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活动课《问题出在哪儿》(沪科版)_第1页
九年级数学活动课《问题出在哪儿》(沪科版)_第2页
九年级数学活动课《问题出在哪儿》(沪科版)_第3页
九年级数学活动课《问题出在哪儿》(沪科版)_第4页
九年级数学活动课《问题出在哪儿》(沪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题出在哪儿安庆市白泽湖中学郑玉兵教学背景教材分析:沪科版教材在九年级上册第23章《相似三角形》章末安排了本节活动课,属于“综合与实践”学习范畴。本节活动课,以问题(将8×8的正方形剪裁拼接成13×5的矩形后,面积多出了1个平方单位)为载体,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所在(拼接后的矩形中间有缝隙),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根源(为什么中间有缝隙)。通过实际生活问题(正方形的地毯剪拼成矩形的桌布)的解决,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理论分析、数学求解等过程,涉及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比较丰富,具有知识的综合性、活动的操作性、问题的探索性、方法的开放性,是一节很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课内容。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这种“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不仅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在本节活动课中,学生缺乏的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活动经验;学生缺乏的是问题意识,是数学思考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视角。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懂得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扩大解决问题的视角,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的习惯。2.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发现,分析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从而获得亲身体验,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方法。3.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分析拼接后的图形中间为什么有缝隙;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交流分享。(二)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拼接后的图形中间为什么有缝隙。四、活动方式分析及学习方法指导活动方式:数学活动+数学思考。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小组内合作,互帮互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善于交流自己的思想,敢于分享自己的成果。五、教学过程实录创设情境师:(播放幻灯片一)几天前,我家小孩(八年级)在写作业时感觉手有点冷,他就想在自己书桌的桌面上铺上一块桌布,于是他在家中找到一块正方形的地毯,并且设计了一种剪拼方案,将正方形剪裁后再拼成一个矩形。下面就是他的设计方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播放幻灯片二——动画展示)。(二)提出问题师:重新拼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生众:当然是一个矩形。师:为什么?生1:首先可以判定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又因为有一个角是直角,所以可以判定它是矩形。师:说得很有道理!那么这种设计一定可行了?你们是不是有点佩服我家小孩了?生众:(从大多数同学的表情上看出有点小佩服)师:同学们,请再认真观察图形,是否发现有什么问题?生2:两个图形的面积不等。生3:我早已发现了,正方形的面积是8×8=64平方分米,而拼接后的矩形面积为13×5=65平方分米!师:(故作惊讶)奇怪,面积怎么多出1平方分米了?(稍作停顿)问题出在哪儿呢?(三)合作探究师:(播放幻灯片三——探究一,发放方格纸)同学们,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刚才的设计方案,动手操作一下,看看能否找到问题所在。生众:(小组合作,划线,剪裁,拼接,观察)师:(观察学生操作,待各个小组完成之后)同学们,问题出在哪儿了?生众:中间有缝隙.师:不做不知道,一做全明白!原来多出的1平方分米就是中间缝隙的面积!师:(追问)为什么中间会有缝隙呢?(探究二)生众:(茫然)师:结合你刚才拼图的过程,观察屏幕上的拼图,想一想什么条件下中间没有缝隙?生4:如果AF和CF共线,中间就没有缝隙。生5:如果点F和点H在对角线AC上,中间就没有缝隙。师:说的都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中间有缝隙?想好了之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生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分享,少数没有想好的同学认真听取别人的做法,讨论比较热烈)师:看来各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了,下面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发言。生众:(各小组齐举手,争抢第一个发言,先吐为快)师:第一组(我只能按照小组顺序了)生6:在拼图上用量角器量出∠CFE和∠AFE的度数分别为70°和112°,它们的和大于180°,说明F点不在对角线AC上(方法一);还有一种方法,如果把CF、AF看做斜坡的话,很容易求出斜坡CF的坡度是,斜坡AF的坡度是,两个斜坡的坡度不等,倾斜的程度就不同,也就说明AF和CF不在一条直线上(方法二)。师:(向学生6投去赞许的眼光)哇,一下子想出两种方法了!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同意第一组的观点吗?生众:明白。同意。师:第二组。