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经学家对汉初道德伦理观念的整合_第1页
汉代经学家对汉初道德伦理观念的整合_第2页
汉代经学家对汉初道德伦理观念的整合_第3页
汉代经学家对汉初道德伦理观念的整合_第4页
汉代经学家对汉初道德伦理观念的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代经学家对汉初道德伦理观念的整合

余英石在《学者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汉代儒家思想的用处主要体现在人们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中,属于今天的所谓文化和社会范畴。这是一个长期的微妙过程。所以它比形式更重要。人们比法庭更多,习俗更多。”。”笔者认为,这种在人伦日用方面潜移默化的过程,应该开始于儒家思想成为西汉国家意识形态和董仲舒对忠孝伦理进行理论整合之后,是长期的政府提倡和相应的制度制定而使然。董仲舒的道德伦理整合的成果,使政府在强调忠孝观并向全社会推行这一观念时有了一套可以依赖的理论,各项制度的制定,也因此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此一来,儒教在汉代社会才产生了积极的效用和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文将对汉代的忠孝伦理状况、董仲舒对之所作的理论整合以及汉王朝的忠孝伦理制度等展开论述。一、孝其字的解释忠、孝观念产生于先秦时期,是在宗教性的敬天法祖思想伦理化过程中,在世俗社会层面产生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从忠孝观念产生的时间上来看,孝观念的产生要早于忠的观念。“孝”字最早见于殷卜辞中,形似一名老人手拄拐杖、弯腰弓背,上老下小的服侍形状。从《尔雅·释训》中“善事父母为孝”和《说文解字》中“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对“孝”字的解释可以看出,孝的最原始意思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一种尊敬和侍奉,是宗法社会下血缘家庭内部的一种家庭伦理道德。与孝观念相比,忠观念的出现要晚很多。在已经考释的《甲骨文编》中的900余字中尚看不到“忠”字的出现,甚至是在现存西周时期的文字记录中也没有忠观念已经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产生的确切证明。从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忠观念应该产生并开始流行于春秋时期,是随着春秋时期人本思想的产生,人们将对天的信仰逐渐转移到对世俗社会中的君主的信仰的一个结果。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儒家的极力倡导以及对敬天法祖思想政治化的推动,忠、孝观念在社会上已基本形成了“孝亲”“忠君”的共识,成为了两个重要的政治伦理观念,如成书于战国时期1的《孝经》便已经有了“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4之说。二、汉初统治者的忠、孝观念淡薄,对臣的态度相对淡薄在西汉王朝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西汉统治者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和统治的长治久安,对忠孝思想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和大力的宣扬。从统治者自身来看,刘邦在与项羽争霸的过程中,首先借项羽放杀义帝楚怀王之机,摆出了一副忠君报君的姿态,亲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哀临三日”8,以缟素之兵,浮江南下,收罗众诸侯王,向放杀义帝的项羽进攻,一举夺得天下。西汉建立,刘邦登上九五之尊的皇位,其老父以“帝,人主,奈何以我乱天下法”15为由,向刘邦行人臣之礼,而这时即便刘邦心里很肯定这一说法,但仍是按照孝道伦理而下诏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15,以此向世人做出孝子姿态。与此同时,刘邦为了提倡忠君思想而不惜背上恩将仇报的骂名,他对在楚汉战争中屡次对自己手下留情的项羽大将丁公进行处决,而将对自己穷追猛打、必欲置自己于死地的项羽大将季布却进行赦免。这一广为流传史实告诉我们,刘邦对提倡忠道的心情是多么急迫了。尽管汉初统治者对忠孝思想进行了大力的倡导和宣传,但由于战国以来战争对社会结构的破坏以及秦朝政府在乡里建设上过分强调法制,而忽略了“宗法”“教化”等柔性伦理对基层社会的调和、凝聚作用,使得汉初人们思想中的忠、孝观念还很淡薄,并未达到统治者所要求的理想高度。首先以忠为例,忠节在西汉人臣中并没有太强的观念,他们也不以背叛刘汉王朝为耻。