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工业化进程分析
本文在分析中国工业化的过程、问题和路径时,以我国工业化的为基础,捕捉了从“15”时期到本世纪前10年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同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以及消除障碍的确切方法。一、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分析(一)发展经济学对工业化演进的多国模式,是一个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提出了一个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产业结构迅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根据发展经济学尤其是实证研究的多国模式所揭示的理论线索,反映工业化阶段演进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均收入水平(GDP或GNP)的变动;二是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三是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现据此作一分析。1.工业化阶段钱纳里等人从结构转变过程的角度将各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划分为六个变动时期,其中的第二至第五个时期为工业化时期。也就是说,工业化按人均收入水平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表1可以看到,由于国际美元币值的变动,工业化阶段以人均GDP的不同年份美元来反映有很大的差别。以1970年美元计算,人均GDP280—560美元为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2100—3360美元为工业化的结束阶段;而以1996年美元来衡量,人均GDP1240—2480美元才进入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到9300—14880美元才是工业化的最后阶段。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准工业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一般处于第一至第三个阶段。以1970年美元来衡量,准工业国家人均收入的一般模式是350美元,大国模式是300美元,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国家是500美元。换算为1996年美元,进入准工业国家的一般大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1860美元。2.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工业工业化作为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一般模式(库兹涅茨,1971;SyrquinandChenery,1989),从三次产业GDP结构的变动看,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由于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开始时市场化已得到较大进展,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较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工业化就到了结束阶段(一般来说,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便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各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反映了工业化演进的阶段性。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是由于工业比重的上升,而工业比重的提高又是由于制造业比重的提高。根据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准工业国家(第一个阶段)制造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一般模式为18%,大国模式为19%,而随着工业化阶段的推进,与人均收入从280美元到2100美元(1970年美元)的变动相联系,制造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到36%。也就是说,当以人均收入水平衡量的工业化到了第三个阶段完成的时候,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基本上达到了最高水平,这个水平也被称为制造业比重上升的自然限制。与产值结构的变动相联系,就业结构的变动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但由于就业结构的变动不仅是人均收入水平变动的结果,而且更多地是人均收入水平变动的原因,即就业人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包括向工业或制造业)的转移本身带动了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就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已经通过人均收入水平变化的阶段性表现出来。3.重生产企业为重心的工业结构的演进历程根据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四个时期。第一个阶段是重工业化阶段,包括以原材料、基础工业为重心和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第二个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包括以一般加工工业(资源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和以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第三个阶段为技术集约化阶段,也包括以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和以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这三个工业结构变动阶段之间是相互衔接和部分重合的,可以说前一个阶段的第二个时期同时也是后一个阶段的第一个时期。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这三个阶段既存在着演进的先后顺序,又往往受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影响而交错在一起。一般来说,当工业结构处于重工业化阶段的第一个时期(以原材料、基础工业为重心)时,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当工业结构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迅速推进(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而当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以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时,工业化到了后期阶段。(二)中国工业化的基本过程1.在gdp和工业化的发展中,我国工业经济总体结构比较不尽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迅速推进工业化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特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和人口数量巨大使人均收入水平很低。1952年开始工业化时,我国的人均GDP只有119元人民币,按当时平均汇率换算大体相当于50美元。在改革前的26年中,我国的工业化一直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大幅度推进的,工业比重的迅速上升几乎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动失去了联系。到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只为379元人民币,按平均汇率换算只有223美元,明显低于一般模式中作为工业化起点的人均收入水平(见表1)。即使按照麦迪森(1999年,中文版第262页)偏高的换算指数折算为1990年国际美元,高达979美元,也低于一般模式中进入工业化第一阶段的人均收入水平。而这一年我国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为44.3%,与1952年的17.6%相比上升了26.7个百分点;如按麦迪森调整过的数字(同上,第257—258页)计算,我国工业在GDP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9.9%上升为1978年的34.7%,也提高了24.8个百分点,均远远快于一般模式中工业化演进的速度;同时,工业比重也上升到高于其他准工业国家的水平。这个工业比重提高与人均收入水平上升相分离的特殊现象所带来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第二,我国是在市场化落后的条件下迅速推进工业化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开始时市场化已经得到较大进展,第三产业的比重较高,随着工业化阶段的演进,市场化继续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以低于工业化率的速度继续上升。而我国在工业化起点时市场化程度和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特别是在工业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市场化没有得到相应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也没有逐步提高。改革前的26年,GDP结构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却有所下降,由1952年的28.6%下降为1978年的23.7%,降低了4.9个百分点,如按麦迪森调整过的数据计算,则由29.8%下降为28.3%,降低了1.5个百分点。