生7:由勾股定理求出,,,根据CF+AF>AC,可以判断点F不在对角线AC上。师:第二组的做法是否合理?生8(第九组):第二组的做法虽然能说明点F不在对角线AC上,但不能说明点F在对角线AC的上方还是下方,如果点F在对角线AC的上方,那中间就没有缝隙,而是重叠了。师:有点意思,第二组同学同意他的说法吗?其他同学怎么看?生众:说得有道理.师:那你那一组有什么好的做法?生8:我觉得我们的做法最好(很有信心!)。生众:(期待)生8:(故意停顿)我们的做法很简单,以BC为x轴,BA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A(0,5)、C(13,0)可求出AC的解析式为,再将x=5代人解析式中得到y=,EF的长为3,比y的值小,所以点F在AC的下方。师:(追问)你们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生8:由建立函数模型想到的。师:学以致用啊!说得好不好?生众:(鼓掌)师:第三组。生9:延长AF和BE,得到的三角形与△EFC不全等。师:第六组。生10:假设点F在AC上,因为EF平行AB,所以△FEC∽△ABC,这样可以求出EF=,比3大,说明点F在AC的下方。生11:(主动站起来)老师,我觉得我们这一组的做法最好,比第三组更简单!生10:(对生11说)低调。师:我们大家来评评看。生12:他们两组的做法都很好,一个简单,一个独特。师: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赞同的请举手。生众:(齐举手)师:第七组。生13:我们的做法与第一组(方法一)相似,不同的是,我们通过三角函数直接求出了∠CFE和∠AFE的度数分别约为69°27’和111°49’,∠CFE+∠AFE≈180°14’。我们认为这样做比测量的方法更有说服力。师:太好了!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太让我高兴了!谁再来总结一下问题出在哪儿?生14:由于点F和点H分别在AC的下方和上方,导致拼接后的图形中间出现了缝隙,所以面积多出了1平方分米.师:说得真好!大家可都明白了?生众:明白师:通过我们的探究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能单靠自己的想象,单凭自己的直觉,而应该怎么样?生众: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师:很好,现在同学们可有什么问题要问的?生众:(沉默)师:那么,上述实际问题中的构想就泡汤了?(四)问题解决师:(播放幻灯片四)同学们,请一起看屏幕。师:同学们猜一猜:x的值是比3大还是比3小?生15:应该比3大。因为从刚才的分析看,当EF=3时,点F落在对角线AC的下面。师:嗯,很好,猜想要有一定的依据,不能凭空想象。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计算,可以互相讨论。生众:(求解)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适当指导,待学生基本完成之后)请一位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生16:根据题意可知AB∥DE,故△ABC∽△EDC,从而得到,代人有关数据得,解此方程得,果然比3大一点。师:有理有据,大家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生众:一样。师:经过我们共同努力,上述实际问题已经解决了,不过,老师又想到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同学们,想不想听?生众:想。师:(播放幻灯片五)这个问题留作课后去思考了。(五)总结体会师: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何收获与感悟?生17:我们身边很多的实际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知识解决,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生18: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真的太多了,有函数与建模,有相似性三角形判定与性质,有勾股定理,有三角函数,一元二次方程,还有方程思想、模型思想,还学会了如何猜想,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生19: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生20:数学有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教学反思前面在教材分析中提到:这节数学活动课“具有知识的综合性、活动的操作性、问题的探索性、方法的开放性,是一节很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课”。但是,想要上好本节课,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不仅要求教师在教材教法上做足文章,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尤其是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所创设的情境就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许也发生在很多同学的身边,至少每一个同学都熟悉,所以才会感兴趣。再加上整节课紧紧围绕着情境中的问题加以探索,一直到最后问题得以完美解决,学生还在关心着情境中的主人翁(下课后,一群学生跑来问我:“老师,你小孩几岁了?读即年级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想他们关心的不是其人,而一定是其事。一节课能给学生烙下什么,这比教学内容本身重要得多。2、课堂应是一个共识、共享、共进的共同体。本节课所要探索的问题并不复杂,教学中设计了动手操作的过程,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面;探究方法的多样性、过程的自主性,让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过程,让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探究过程,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一节课在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进行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3、让反思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