据统计,从西汉开国(公元前202年)到汉武帝即位(公元前141年)的60年中,诸侯王的反叛次数达17次,其中最初分封的8位异姓诸侯王中,除了衡山王吴芮因死得较早外,其他7位诸侯王或是起兵造反,或是叛逃匈奴,可见忠观念在汉初人臣中的淡薄。同时对于统治者而言,尽管他们一方面不断强调忠君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对于人臣的不忠行为,处罚却显得比较宽容。例如汉高祖八年冬,赵相贯高等人因为汉高祖不能礼遇赵王而谋反,后被发觉逮捕,并也将赵王逮捕,对于这一谋反行为,汉高祖的处罚结果是“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前有罪殊死以下,皆赦之”16。景帝对于吴王刘濞等人的七国叛乱的处罚也是“今濞等已灭,吏民当坐濞等及逋逃亡军者,皆赦之。楚元王子艺等与濞等为逆,朕不忍加法,除其籍,毋令为宗室”35。由以上可以看出,汉初统治者对于臣下的叛乱可谓是见怪不怪,对于臣下的叛乱惩罚力度也可谓是宽容至极,统治者的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忠君观念的加强。其次以孝为例,孝作为比忠更为宽泛的伦理道德,其真实历史状况本应从大众的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但由于历史史料缺乏对于古代社会大众生活状况的直接记录,因此本文只能利用现有的史料,从侧面对孝伦理状况加以考察。例如汉初政府对于“孝弟力田”的奖励,就可以证明孝的行为在当时社会中并不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据《汉书》记载,西汉自武帝以后的各朝皇帝,共下诏14次来奖励“孝弟力”田者,除最后一位平帝外,剩下的6位皇帝均在自己在位的时候颁布过奖励“孝弟力田”的诏书,其中元帝和成帝更是下诏达4次之多,赏赐的形式多以钱帛为主。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赐孝者帛5匹为例:粮食和帛均按当时最低价格计算,5匹帛的价值在当时大约为5匹×325钱=1625钱,汉代拥有一个大男的4口之家的年支出大约为180石,价值约为180石×30钱=5400钱,由此可以计算出此次赏赐的帛的价值大约为一个4口之家年支出的1/3,赏赐程度也算是相当可观了2。从以上下诏的次数及赏赐的丰厚程度上可以推测出“孝弟力田者”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否则以汉代的经济状况,是不足以对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进行如此丰厚的奖励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只有当一种伦理观念对统治者有利,但却在百姓中没有达到有意识去自觉遵守的时候,政府才会借助一些奖励手段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引导,以达到统治者预期的要求。另外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景帝时好为黄老之言的王生在受到召见时,曾当众羞辱身为廷尉的张释之,让其为自己下跪系鞋带,后来人们问其为何羞辱张廷尉的时候,王生回答说:“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於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穇,欲以重之。”可见,这完全是王生为了使张释之赢得尊老敬老的好名声而设计的一场“尊老敬老秀”。由此也可以推测,尊老敬老在当时的社会虽然存在有一定的伦理基础,但人们对于尊老敬老的必要性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否则的话,张释之的这种行为不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肯定,更无法唤起人们对尊老敬老的必要性的重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忠孝观念在汉初并没有对人的观念产生太多的影响,在经过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战争之后,它只是做为一种普通伦理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并没有太强烈的约束力和号召力,距离统治者借其实行统治的程度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汉代的思想家便面临一个对其加以整合、加强的艰巨任务。三、天之经与孝的合理性从理论上对忠孝伦理进行整合,汉代思想家自从汉政权确立之后就已开始着手并且从未停止过。汉高祖时期,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确立了皇帝与臣下的等级关系,使由亭长出身的刘邦初尝为天子之尊。至文帝时,贾谊由于认识到“汉承秦之败俗,废礼仪,捐靡耻,今其甚至杀父兄,盗者取庙器,而大臣特以薄书不报,期会为故,至于风俗流溢,恬而不怪”138的社会现象,乃草制礼仪,意在“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138。