起始断面终止断面长度(km)1两水河资源保留区/两水河老山界西麓的鸭壁山资源县两水乡凤水村11.3/=3\*ROMANⅡ~Ⅲ=3\*ROMANⅢI2两水河资源开发利用区/两水河资源县两水乡凤水村资源县河口乡入寻江15.8/=3\*ROMANIII按二级区划2.1/两水河两水饮用、工业用水区两水河资源县两水乡风水村两水乡潘家水4.7/=3\*ROMANIII=3\*ROMANIII2.2/两水河两水-河口农业用水区两水河两水乡潘家水源县河口乡两水河河口11.1/=3\*ROMANIII=3\*ROMANIII

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要求,评价需根据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判断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属于达标区。评价所需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气象资料等数据,应选择近3年中数据相对完整的1日历年作为评价基准年。根据广西桂林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2019年桂林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桂林市10县和荔浦市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评价。二氧化硫:永福县达到二级标准,其他县城达到一级标准。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所有县城均达到一级标准。臭氧(8小时):兴安县超过二级标准,其他县城达到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所有县城均达到二级标准。细颗粒物:灵川县、永福县和全州县超过二级标准,其余县城均达到二级标准。因此,本项目属于资源县,为达标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桂林市生态环境局网站上公布《2020年9月桂林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可知:资源县空气质量评估结果详见表3-2所示。表3-2资源县9月份环境空气质量评估结果辖区SO2μg/m3NO2μg/m3PM10μg/m3COmg/m3O3μg/m3PM2.5μg/m3综合指数(无量纲)资源县69291.0117172.20评价标准15080150420075/总体上该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要求。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根据桂林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的通知》(市政[2000]23号),项目资江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根据桂林环境保护网公布的《2019年桂林市环境状况公报》可知,资江水质良好,污染物浓度处于较低水平,资江河各监测项目评价指标达标率为100%,说明资江河水质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属2类区,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本次评价委托对项目厂界四周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各监测点位详见表3-1所示,监测结果及统计分析详见表3-2所示。表3-1声环境监测布点情况监测点编号名称距离1#项目厂界东侧项目边界东侧1m处2#项目厂界南侧项目边界南侧1m处3#项目厂界西侧项目边界西侧1m处4#项目厂界北侧项目边界北侧1m处5#父子江敏感点噪声表3-2项目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单位:dB(A)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值昼间夜间监测值标准值达标情况监测值标准值达标情况项目东面厂界外1m处2020.10.1847.360达标47.050达标2020.10.1948.160达标47.550达标项目南面厂界外1m处2020.10.1846.260达标45.650达标2020.10.1946.660达标46.050达标项目西面厂界外1m处2020.10.1843.860达标43.650达标2020.10.1944.660达标44.050达标项目北面厂界外1m处2020.10.1848.460达标48.050达标2020.10.1949.060达标48.250达标父子江村居民点2020.10.1853.660达标47.550达标2020.10.1951.260达标48.050达标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厂界四周及敏感点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要求。