市场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状况,导致了改革初期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结构性偏差。这种结构性偏差在80年代有所好转,但90年代以来又趋于加深(我们将在下面分析这个问题)。第三,我国的工业化在计划经济时期打下基础并留下了滞后影响。计划推动的工业化与市场推动的工业化的不同特点,是产出结构的变动与需求结构的变动相分离,并阻碍了工业化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形成和作用。这不仅表现为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强制性高速推进工业化,以及工业比重片面提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结构偏差,而且留下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脱节,在工业的产值比重很高的同时农业的就业比重仍居高不下,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出去;二是计划推动的工业化任务基本上由国有工业来承担,造成国有工业的产业分布很宽,而国有企业难以从衰退产业中退出、缺乏有效的淘汰和破产机制,则制约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阶段的演进;三是计划推动的工业化与市场化进程的分割,以及计划经济的滞后影响,导致第三产业中的很多部门至今仍是国有企业居垄断地位,市场机制不能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使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与工业化的进程相协调。2.对我国增收的比较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给我们判断目前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带来了困难。从国际比较看,衡量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指标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而我国的相应衡量指标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指标的国际比较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从人均收入水平看,对我国的人均GDP或GNP(这两个数据在我国差别很小)美元数,国内外有很多不同的测算数据。表2列出了三种较有影响的数据,并根据笔者对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值的判断增加了以1990年不变价格测算的美元数据。从表2可以看到,与一般模式的人均收入水平所反映的四个工业化阶段相比(见表1),我国按世界银行图表集方法计算的人均GNP美元数,还没有进入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按笔者估算的人均GDP美元数,大概自1993年以来进入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而按照世界银行PPP方法测算的现值国际美元和麦迪森测算的1990年美元数,则从1994年以来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总的说来,我国的人均GDP美元数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大概只处于钱纳里等人按人均收入水平划分的第一个至第二个阶段之间。以表1中麦迪森对我国人均GDP的测算数据与他对其他国家人均GDP的同样测算结果相比,我国1998年的人均收入水平大概相当于日本1958年、韩国1975年、泰国1987年以及拉丁美洲大国巴西1970年的水平(麦迪森,1997年,第136—144页)。而用笔者的测算结果来与麦迪森的这些数据进行比较,我国1998年的人均收入水平分别只相当于日本1948年、韩国1966年、泰国1972年以及巴西1950年的收入水平。单纯从人均收入水平看,后一种比较结果也许更符合实际情况,但对于人均收入水平所反映的工业化进程来说,我国的工业化阶段相当于这些国家在这些年份的工业化水平吗?其次,从产业结构水平看,由于结构偏差的存在,我国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中一直占最大比重。1996—1998年第二产业的年平均比重以当年价格计算为49.3%,以不变价格(1990年价格)计算为54.7%,均高于一般模式中工业化完成阶段的第二产业比重;而第一产业的比重1995年以后便下降到20%以下,1996—1998年的当年价格比重为19%,不变价格比重为17.2%,这标志着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总的说来,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高是由于工业的比重高。1996—1998年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当年价格比重为42.5%,不变价格比重为49.4%,均达到了一般模式中工业化结束阶段的水平。而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以独立核算工业的数据换算(我国没有公布整个制造业的增加值数据),1997年为37.5%,同样高于一般模式中工业化第三个阶段结束时的制造业水平(即标志着制造业比重最高水平或自然限制的36%)。也就是说,我国工业或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所反映的工业化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工业化完成阶段的水平。但是,在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中,1998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仍高达49.8%,第二产业的比重只有23.5%,这种就业结构水平所反映的工业化水平只处于一般模式中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这种情况与人均收入水平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是一致的。显然,这与我国劳动力人数庞大而第三产业不发达有很大关系。第三,从工业结构高度看,我国经过改革前的重工业化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补课”,已基本完成了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但在向高加工度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消费品工业过度扩张,而重加工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较快发展,影响了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导致高加工度化阶段一直停留于一般加工工业为重心的时期,不能逐步升级并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工业结构高度所反映的工业化水平,只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动决定着需求结构的变动,是工业化阶段演进的基本动因,因而人均收入水平反映的工业化阶段是一个较为客观的指标;而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受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结构导向机制(市场或计划)以及宏观产业政策的影响,其反映的工业化阶段往往包含了一定的主观因素,特别是我国结构偏差(工业比重过高)的特点使产业结构水平难以直接作为判断工业化阶段的依据。因此,如果以人均收入水平指标为主要依据、以产业结构水平和工业结构高度两个指标为辅助依据,来判断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那么,在三阶段的划分中,我国目前大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上半期;在四个阶段的划分中,我国目前大概处于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和影响(一)工业化形成的非均衡性条件下,工业结构增长,出现结构性障碍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一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片面推行工业化而形成的产业结构偏差;二是在工业持续高速扩张的情况下工业结构升级缓慢而出现的结构性障碍。这两个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变得突出起来。1.90对不同类型经济企业的工业比重普遍较改革初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相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就存在着较大偏差,其特征是在GDP结构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80年代我国工业从而第二产业的当年价格比重明显下降(不变价格比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的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因而结构偏差有所好转。但90年代以来在工业化继续演进的过程中,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态势使结构偏差又突出起来。第一,工业比重大幅度上升使第二产业比重升幅过大。从1990年至1998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当年价格比重上升7.6个百分点,不变价格(1990年价格)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的比重分别上升5.2个百分点和13.1个百分点,均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变动趋势。