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小学语文课文教案汇总7篇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相识动物尾巴的特点。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相识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教学打算:教学课件、生字卡、动物头饰、录音带等。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爱动物吗?今日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好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坐上去动物园的汽车(播放汽车的音乐)。到了,请同学们坐好。
2、出示图片,问: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尾巴的特点吗?
3、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比尾巴》就能帮我们找到答案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3课,一边看书一边听录音范读课文,想一想这课有几小节?
2、请同桌同学相互帮助来读课文,把生字读三次。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开火车、齐读)
4、这篇课文有多少个小节?(有4个小节。)
(三)、学习其次节。
1、请同学们齐读第一、二节,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2、贴动物图,问:这是第几节讲的?(其次节。)
3、指着没有尾巴的动物的图,问:这些动物的尾巴怎样了?(它们的尾巴没有了。)
4、出示动物的尾巴图,问:它们的尾巴在这里,谁能帮它们找回自己的尾巴?
5、你是怎样知道的?(猴子的尾巴是长的,兔子的尾巴是短的,松鼠的尾巴似乎一把伞。)板书:长、短、像伞。
6、问:你们知道猴子的尾巴有多长吗?兔子的尾巴有多短吗?
7、问:比兔子的尾巴长的动物有哪些?与猴子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
8、小结:长和短不是肯定的,要通过比较才知道。
9、问:你还知道有什么长,什么短吗?
10、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伞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做手势来表示伞的样子。)
11、看黑板的板书来读其次节。
(四)、学习第一节。
1、在第一、二节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是什么符号?)
2、老师讲解:这是问号,用在问句的后面,表示提出问题。
3、问:第一节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板书:谁的尾巴、“?”。
4、学生练习说问句。
5、指导读问句。老师范读,指名读。
6、加上表示尾巴特点的动作来齐读第一、二节。
7、小结:第一、二节写得很生动,因为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写出了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里还有哪几个小节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写其它动物尾巴特点的呢?
(五)、学习第三、四节。
1、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来自学第三、四节,边学边想:你学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问:你学到了什么?(A、尾巴的特点;B、三个问句。)板书:弯、扁、最好看、“?”。
3、问:你还想到什么?
4、指导朗读:男、女分组读。
(六)、做嬉戏《找挚友》。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嬉戏?老师有个要求:请同学们在做嬉戏时要边看嬉戏的内容边练习背课文,好吗?
2、这个嬉戏叫《找挚友》,想玩的同学请坐好。(老师发动物及相关动物尾巴的头饰)戴动物尾巴头饰的同学站到讲台前。起先嬉戏,(如:A、戴猴子尾巴头饰的同学问:我的挚友在哪里?B、同学齐答:猴子,猴子快出来!C、戴猴子头饰的学生走出来说:你的挚友在这里!)
3、看图加动作来背诵课文,再竞赛背课文。
4、总结板书:这节课,我们学过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5、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我们平常多细致视察就能发觉更多动物尾巴的特点。
(七)、练习(画一画)。
1、出示几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来帮它们加上尾巴。
2、画完后让学生说说动物尾巴的特点。
(八)总结全文。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2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坪坝、穿戴、装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新奇、孔雀舞、嬉戏、招引、喧闹、古老、铜钟、粗大、凤尾竹、雪白、摇摆”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华蜜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骄傲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化。
5、抄写描写窗外宁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华蜜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骄傲、赞美之情。
体会描写窗外的宁静和小动物凑喧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预习生字的方法。
2、复习的方法。
3、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4、正确读写“坪坝、穿戴、装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新奇、孔雀舞、嬉戏、招引、喧闹、古老、铜钟、粗大、凤尾竹、雪白、摇摆”等词语。
5、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日是我们开学后的第一课,我想先考一考你,你知道“族”是什么意思吗?
⑴民族:汉族。
⑵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家族。
⑶事情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族馆
⑷灭族:封建时代的一种刑法。
2、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56个)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民族小学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
我想课前同学们肯定特别仔细地读了课文,下面就让你来验证一下自己学习的结果如何。
三、学习预习方法
1、复习的方法。
2、明确名称:音部、部首、音节
3、画表格:
字
章节
音部
部首
笔画
组词
字义
四、学习生字
1、部首相同的:
蝴蝶:怎样记?(形声字的方法,左形右声)
坪坝:山区或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
2、留意读音的字:
坪坝(bà)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3、简单写错的字: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留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近些。
“蝶”,字要留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五、练习书写
戴
蝶
雀
舞
蝴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3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挂图、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录音,找生字。
2、沟通:
tan
chang
pian
zhang
tu
du
探
昌
篇
章
突
读
3、读。
4、自己选12个记一记。
5、沟通。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索:滕王阁在哪儿?王勃怎么会被邀请参与宴会的?
