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现代企业的培训之道“职工能力与责任的提高,是企业的成功之源!”IBM精辟总结了知名企业“基业常青”的重要秘诀,鼓励员工学习和提高,是IBM培训文化的精髓;P&G每年投入全年营业收入的1.5%-2%在员工培训方面;思科安排销售培训生在美国和中国受训……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市场风云的变幻莫测,使得“职工能力和责任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企业培训。标杆企业的成功让中国企业的培训工作从“高层不重视,缺经费”渐渐过渡到“寻找隐形收益,关注培训投资回报率(ReturnonInvestment,ROI)”上,值得欣慰的同时,也把如何将有限的培训经费花在刀刃上,切实提高培训实际效果,让“老板看得开心,员工学得舒心”摆在人力资源管理急需解决的难题列表中。
案例:一家中型制造企业,面临外界行业竞争加剧:行业领先者扩大产能,同时各中小企业不断进入行业;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人员流动频繁、公司学习气氛不够,人力资源总体状况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面临内忧外患的处境,新华信正略钧策项目组通过管理诊断发现导致人力资源总体状况令人堪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培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培训不成体系:公司提供培训机会,但缺乏系统性;
培训需求调查流于形式:培训计划更多是应付ISO9000的检查,而非各序列、各层级岗位的真正需求;
内部培训随意性强:没有建立规范的内部培训师资队伍,教材不规范,未经人力资源部的统一规划及审查;
培训职能未能发挥:人力资源部更多履行的是备案、汇总、报表的职能。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企业培训体系不健全的案例,新华信正略钧策咨询项目组针对企业实际,提出培训体系建设的设计方案,并辅导实施,下面就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关键点举例如下:
首先,确定培训管理层级及各自定位。
培训应该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培训计划执行到位,不是人力资源部单一部门就能扛起的重任,而是需要遵循全员性的原则,企业上下各有分工(见图一)。这样设计三个层级的培训管理体系,能够达到以下几点效果:企业高层对培训工作保持支持,避免总经理审批经费后甩手不管,只看年终绩效改善情况;分管不同部门的副总可以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培训工作提供指导;避免部门经理以工作繁忙为借口让培训工作走形式。图一三层级培训管理实际工作中,有需要公司统一组织的全员培训,也有各部门组织的不同专业技能的培训,尤其是生产部门需要举行不定期的操作技能培训。为保证公司对培训工作的整体把握,各部门设立兼职的“培训管理员”,与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组成“培训组”。
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主要负责:
拟订公司全年培训计划;
审核教材编写的规范性,建立并维护公司培训案例库;
联络外部培训机构、引入外部培训师以及执行外派培训;
就各部门提交的临时培训需求和培训项目,根据培训计划和预算进行处理等。
各部门培训管理员则负责:
进行部门培训需求调查,拟订部门培训计划;
负责部门层面的培训活动,并组织培训效果评估;
组织部门内部培训师开发编写相关培训教材,维护培训案例库;
收集部门临时培训需求,部门经理审核后,提交人力资源部。
其次,建立并完善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不是一个会议室里坐满听课员工的场景,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的角色也不只是联系场地和老师等的联络员,企业培训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建设成一个体系(见图二),八个方面既全面总结,又高度概括了企业培训体系的内容。与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相比,培训体系建设似乎是一看就懂,但是一做就乱的工作。下面介绍培训体系建设方案实施中的难点及解决对策。
难题一:如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有限的培训经费到底应该投到哪里,培训必须立足于组织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为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以达到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目标。每个企业的培训需求都不尽相同,培训课程的“新贵”也许并不是企业急需的,所以首先需要做好全面的企业培训需求调查,培训需求的依据主要分为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的关注点包括: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发展要求企业各序列、各层级员工在哪些方面改进;
专业技能演变:从与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的演变,分析出为完成工作任务,提高绩效需要员工在哪些方面改进;客户需求变化:客户包括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为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完成销售任务,需要员工在哪些方面改进;为满足内部客户需求,提高周边绩效,需要员工在哪些方面改进。
企业内部的关注点主要包括:
企业战略规划:分析企业战略目标、现有业务模块和未来业务发展对员工的要求;
部门职能策略:为完成部门绩效任务,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目标,各部门的职能策略对员工的要求;
员工绩效分析:绩效考核结果是培训需求的主要依据,通过绩效反馈找出文化、制度、技能等方面的原因,总结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调查不能走形式,从调查方法的选取到结果的运用都需要有据可依,主要的培训调查方法有观察法、资料信息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绩效分析法以及标杆分析法等,通过多种培训需求调查方法的组合运用,掌握企业实际培训需求的一手资料,才能避免因为培训内容不是员工工作所需,结果培训没有收到实效,而导致企业投入的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都付之东流。
难题二:外部培训师讲授内容如“隔靴搔痒”,内部培训师讲授技巧如“如云雾里”。
企业培训师的来源主要分为外部培训师和内部培训师,二者各有特点:外部培训师擅长介绍前沿理念或管理思想,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外界的新鲜思路不容忽视,但是外部培训师的培训内容容易宽泛和教条,与企业实际工作结合的东西较少,而且一般培训费用较高;相比之下,内部培训师更加了解企业,培训更能够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而且费用一般较低。国际知名公司大都拥有自己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并且通过“培训培训师”(Trainthetrainer,TTT),公司内部有一个固定的流程来培训自己的管理人员,使之成为培训师。宝洁90%以上的培训都是通过TTT这种方式开发的。
企业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都担负有培训辅导下属的责任,除此之外,各部门的业务骨干、技术专家和操作能手是专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内部培训师来源。内部培训师是企业员工的兼职行为,不能因为承担培训任务而影响本职工作,需要做好激励内部培训师的工作,包括内部培训师可以获得一定金额书籍费,可以优先参加其讲授领域的外部培训等。同时内部培训师也需要收集资料,总结本专业领域的管理、技术或操作经验,不断学习,消化外部培训课程,提高讲授水平,为此设计了内部培训师不同级别的任职资格,对内部培训师进行认证(见图三),并且将内部培训师的培训效果与其职级晋升挂钩。这样在有激励和帮助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淘汰压力,才能打造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企业内部培训利器。如何选拔和培养内部培训师,既提高内部培训师的责任感,又提高其培训能力,避免出现“茶壶里煮饺子,有料倒不出”,又是一个重要的培训课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内部培训师的表达能力和授课技巧也许不是一日之功,但是传授经验的工具——培训教材不能只停留在内部培训师自己的头脑中。内部培训师需要编写教材,优化内容,承担相关的讲授任务。项目组为内部培训师进行“如何规范化编写教材”、“如何整理和编写案例”以及“外部培训教材引入与转化”等训练,提高内部培训师的教材编写能力。某一项培训主题的教材通过历任内部培训师的更新和完善,将沉淀成企业宝贵的知识成果(见图四)。图四企业培训教材库
难题三:如何区分不同的培训对象。
企业不同层级、不同序列成员的培训内容大不相同的。企业需要建立本企业的胜任能力模型(CorporateModel),即明确完成企业使命,各层级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些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跨国企业如通用、宝洁和摩托罗拉等,在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系统之上都有一个企业胜任能力模型。对于尚不具备企业胜任力模型的广大中国企业来说,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咨询顾问根据企业各层级的任职资格要求给予设计企业课程体系的思路,并提供通用课程库(见表一),再根据企业培训需求调查中培训课程体系的调查结果进行增减,最后形成企业的课程体系库。这样每个企业成员都可以在课程体系库中根据纵坐标——层级和横坐标——序列,对自己需要接受的培训内容一目了然。难题四:如何让培训后的员工动起来。
通过培训,员工增长技能,企业提升绩效,这是双赢,否则,员工花费时间和精力,但“听着热闹,事后没行动”,培训前后没有两样,企业投入人力财力,可是绩效没有起色,这是双输。为实现双赢,需要做好对受训员工(以下称学员)的管理。经过培训需求调查的辅导,我们假设培训需求调查客观,培训内容正是员工工作所需,这时候培训没有提升员工工作绩效的原因需要具体分析。
