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泽论中国当代文学_第1页
李敬泽论中国当代文学_第2页
李敬泽论中国当代文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敬泽论中国当代文学

毛护文的七大公共收藏包括四部小说。发达又敬业的传媒迅速将评奖信息报道到细枝末节的程度,让我们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也立体地阅读到来自各方的反应,有网民各执一端的“解构”,评委自道原委的“解密”,文学专家力求公允的解析。这当中,身为评委的李敬泽的答问值得玩味。他说,入围的24部作品,哪部获得茅盾文学奖都不会太让人意外,而没得奖的作品中也没有一部是会让人觉得遗憾的。他坦言:“因为在近四年的文坛中,并没有诞生一部惊天动地的作品,好到让人觉得不获奖就没有天理。”李敬泽这番自我消解式的答辩,也许会让关注当下文学,关注茅盾奖的读者感到气馁。笔者以为,这与其说是对评奖结果的“捍卫”,不如说是借此表达对当下文学状况的婉曲批评。入围作品都有资格获奖,又都不那么够格,评给你挺好,评给他也不坏,大家都是“七个小矮人”中的一个,千万别以为评上了就是实至名归,理所应当,没评上就是“遗珠”,是评委们的不公正,乃至是中国文学的损失。评奖从根本上说,变成某种“命运的馈赠”,一种“丢手绢”式的“游戏”。另一方面,相比历届评奖,这一届被认为是相对淡化“主旋律”的单一视角,更注重作品本身的艺术特征和影响,但问题是在文学创作整体水平并不令人满意的前提下,在开放、活力和政治标准相对宽泛的潮流下,批评家或评奖人所推崇的文学标准变得更加含混、不确定和挂一漏万,好比我们非得从七个小矮人中选出形象代理,那么选这个是认定他的鼻子长得有趣,选那个是因为头发红得出位———因而在舆论界仍然产生许多的争议和不理解,当然,任何一个评奖都免不了会有这样那样的非议。不过这当中《秦腔》的获奖倒是一定程度上的众望所归。《秦腔》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性不在于它作为一部乡土文学具备如何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这类作品常常被誉为的所谓“史诗性”,而更在于叙事本身所带来的诗性,一种形式所直接赋予的艺术和思想意味。《秦腔》延续了贾平凹一以贯之的手法,源自《金瓶梅》、《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诸如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不切入内心的、外部描写,来写“一堆鸡零狗碎的泼烦日子”。相比西方小说(如批判现实主义)的内聚焦、人物塑造的层次化和立体化,《秦腔》更像用写意和工笔兼具的传统技法画一张《清明上河图》式的巨幅国画。作者似乎一视同仁地关注着笔下的人物、事件,随着故事或人物活动而游走,来“描摹世态,见其炎凉”,但又不是全然效法传统,人物和生活的复杂赋予了作品对话式的复调,这种复调与其说是因为众多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复杂性———这在传统小说中早已有之———不如说来自人物精神世界、生活观念的非兼容的复杂性,现代世界(哪怕是乡村世界)的本质特征就是生存状态、生活观念的相异和相隔,因此,相比西方传统现实主义往往将作者、叙事人和人物三者融为一体,将叙事变成作者思想立场的直接外化的内聚焦方式,中国古典小说将叙事与人物拉开距离的“非人格化”叙事,常常更适合呈现现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毕竟我们已经远离了单一的古典时代,那种作者视角统贯文本的叙事恰恰造成了另一层面的遮蔽。《秦腔》有着巴赫金所说的“呈现杂语化世界”的文体特征。在清风街这个乡村小镇,在跨世纪的时间点,汇集了当代中国历史、现实的种种观念和理想,欲望与惶惑。这种汇集不是作者叙述者直接揭示出来,而是还原到人物的生活和行动中。无论是老支书夏天义对集体与农本的执著,还是新村委热衷于办市场,搞商品经济;无论是在乡村教师夏天智身上所展现的民间文化和儒家传统的价值与魅力,还是年轻一代对都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无论是疯子引生对美和爱的奇异而执著的想象,还是作家夏风所代表的从乡村走出的知识分子对乡村现实的隔膜与惶惑,种种力量与价值互相对立而错位地纠结在一起,乡土中国在传统的巨大遗存、现实的重重困境和现代的眩惑感召下彷徨、蹒跚,不知何往。