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生物学及地史学考试复习题1.什么叫化石?2.什么叫原则化石?3.指相化石的概念?能够批示生物生活环境特性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组合,也沉积着不同的沉积物,形成不同的沉积相,如海相、陆相、泻湖相等。老师课件描述:能够明确反映某种特定环境条件的化石。4.优先律?生物命名法中一条重要原则是优先律,即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动物、植物命名法所规定的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老师课件描述: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所规定的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
5.物种?物种是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基本分类单元,它不是认为规定的单位,而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实体。
7.化学(分子)化石?地史时期生物遗体有的虽未能保存,但分解后的有机成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仍可残留再岩层中。这些物质视之无形,但含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分子构造,足以证明过去生物的存在,故称为化学化石或分子化石。
8.印模化石与印痕化石如何区别?印痕化石:生物软体在围岩上留下的印痕。印模化石: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
9.化石的保存类型: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实体化石: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的化石。模铸化石:保存在岩层中生物体的印模和铸型。遗迹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10.化石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看笔记
11.适应辐射与适应趋同?适应辐射: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或地理条件而发生物各分化。适应趋同:亲缘关系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似。
12.古生物钟?“古生物钟”是用珊瑚等化石表壁上留下来的节律生长痕迹,计算地质时期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认为每条生长纹代表一昼夜时间。13.自然选择?生物与环境是一种统一整体,生物必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裁减”14.群落?居住在一种特定区域内的生物组合。15.生态系统?指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所构成的一种综合生态系统。
16.集群绝灭与背景绝灭?
17.澄江生物群及寒武纪生物大暴发?澄江生物群:涉及大量无壳和有壳动物化石,涉及水母、三叶虫、蠕虫类、甲壳类、腕足类,甚至脊索动物等。发现于云南的澄江和晋宁地区下寒武统中,其它尚有加拿大的Burgess动物群。寒武纪生物大暴发:寒武纪初(5.4亿年),几乎全部具硬体的动物门及绝大部分的纲都已出现、造门的时代、以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占优势,占60%,次为腕足动物门,占30%。19.原生生物和后生生物?原生生物:原生生物为含有细胞核的单细胞或单细胞的集合体,涉及类动物的原生动物和类植物的低等藻类(如甲藻、硅藻、金藻、绿藻等)。后生生物:除原生生物外全部其它生物的总称。20、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根据海洋生物的摄食方式和食物类型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滤食动物、食泥动物、寄生生物、杂食动物。根据海洋生物的居住地段和运动方式分为:游泳生物、浮游生物、假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具游泳器官、能主动游泳的生物。浮游生物:没有真正的游泳器官,常随波逐流、被动地漂浮在水中。假浮游生物:没有真正的游泳器官,往往附着在水草、树干或其它游泳生物的身上,被动地在水中漂浮。底栖生物:海底固着生活、躺卧海底生活、潜穴生活、钻孔生活、海底爬行生活、近底游泳生活。21.造礁珊瑚的生活环境及研究造礁珊瑚的意义?生活环境:均为复体珊瑚,深度在20m左右最适宜,温度18--300C、最适宜是25--290C,盐度34--37‰,规定水体清澈,现今赤道南北300范畴内(重要在280内)。研究造礁珊瑚的意义:根据造礁珊瑚严格的生态环境及其分布规律,能够断定各个地质时期的赤道位置、古纬度、古气候的变迁以及为其它学科提供地质上的证据。22.简述生物的环境分区及各区的生物特点?按海陆分布的地理分区:陆地、海洋。按海拔高度及海水深度的地理分区:高山区、平原区、滨海区、浅海区、半深海区、深海区。按纬度划分的地理区:极地区、寒带区、温带区、亚热带区、热带区。大陆生物环境分区:陆地环境生物区:涉及山岭、丘陵、平原、内陆盆地等,主体为受剥蚀区。常见化石为植物、孢子花粉、哺乳动物骨骼、腹足动物等。河流环境生物区:涉及各个水系的主干及支流河床、河岸和河口三角洲等。