原因一,企业培训与员工职业发展脱节。如果员工看不到努力学习,参加培训,提高了技能和业务知识后,企业给予的重视,职位或待遇的变化,轻则学习热情下降,重则另找适合发挥的舞台。企业与其因为担心给予员工培训机会后,员工跳槽,企业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反思是否在员工受训归来技能提高后给予发挥的空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才浪费靠一纸延长服务时间的合同究竟能有多大约束力。尤其对于关键员工,80/20原理让企业里创造了80%财富的20%的员工成为企业需要关注并保留的关键员工。因此,对于这20%的关键员工要区别其不同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因此企业培训需要做好规划,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在为企业同时进行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块方案中项目组专门设计了关键员工填写的《能力开发需求表》,便于企业了解关键员工的培训需求,同时要求关键员工的直接上级就关键员工目前的技能水平和需要提升的领域给予建议。
原因二,企业缺乏相关培训考核。员工没有珍惜培训机会,迟到或缺席,这时候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培训考核保证培训效果,包括培训纪律、培训考试和培训评估等,更重要是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内化考核。培训的内容变成员工的工作习惯,自觉融入行为中是一个培训内化的过程(见图五):第一步是“转化”,学员需要制定将培训内容转化为工作技能的措施;第二步是“应用”,只有将培训内容应用于工作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要领;第三步是“传播”,某项培训也许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员工都能够参加,通过学员将培训内容以分享、交流、研讨等方式传授给其他同事,一方面能够增加企业的培训覆盖率,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员对于培训所学的理解;最后是“固化”,经过不断的重复应用,形成良好工作习惯。通过这四个紧密相连的步骤,可以真正起到利用培训所学提升工作绩效的效果。对于培训内化的考核相对培训纪律和培训考试而言,难度较大,但这是企业培训的努力方向,我们的做法是让学员填写《员工培训内化跟踪表》,主要内容是按照培训内化的四个步骤,填写行动计划,实践证明:制定行动计划是最常用的后续任务跟踪类型之一。由最了解员工实际工作情况的直接上级对照《员工培训内化跟踪表》,在一定周期内根据员工的能力提升程度、产量、工作熟练程度、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打分。培训内化工作由学员的直接上级督促,学员属于跨部门的由人力资源部承担协调任务。图五培训内化步骤
最后,让我们对中国企业培训工作的前景进行展望。培训绝不是企业应对外界变化的无奈或对员工充电呼声的妥协。企业大学,即具备相当规模的企业培训机构,如国外公司的通用“克劳维尔学院”、摩托罗拉中国区大学、西门子管理学院、爱立信中国学院、麦当劳“汉堡大学”等等,国内企业宣称已经创办企业大学为数亦不少:如新希望集团、海尔集团、春兰集团、联想、TCL、华为、康佳等等。企业大学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胜任的人才,在企业打造卓越雇主品牌,吸引人才方面功不可没,还为供应商、客户和战略伙伴提供培训和咨询。未来,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行业领先企业的内部培训可以面向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甚至是希望学习标杆企业的广大企业中去,其中的经济效益不言而喻,在扩大知名度,提升无形资产方面的价值更是不可估算。广大中小企业同样可以创建自己“没有围墙的企业大学”——网络培训学院,借助企业局域网,为企业构建E-Training学习的管理课程的网络学习平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愿与市场经济大潮的弄潮企业们共同探讨企业培训工作的明天!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企业管理培训现代企业管理常识1-1现代管理原理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是:管理、科学、技术。生产越现代化,管理越为重要,甚至可以说:一个企业的成败,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现代管理的目标,是要实现管理的民主化、高效化、科学化、自动化、专业化,花费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管理,就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人们遵照某些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对象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从而实现管理目标。管理有八大基本要素,分两类:三个管理手段——机构、法和人;五个管理内容——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现代管理原理必须具备以下特点:这些原理是为了符合实现管理的基本目的;这些原理具有普遍性;这些原理是研究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辩证关系的。一般认为,现代管理原理有以下八个:系统原理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理。所谓系统,就是具有统一功能的各有关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怎样使系统达到最佳化,就叫作系统分析。管理处在各个层次的系统之中。每个单位,每个管理法,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必处在某个系统之中。它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各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输出”和“输入”,同时还处在一个更大系统的统一范畴之内。所以,要使为实现同一目标的各系统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佳化,就必须使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这就是系统原理。系统工程有八个要点:1、逻辑系统即把管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观察;2、分解结构把整体分解成部分进行观察;3、认识关系认识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4、区分层次分清主次、上下;5、跟踪变化观察各部分的工作情况;6、调节反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节,避免偏离目标;7、控制方向使各部分都奔向一人目标;8、实现目标。在进行系统分析时,要尽量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领导原理领导,就是能为一个组织制定目标,并能引导和影响这个组织和组织成员为实现目标而采取行动。这种“引导和影响”并不排斥行使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实行监督和控制,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个人(领导者)依据组织内的实际情况,运用领导技能,采取正确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团结和带领导全体职工高效率地去实现组织目标。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领导起的作用就越大。领导的主要内容是权力和指挥,权力是以强制、奖励、法定地位、领导人员专长和个人地位为基础的。指挥则又以权力为基础。由此可见,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的权威和指挥艺术。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领导行为与领导的作用。领导行为支持重视与支持职工的价值观及感情;促进相互关系善于促进职工间密切合作,互相满足的关系,并不断发展此种关系;强调目标善于激发职工努力达到组织目标;协助工作能协助职工拟定工作计划,调整工作关系,提供工作的知识、技术、器具、材料等,使其便于工作,并能提高工作效率。领导的作用为组织制定正确的目标,并拟定和推行为达到这个目标的计划、方针和政策;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同时满足下面的合理需求;合理授权,并提供情报知识与技巧培训;控制、协调组织内部关系,沟通上下级的意见;代表组织对外交涉。组织原理组织,就是根据一定的组织原则,对人和事进行有效的组合,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机构。组织有三个环节:划分任务;任务部门化;授权。即先划分任务,然后把各个任务交给各个部门。再授权给各个接受任务的部门。组织的原则是:整分合原则就是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现代分工有四类:(1)按社会功能进行专业化功能分工;(2)按自然资源特点进行专业化区域分工;(3)按产品(学科)及其构成进行专业化生产(研究)分工;(4)按照作业程序进行专业化作业分工。封闭原则是指任一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系统中的每一层次,每一项措施,都必须有相应的制约因素。闭封是相对的,今天已经完成的封闭,明天就不完全了,一劳永逸的封闭是没有的。有效的管理要求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封闭。跨距原则一个人的领导能力有限,不可能领导整个部门的每一个人,被领导的人越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复杂,二者成几何级数增长。如何建立最有效的领导机构原则,就是跨距原则。一般讲,对最高层次的管理者,其跨距最多不超过4人;一般管理者的管理跨距不超过30人。平衡原则即在组织建立后,要经常观察其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消除各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因素。效率原则即不断通过对各个组织效率的分析,来评价组织的优劣。能级原理管理中能的概念是指机构、法和人的办事能力(包括管辖范围、职权、有效期等),这种能力构成了管理的“场”和“势”,使管理得以有规律地运动,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率和效益。不同阶层的领导应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决策能力;不同阶层要有不同的职权。