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_第1页
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_第2页
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_第3页
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_第4页
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李约瑟难题之我见姓名:游鸿飞学号:2220140086联系方式得上小学时,自然课上老师常讲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这些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深远影响。那时我倍感自豪,原来古时的中国人就已经那么厉害了!但从上了初中开始,到高中乃至现在的大学,从物理学最基本的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学理论乃至核物理理论,从数学方程组、微积分、矩阵、解析几何到数论,从育种、转基因到生物进化论,从天文学理论、宇宙大爆炸到外太空探险,从以化学为代表的实验总结性科学,我们所学的知识里再也见不到与古人相关的影子,跟古人相关的只有历史课本中那早已成为过去的一段段历史。而这段历史虽然有过辉煌,但那早已成为1000多年前的遥远过去,近代100多年来的历史则是一段血与泪的屈辱历史。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现在所学所用的知识和技术全是被外人用刀架在脖子上逼着学来的,而不是自己主动去学习的,更不是自己发明创造的。中国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在古代如此繁荣的中国会从近代开始远远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产生任何近代科学?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就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占了先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李约瑟本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中国式大一统的官僚体制,该制度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维护水利灌溉网体系的需要;而欧洲是贵族式封建体制,这种制度有利于商人阶层的产生。当贵族衰落之后,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便诞生了。中国的官僚体制最初适宜于科学的成长,然而它却阻碍了重商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它没有能力把工匠们的技艺与学者们发现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因此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没有成功的实现向现代的过渡,故而落后了。查阅相关资料后结合我所学的知识,我认为产生李约瑟难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制度、文化差异、经济原因、地理位置因素、战争因素、近代科学产生的重要客观条件。态度决定了科学理论和知识的发展程度。长久以来,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儒家文化,虽然期间佛道两家也对中国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不足以撼动儒家的正统地位。而儒家文化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而不务虚玄、无用的学问。这种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的治学理念固然有其明智的一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但也不乏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局限。在中国古代官本位的思想下,最有用的就是可用来考取功名的四书五经,因此没有人会去研究科学;而知行合一往往会限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偏向于实用化的技术。儒家讲究等级观念,它一方面限制了中国民主的发展,而民主的环境才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出人们的创造性;另一方面,等级观念也造就了中国的官场文化,形成了著名的官本位,于是乎中国的杰出人才大都热衷于考取功名,好光耀门楣,而那些一直在从事技术活动的工匠们则处于朝不保夕的地步。儒家的中庸之道对于中国人探索自然也是大大不利。杨振宁指出:“中国哲学里的中庸之道我认为对科学是不利的。欧几里得的精神之一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中庸之道与这种精神是相背的。”最根本的是,儒家思想强调“自省”,主张人应该反省自身,而不是去探索外物,它使中国人在根本上丧失了探索外界科学与技术的欲望。正如冯友兰所说那样,中国人从自身来说不需要科学。总结来看,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过分强调了知识、真理与行动的统一而忽视了知识的独立性。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使得中国人在古代那种较为经验的、直观的、混一的科学技术中得以做出巨大的贡献,而发展不出纯逻辑、数学以及建基于其上的分门别类的近代自然科学,致使自然科学在其近代面貌中独具西方思维的神采”。而这其中,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差异又是一大关键因素。东方思维方式在思维活动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很少进行枯燥的纯理论研究。其功利主义太强,并和特定的政治伦理观点结合太紧密,目的是学而优则仕。而西方思维方式则相反。东方思维方式中,更多地注意经验的简单总结和事物表面相似点的类比,而忽视了演绎和因果关系的探求,西方思维方式同样与之相反。东方思维方式由于长期受封建专制统治的控制,往往注重于对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诠释,而缺乏理性的创新精神。西方思维方式表现出较多的冲破框框的创新精神,他们较少有以权威为当然依据的思维定势,而较多有对权威的怀疑和挑战精神。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差别,使得西方的新科学层出不穷,而东方总是在西方的后面模仿学习,而不是自己去发明创造。三、经济原因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自然无法产生相应的科学技术。一个简单明了的道理:没有钱怎么搞科研?如果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还有什么心思去搞发明创造?中国没有由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古代的小农经济是自己自足的,大家对商品交换的需求较少,因此导致中国形成了重农轻商思想。历史已经表明,商业的发展会推动科技的发展。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阻碍了中国的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没有取得独立性,未能发展工业和商业资本主义是罪魁祸首。