武帝即位以后,“进用英隽,议立明堂,制礼服,以兴太平”138,但由于此时掌权的窦太后喜好黄老、不喜儒术的缘故,此举又搁置荒废。待到窦太后去世,武帝掌权之后,便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独尊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董仲舒在先秦礼乐文化的基础上,整合出适应汉代大一统要求的忠孝人伦理论。下面对董仲舒的整合工作做一简要论述。对于忠孝伦理合理性的论述,董仲舒是从“天”这一不言而喻的观念开始的3。何为天?在董仲舒看来,“天”有“十端”,其中包括天地、阴阳、五行和人,他们是组成宇宙本体“天”的必要因素。首先对于忠的合理性的解释,董仲舒是借助天地关系来说明的。天子受命于天,政治上官制的设立也是天子法天的行为,“天有四时,时三月,王有四选,选三臣”152,天子“仪天之大经,三起而成,四转而终……三人而为一选,仪于三月而为一时也,四选而止,仪于四时而终也”151,意思是,天子依据天的运行规律而组建起了自己的政治机构,并确立了其运行模式,因此由此产生的官僚体制下的君臣之间的关系便应效法天地之间的关系。“臣之义比于地,故为人臣者,视地之事天也”232,在天地关系中,天处于一种决定与命令的地位,地则处于一种执行与侍从的地位,因此在君臣关系中,君主要效法天道。“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见其光”116,“因国以为身,因臣以为心,以臣言为声,以臣事为形”125,臣子应效法地道“暴其形,出其情,以示人高下、险易、坚软、刚柔、肥臞、美恶,累于就才也”116,“比地贵信而悉见情于主……常竭情悉力而见其短长,使主上得而器使之,而犹地之竭竟其情也”117。这就要求臣子竭尽其能事君,但功皆归于其君,以此信念辅助天子,方可杜绝“奸臣危其君,君危则忘其国”347的局面出现。其次,对于孝的合理性的论述,董仲舒是通过对《孝经》的发挥,借助阴阳五行理论来完成的。《孝经·三才章》记载:“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19。”对于这一命题,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理论对其进行了解释。对于何为“天之经”?董仲舒认为天有五行,分别是水、火、土、金、水,它们是由阴阳二气幻化而成的,这五行的内部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5种物质并分别与四时中的春、夏、季夏、秋、冬相对应,由于四时中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是一种相受相序的继承关系,因此与此相对应的五行也应是一种“父子之序,相受而命……诸授之者,皆其父也,受之者,皆其子也”227的关系,而这种父授子承的关系,便是《孝经》中所说的“天之经”。那何为“地之义”呢?在五行中,董仲舒最推崇的便是土德,认为“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之于四时,无所命者,不与火分功名……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加矣。五声莫贵于宫,五味莫贵于干,五色莫贵于黄,此谓孝者地之义也”222。既然孝为天经地义之事,做为人子便应遵循五行之间的天道,自觉形成一种“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221的人道伦理,以上便是孝做为人必须遵守的伦理的哲理性解释。第三,在对忠孝伦理的合理性分别做出解释后,董仲舒又在“地义”与“土德”内涵相通的基础上,利用“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之间的关系做了移忠进孝的解释。所谓“家国同构理论”是指在中国封建宗法社会,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方面有着显著的共同性,均是以血缘宗法关系来组织统领人际关系,国家无非是扩大的家庭,君权无非是加强的父权。到了汉代,为了加强和倡导忠君的理念,汉代经学家提出了“家国同构理论”,有意识地把国家中的君臣关系等同于家庭里的父子关系,强调“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利用此种理论,董仲舒从“地义”与“土德”的相通之处入手,论证了孝道与忠道的逻辑关系。“地义”与“土德”的相通之处在于二者都是在“天”这一宇宙本体下,下事于上等级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天地关系中,地义表现为“地出云为雨,起气为风,风雨者,地之所为,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于天,命若从天气者,故曰天风天雨,莫若地风地雨也。勤劳在地,名归于天”222。在五行关系中,土德表现为“虽居中央,亦岁七十二日之王,傅于火,以调和养长,然而弗名者,皆并功于火,火得以盛”232。