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运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运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运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运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根、幼芽和成熟的种子D.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是色氨酸,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下列相关叙述中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的是()A.果树的修芽剪枝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D.种子萌发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3.在草原上有一种小鸟,取食野牛身上的寄生虫,但是小鸟在取食之前,常在野牛面前“舞蹈”,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野牛才会安静地让小鸟取食,当有天敌靠近时,小鸟的叫声和飞舞可提示野牛逃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种生物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只有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由生物发出并在生物之间进行相互传递的C.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通常都能够传递信息且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野牛和小鸟这两种生物通过捕食关系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4.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B.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D.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5.图甲为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的实验装置,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得一段时间内装置中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曲线乙所示,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装置甲进行果酒发酵时,通过排气管可排出CO2B.利用装置甲进行果醋发酵时,需同时打开阀a、阀bC.图乙中曲线①、②可分别表示装置甲中O2浓度,酒精含量D.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内产生CO2和酒精的场所相同6.某弃耕山坡地经多年的自然演替后发展成为稳定的马尾松——山毛榉——枫树林群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枫树在山坡地上随机分布,体现了群落有着特有的空间特征B.在演替的不同阶段群落的种群数量、优势种群会发生变化C.由草地→灌木→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一食性的不同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属于镶嵌分布现象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M、N表示营养级。(1)估算海参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2)图中M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kJ/(m2•a)。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M和遗体残骸间循环流动。(3)养殖的海带数量过多,造成牡蛎减产,从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4)海水立体养殖模式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依据这一原理进行海水立体养殖的优点是_________。在构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因素,从而确定每种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8.(10分)下图表示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尖细胞组织培养后可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__________。(2)下图是换上高倍镜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①观察到的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之后着丝粒分裂,__________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②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__________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其结构异常导致的。9.(10分)Ⅰ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的方法是_____,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2)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_____。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_____。(3)图示_____(填图中数字)过程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Ⅱ苔原狼生活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它们从鼻子到尾巴长约200cm,体重45~57kg,身高70~100cm。与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还有马鹿,它们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基因型,分析其原因:一是在突变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_____,二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2)已知苔原狼有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从苔原狼的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依次是50只、40只和10只,则A的基因频率为_____。(3)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依据_____判断苔原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10.(10分)人体部分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如图1、图2、图3所示(A、B、C、D表示激素),请分析回答:(1)图1中,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升高血糖来缓解“饥寒”之感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参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_。(2)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时,会使图2中A图所示的生理活动______________,A图体现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3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图中①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血糖浓度升高。图中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图中③所示的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的是______________。11.(15分)普通水稻是二倍体,为快速培育稳定遗传的抗除草剂水稻,育种工作者用下图所示方法进行育种。请回答:(1)农田中水稻植株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_,该过程涉及的育种方法包括_____。(2)图中①表示_____,③除草剂在该育种中的作用是_____,采用⑤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_____。(3)如果不使用除草剂,该水稻群体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变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1、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直可以进行,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2、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果实和种子等处。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详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缺乏氧气会影响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从而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正确;B、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B错误;C、生长素的合成场所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C错误;D、生长素合成的前体物是色氨酸,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A。2、B【解析】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即生长素具有双重性。【详解】A、果树的修剪,意在解除顶端优势,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A不符合题意;B、豆科植物有利于固氮菌生长,种植豆科植物能够增加土壤肥力,与植物激素无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指乙烯,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应用实例,C不符合题意;D、种子萌发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是由于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及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导致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3、C【解析】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详解】A、小鸟在取食之前,常在野牛面前“舞蹈”,属于行为信息,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当有天敌靠近时,小鸟的叫声可提示野牛逃跑,属于物理信息,A错误;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以由生物发出,也可来源于无机环境,B错误;C、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通常都能够传递信息,且信息传递是往往是双向的,C正确;D、小鸟取食野牛身上的寄生虫,当有天敌靠近时,小鸟的叫声和飞舞可提示野牛逃跑,二者之间不是捕食关系,D错误。故选C。4、B【解析】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2、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遗传病,A错误;B、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两者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B正确;C、糖尿病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C错误;D、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D错误。故选B。5、D【解析】1、题图分析:图甲为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的实验装置,其中充气口a是在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b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2、图乙表示图甲发酵装置中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①物质随发酵时间延长逐渐下降,②物质随发酵时间延长逐渐上升。【详解】A、用装置甲发酵时,需定时打开阀b释放CO2,A正确;B、果醋发酵时需要氧气,因此用装置甲进行果醋发酵时,需同时打开阀a、b,B正确;C、酵母菌开始进行有氧呼吸,不断消耗氧气,因此曲线①表示装置甲中O2浓度的变化,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不断产生酒精,因此曲线②表示装置甲中酒精浓度的变化,C正确;D、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内产生CO2前期来自于线粒体,后期来自于细胞质基质,酒精的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生CO2和酒精的场所不相同,D错误。故选D。6、A【解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枫树是一个种群概念,在山坡地上随机分布,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B、在演替的不同阶段群落的种群数量、优势种群会发生变化,B正确;C、由草地→灌木→森林的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提高,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此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正确;D、同一食性的不同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属于镶嵌分布现象,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海参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②.2488③.6.3④.不能⑤.由于海带的竞争,浮游植物数量下降,牡蛎的食物减少,产量降低⑥.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⑦.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解析】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能量流动的过程: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遗体残骸、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植物残体以化学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M同化的能量是3281+2826=6107,N同化的能量是386。【详解】(1)海参由于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所以常用样方法测定种群密度。(2)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3281+2826-3619=2488kJ/(m2•a);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86÷(3281+2826)≈6.3%,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单向的不能循环。(3)牡蛎以浮游植物为食,由于海带的竞争,浮游植物数量下降,牡蛎的食物减少,所以产量降低。(4)海水立体养殖利用了群落结构的特点,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由于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构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因素,从而确定每种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点睛】本题解答时需要考生识记种群密度的测定方法、群落结构的知识,根据图中数据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相关的计算,牢记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8、(1)①.全能②.分化(2)①.a②.姐妹染色单体③.纺锤丝【解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分析题图,A液是解离液,B液是清水,C液是染色剂。图a细胞中的染色体集中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图b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小问1详解】能由根尖细胞发育为完整的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小问2详解】①图a细胞中的染色体集中在赤道板上,是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有丝分裂实验,熟悉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1).单倍体育种(2).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3).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答到集中优良性状即可得分)(4).植物细胞的全能性(5).②(6).基因(7).基因重组(8).70%(9).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只答基因频率不给分)【解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②过程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导致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③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④过程是染色体加倍,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2、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详解】Ⅰ(1)图中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2)图中过程①DDEE和ddee杂交,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过程③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过程②是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Ⅱ(1)基因突变会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苔原狼种群中有多种基因型,分析其原因:一是在突变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二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2)A的基因频率=A基因的数量除以(A+a)之和,据题意可知,A基因数=50×2+40=140,A+a=100×2=200,故A的基因频率为140/200×100%=70%。(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依据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判断苔原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育种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1)神经递质和激素(2)①.增强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3)①.减少②.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4)①.自身免疫病②.①②【解析】分析图1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C是肾上腺素,D是胰岛素。分析图2,,A图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上相应的受体,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图B中,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据图3分析,图中抗体Y.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图中抗体Y能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导致胰岛素减少,从而血糖升高;图中r.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升高。【小问1详解】神经调节通过神经递质完成信息传递,体液调节依靠的是激素。【小问2详解】血糖浓度升高,会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故使图2中A图所示生理活动加强。A图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并只作用于肝细胞,所以体现了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和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