库兹涅茨测算的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率,是工业(他的工业范围相当于第二产业)产出在GNP中的比重每10年增加1—6个百分点;钱纳里等人测算的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率,是制造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每10年平均增加3.5个百分点。而我国在工业比重很高的条件下,90年代以来的工业化率还比一般模式高得多。1996—1998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年平均比重与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一般模式相比要高出10—20个百分点,与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在相近发展阶段的情况相比大概也是这样。而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的原因是工业的比重过高。第二,第三产业的实际产出比重下降。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当年价格比重略为上升,1998年与1990年相比提高1.5个百分点,但这种上升只是相对价格水平提高的结果。以不变价格(1990年价格)计算,第三产业的实际产出比重出现下降趋势,1998年与1990年相比降低3.4个百分点。这使我国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状况更加突出,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1996—1998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年平均当年价格比重为31.7%,不变价格比重为28%,与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一般模式相比大概要低10—20个百分点。与发展中国家90年代的情况相比也是如此,1994年,除中国和印度以外的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为39%,下中等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为49%。2.90重工业化、重加工、技术集约化行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在改革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80年代后期加强基础工业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因而到90年代初期,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另一方面,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消费品工业高速扩张为重心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到90年代初期也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在这种条件下,工业结构本来应当向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为重心发展的阶段转变,使重工业化与高加工度化结合起来,才能为工业结构向技术集约化阶段升级奠定基础。但是,90年代初期以后我国消费品工业继续扩张,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较快发展。以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数据计算,1992年,重加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为26%,到1997年为25.2%,反而下降0.8个百分点;重加工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1992年为29.2%,到1997年为28.5%,也下降了0.7个百分点。机电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1992年为21.5%,1997年只为21.3%;机电工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1992年为24.1%,1997年仍为24.1%;由于消费类机电工业增长较快,投资类机电工业即主要的装备工业的实际比重也是下降的。如果用整个工业的数据来测算,这种趋势将更加突出,因为非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在重加工业以及装备工业的分布比例更低。要是说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结构升级受到基础工业薄弱的制约,那么90年代以来工业结构升级缓慢的基本表现则是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得不到较快发展,阻碍了由高加工度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的转变。实际上,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以及工业结构变动的特点,使90年代以来我国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进程交错在一起,装备工业或者说投资类机电工业的较快发展,既是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阶段演进的需要,又是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的重要内容,因为机电工业本身就是相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其较快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上升。而我国机电工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1997年只有24.1%,比日本1965年的机电产业比重(25.2%)还低1.1个百分点,这反映了我国工业结构的较低水平。(二)经济增长情况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工业化的重要作用是带动经济较快增长以及增长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问题却对当前的经济增长态势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1.消费结构发生的回归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模式,反映了各个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是由需求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所决定的。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都可能偏离于一般模式,但如果大幅度偏离于一般模式,就表明生产结构不适应人均收入水平所决定的一般需求结构。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一般趋势,而需求的增长是由需求结构的变动决定的,所以生产结构偏差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会受到需求增长的制约。作为产业结构偏差的一个主要方面,我国的工业比重过高,从理论上说就是工业品的供给水平超过了人均收入水平及需求结构决定的正常需求水平。虽然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工业品消费比重一直很高并形成了惯性,由此导致整个经济对工业品的需求比重也很高,但需求结构变动中物质产品需求比重下降而服务产品需求比重上升毕竟是一种具有内在规律的趋势(恩格尔定理的扩展说明了这个趋势的普遍性),对工业品的需求增长不能不受到这种趋势的制约。其结果是,在市场机制起调节作用并且没有外力干预的条件下,工业品相对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越来越突出。当前的情况正是这样,市场相对饱和使工业增长不能恢复到较高速度,从而由工业增长支撑的经济增长速度难以回升。这表面上是总需求不足的影响,其实是产业结构偏差导致的需求结构的制约。同时,工业结构升级缓慢导致工业品的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动,对内不能适应居民消费水平升级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趋势以拉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长,对外不能较快增强国际竞争力以促进商品出口的稳定扩大。近两年我国国内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工业品出口增长乏力,使经济持续增长受到阻碍,与工业结构升级缓慢所带来的影响是相联系的。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我国工业化中的结构偏差特点(即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比重一直偏低的特点)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服务消费比重应当是较快上升的。但我国消费性服务的规模、种类和质量不适应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由于服务消费与产品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不具有可替代性,生产结构的偏差难以通过消费结构的调整来缓解。加上服务的特点是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服务供给不发达,服务需求就难以表现出来,潜在的服务需求更不可能被开发出来。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与这种状况有很大关系。2.各行业发展水平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增长效率的提高促首先,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影响了第一二产业和整个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第三产业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为第一二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服务的。