4、生态环境现状(1)植被及植物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中国植被》、《广西植被》中的植被区划,评价区所在区域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南岭山地,栲类、蕈树林区。区域地带性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次为松杉林和毛竹林。受当地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及人类的经济活动影响,评价区部分区域分布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常绿阔叶林。评价区海拔范围为500~1300m,植被多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评价区的次生植被类型主要为次生常绿阔叶林、次生针叶林以及灌丛、草丛、藤本。人工植被主要为用材树种马尾松、杉木、毛竹等。评价区内植被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调查和现有资料统计,有维管束植物165科476属771种。其中蕨类植物23科38属52种,裸子植物6科7属9种,被子植物136科431属710种。调查表明,评价区无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主要用材树种的资源量较大,其他资源植物类型特别是经济价值高的种类数量均不多,除杉木和毛竹外,均缺乏大宗商品开发的价值。①次生针叶林评价区的针叶林属于亚热带针叶林,也叫暖性针叶林,主要有次生马尾松群系Form.Pinusmassoniana和次生杉木群系Form.Cunninghamialanceolate。马尾松群系在评价区内主要分布在库区河流两旁局部山脚至山低坡区域。群落乔木层为马尾松单优势种,林下植被有苦楝树、白栎、樟树等乔木的幼苗,灌草丛植被主要为芒、铁芒萁、求米草等,还有少量藤本植物如乌敛莓、鸡矢藤等。杉木群系群系在评价区内主要分布在库区河流两旁山脚低坡区域。群落乔木层为杉木单优势种,林下植被有苦楝树、白栎、盐肤木等乔木的幼苗,灌草丛植被主要为芒、铁芒萁、复叶耳蕨、粗叶悬钩子等。②常绿阔叶林评价区内的常绿阔叶林群系主要为构树、山茶群系Form.Broussonetiapapyrifera,Camelliajaponica和香樟、女贞群系Form.Cinnamomumcamphora,Ligustrumlucidum。构树、山茶群系主要分布在进库道路旁,山脚等区域,以构树、山茶为主要建群种的群系,林下灌草层植被类型丰富,常见白背叶、杜鹃、紫珠、芒、铁芒萁、荩草、悬钩子、铁马鞭、鬼针草等。③落叶阔叶林评价区内的落叶阔叶林群系主要为香椿、山胡椒、漆树群系Form.Toonasinensis,Linderaglauca,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白栎、盐肤木群系Form.QuercusfabriHance,Rhuschinensis;苦楝群系Form.Meliaazedarach。香椿、山胡椒、漆树群系主要分布在进库道路,管线沿线区域,群落优势种为香椿、山胡椒、漆树,灌木层有小果菝葜、小驳骨、紫珠等,草本层有攀倒甑、狗尾草、鸭儿芹、蛇莓、荩草等。白栎、盐肤木群系在评价区内广泛分布,于中上山坡分布的群系发育较好,由于群落郁闭度较低,林下植被发育较完全。林下灌木层主要为紫珠、野蔷薇、次生更新的白栎、梵天花、葛等,草本主要为阔叶丰花草、淡竹叶、沿阶草、野茼蒿、金钱草等。苦楝多分布于周边民房附近以及道路两旁,作为标志性本土树种,苦楝在评价区多处均有分布,由于苦楝多生长于民房附近及路边,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以苦楝为建群种建立的群落林下植被群系较单一,多为荩草、鬼针草一类。④竹林评价区内的天然竹林群系为暖性竹林,主要为刚竹群系Form.PhyllostachysViridis,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以及山谷地带,林下植被较少,主要为盐肤木、野蔷薇、荩草等。⑤常绿灌丛评价区内常绿灌丛主要为檵木、红背山麻杆群系Form.Loropetalumchinense,Alchorneatrewioides;杜鹃、大叶白纸扇系Form.RhododendronsimsiiPlanch.,Mussaendaesquirolli;空心藨、硬骨凌霄群系Form.Rubusrosifolius,Tecomariacapensis;檵木、红背山麻杆群系在评价区分布广泛,沿岸、山脚区均有分布。群落中亦有大叶白纸扇、小果菝葜、硬骨凌霄等。草本主要种类为荩草、鸭儿芹、仙茅、金锦香、叶下珠等。杜鹃、大叶白纸扇群系主要分布于山脚附近,群落有大花醉鱼草、小驳骨、香樟的幼树、五节芒、乌毛蕨等,空心藨、硬骨凌霄群系在评价区内广泛分布。⑥落叶灌丛评价区内的落叶灌丛主要为小槐花群系Form.Desmodiumcaudatum;白背叶、粗叶悬钩子群系Form.Mallotusapelta,Rubusalceaefolius;紫珠群系Form.Callicarpabodinieri。