现代管理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使管理的内容动态地处于相应的能级中去,使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控制原理控制就是要随时掌握企业运转情况,并具有强有力的干预手段。控制分为三个阶段:计划阶段,即预见控制;执行阶段,即现场控制;结束阶段,即反馈控制。这三个阶段互相衔接,循环往复,每个阶段都为上个阶段做总结,为下个阶段做准备。反馈原理反馈就是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以达到预定目标。凡使作用结果越来越放大,叫做正反馈;凡使作用结果越来越收敛,叫做负反馈。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又构成新的原因、新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是为了完成一个目的,就是使好的结果越来越发展,差的结果越来越减少。一句话,反馈就是对客观变化作出应有的反应。反馈是实行控制的有效手段,是管理系统的核心。反馈的中心是信息,信息的灵敏、准确、迅速,决定着反馈的功效。弹性原理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及时适应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不管订什么计划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以防出现意外的因素。管理弹性有两类:一类是局部弹性,就是任一管理都必须在一系列管理环节中保持可调节的弹性,特别在重要的关键环节要保持足够的余地;另一类是整体弹性,就是指整个系统的可塑性或应变能力。在应用弹性原理时,要严格区分积极弹性和消极弹性。消极弹性是指人为地留了不该留的余地,致使效益降低。动力原理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这种动力还必须得到正确的运用,管理工作才能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这个原理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现代科学管理认为,有三类推动管理的基本动力:物质动力主要是工资制度、物质待遇和奖金、福利等。精神动力主要指信仰(革命理想、爱国主义等)、精神刺激(奖状、先进称号等),也包括日常政治思想工作。信息动力从管理角度看,信息作为一种动力,有超越物质和精神的相对独立性。书本、情报、经验,甚至传统、作风、爱好、志趣等,都是信息动力的组成部分。以上八个原理的综合运用,是推动现代管理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1-2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是生产越来越社会化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革命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这种现代化包括了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解放生产力两个方面。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点: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其主要标志是民主化。生产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因素。承认职工群众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及其管理企业的权力是民主化的前提,同时要使这种地位和动力经常化、制度化、法律化。管理机构的现代化其主要标志是高效化。要按责任与权力、利益相一致的原则设置管理机构,并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同时要随时按企业内外的情况变化,适当合理地选择有效的管理形式。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其主要标志是科学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有:系统工程经济数学、经济办法、行政办法、行为科学办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数学方法,即使企业管理由定性化转变为定量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其主要标志是自动化。电子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广泛应用,使管理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我国企业管理手段的发展方向。五、管理人员的现代化其主要标志是知识化、专业化。现代企业管理对管理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数量要求越来越多。因此,有计划地吸收和培养各级管理人员,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实现企业现代化必须抓好的七个环节人事(MEN)职工的招聘、培训、考核、奖惩、晋升、任免。资金(MONEY)资金来源、预算编制、成本核算、财务分析。方法(METHOD)生产计划、质量管理、工艺研究。机器(MACHINE)机器配置、厂房布局、设备维修、折旧核算。材料(MATERIAL)材料采购、运输、验收、储存。市场(MARKET)市场需求、生产方向、产品价格、销售策略。精神(MORALE)职工的兴趣、爱好、志向、情绪。这七个环节的英文字母都以M开头,故有“现代企业科学管理7M”之称。1-3现代企业管理人员的任务和应具备的条件现代企业管理人员的任务企业的工作按性质分类主要有作业性与管理性两类。从事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有: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的要求,结合市场和企业内部的发展变化,确定主管单位的工作目标;根据工作目标来制订实施计划,合理使用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执行上级的命令、指示,并监督部属贯彻招行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各单位的行动;照顾各方面的利益;了解部属的能力与性格,以便安排其适当工作;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指导部属完成其工作任务;认真听取部属的意见,迅速、如实地向上级反映;检查与考核下级的工作;积极做好职工培训工作,挑选与培养接班人。管理者应具备的条件指挥人才能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具有出众的组织才能;善于识人用人;善于判断决断;有永不枯竭的事业进取心和创新能力。反馈人才应有比较广泛、丰富的知识和兴趣;观察敏锐,善于吸收新思想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强;有充分的表达能力;敢于坚持真理,讲真话。监督人才必须和蔼谦虚,正派公道,廉洁守法,铁面无私;应熟悉业务;善于深入群众。执行人才要有比较充分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恒心与信心,敢于面对现实;要能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敢于负责;善于领会领导意图。岗位的合理有序与人才运动的无序是现代企业的管理的一大特点。1-4企业的战略决策决策,从广义上讲,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在可供选择的多种方案中作出抉择。企业的战略决策是指对企业涉及时间长、规模大、影响深远的一类重要问题的决策,如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对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人、财、物的分配方案等的决策,也可以称作经营决策。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影响在企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决不能“即兴而定”,草率从事,必须进行尽可能周密的可行性研究。一次成功的决策,必确建立在领导者对上级精神的深刻领会,对客观环境的正确估计和对自身情况的充分了解之上。一般地讲,进行战略决策应遵循这样的程序:确定目标目标就是你想取得的成果。目标必须具体,因为具体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各项对策产生的前提条件。对企业来说,总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让自己的产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加利润。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确定不同的具体目标,如应该生产什么产品,采用什么技术,选择什么设备等。分析环境外部因素最重要的是市场和竞争者。这就需要搞好市场预测和掌握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分析本企业的长处和短处要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推销、财务、人员等进行全面分析,以扬长避短。寻找企业存在的问题,可能运用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公式:标准—现状=问题式中标准——是一个理想状态,它可以是来自上级的要求,也可以来自同行业中的先进样板;现状——本企业现实的综合状况。找出本个业的机会和危机机会和危机表现在五个方面:对产品需求的上升或下降;竞争者力量的增强或减弱;工艺技术的改变;消费者口味的改变;企业发展基金的多寡。要不失电动机地抓住机会,消除危机。探索和制定各种可行方案在前四步的基础上,制定尽可能多的方案,进行选择。这里要贯彻两条原则:整体详尽性原则要把所有能作出的方案都列出来,以供选择;相互排斥性原则就是把实质或主要步骤雷同方案进行合并,归纳成几个不相同的方案,然后再进行比较。方案的选定中选的方案,理应是最优方案,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有时无法作出最优方案,或即使作出了最优方案也无法实行,因此,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提出了“满意标准”的原则,以代替“最优标准”。“满意标准”也被称为“有限合理性”原则,即因时、因地、因具体情况制宜地选择离预定目标最近,又可以付诸实际的方案。选定原则计算出资金利润率。资金利用率=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流动资金然后进行产品的生产和日常经营成本分析。用资金利用率和银行和率进行比较,如低于银行利率,即使表面上有利润,实质上也是一个亏损方案,一般是不足取的。充分考虑方案的风险。