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都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导,个体农民,封建地主,皇族经济,都是对内自给自足,对外封闭的,自然经济生产的目的是使用价值,由此决定,生产针对的是小范围内的直接消费者,而不是为了交换目的,为了使用价值而生产就是为了人本身而生产,自然经济的这一性质决定了社会只能维持循环的再生产,而不会进行资本积累的扩大再生产,因而中国工商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封闭状态的经济环境,加之没有国外的市场,在封闭状态下人的自我满足就是最终目标。因而中国的工商业发展内外受限,无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经济基础。但于此同时,西方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他们的特点是工商业较早地获得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他们不断扩大的手工业规模,城市的诞生等,最后使得商品经济完全取代了自然经济,为科学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四、地理位置因素在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优良的。作为一个传统的内陆国,农业用的是灌溉体系,在此孕育下的华夏文明形成了自己的农耕文明,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加上国土辽阔,大一统的统治,缺乏长久强大的外敌,缺少文化上的碰撞和融合,民众普遍自给自足,没有危机意思,也就没有意愿去改变甚至是革新,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反观西方,西欧各国国土小,冲突不断,但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也不断,追求更好的土地和更好的生活,而指南针和先进造船技术的传入,为西方打通海上通道提供了可能。而对新大陆、新世界和新生活的渴望使科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升。五、战争因素有人曾说:战争是科学技术的催化剂和试验场。战争会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历史经验证明,新技术的运用对战争的进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18、19世纪火枪大炮的运用,一战时的坦克、飞机,二战时的雷达、航空母舰,海湾战争时的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技术等等。可以说,正是不断有战争,才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战争的性质对于东西方来说有着明显的不同。西方的战争均是国与国的战争,是有着相当文明程度的国家的冲突,为了取得胜利,扩大自己利益,催生了各种新科学技术的运用。而反观中国,大多都是国内的由下往上的改朝换代式的起义战争,目的只是个人的称王称霸,也没有足够的外患威胁,也就没有新技术的用武之地。而历史上唯有的两次强大的外患威胁,虽然产生了元朝和清朝两个国土辽阔的朝代,但是主角却是蒙古和女真这两个文明发展明显落后的游牧民族,而这两个朝代对社会、文化和科技都有很大的阻碍作用。相似的,被野蛮落后民族征服过的古老文明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毁灭,比如古巴比伦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等。所以,战争因素也成了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技术的一大原因。六、近代科学产生的客观条件除了上面讨论过的文化冲突和交流以及文化特点等原因外,我认为还有两个近代科学产生的重要客观条件就是:1)数学;2)形式逻辑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对于近代科学来说,如果没有数学的发展也就没有近代科学的产生,可以说近代科学的所有成就几乎都是以数学的发展为基础的。欧氏几何、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麦克斯韦方程等等,近代科学的一系列划时代的发现无不是用数学加以论证,并以数学公式的方式加以呈现。从数学角度来看,中国有着明显的不足。我国古代没有能够对自然数学化,并且只把数学当作一门功利性的技巧,而并非一门科学来看,没有深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经验发现和积累,更加不会用数学来对自然进行研究,所以我国古代对于自然的研究只能停留于定性分析,或是凭空捏造一个理论来符合有机的宇宙观,不能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虽然也曾出现《九章算术》这样的重大成果,但和西方近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这种数学发展程度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数学符号的使用。可以说近代数学的发展是以各种数学符号的使用为基础的。因为使用各种数学符号可以简化方便运算,也使逻辑关系更加的简单明了,也更方便逻辑推理和论证。这其中尤以阿拉伯数字的使用为代表。西方从17、18世纪就已经开始在使用以阿拉伯数字为代表的各种数学符号,而中国则是到了20世纪后才开始逐步使用。。一个复杂的数学关系或定理在西方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时,在中国则需要一大段话来描述,哪一个更有利于数学的发展,差距显而易见。从形式逻辑和科学实验的结合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在这个方面处于完全的缺失状态。在古希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发明了三段论等的形式逻辑,欧几里得发明的欧式几何,也是建立在形式逻辑之上的;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实验乃是确实性之母”名言使大家认识到并且开始使用实验的手段去发现验证因果关系;到了伽利略时代,伟大的伽利略结合了形式逻辑和实验手段两方面的利器,终于开创了近代科学的先河;在他的基础上,之后的牛顿将这两个基础继续发扬光大,建立了不朽的牛顿经典力学;弗兰西斯·培根总结出实验方法与归纳逻辑,法国笛卡儿提出了数学方法与演绎逻辑这两种建立起近代科学的方法论。而反观此时的中国,在这方面几乎是一事无成,极少数取得一点成绩的比如育种理论也仅仅是用来养观赏性的金鱼而已,也只是停留在经验性的总结和使用,而无法上升到理论上的提炼和开创,更无法具有事实上的科学性。而这明显的限制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综上所述,李约瑟难题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也有中国自身的社会制度、文化差异等原因。但不管产生的原因如何,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及至当今科学技术实力和社会发展的落后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当今所要做的就是,自身不断努力,同时不断向西方学习,不断取长补短,缩小差距,以求占领未来的科学技术高地。参考文献[1]杨建强:“李约瑟难题”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溯源,《前沿》,2009年12期。[2]张宗明,张洪雷:从中西科学方法论传统看“李约瑟难题”,《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3期。[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