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仓储、金融保险、教育、科研、技术服务等产业部门,不仅是连接生产与市场的中间环节,而且是其他产业提高发展水平的重要条件。这些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滞后会影响第一二产业以至整个经济的协调增长和增长效率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在GDP中的比重是下降的,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则一直很低,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水平与其他国家的相同发展时期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第一二产业的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效率改进一直未能取得大的进展,整个经济不能转入效率提高型的持续增长轨道,这种情况与第三产业的不发达特别是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有直接关系。其次,工业结构升级缓慢影响了工业和整个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更新和升级不可能主要依靠进口来解决,而更多地要靠国内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的发展来提供,因此装备工业的较快发展是国民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增长质量的基本条件。但90年代以来装备工业的发展滞后影响了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影响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较快发展,使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受到阻碍。在这种条件下,工业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缓慢,质量和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对内不能有效拓展消费需求,对外不能较快增强国际竞争力,工业增长质量以至整个经济增长质量就不能取得较大的改进。三、中国工业化阶段的困难和道路(一)工业化是我国长期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第一部分的分析,我国目前的工业化水平只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上半期,继续推进工业化依然是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的特殊性以及产业结构偏差的存在,现阶段的工业化仍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内容,同时也受到一些与此相联系的因素的制约。1.农业劳动力转移,应当在农业的总体发展中同时推进从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和特点看,当前推进工业化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们以人均收入水平作为判断我国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依据,不仅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偏差使我们难以用工业或制造业的比重作为主要的衡量尺度,而且因为在市场机制起调节作用的条件下,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动决定需求结构的变动,而需求结构的变动从根本上说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变动乃至工业化的进程。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我国目前还有70%左右的农村人口和50%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工业化的成果。要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工业化的进程,首先就要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世界银行在《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说:“世界银行始终认为工业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生产率和收入的一个手段。”(第2页,专栏1.1)而要达到工业化的这两个目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使农业剩余劳动实现非农化。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相当庞大,在这方面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十五”期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是工业以至整个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因此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项既重要又迫切的任务。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将带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下降和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同时也带动农村城市化即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和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这些都是工业化阶段演进的重要体现。值得提出的是,由于我国工业的规模已经较大,比重已经过高,其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提高产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因而在我国进行了近20年的农村工业化不宜再继续下去,也就是说不宜再发展乡村工业,或者说要限制乡村工业的扩张。乡村工业所具有的增加就业的作用可以由城市的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来承担。从这个角度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宜再采取就地转移的方式,而应当主要走异地转移的路子,从而使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推进。第二,推动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市场化是工业化开始的前提,也是工业化演进的条件。我国由于市场化明显滞后并影响了工业化的有效推进,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便成为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市场化,就是各种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相应的发展,消费者、生产者和资源所有者的行为市场化,对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人才、技术、知识、教育、信息等)的供给与需求通过市场进行,从而作为市场中介的商业和各种服务业有了充分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我国市场化落后的基本表现是各种市场和市场中介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太低。要提高市场化的水平从而为工业化的有效推进创造条件,应当促进各种要素市场和市场中介的迅速发展,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第三,推动工业结构升级以带动工业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工业化的基本支撑力量,是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技术变化、专业化以及贸易扩张,正是这些力量推动着人均产值或生产率的上升。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一般伴随着工业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上升,而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缓慢影响了这两个方面的进展。目前我国工业比重过高的结构性偏差,使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超过人均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决定的需求水平,因之工业化的进程对工业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国际市场的拓展有更大的依赖性。因此,在现阶段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加快工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工业增长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一个重要任务。2.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我国的国情和体制特点,以及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性和存在的问题,使当前工业化阶段的演进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两点。其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通过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扩张来实现的。