中选的方案应是资金利用率和风险指标综合平衡后的最优方案。选定方法(1)标准值选择法。一个成功决策,要符合多种目标。先将这些目标列出来,然后用打分的方法计算每一方案与目标相符的程度。例如,选择海外经销商,可用四个目标标准打分,然后择优选取:标准客户政治态度资信情况经营范围经营能力总评价ABC10080959095100709090608095320345380通过上述总评价,应选C客户。(2)最大最大收益值标准法。当决策者对未来比较乐观时,可采用此法。首先把每一个方案中的最大收益值挑出来,然后再几个方案中的收益值中挑选出最大的入选。(3)最大最小收益值标准法。当决策者对未来比较悲观时,可采用此法。它是把每一方案中的最小收益值选出来,再从中选择最大收益值的方案入选。例如:某工厂在未来三年内生产某种商品有三种方案:一是新建一个车间;二是扩建现有的车间;三是维持现状。这样,三年后的资金利用率见下表:(根据预测市场需求变化算出)大中小方案新建扩大维持37%25%10%18%12%6%-24%-12.5%-1%如预测市场需求增大,根据(2),应选新建车间的方案,如预测市场需求减少,根据(3),应选维持现状的方案,前者可获最大的收益,后者可冒最小的风险。落实方案制订详细的行动计划战略计划必须靠行动计划来落实。检查、考核、反馈、战略计划的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首先,计划本身可能存在缺陷,为弥补这些缺陷,应该在作出决策的同时,作出应变计划,以防意外;其次,客观形势在不断变化,因此应定期检查、考核战略计划的可行性,不断进行修订,以臻完善,使整个决策过程封闭。1-5制度——现代管理的灵魂制度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就象组织纪律军队中的作用一样,是生产水平高低的标志。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是管理的法律形式,因此是管理工作道德要解决的问题。所谓“有章可循”,“按职尽责”便是制度的作用。制度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一般地讲;制度有这样的特点:制度是多年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制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文化的规章、规定、工作方法和工艺程序,是应社会化、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生产实践中,一些不利因素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影响生产的进程,于是人们便把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措施用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制度。制度是为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例常性”问题而建立的,本身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制度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制度既然是生产经验的科学总结,生产发展了,制度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否则制度就要僵化,阻碍生产发展。从二、三十年代的“泰勒制”、“福特制”,到近代的“巴克制”,“TQC”等行之效的制度,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制度之上的。制度还要依行业和生产工具的水平而定。如汽车制造多采用流水线,而修理待业多采取班级制;本世纪初,多数工厂采取10-12小时工作制;而现代多采用6-8小时工作制。近十年来,电子计算机已大量进入管理领域,各种新的管理制度层出不穷,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只能解决生产中同现的那些“例常性”问题,而实际生产中则经常出现许多“例外性”问题。人们固然可以在“例外性”因素反复出现后,找出解决方法,并制定新的制度,然而绝不可能杜绝“例外性”因素的产生。这是因为:(1)影响生产的因素太多,人不可能都预料到;(2)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一些原有的制度不适合了,人们对新的生产特点的认识还要有个过程;(3)精神的因素,即人的因素是在时刻变化的,很难用制度管理。由此可见,制度不是万能的,对它的局限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在制订制度时,要保持充分的弹性,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另外要建立反馈系统,定期考察、个性各种制度,以防制度僵化、老化。制度的有效性依赖其权威性一种科学的制度,肯定会给企业带来利益,这种利益便是制度从经济方面得到的权威。仅靠这点权威还不够,还要有强制手段,有启发人自学遵守的手段。强制手段制度的强制手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要遵守,并身体力行;二是制度的招待以经律为后盾,凡违反制度者,均应受到惩戒。启发手段制度的启发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使执行者相信制度是科学的,可行的,人人都做得到的;二是要使制度能满足人的成就欲,使他们相信只要执行制度,就可以使工作富有成果;三是要使制度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凡模范遵守制度者,都可以获得一定个人经济利益。这种科学性的强制手段、启发手段便构成了制度的权威性。当然这种权威也包括了传统的、道德和的约定俗成的力量。没有权威的制度是没有效力的。制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制度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会充分利用制度来提高效率使企业的工作有条不紊。生产管理要点坚持均衡生产均衡生产是指企业在各个不同时间均衡地生产产品,即企业的各部门在每段相等的时间完成相等或平均递增的工作量,不突击,不会战,不加班。其好处是: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因赶进度造成质量降低,废品增加。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设备不闲置,又避免因突击而造成设备超负荷运转而损坏。有利于劳动力力的合理使用,提高劳动生产率,避免前松后紧而造成的劳动力浪费和费用的增加。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均衡生产,是现代管理的基础。科学地划分生产类型生产类型是指生产中按专业化程度划分的生产组织类型。一般可分为大批量生产、小批量度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划分类型的作用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类型的特点配置不同的技术装备,彩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使整个生产工艺更加合理化。有利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企业的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工作,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确定高效益的生产指标一般地讲,某种产品生产批量越大,经济效益就越高。但由于市场需求因素的制约,往往需要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如何才能制定合理的、主效益的生产标准呢?这要根据两个原则:一是要以销定产,坚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是要搞好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综合平衡,就是将品种、产量度与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等指标进行平衡,及时改进生产中的有关不节,不断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一种产品生产多大批量才能变亏为盈呢?寻找这个盈亏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这是确定生产指标的出发点。计算盈亏平衡点的公式是: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产品单价—变动成本当此公式的值小于1时,就说明可以盈利。生产作业计划要详尽、具体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是:使生产总指标层层落实,把全企业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各自为政的现象。具体安排了各部门的秤日程,有利于协调各个生产五一节的配合,提高计划管理的水平。使各个生产环节在各段时间内都得以充分而又合理的负荷,有利于组织均衡生产。秤作业计划要根据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类型而定。对任务量要经过科学的测算后下达。同时要提出保证措施。质量管理产品的质量可以从五个方面表述:性能:指产品为适合一定的使用目的所具有的物理、化学或技术属性;寿命:指产品的使用期限;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条件下,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经济性:指产品的价格和使用过程中的费用;外观:指产品在外型上满足消费者的能力。为保证产品的质量,现代企业大都采取了全面质量管理(TQC)的办法。这种方法有四大特点:指导思想明确,就是“一切为了用户”;管理内容全面,包括了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管理方法科学,采用了质量控制,优选法、价值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使用计算机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得出结论,而不是凭经验和感觉;群众基础广泛,因这全企业的人都要参加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对产品设计、制造、辅助生产和销售四个过程的全面管理,各个过程管理的基本内容是:设计过程:保证设计的产品具有相应的先进水平和经济效果。制造过程:首先,要坚持质量检验,保证不合格的加工对象不投产,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转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然后利用控制图进行工序质量控制,以防不合格产品产生;最后根据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提供的数据和情况展开质量分析,以进行有关决策,进一步挖掘提高产品质量的潜力。