化石重要产于山麓附近的水流沉积及河道形成的河床和沙滩沉积物中。见化石重要为硅藻、轮藻、孢粉、介形虫、软体动物、鱼类和哺乳动物等。沼泽环境生物区:是陆地上的低洼潮湿地段。植物丛生,常有泥炭堆积。沼泽沉积普通以黑色泥岩为主,夹煤层,含大量植物化石。湖泊环境生物区:涉及含盐度不同的咸化湖泊和淡水湖泊。各类化石比较丰富,重要有植物孢粉、种子、钙藻、昆虫、鱼类、陆相介形虫、叶肢介和脊椎动物等。海洋生物分区:滨海生物区:生物总体贫乏,除某些与海底有关的植物外,动物普通含有坚硬的外骨骼,固着生长在岩石上、潜穴生活或在硬底上钻孔生活。浅海生物区:生物种类多,分异度高,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此区;海底是底栖生物生活的重要场合,且多为狭盐分生物;中部生活着游泳生物;上部生活着浮游生物。半深海生物区:普通没有藻类生长,生物种类稀少,底栖生物以食腐类生物为主。深海生物区:生物稀少,重要为某些特化无眼的鱼类和甲壳类;生物骨骼多为硅质,食泥或食腐。远洋生物区:为远洋浮游生物和游泳生物的重要生活场合。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食源,它们死亡后壳体沉入海底常形成硅藻、放射虫、或有孔虫软泥。23.如何分辨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原地埋藏:化石普通会比较丰富,化石形体也比较完整,如出名的北美沥青坑化石群。异地埋藏:生物死亡后经历了因多个因素从甲地到乙地的搬运,这类化石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24.如何拟定双壳纲的前后?具体办法以下:普通喙指向前方。壳前后不对称者,普通后部较前部长。放射及同心纹饰普通由喙向后扩散。有耳的种类,后耳常不不大于前耳。外套湾位于后部。肌痕,单个位于中偏后,两个则前小后大。25.简述双壳动物与腕足动物硬体的重要区别?26.三叶虫的面线类型及其特性?按面线后支与头甲边沿相交点的位置,分后颊类的面线、前颊类面线、角颊类面线。
27.根据头甲与尾甲的大小关系,能够分为几个尾甲类型?1)尾甲极小的称小尾型。2)尾甲不大于头甲的称异尾型。3)尾甲与头甲大致相等的称等尾型。4)尾甲不不大于头甲的称大尾型。28.介绍三叶虫的背壳构造?三叶虫头甲构造:形状:多呈半圆形,中间隆起部分为头鞍和颈环,其它扁平部分称颊部。三叶虫背甲构造:成分:以碳酸钙和磷酸钙为主,质地坚硬。形态:背甲呈长卵形或圆形,普通长3-10cm,最小不及5mm,最大可达70cm,从构造上可分为头甲、胸甲和尾甲。三叶虫尾甲构造:多呈半圆形或近三角形、由若干体节愈合而成,少则1节,多达30节、中央为尾轴,两侧为肋部、肋沟较间肋沟深而宽、边沿宽窄不一,有时含有多个尾刺。
30.正笔石的十种胞管类型及其特性?1.均分笔石式:胞管直管状。2.单笔石式:胞管外弯呈钩状。3.卷笔石式:胞管外卷呈球状。4.半耙笔石式:胞管向外扩展,大部分孤立,呈三角形。5.耙笔石式:呈全孤立耙形。6.纤笔石式:胞管腹部呈波状波折。7.栅笔石式:胞管强烈内折,具方形口穴。8.叉笔石式:胞管口部向内转曲。9.瘤笔石式:形成背褶,口部内转,腹褶弱。10.中国笔石式:形成背褶及柱状腹褶。
31.笔石的生态及地史分布特性?生态:生活方式:树形笔石类大部分为固着生活,其它各类笔石大都是浮游生活。生活环境:滨海、陆棚边沿到陆棚斜坡等海域。保存岩性:能够保存在各类沉积岩中,但以页岩为主,特别黑色页岩。地史分布特性:始现于中寒武世。寒武纪以树形笔石类为主。奥陶纪正笔石类极盛。志留纪开始衰退。早泥盆世末正笔石类绝灭。树形笔石目的少数分子延续到早石炭世绝灭(笔石完全绝灭)。32.笔石页岩相?以黑色页岩及硅质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等浮游生物化石,而不含或少见底栖生物化石。普通反映了还原条件下的滞流台槽、较深海和深海环境,水体宁静、海底缺氧,多H2S气体和黄铁矿,底栖生物无法生存,只有漂浮于水面的笔石死后下沉,又无其它生物吞食,故而得以大量保存。该相是奥陶纪和早志留世普遍存在的生物相。因此黑色笔石页岩成为指相标志,这对恢复古地理、古环境含有重要作用。
33.脊椎动物演化的重大事件?颌的出现:有效捕食(棘鱼、盾皮鱼开始),在进化中有重要意义。水生Þ陆生:进化史上又一里程碑(水陆两栖)。羊膜卵:它的出现是进化史上的第三件大事,完全脱离水,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变温Þ恒温,卵生Þ胎生: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加紧了动物发展的步伐,以致最后产生人类。34.试述脊椎动物各纲在生物进化上的重要特性?鱼纲:身体纺锤形、流线型;不具五趾肢骨,但发育鳍;全部水生、冷血、鳃呼吸。两栖纲:个体变态发育:幼体鳃呼吸,无成对附肢,生活于水中;成年肺呼吸,具四肢,但需靠湿润的皮肤(富于腺体)协助呼吸头骨多扁平,骨片数目较鱼类减少,鳃盖骨化,体外皮肤厚或披有骨甲。爬行纲:产生了羊膜卵;它是动物征服陆地、在陆上繁殖的重大进步。鸟纲:最成功的飞行脊椎动物。含有高而恒定的体温(37.0-44.6°C),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身体流线型,具羽毛,前肢成翼,骨骼致密轻巧,髓腔大。含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含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造巢、孵卵、育雏),确保后裔有较高的成活率。哺乳纲: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含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牙齿分化,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体构造比爬行动物更进化和结实,普通具快速运动的能力;、胎生、哺乳。