在与我国工业化阶段相近国家的一般模式中,库兹涅茨研究的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数据表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钱纳里、埃尔金顿和西姆斯模式表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是基本同步的,赛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则表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略快于第二产业。但我国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在原本并不高的情况下,上升速度却很缓慢,1998年与1990年相比只提高2.1个百分点,同时有关数据表明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这说明现阶段第二产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有限。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一份调查资料(1980年,第299—304页),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工业生产大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有2/3以上的国家的工业就业人数增长超过生产率的增长,而生产率增长超过就业人数增加的国家不足抽样调查对象的1/3。也就是说,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看得比工业生产率的提高更为重要,从而推行了以增加就业为主的工业化战略。但是,我国“十五”期间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面临着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增长质量的任务,如何处理好工业部门扩大就业与提高生产率的关系,是当前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两难选择。其二,工业化进程中的需求制约。需求增长和需求结构变动是工业化演进的基本动因。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偏差的影响,我国近、中期内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工业增长将受到需求不足的制约。我国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而居民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消费水平太低。根据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变动和消费支出特点估算,农村居民第一轮消费扩张期的到来大概要到2003—2005年,只有在农民消费扩张期到来之后,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出现新一轮的大规模扩张。在此之前,如果没有分配和消费领域的重大改革或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受到市场需求的明显约束。而即使进行一些大的改革或调整,工业以至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也将逐渐由高速转为中速,预计下个世纪前10年第二产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5%,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增长速度约降低6.5个百分点。按照卡尔多的模式,产量每增长1%,就业量和生产率分别各增长0.5%,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下个世纪前10年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速度要比90年代降低近一半。这种趋势将使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很大制约。同时,在工业品市场相对饱和的条件下,工业领域的技改投资和结构升级也会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二)促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途径根据我国现阶段工业化的任务,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排除当前面临的困难,推动工业化的进程。1.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带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投资,扩大农村地区市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影响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因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关系到一系列矛盾的缓解从而工业化过程的推进。现阶段我国工业的较高速稳定增长,依赖于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而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带动的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但是,目前工业部门本身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已相对有限,需要主要靠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来承担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现阶段推进工业化的模式应当是,由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来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较快转移,由此带动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较大幅度上升,再由此支持工业的较高速稳定增长和工业化阶段的演进。也就是说,通过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消除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与工业产出比重不协调所产生的工业化进程中的需求制约,达到迂回地推进工业化阶段的目的。在这个模式下,农民通过进入第三产业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扩大对工业品的消费,享受工业化的成果;而城市居民则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对服务的需求,实现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升级。同时,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也获得了需求增长的支撑条件。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要求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宏观产业政策应当引导社会投资更多地进入第三产业部门。目前我国服务业很不发达,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教育、科研、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公共服务、居民服务等产业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所决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高速增长至少能够对我国今后10—15年的经济较高速增长提供重大的支撑作用。只要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重点转向了这些第三产业部门,工业投资和发展的相对规模就会趋于合理。2.推进市场竞争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我国市场化滞后和第三产业不发达与经济体制的制约有很大关系,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各种要素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技术开发转让合同认定范围及规则
- 2025建筑建材购销合同
- 2025年公司停车场车辆停放服务及免责条款协议3篇
- 2025年度变压器出口业务代理与市场开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现代农业土地承包权流转及项目实施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机租赁与农业生态旅游合作框架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店面转让定金及市场推广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停车场设施设备检测与维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业合作协议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耕地租赁与农业资源保护合同3篇
- 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大学生自主创业证明模板
- 少儿美术画画 童画暑假班 7岁-8岁 重彩 《北京烤鸭》
- 每日防火巡查情况记录表【范本模板】
- 所有质粒载体汇总
- 主蒸汽及再热热段管件技术协议-终版
- 《简·爱》-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之必读名著对比阅读训练
- 交通灯课程设计交通灯控制器
- 肿瘤科常见急重症
- 03SG715-1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NACL)构造详图
- 尽职调查工作底稿1_公司业务调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