辅助生产过程:保证按时供给生产所需的符合标准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餐协件;加强对工具、量具的保养、检验、校正和修理,严格发放制度;加强设备维修,保证生产设备完好。销售使用过程:开展对用户的技术服务工作,以保证新产品我能充分发挥;进行产品使用效果与使用要求的调研,为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任务是: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正确选购设备,为企业提供效能高、耗能少、适用性强的最佳技术装备;在力求节省维修经费的条件下。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不断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认真做好现有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工作,不断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熟练掌握引进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技术,解决备品、备件的供应,并承担引进设备的测绘、仿造、翻版和改进工作。选购设备应考虑的因素:设备的生产性,即设备的生产效率;设备的可靠性,即能长时间按规定精度无故障运行;设备的安全性,即有防止事故发生的各种装置;设备的节能性,即设备的热效率和耗能标准;设备的耐用性,即设备的使用寿命(包括无形磨损);设备的维修性,即设备易于维修,供方又能提供良好服务;设备的环保性,即设备产生“三废”的数量及处理的难易程度;设备的成套性,即与其它设备的配套能力;设备的灵活性,即设备对生产不同产品的适应性。劳动管理劳动管理主要是对劳动者的生产行为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劳动管理主要有以下内容:制定劳动定额科学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有:经验估工法,即由有经验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根据本岗位的设备、工具和其他生产条件,直接估算制定;统计分析法,即根据过去生产同类产品所消耗的工时,结合当前的生产条件和组织技术条件的变化,通过计算和分析一测定;技术测定法,即根据对生产组织条件的分析研究,在挖掘潜力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测定和分析计算来制定。这丰种方法中,第一种简便易行,但不够精确;第三种比较精确,却十分复杂,不易制订;第二种介于二者之间。不同企业可根据本企业的条件选择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同生产这些产吕所消耗的劳动时间之比。公式是:劳动生产率=合格产品数量(或价值)/劳动时间从这个公式出发,可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有:依靠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使机器设备的技术性能不断提高;重视效力投资,使职工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改进企业管理,合理组织生产,使整个工艺过程科学化。劳动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主义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工资标准由国家统一制订,工人的劳保福利,国家也不法律保证,企业只是执行者。企业能控制的工资部分,仅仅是奖金而已。奖金是共工人工资的一部分,是用来调动工人积极性的。因此发放奖金有三忌:一忌数量过大,这往往说明劳动定额不合理;二忌人人有份,“吃大锅饭”,起不到鼓励作用;三忌苦乐不均缺乏全局观念,人为地制造矛盾,影响生产。物资管理物资管理的基本任务按质、按量、按品种、按时间成套齐备地供应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合理使用和节约物资,以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合理储备物资,加速资金周转;加强物资的采购和保管工作,降低采购成本和保管费用;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订物资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技术计算法:在工艺计算的基础上制订定额;统计分析法:是根据腾统计资料制订定额;经验估计法;根据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实际经验制订定额。我国的企业目前还处于从经验估计法到统计分析的过渡中,物资消耗定额还不是很合理的,这是一企业生产成本高,流动资金占用多、周转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仓库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内容物资入库百做好验收工作,把好产品入库关;物资保管要防止物资短缺、损坏、变质、混乱;物资发放要严格手续,有计划地进行;仓库盘点,要认真、细致,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节约物资的主要途径改革产品设计,制造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的产品;彩先进工艺,养活工艺性物资消耗;选用新材料和代用材料;实行集中下料,不断彩新的裁、下料方法,以提高材料利用率;抓好废旧的回收利用。、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一般包括:因定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销售收、企业盈利管理和财务收管理等。财务管理的主要方法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计划管理;通过对生产、技术、经营各个环节的会计核算来开展日常管理;建立财务指标体系,在财务计划的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以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活动作出评价,及时性发现问题并加以调节;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各个五一节实行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固定资金的管理固定资金是指用于购置厂房、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仪器、仪表等使用一年以上的而单位价值又在规定定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消费资料的资金。固定资金的管理要注意:要量力而行。固定资金的使用额较大,回收较慢,压占资金较多,怕以企业在增添重大设备时,一定进行可行性研究,算好经济帐,特别是需要使用银行贷款时,一定考虑到本企业的偿本还息能力。合理提取折旧费。对固定资产要按年合理地提取折旧费,并将折旧费用于技术的更新改造,不许挪作他用。及时性检查固定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督使用部门,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流动资金的管理结算资金成品资金流动资金指企业用于流动资产的那部分资金,其组成部分见图1-1。结算资金成品资金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必须遵守下列原则: 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流动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只能用于生产周围的需要,决不能用于基本建设和其他财政性开支,不能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发行和大修理,更不能用于职工集体福利等其他有专用基金的开支。必须遵守财金结算纪律,同物资运动相结合,坚持“钱出去,货进来,货出去,钱回来,钱货两清”。成本管理的内容进行成本预测和编制成本计划,便地事先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中人力、物力、财务的耗费;科学地组织成本核算,正确和及时地反映产品成本的实际动态和计划执行情况;开展成本的分析和比较,揭矛盾,找差距,促转化,充分挖掘企业增产节约的潜力;实行成本考核,把降低成本同奖励制度挂钩,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总之、加强成本管理,既要抓产品的设计和工艺技术环节,又要抓好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五个环节。工为企业的原始记录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错综复杂的,它的经济问题与技术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要找出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律,并用以指导生产经营,使生产经营活动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就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这就要求尽可能详细地占有各种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材料,以便进行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强见原始记录是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依据。原始记录的特点原始记录怕记录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连续不断地进行过程中的每一次个别具体事实,企业的生产周而复始地进行,原始记录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初记录,它提供了企业各方面的原始资料,这是广泛性。原始记录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职实登记的,所以可充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某一个方面个别具体事实的原始凭证或原始根据,这是真实性。原始记录一般都是采用直接观察法来登记的,即由记录者对现场情况根据亲自观察和计量后登记的,这是直接性。原始记录的范围十分广泛,记录时间又连续不断,因此必须由众多在基层工作的人员参加记录,这是群众性。原始记录这五个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原始记录必须按照规定青工及时登记,正确计量,如实反映情况。