2、指名读。
3、沟通问题。
板书:才气
4、质疑
四、写字。
其次课时
一、导入,制订学习目标。
1、质疑。
2、板书:有才气
出示:
wu
落霞与孤鹜齐飞,
gong
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情境创设,重点突破。
1、自读,找出落色的意思。
2、(图、文出示)远处,天连着水轻轻地漂浮。
gong
3、指导朗读,学习生字:共
4、这幅图上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美吗?(出示:秋景、迷人)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其次自然段。
1、回味诗句。(读)
2、王勃怎么写出的?自读第2段,指读第4段。
[出示词语:胸有成笔、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动作)]
学习生字:绝
3、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传诵
三、写生字。
共、绝
第三课时
一、背诵三、四段。
二、练习。
1、抄写词语。
2、完成《练习册》P50页。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4
课前谈话:
师:(出示一足球)同学们喜爱足球吗?玩过吗?关于足球你还知道什么?(在涉及课文的关键地方老师要强调。比如禁区、点球、带球突破、射门等等。)老师相机板书:射门
师:请同学们来观赏一些精彩的进球录像剪辑。(学生看,老师边解说球员带球射门,守门员边防被射门,而这精彩的一面仅是几十秒的时间。)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多精彩的一瞬间,有个足球爱好者是这样描述的(课件出示文章第一段)。学生齐读明白:射门进球对球员来说是一种激扬雄浑的体验,对球迷来说也是最激烈人心的时刻。
然后老师导入,可是在一次很重要的竞赛中,一位特别优秀的世界级球星却两次放弃了射门的机会。
把课题补充完,强调放弃。然后学生读题质疑。
估计会问:
这个球员是谁?
是哪一场球赛?
他为什么要放弃射门机会?(在什么状况下)
最终竞赛结果怎么样?……
二、重点研读,体悟情感
抓住两次放弃射门来研读。
第一次:
1.激励学生学学体育节目主播,把这段话变成一段现场解说。
2.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解说。可以合作说,也可以现场演示,也可以朗读,只要充分去读,爱读就可以了。
3.展示学习状况
4.理解福勒为什么放弃了射门。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状况(相机出示课件上的主要句子),想象福勒一脚射出后的结果。老师相机补充:一个优秀的球员抽脚射门的力度最少也达每小时120公里。最大的是贝克汉姆达每小时156.4公里。
5.再次感情朗读体会
6.联系自己谈感受,福勒该不该放弃(学生可能会观点不一,但是不要求统一)师:福勒在完成百分之九十动作时收回了脚,这是在极短时间做出的确定,你们有过类似状况吗?事后对自己的确定满足吗?而福勒呢?他对自己的确定懊悔吗?
其次次:篇幅较短,所以朗读解决。
1.老师指导多次朗读。
2.再次探讨:
福勒应不应当放弃这次射门机会?学生再辩。老师借机讲解并描述一些体育精神如“更快更高更强”“重在参加”和现实中一些弄虚作假所带来的后果。明白体育竞赛的真刚要义是什么。
3.再次朗读。
三、延长拓展,升华情感
1.创境激情:再次让学生用仰慕的目光凝视福勒的相片,然后以不同角色向福勒说一句话:福勒的球迷、教练、队友、西曼等等;
2.展示体育竞赛中其他相关的例子。
板书:
责在对方
放弃射门人性美
免伤对手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5
一、情境导入,激发爱好
小挚友们,你们喜爱看动画片吗?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谁来说说。
天上的太阳究竟能不能被射来呢?我们今日就来学习一篇写《太阳》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接读课文,学习生字,沟通读懂了什么。
3、汇报。
三、精读课文,感悟特点
1、读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描写太阳特点的部分中,你认为哪些句子用得好?
2、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你有什么发觉?(引导学生体会列数字、举列子等说明方法)
3、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差、抵、氏、庄、稼、繁、殖”,认读。
2、看看这些字在写的时候要留意什么?
3、老师范写,学生描红。
4、相互评价。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随文巩固文中14个生字及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王二小的机灵、英勇。
2、过程与方法: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感受王二小的机灵、英勇及最终的献身精神。
(2)激发学生对少年英雄、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体会今日华蜜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感受王二小的机灵、英勇,从而更加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
教学打算:
课件、《歌颂二小放牛郎》歌曲。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插图“王二小”
谈话:孩子们,你们相识他吗?对,他就是小英雄王二小,那你们对二小了解多少,谁来介绍一下???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王二小的故事。
2、板书课题。
请小挚友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然后读一读。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过渡:咱们班的孩子都很优秀,聪慧的你们读过课文后知道王二小在干什么吗?
1、依据学生回答,理解“放哨”。师板书“放哨”
2、请五个孩子分段读课文,一人读一段。
[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五幅图画,配上哀伤的音乐,学生读完一段切换成另一幅与本段内容相符的图画]
3、播放课文朗读。
4、听完故事,谈感受与味道。
预设:难受,生气,仇恨??
5、从书上哪一句看出王二小牺牲了?(引导学生找句子)[课件出示第四段课文指导朗读]
6、用波浪线勾画出王二小牺牲的句子!
探讨:“死了”与“牺牲了”。
7、敌人是怎么知道自己上了当的?