草本层植被种类较少,一般为火炭母、狗尾草、蕺菜等。群落内亦有淡竹叶、蛇莓、盐肤木、荩草等植被。植被类型较少,仅有少量荩草、五节芒分布。⑦草丛评价区内草本群系主要分为五节芒群系Form.Miscanthusfloridulus;沿阶草群系Form.Ophiopogonbodinieri;海金沙、火炭母群系Form.Lygodiumjaponicum,Polygonumchinense;求米草、蛇莓群系Form.Oplismenusundulatifolius,Duchesneaindica;荨麻、芋群系Form.Urticafissa,Colocasiaesculenta。五节芒在评价区内广泛分布,在山坡上、道路边、溪流旁及开阔地成群滋长,到之处几乎都有五节芒分布,五节芒具发达根状茎。五节芒样方内常有火炭母、铁芒萁、荩草、蛇莓、艾、梵天花等植被分布,此类植被较矮,沿阶草在评价区内零星分布,(2)人工植被评价区内的主要人工用材林群系为杉木群系Form.Cunninghamialanceolata;马尾松群系Form.Pinusmassoniana;毛竹群系Form.Phyllostachysheterocycla。杉木群系在坝址附近山半坡有大面积成片分布,乔木层为杉木单一优势种,马尾松主要分布在山脚至半山区域,杉木和马尾松林下植被较少,常见有灌木类如小驳骨、粗叶悬钩子、苎麻,以及樟、苦楝等乔木幼树,草本有芒、铁芒萁、春兰、荩草、艾等。竹林下层植被类型较为丰富,尤其是山脚近河谷一代,分布着异叶榕、喀西茄、苎麻、空心藨、红背山麻杆、粗叶悬钩子、野蔷薇、刺五加、芒、鬼针草、金锦香、蛇莓、荩草、倒地铃等植被。(3)陆生野生动物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工程所在区域野生动物主要以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小型哺乳类等常见种为主,根据评价区主要生境判断,评价区可能存在的野生动物有如下种类。=1\*GB3①哺乳类评价区内常见哺乳类动物一般分布在林地、灌丛生境中,主要有华南兔(Lepussinensis)、红背鼯鼠(Petauristapetaurista)、花面狸Pagumalarvata)、中华竹鼠(Rhizomyssinensis)、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小家鼠(Musmusculu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等;=2\*GB3②鸟类评价区内山禽留鸟种类较多,常见有夜鹭(Nycticoraxnycticorax)、鹰鵰(Spizaetusnipalensis)、中华鹧鸪(Francolinuspintadeanus)、鹌鹑(Coturnixjaponica)、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小田鸡(Porzanapusilla)、山斑鸠(Streptopeliaorientalis)、小云雀(Alaudagulgula)、家燕(Hirundorustica)、秃鼻乌鸦(Corvusfrugilegus)、喜鹊(Picapica)、麻雀(Passermontanus)等;(3)两栖类评价区内的两栖类动物主要有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昭觉林蛙(Ranachaochiaoensis)、虎纹蛙(Hoplobatrachuschinensis)、大树蛙(Rhacophorusdennysi)等,主要生活在沿岸地带生境;(3)爬行类评价区内爬行类动物主要为中华鳖(Pelodisussinensis)、多疣壁虎(Gekkojaponicus)、金环蛇(Bungarusfasciatus)、银环蛇(Bungarusmulticinctus)、白唇竹叶青蛇(Trimeresurusalbolabris)、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mucrosquamatus)、眼镜王蛇(Ophiophagushannah)、渔游蛇(Xenochrophispiscator)、变色树蜥(Calotesversicolor)等;(5)昆虫类评价区昆虫种类丰富,常见有鞘翅目(Cole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半翅目(Hemi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同翅目(Homoptera)、缨翅目(Thysanoptera)、弹尾目(Collembola)、蜘蛛目(Araneae)、等足目(Isopoda)、蜈蚣目(Scoloenpdromorpha)等常见目的数种昆虫。(4)水生生生动物=1\*GB3①鱼类通过现场渔获物调查,对捕获的鱼类进行鉴定,走访当地村民,到当地早市调查,并查阅《资源县志》等资料,发现评价区鱼类种类较少,主要为鲤形目、鲇形目、鳉形目三大类。=2\*GB3②鱼类“三场”调查范围的鱼类中,无产漂浮性卵鱼类,因此,无大型不漂浮性卵鱼类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