原始记录的范围原始凭证:凡是企业在完成生产经营业务的当时,直接编制用来证实某项生产经济业务过程的局面证明都叫原始凭证,例如:领料单、收料单、退料单、产成品交单、斗成品交库单、发货票、现金收据等。基层记录:凡根据原始凭证、实物、仪表或劳动者生产活动情况等进行如实登记和写实的书面记录就叫基层记录,例如岗位记录、考勤记录、物料耗用记录、分析化验记录、生产调度记录等。整理表:凡根据基层记录或原始凭证把同类生产经济业务的原始资料,按照一定的时间和范围,进行加工整理填成的表格叫整理表。厂内报表:厂内报表是企业基层组织,工段,车间或各管理部门根据整理表编制而成的上报厂部或厂内有关单位的表格,例如:工段班报、车间生产日报、全厂生产日报等。原始资料的分类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图见1-2生产中的原始记录生产中的原始记录是工业企业原始记录的主要部分,它主要包括:产品生产记录;产品交库和交接记录;原材料和产吕质量检查记录;劳动工资记录;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记录;产品价值产品价值设备管理和适用记录;事故记录;辅助部门生产记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合理化建议记录;新产品试制记录;(11)其他生产方面的记录,如大修、技措工程工时记录,大修、技措工程验收记录,岗位卫生条件查定记录等。(3)流通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流通过程听原始记录即销售和原材料供应过程中的原始记录,它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记录;产品销售记录;财务收支凭证;运输记录。工业企业原始记录分类图见图1-3。原始记录要素原始记录的名称:原始记录要有能反映该记录业务内容的名称,如“单”、“票”、“记录”、“凭证”等。记录日期:一般应在原始记录中记下日期,必要时,要记下小时数。记录对象的内容:这是原始记录的主要部分,要依对象的具体内容来确定。业务发生单位和执行人:这样可以明确职责,便于发现问题。复核人:一般由领导或专人担任。统一编号:这是为了使记录不重不乱。原始记录的记录方法岗位记录制:由直接从事操作的人员负责记录。专人记录制:即由班组指定专人或班组长本人根据当班生产情况,进行记录。专职记录制:即企业配备专职记录人员负责登记,按人划定记录区域,分片包干,定时下车间、班组去进行登记。仪表自动记录:这主要是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采用,要特别注意仪表的灵敏度,并经常检查,保持记录的正确性。原始记录的分析方法分组法:就是把同类指标或项目进一步加以分类,以便把其中属于同一类型的现象汇总起来,求出这一指标或项目的各个因素的构成情况,以及各个因素对于这一指标或项目的影响程度。比较法:就是把不同时间或不同单位的同一指标或项目进行相互对比,以求出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几个不同单位之间的相互差距。平均数法:平均数是用来标志企业各个生产单位或一定生产期间同一个指标或项目的一般水平的数值。通过平均数,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某一方面,给予一个概括性的说明。相对数法: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间的对比,反映了两个指标的对比关系,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链锁置换法:如果有好几项因素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某一项指标时,要查明其中每一项因素对这项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用链锁置换法进行分析。一般常用公式为:数量因素的影响=(数量因素报告期指标-数量因素基期指标)%质量因素基期指标质量因素的影响=(质量因素报告期指标-质量因素基期指标)%数量因素基期指标以上这些方法也可以综合使用,以确定影响正常生产的因素,并消除之。1—7销售与生产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要。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市场经营,使产销对路,才能既发展生产,又满足消费。生产是为了销售,销售又促进了生产,以此循环往复,使企业不断发展。由此可见,企业发展的方向要以社会需要而定。为此,企业管理者应做到以下几点:一、确定企业的目标这是指详细的奋斗目标,包括产量、品种、质量、成本、利润等。分析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政府法令、用户需要、竞争状况、供应条件、销售渠道、综合情况等,力争扬长避短,克服盲目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要有具体的市场策略制定策略包括:(1)市场面分割,即按地理区域按使用目的或按购买对象划分市场,以确定不同市场对产品的要求;(2)市场面定位,即选择最有利的市场面,集中力量生产适销产品;(3)市场经营组合分析,从产品、价格、服务、广告、销售渠道等因素全面分析,以采取最有效的经营手段和方法;(4)进入策略,即采用最有效的推销手段,不断开辟新市场;(5)时间策略,即确定某种产口打入市场的时间,以保证销路。市场预测要正确地、客观地、有预见地估计市场的需要量、销售量等情况。经济效果分析这是反馈手段,用来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对产品的情况也要进行分析。一般产品都有固定的生命周期,它们是: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介绍期指标新产品试制阶段,需向用户广泛宣传、介绍,这个阶段生产批量小,成本高;成长期指产品销售量直线上升,成本不断下降,利润迅速增长的阶段;成熟期指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阶段,此时市场需要量已趋饱和;衰退期指产品更新换代阶段,这时利润减少,必须淘汰了。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有助于制定新的生产策略,使新产品不断涌现。另外,对产品的包装和厂牌商标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现代包装有三大作用:一是保护作用,可以防止产品散失、残缺、变质;二是可以促进销售,起广告的作用;三是可以加企业利润,因为精良的包装可以提高产品的价格。厂牌和商标往往反映了企业特性和精神,反映了产品的质量,是工厂和产品声誉的象征。好的声誉会使产品销路大增,因此,创名牌产品应是企业的一大任务。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应持积极的态度,这不仅是市场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一般新产品的开发要依照这样六个程序:调整研究与科学实验;产品设计;工艺装备;新产品试制、鉴定与定型;小批试制与工艺改进;大批量生产前的调整。这个程序也可以归纳为这样四个阶段;新产品概念读设计阶段、诊断性设计阶段、改进和预测性试验阶段、商业性投产阶段。对进入衰退期的产品要尽量用新产品来代替,以维持企业的生气。1—8计划计划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其目的在于正确选择生产经营的目标,并经过科学的安排,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现。企业计划的含义有三点:计划的依据计划应以国家计划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市场信息、技术情报、用户意见以及同行业和相关行业先进单位的技术经济指标及发展动向的资料为基础,结合本企业的条件,为人员素质、设备状况、资金状况、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经过充分的分析测算后,才能制订。搞好综合平衡计划要保证企业管理整体和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企业的综合平衡是微观的综合平衡,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利润目标和销售量之间的平衡,即要以利定销,确定的销售量必须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销售量和生产之间的平衡,即要以销定产,产品要在品种、质量、数量、交货期等方面满足预定销售量的要求。生产任务和所需原材料、燃料、动力,协作件之间的平衡,不搞“无米之炊。”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即以生产能力定产、避免“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在生产能力中,又要使基本生产能力、辅助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生产任务和劳动力(包括数量、工种)之间的平衡。生产任务和生产技术装备能力之间的平衡,防止“大马拉小车”和设备超负荷运转。生产任务和资金(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之间的平衡,即要量财而行。以上七个方面的问题是互相特约的。因此,在解决平衡问题时,必须逐项进行,反复调整,力求制订较优的平衡方案。计划的目标计划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计划指标按性质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按表现形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按其重要性分为考核指标和计算指标。在制订和使用这些指标时,要防止单纯追求数量、实物指标的倾向,应把经济效益指标,如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可比成本降低率和利润率等,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以促进生产合理地进行,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来。企业计划从计划期来看,分为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作业计划;从计划的内容看,分为生产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劳动工资计划、成本计划、财务计划等;从计划的范围来看,分为全厂计划、科室计划、车间计划、班组计划等;从计划的方法看,分为滚动计划、标准计划、横道图计划和网络计划等。我国企业现行的计划是以计划期计划为主导的。各种计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制定时要互相照顾。情报情报科学是一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情报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针对一定对象的需要所提供的,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起继承、借鉴或参考作用的新信息。