1板块、板块边界分类?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边界分类:张裂型板块边界(离散型边界)和聚合型板块边界(汇聚型边界)和错动型板块边界(转换型边界)三种类型。2沉积组合与沉积相?沉积组合:沉积组合又称沉积建造,它反映的是沉积作用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沉积组合是在一定的地史发展阶段(构造演化),其沉积过程能够反映重要构造环境的,在成因上互有关联的沉积相的共生综合体。沉积相: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连系的沉积特性和生物特性的总合。3南丹型?地层:重要为暗色含浮游、游泳生物的薄层泥岩、泥灰岩、泥晶灰岩和硅质岩。生物化石:菊石、竹节石及无眼的三叶虫。环境:较深水滞流贫氧的微型裂陷槽(台内断槽)沉积。4象州型?地层:浅水碳酸盐岩为主,厚度较大。生物化石:丰度和分异度高;以腕足、珊瑚、层孔虫、苔藓虫大量繁盛为特色,并有双壳、腹足、头足、三叶虫、棘皮类、厚壳竹节石、介形虫、藻类等多门类化石。层孔虫、复体四射珊瑚和层孔虫为主筑积而成的生物礁广泛分布。环境:浅水富氧的碳酸盐台地环境。5地层叠覆律?地层叠覆律: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练新的(上新下老)。6生物层序律?生物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似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似。7.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1只有那些现在能够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干原生地重叠在一起。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2当海水侵进时,沉积岩的横向变化次序与纵向次序是相合的;海水后退时,海退序列所形成的岩相变化次序则相反。8.界限层型和单位层型?界限层型:给定义和识别一种地层界限作原则用的一种特殊岩层序列中的一种特殊的点(-标定年代地层单位界限的一种特殊的点)。单位层型:作为阐明和识别一种地层单位的原则。单位层型的上限和下限是它的界限层型(-地层单位的典型剖面)。9.垂向加积作用和侧向加积?垂向加积:垂向加积是指沉积物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从沉积介质(水体)中自上而下降落,依次沉积在沉积盆地底部的沉积作用。形成“千层糕式”的地层。侧向加积:侧向加积是指沉积物在搬运介质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和堆积作用。如曲流河河道侧向迁移形成的侧向加积作用、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与海滩、障壁沙坝的进积作用以及滨岸沉积的退积作用等。10岩相和生物相?岩相: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和表明沉积环境的岩性特性和生物特性的总和,就叫做岩相。生物相:陸地上因溫度、降雨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氣候形態,某氣候區內含有共同適應特性的動、植物群集,組成生物相。當提及某一種特定的生物相時,並非指地球上的某一個地區,而是指含有相似應特徵的生物群集組合。也就是說,生物相能够視為許多生態系中生物群集的組合。11沉积环境?一种含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自然地理单元。a海洋沉积环境----滨海(滨岸,泻湖,潮坪),浅海(陆缘海,陆表海),半深海,深海。b海陆过渡沉积环境----三角洲。c大陆沉积环境----冰川,河流,湖泊,沼泽,山麓等。12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截合):由于地壳运动,早先沉积的地层不仅上升为陆上剥蚀区遭受剥蚀,并且还发生了褶皱运动后再沉积。两套地层之间不仅隔着大陆侵蚀面,并且两者的产状呈截交关系。13赔偿与非赔偿?盆地基盘沉降速度=沉积速率的状况下,称为赔偿,这时水体深度保持不变,岩性、岩相保持稳定,沉积厚度=沉降幅度。非赔偿指盆地基盘沉降速率不不大于沉积物堆积速率,这时盆地水体加深。14.组与阶?组:是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厚度几十到几百米,由单一岩性或岩性组合构成,与上下地层岩性上有明显区别,组内不能有沉积间断.横向上要有一定的范畴。阶:阶是年代地层学的基本工作单位,它也是可在全球范畴内识别的原则年代地层等级系列中最小的地层单位。15.地槽旋回与构造旋回:地槽旋回:槽台论者将地槽从开始形成坳陷,继之强烈沉降到地槽回返闭合,褶皱上升形成山系的演化过程称为地槽旋回。构造旋回:构造旋回,又称造山旋回,大地构造旋回“槽台论”把一段时间内,在其中原来的活动带通过前造山带、造山带和后造山带演变为稳定的造山带(或称年青地台),称为构造旋回。16.地层对比和划分的概念?地层划分:根据地层的特性和属性(如岩性、化石和不整合面等)将地层组织成对应的单位。地层对比:表达地层特性或地层位置与否相称。根据所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有不同种类的对比。岩性“对比”是论证岩石特性和岩石地层位置的相称。两个含化石层的“对比”是证明化石内容和生物地层位置相称。年代“对比”是论证年纪和年代地层位置的相称。17.海侵超覆和海退退覆?海侵超覆:由于海侵使得沉积盆地范畴不停扩大,后期形成的沉积层超越其下伏的较老的沉积层而盖在更老的地层之上的现象。