通过《秦腔》,我们读到一个生机与危机并存,传统(既包括千年文明传统,也包括百年来的社会主义探索实践所留下的传统)正逐渐被裂解和遗弃,而新的生活又不知何出的乡土中国。在对“鸡零狗碎”的不动声色的叙述中,作品隐含着对乡村未来的巨大疑惑与忧思。同样是关于乡土题材,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则关注一个农村女性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命运变化。摆脱贫困、实现小康是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梦想,自然也是乡土文学的一大母题。女主人公楚暖暖的致富之路是命运机缘和个人奋斗相结合的产物,这是古往今来讲述成功故事的不二法门。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机缘呈现出各异的面目,这就构成了历史。从这个角度说,《湖光山色》展现了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和农民变化的一个侧面,以及在这种变化当中社会关系结构和人的物质与情感需求的演变。但《湖光山色》似乎过于被这个主题所牵引,作品聚焦在女主人公身上,仿佛在画一张星象图,星系的中心是楚暖暖的人生历程和个人奋斗,它发出的“引力”与“斥力”构成了“楚王庄”人与事的形态,环境和人物处理成速写式的粗线条,就像是众星拱月般来衬托楚暖暖的人生历程和个人奋斗。这不能不使这部情节曲折、文笔优美的小说显得单薄,缺乏深入到内心揭示转型时代世道人心的力度与广度。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描绘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堪称中国式的《百年孤独》,文化学者和社会学家肯定会对作品展现的大量原始形态的民俗学和神话学内容感兴趣。如果说《百年孤独》所表现的“孤独”不仅在于“马孔多”所代表的拉丁美洲与外部世界的隔绝,还体现为“马孔多”人自身的隔绝,那么《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世界只是与外界相隔绝,而这个世界的内部则相通相谐,因而作品更多地让我们看到一个原始部落民族令人尊重的生态方式和精神价值,洋溢着一种人性的温暖情调。“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如果说作品里的任何一个人物生活在我们这个所谓的“文明世界”,其情感、思维和行为都会让人觉得惊奇、难以理解的话,那么在那个鄂温克世界,他们则是自然的、顺理成章的。作品描述的虽然是一个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世界,一群远离现代文明的人,却依然与现实存在一种隐秘的联系。正如作品里的鄂温克女画家依莲娜虽然掌握了在现代都市谋生的技能,却仍然有一种难以治愈的“文明不适症”,依然要不断返回鄂温克营地,依然执著于用古老的技法从事绘画一样,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否意味着民族的文化、文明也应该一并遗弃呢?它是否能整合进现代文化、文明当中?从这个意义上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触及到《秦腔》一样的主题,尽管是以更为隐晦的方式。麦家的小说《暗算》获奖,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在某些人看来这是茅盾奖,或者说严肃文学向通俗化靠近的一个标志。《暗算》确实有许多通俗文学的元素,比如作品更多是靠传奇性的故事情节来抓住读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缺乏历史真实感。但《暗算》是一部在题材内容上非常讨巧的作品,在普通人眼里,国家的情报、密码破译部门本来就是神秘的、“有故事”的,在里面工作的人也一定充满传奇性,不可以以常识或现实的眼光打量,因此这类题材的作品似乎天然获得一种非现实化的许可,作家尽可以大展其传奇化的个人想象。比如作品里的归国女科学家黄依依,我们知道,建国后的前三十年,知识分子整体上经历坎坷,都生活得战战兢兢,努力向劳动人民靠拢,唯恐自己出格,另类。而小说里的黄依依却在生活和爱情问题上我行我素,无视道德和法律,大胆另类得令人叹为观止,却始终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容忍和保护。另一方面,《暗算》又与那些玄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