由于情报是现代科学和生产的产物,所以,在现代化企业中作用日益加强,有时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日本经济界把情报与粮食、矿产和自然力并列,称为“第四种资源”。对企业来说,一般需要三个方面的情报企业内部情报,包括生产计划、销售预测、财务计划、供给能力、消费需求等;与企业经营环境有关的各种情报,包括社会动向、经济动向、科学发现、技术突破、生产要素等;竞争对手的情报,包括经营形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投资收益率新技术的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制等。这三个方面的情报是企业一切重大决策的依据,而且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技术水平越高,对情报的依赖就越大。情报工作的环节情报工作分搜集、整理、报道、研究和提供使用五个环节。搜集可通过采购、交换、按线索寻找、现场采访、委托他人或用情报网等方法进行,尽量扩大情报来源。整理是对搜集到的情报进行技术处理,包括登录、分类、贮存、维护、出纳等工作,使情报条理化,集中化。报道是将整理好的情报通过作卡片,发索引,利用报刊发消息、简讯、详讯、详述等方式报道出去,与使用者建立必要的联系。研究是对资料的进一步加工,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使情报精练、集中、可靠。提供使用是情报工作的目的,一般采用跟踪服务的方式进行,即情报部门主动向使用部门提供;也可采取咨询的方式,由使用部门向情报部门索取。企业对情报工作的要求企业对情报的要求是迅速、准确、全面。为此,有必要建立本企业的情报机构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这种科学管理包括计划,系统分析,经济、方法、手段、人员等方面的管理,并采用最现代化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电讯与网络技术、缩微复印技术及声像技术等。当然,如果企业规模较小,无法建立自己的情报机构时,同可以利用社会上的情报机构,采用咨询的方式获取情报。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有一条原则是不变的,即现代化的生产必须有现代化的情报工作来保证。1—10标准化标准化是应现代社会化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并日益成为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组织和管理现代社会生产的重要手段。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以制订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有以下特点:1.先进性标准总是按社会平均先进水平制订的,因此,标准总是在一个历史阶段保持先进水平的。时代前进了,技术水平提高了,标准也要相应提高。2.广泛性每一项标准都不可能是弧立存在的,都要和其他标准形成有机的系统,从而深入到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角落。3.循环性由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领域不断扩大,标准化的过程也必须是一个循环的连续过程,每经过一个循环,标准化的水平就提高了一步。4.条法性标准本身具有一定权威,并常常在一定范围被国际或国家的法律、法令强制推行,因此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标准化作为一门科学,就是研究这整个过程的规律和方法;它作为一项工作,就是根据宏观情况的变化,促进这个过程的发展。标准化的作用为实行科学管理奠定基础;2.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3.积累实践经验,推广应用新技术和科研成果,促进技术进步;4.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前提条件;5.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6.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更好满足社会需要;7.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8.在社会生产各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原则,建立和稳定必要的秩序;9.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国内贸易的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0.保障身体健康和安全。三、标准化的形式简化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这是最初级,也是应用较广泛的形式。统一化把同一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式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这种形式的目的在于消除不必要的多样化造成的混乱,为人类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是内容最广泛,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系列化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工业产品的系列化,一般包括制订产品基本参数系列、编制系列型谱和进行系列设计三个方面。其作用是确定产品功能范围、规格尺寸,把握基型产品的关系通讯品种发展的总趋无所谓,并以基型为基础,对整个系列产品进行技术设计或施工设计,为合理安排产品生产及整顿现有产品,发展变型产品提供依据,还可以防止企业盲目设计设有发展前途的品种。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功能单元的标准形式。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零部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复活动。对于具有功能互换性的复杂产品来说,通用化的程度越高,生产的机动性越强,对市场的适应性也越强。组合化按标准化的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较强的单元(标准化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产品的一种形式。目的在于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看作一个可分解成若干功能单元的系统,这些功能单元不仅具备特定的功能,还可以与其他系统的某些功能单元通用、互换,进一步加强产品的能作性、机动性和适应性。1—11企业咨询常识企业咨询服务在我国是刚刚兴起的一项智能专业化行业,人们对这个行业还很生疏,但这个行业对传播先进经验,推广新技术,加强企业管理,担高管理和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经起到了很好看作用,对企业的帮助尤为注目。现将企业咨询服务的常识介绍如下。一、企业咨询服务的范围和内容1、提供信息情报信息情报是决策的先决条件,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资源”。信息情报包括两个方面:宏观方面,包括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计划、国内外市场动态、科技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微观方面,包括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状况、设备构成与运行情况、人员构成和素质、经营管理方法和水平、用户对产品的要求等。2.技术咨询主工项目有:生产自动化的数据控制程序;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工程设计和工艺过程的软件设计;各种新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培训各级技术人员;技术管理制度。3.管理咨询主要项目有:企业管理的目标和策略;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各项管理制度和建立;通过管理的改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材料流通和贮存的各个环节;市场战略;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以及财务决策、预算控制等。4.人事咨询主要项目有:为企业物色有才能的领导人;交流各种人才;协调人事关系。我国咨询机构尚无此项业务。企业为什么需要咨询服务不管规模多大的企业,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总有一些总是需要借肋社会的力量来解决,或虽然本身能解决,却要付出很高的费用。咨询机构就是为解决这类问题而设置的。企业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需要咨询服务: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已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而企业本身又无法站在宏观角度去进行修订时;当企业自己找出了解决总是的办法院,但内部意见分歧,难以决策,必须请人出谋划策时;当企业本身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未能奏效时;当企业遇到非经常性经济与技术疑难问题,而企业又无解决该项问题人才和条件时;由于组织机构扩大,需要重新规划,采用新的管理方法时。咨询服务的方法和步骤1.咨询的方法现代咨询的方法和手段有一百多种,但通常使用并行之有效的主要有:应企业要求对某一课题进行科学预测。这是将各种可靠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提出数据,对这一课题的经济和技术性能进行近期或远期的预测,为决策提供定性、定时、定量的科学依据。可行性研究。这是决策科学化的关键,其目的是全面研究某项工程投资与盈利的问题,看此项工程能否获得最佳经济效果。可行性研究在形式上分为工程技术和经济核算两大部分,但不论哪一种形式,都必须经过多方案的比较之后,列出此项工程的全部重要问题,并作出明确的结论。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从整体出发,充分挥局部作用,达到整体的全优。这需要对决策对象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后,分析确定对象的系统结构,再进一步分析各分系统、各层次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分析外部因素和相互联系和特约条件,确定评价标准,建立系统模型(数学、网络、物理等),进行系统模拟,对比方案优劣,综合估评,从而使决策整体目标明确。可见系统分析是决策科学化的有效方法。