超出的部分即超覆区。海退退覆:由海退造成的地层分布范畴不停缩小的现象。18.相变?地层的岩石特性和生物特性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宜昌和山东寒武系原则剖面?20.黔西南贞丰三叠系剖面?21、叙述古生物学在地层划分和对比中的应用?建立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表:这是古生物学在地质学中应用最广、成效卓著的方面。根据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的进步性、阶段性和不可逆性建立了从前寒武系到第四系的地层系统和对应的地质年代系统。划分和对比地层:生物地层学办法中,历史最久的是原则化石法。原则化石须含有下列条件:存在的地质年代短,方便精确地拟定地层年代;地理分布广泛,方便易于找到并可作大范畴的对比。22.地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地层划分的根据;说出重要的三个地层单位系统及对应的地层单位以及三个地层单位系统的关系。?重要的三个地层单位系统:岩石地层单位系统、生物地层单位系统、年代地层单位系统。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时间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时间带。生物地层单位:延限带,顶峰带,组合带,种系带,共存延限带,间隔带等。地层单位系统之间的关系:生物地层单位与岩石地层单位是根本不同的两类地层单位,各自所根据的鉴别原则不同。岩石地层单位具穿时性,而时间地层单位不穿时性。时间地层单位的根本特点在于它与时间严格对应;而岩石地层单位的上下界限与时间界面是不一致的。岩石地层单位所根据的岩性特性重要受沉积-古地理环境控制,因此,岩石地层单位的地理分布只能是区域性的.时间地层单位没有固定的具体岩石内容,而岩石地层单位当岩性特性发生变化后,单位名称也变化.时间地层单位反映了全球统一的地质发展阶段,对理解全球地质史有巨大的优点;而岩石地层单位反映了一种地区的地质发展阶段,对理解某一地区的地质发展史有重要意义。23.洋壳盆地的发展过程。从板块构造观点来看,洋壳盆地并非永恒存在,普通都经历开裂、扩张、收缩、闭合的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在陆壳基础上因拉张开裂形成大陆裂谷,当尚未形成海洋环境。如当代的东非裂谷。2.初始阶段:陆壳继续开裂,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已经出现洋壳。如:红海、亚丁湾.3.成熟阶段: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停增生,海洋边沿又出现俯冲、消减现象,因此大洋快速扩张。如大西洋.4.衰退阶段:大洋中脊即使继续扩张增生,但大洋边沿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的俯冲、消减作用海洋总面积渐趋减小。如太平洋.5.残存阶段:随着洋壳海域的缩小,终于造成两侧陆壳地块互相逼近,其间仅存残留小型洋壳盆地。如地中海.6.消亡阶段:海洋消失,大陆相碰,使大陆边沿原有的沉积物强烈变形隆起成山。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脉.24.华南黔中二叠系原则剖面概况。25.显生宙以来的五次重要生物绝灭事件?A奥陶纪末大绝灭B晚泥盆世末大绝灭C二叠纪末大绝灭D晚三叠世大绝灭E白垩纪末大绝灭。26.在地球历史上,显生宙的生物大进化阶段有哪些?小壳动物群的出现和分异:小壳动物群始于震旦纪末期,寒武纪初大量繁盛;动物界完毕了从无壳到有壳的演变。寒武纪生物大暴发:寒武纪初(5.4亿年),几乎全部具硬体的动物门及绝大部分的纲都已出现、造门的时代、以节肢动物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雇佣劳动合同书范本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合同的性质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
- 2025办公空间转租合同范本
- 2025顶级度假村装饰工程总承包合同
- 2025商业办公空间设计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合同范本
- 2025汽车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原材料采购合同书范本
- 2025租房合同中关于租房定金的协议
- 2025中介服务合同模板
- 2025机械设备租赁合同模板参考
- 2024年饭店转让合同简单版(三篇)
- 大数据与会计社会实践报告
- 小学一二年级必背古诗词73首带拼音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2024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生物医学电子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大学
- 《电磁学》梁灿彬课后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省事业单位历年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50套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术知情同意书
- Charter开发与立项流程(CD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