指导学生读相关句子。老师引导,狡猾的敌人为什么会这么笨呢?
学生探讨回答,师总结。
师:敌人是大人呀,怎么会轻易信任一个13岁孩子的话呢?因为什么?能从书上找出缘由来吗?有一句话在示意我们哟,看谁的火眼金睛能把它找出来!(学生看书找句子指导朗读)
依据学生回答师生参加理解“听从”
[创设情境:日本军官和王二小对话的情境。学生演一演。]
出示图片,理解王二小的机灵与英勇,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第3、4自然段,读出王二小的镇静、坚毅,读出敌人的凶残,读出我们的沉痛和仇恨!
7、四人学习小组探讨:假如你是王二小,当时你会怎么想?你会往哪个方向带路?为什么?
(1)相机理解“扫荡”,“叛徒与英雄”。
(2)课件出示课后“我会读”练习。
三、看课件,听歌曲,升华情感
播放多媒体音乐,看王二小被杀害的动画故事,《歌颂二小放牛郎》
1、师:现在,我们就站在王二小的坟墓前面,你想对王二小说什么?(生发言)
师:对,就这样聪慧可爱、英勇机灵、不怕牺牲、酷爱
家乡的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年仅13岁。他恒久离开了敬爱的爸爸妈妈,离开了酷爱的村庄、学校、小伙伴和八路军,他的鲜血染红了家乡的土地,他用自己的生命爱护了山沟里的乡亲们。正是千千万万个王二小这样的英雄,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华蜜生活。
2、过渡: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但他的血不会白流。齐读最终一段。
四、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又种下了一个英雄的名字他就是——(生)王二小。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喊(示意齐读):小英雄王二小,让我们一起把一首颂歌献给他。(出示王二小画像)播放《歌颂二小放牛郎》歌曲。
听歌下课
五、作业:把故事讲给父母听,学唱《歌颂二小放牛郎》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削减、扩大、一栋栋、家具、冒出、柴烟、黎明、洪水、何处、包括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3.培育学生从小酷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受到酷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化。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爱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搜集防沙固土的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文章讲解并描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查阅资料,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漂亮的小村庄环境美丽,小动物们在树林里欢乐地玩耍,人们在欢乐地耕种和收割)
2.说说最喜爱小村庄哪个地方。生沟通。(板书:漂亮)
3.是啊,我跟你们一样也喜爱这个漂亮的小村庄,那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一段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2.指名读,齐读。
3.很好。听到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沉醉其中了。现在我请你再看这段话,你除了发觉小村庄特殊的美,你还有什么发觉?
4.“山谷中,早先有一个漂亮的小村庄”,强调“早先”。那么现在这个小村庄还有没有呢?
三、品尝小村庄的最终命运
1.课件出示被破坏后的小村庄图片。
2.自由读、指名读最终一段。
3.读了这一段,你了解到了什么?(板书:什么也没有)
4.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是什么缘由造成的呢?
四、自读课文中间部分,自我了解,总结缘由
五、回顾,整理
1.出示课文生字词语,进一步相识、巩固。
2.结语:漂亮的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我们感到痛心,感到惋惜,究竟是什么缘由害了它,你们确定有许多的话说,就把它写在课文的旁边吧!我们下节课再畅所欲言。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字词,认读
二、了解小村庄消逝的缘由
合作学习其次、三、四自然段,
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的其次、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是什么毁了这个漂亮的小村庄?找出对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2.是洪水卷走了小村庄,是因为人们把树吹掉了,才不能拦住洪水,是他们自己害了自己。
3.为什么说是村民自己毁掉小村庄?请你分成四人小组,找找村民是如何一步步地把村庄毁掉的,画出对应的句子,并说说你画这句话理由。(生分组学习,师巡察、参加学生学习活动)
4.小组汇报,刚好总结,引导
A: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袒露的土地”;还有“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变成了无奇不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逝在天空了”。板书:斧头
B: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锐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我们小组是这样认为的:村民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砍掉了树木,所以才会造成今日的局面。
C: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削减,袒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师:你为什么要画这一句,你的理由是什么啊?
生:因为小村庄的人们始终在砍伐树。
师:啊,始终在砍树,你从哪一个词知道的?
生:“不断”。
师:啊,“不断”,还有呢,针对时间是哪个词?
生:“一年年,一代代”。
师:“一年年,一代代”说明小村庄的人们始终在什么啊?
生:砍树。
那么些村民这样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级街舞门徒班合同样本
- 主题班会教案之“珍爱粮食、拒绝浪费”主题班会
- 中药代收加工合同样本
- 修车店加盟合同样本
- 学校内控风险评估制度
- 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 海尔供应商基本供货合同
- 个人粉刷合同样本
- 人事录用流程-招聘和录用流程制度
- 《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高低压电气及成套设备装配工(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运行技术导则
- 《中国诗词大会》九宫格(原题)
- 2024-2030年中国赛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助理医师结业考试真题与答案
- 2024年山西省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程啸:法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
- 2023年版《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解读课件
- 浙江省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4甘肃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大队警务辅助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