因此从下事于上这一角度来讲,由效法地义而产生的臣道与由效法土德而产生的孝道均是下事于上这一等级关系在不同伦理范畴的表现形式,君子之行与忠臣之义既可以是对地义的效法,亦可以是对土德效法。由此可以认为臣道的忠即是孝子的孝,孝子的孝也是臣道的忠。由于君主是全国大家庭的父,因此社会中的百姓,既要在家庭范围内对自己的双亲尽孝,同时也要在社会范围内对天子尽“孝”,即要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对天子统治的“忠”。四、“不忠入律”:汉政府的孝经观念在董仲舒成功地将忠孝伦理进行整合之后,汉政府便在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指导下对忠、孝伦理进行了制度化建设,以下就其制度规定做简要论述。第一,在法律制度方面,汉政府对忠孝观念的制度规定可以从汉代皇帝所下的诏书令中找到。例如汉宣帝本始二年,皇帝下诏:“高年授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而见之,比于节,有敢妄骂詈欧者,比逆不道,得出入官府节第,行驰道旁道,市卖,复毋所与,如山东复,有旁人养谨者常养扶持,复除之,明在兰台石室之中173。”成帝建始二年,制诏御史曰:“年七十受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庭不趋,犯罪耐以上,毋二尺告劾,有敢征召、侵辱者,比大逆不道174。”从以上两则诏书中可以看出,汉政府加强了对老年人的待遇,给予了老年人丰厚的赏赐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从法律法规方面加强了对孝道的重视。同时也将不孝归入犯罪行为,甚至达到了“比大逆不道”的严重程度。据有关学者研究,汉代被认为不孝而受到处罚的行为包括:对父母供养、侍奉不周;殴辱父母和尊长;举告父母、诬告父母;违背“为人后则为人子”的立后规定;居丧违礼;卑与尊通奸,家庭乱伦;危宗庙,轻废先人之业,辱及父母;非议孝道8种,作为晚辈的凡是出现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会被认定为不孝,从而受到严厉的惩罚。据《汉书·王尊传》记载,汉元帝初元中,有美阳女子告假子不孝,曰:“儿常以我为妻,妒笞我”769。对于这一不孝子的行为,王尊在调查核实后,“取不孝子县磔著树,使骑吏五人张弓射杀之”769。严厉惩处了为人子的不孝行为。除了将“不孝入罪”之外,“不忠入律”也是汉政府忠孝观念制度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敦煌汉简(983)之《捕律》记载:“亡入匈奴,外蛮夷,弃亭障烽燧者不坚守降之,及从塞徼外来降而贼杀之,皆腰斩,妻子耐为司寇作如。”关于这一律例,最典型的案例便是李陵叛降匈奴一案,武帝下令“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伐诛”549,对李陵叛降不忠的行为施以了家族连坐受死的严厉惩罚,对为人臣者发出了严厉的警告。第二,在学校教育方面,汉政府开始重视《孝经》在导民于孝方面的价值。始元五年,汉昭帝下诏曰:“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诵《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54。”元始三年,汉平帝下诏:“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痒置《孝经》师一人91。”从两条诏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孝经》由社会上层向下层不断普及、传播的过程,《孝经》成为各级学校教育中的必授经典。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孝经》逐渐成为了民间普及的启蒙读物,甚至出现了农村11月“研冰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小学”的局面。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规定,孝的观念扎根于人们的意识当中,逐渐形成了“天下人诵《孝经》,举孝廉”2051的风气,甚至出现了太守府上守门的人和赶大车的人都能引用《孝经》中语句的现象4,由此汉代《孝经》的普及状况可见一斑。第三,在官员的选拔及考核方面,元朔元年,汉武帝下诏曰“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42,从此以后,察举孝廉成为岁举,即各郡国每年按照规定数额举荐人才,送至朝廷,成为官吏选用的主要途径。另外在官员的考核及升迁方面,忠孝践履也成为官员擢升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据《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记载:石奋家族“以孝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