咨询服务的步骤由企业向咨询机构提出问题。提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由企业领导向咨询工作人员详细谈清问题产生原因,尽可能详细地回答咨询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咨询机构提出咨询报告。报告一般分在部分,一是存在的方要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二是解决问题的措施,往往提出几个方案供企业选择;三是提出需要多少费用,讲清经济效果。企业领导应从咨询机构提出的若干方案中,选择最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付诸实行。广告广告是为某种商品或服务,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展览、招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从而开发、维持、扩大这种商品销路或服务范围的手段。广告,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生产的一代化、社会化程度越高,广告的应用便越方泛,因为它是联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对生产者来说,广告可将自己生产的商品通知消费者,并诱导他们认识与购买,从而在没有需求时创造需求,在需求减退时维持销路,以增加或保持企业的利润。广告的内容1.产品的特性包括质量、性能、效用、成分、形状、厂牌及商标等;2.购买的地点包括企业所在地,代销点所在地及它们的电报挂号和电话号码;3.价格包括不同的价格,如批发价、零售价、优待价等;4.购买方式包括现金购买、邮购、赊购、分期付款、电报和电话定购买力等;介绍产品的使用与保养方法;介绍服务包括三包(包修、包换、包退)的条件,维修点的地址等;宣传企业状况包括企业的规模、技术力量、业务状况及历史荣誉等。总之,广告的内容要清晰、准确、明了、真实、针对性强,能节省消费者的时间,同时引起他们的兴趣,激起他们潜在的消费欲望。制作广告的准备工作在现代、广告已与技术、心理学、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律学、伦理学、统计学与数学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科学,一门专业。因此,在制作广告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包括:1.确定广告的目的从企业产品和企业信誉出发,确立此产品在社会上的地位,改变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建立信任关系,特别是对新产品,要讲清其新的用途和新的特点,保障其竞争地位。2.确定消费者不同社会阶层人士的消费水平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产品的水平确定现与未来的消费者,并弄清他们的人数与居住地点,收入与职业,年龄与性别等。3.确定内容的重点主要确定是以理论为主还是以感情为主,还是二者兼备。4.确定发广告的时间这要看产品的流行程度社会需求而定,还要看广告的制作过程。5.确定广告的方式广告媒介物多种多样,要确立费用最为低廉、宣传效果最好的一种或几种方式。6、确定广告费用。广告的制作工序1.选择好设计人设计人应富于创新,能出奇制胜,还要具有渊博的商业与社会知识,他们不必须是诚实、有魄力。2.完成广告稿广告稿要根据产品的特性,材料、质量及生产经历,企业和商店的特点和经历,市场需求与实际成交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广告读者对象而定,要能诱导读者达到从读广告到购买产品的六个心理过程: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创造欲望;确立信念;刺激决心;采取行动。3.对广告的技术处理对广告的技术处理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力争平衡:文图并茂,相得益彰;注意韵律:注意字体的选择,图案色彩的调配;协调和谐:注意字体的选择,图案色彩的调配;留好空白:广告四周要适当留出空白,一般以占广告整个篇幅的五分之一为适当,可使广告显得清洁而高贵;重点突出:广告的中心是视线集中处,应成为广告的重点。制作广告应遵循的原则标题原则简洁:一目了然;独特:要富有刺激性;适应:广告文学应与商品相适应;创新:要不断创新,树立自己的风格;趣味:要让人一看便产生深刻的好印象;生动:要具体而不抽象,生动而有力量。言辞原则简明:容易了解,容易阅读;优美生动:好象一幅优美的的画图,一首动人的诗歌,充满了友谊、谦虚、幽默与力量;连贯和谐:层次分明,前后一致,与图相适,美观大方;富有提示性:可使读者产生兴趣,激了他们的潜意识,从而发生购买行为;注意道德:避免言过其实。商标原则简短易读;鲜明易记;独特专用;4、标语原则保留印象:使读者过目难忘,并能充分认识所宣传商品的特点;加深认识:避免老生常谈,尽量强化读者的印象;产生兴趣:使人感到兴趣,并易于记忆。绘图原则新奇不落俗套;色彩鲜明、和谐;形式多样,包括摄影,速写、动画、连环画等;暗示人和物的有关行动;幽默,图简意赅,引起读者兴趣;情调健康、愉快、紧张、富有吸引力;反应灵敏、准确;形成概念,使人见图识物。1—13经济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企业都要在这种联系中得到发展。即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也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之间的经济交往也要通过经济核算的方式来进行。这种联系和企业各自的利害关系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矛盾,影响着经济生活的政党进行。加因此,必须用法律形式确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这就是经济法。在我国,经济法是国家用来保护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武器。经济立法与经济司法经济立法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制订经济法律、法令、行政法规的总称。我国的经济立法机构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国务院直属各部门和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及人民政府。经济司法是指对经济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我国的经济司法机构由两个部门组成。一是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全国共设立了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29个,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293个;二是专门人民法院,现已设立了1个铁路运输基层法院、一个森林法院,同时在各级人民检查院设立了经济检查厅(处、科)和铁路运输检查院等专门检查院,负责对经济犯罪案件的检察、起诉。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社会关系为经济法调整时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由国家确认并保障其实现。经济法律关系有三个特点:经济法律关系是依法产生的,贯彻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以统治阶级意志为转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符合经济法规范的社会关系,比如买卖、租赁、所有权、运送、保险、继承等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以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为内容,国家用强制力保证其实现,如果一方不覆行其义务,对方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强制负有义务方覆行义务,或使其负担相当的法律责任。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为了产生、改变或消灭一定的经济法律关系而进行的一种合法行为。例如订立经济合同、基建包工、产品供应、借贷、租赁等。其特征是:当事人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法律后果而进行的行为,即主观上为了取得一不定期的权力和随后相应义务的法律后而采取的合法行为。意思表示是经济法律行为的基本形式,即把人的内在意志通过一定的客观形式表达出来使他人了解,才具有法律意义。法律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也就是说,一定要是合法行为。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推定行为、默示四种,以书面形式最为郑重和稳妥。我国经济法现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制定了类经济法规600多个。仅1977年以来,就制定了200多个,经济生活已初步有法可依了。在这些法规中,比较重要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锐法》、《中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合同中的木工劳务分包细节
- 坯布供应商购销协议
- 海运散货运输协议模板
- 医疗设备维修服务合同案例
- 结婚保证书范文精彩剖析
- 混凝土施工劳务分包合作协议
- 20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中的前瞻性创新考核试卷
- 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统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工厂电梯维修合同范例
- 冠心病中医护理查房的课件
- 新版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聂荣臻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奠基人之一
- 间质性肺炎护理查房
- 高中数学联赛之历年真题分类汇编(2015-2021):专题34不等式第三缉(原卷版)
- 生态环境管理与规划教材课件
- 产业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偏三甲苯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前景分析
- 科技英语表达常用句型速查
- 202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招聘考试真题
- 园区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总结
- 小批量试产报告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