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奥会年闭幕式观后感_第1页
2023年冬奥会年闭幕式观后感_第2页
2023年冬奥会年闭幕式观后感_第3页
2023年冬奥会年闭幕式观后感_第4页
2023年冬奥会年闭幕式观后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冬奥会年闭幕式观后感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

2月20日晚,其次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实行。

从2023年百年奥运梦圆,到2023年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北京成为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过去16天,北京见证竞技体育的荣耀与幻想,凝合人类社会的团结与友情。五环旗下,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刷新了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奏响“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华彩乐章。中国克服疫情影响,为举办一届简约、平安、精彩的冬奥会付出巨大努力,一流的竞赛场馆设施,精彩的组织服务工作,赢得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刷新了单届冬奥会获金牌数和奖牌数两项纪录,名列金牌榜第3位,创建了自1980年参与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果。

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流光溢彩、气氛热情。

20时整,闭幕式开场表演《点亮》起先了。孩子们手提雪花花灯,以元宵节闹花灯的传统,点亮了场地上的“冬”字会徽。

全体起立,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艳丽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场地上出现了巨大的中国结图案,旗手们手持参与本届冬奥会的91个代表团旗帜步入场内。《快乐颂》经典乐曲响起,运动员代表入场,全场观众用掌声和欢呼声,向体育健儿们表达热情的庆贺和由衷的敬意。

大屏幕播放短片《2023,有我!》,再现运动员们奋勇拼搏、激情飞扬的精彩瞬间。随后,为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体动身(自由技术)项目和越野滑雪男子50公里集体动身(自由技术)项目的获奖运动员颁奖。

一张张志愿者真诚的笑脸在大屏幕上不断呈现。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代表全体运动员,向6名志愿者代表致敬,表达对广阔志愿者的真诚谢意。2023年北京奥运会开创了“向志愿者致敬”这一环节,并从今成为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传统。本届冬奥会期间,数万名志愿者热忱服务、辛勤付出,赢得了普遍赞誉。

大屏幕播放国际奥委会短片《信念的力气》,生动呈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闭幕式即将起先现场响起热情欢呼。

晚上7点45分左右,现场响起了持续而热情的欢呼,观众们纷纷有节奏地拍起了加油手拍,以此表示内心的喜悦、激烈、骄傲。

16个日日夜夜,91个国家和地区的2877名运动员,相聚“双奥之城”,在五环旗下展竞技之美,在圣火燃烧时释放热忱与激情。

而当天晚上,在场的全部人,也成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者。

此时,“鸟巢”上空的大雪花,闪着光线,一圈一圈微微旋转;地面巨大的“黑科技”屏幕,也在变化着不同的图案和颜色。

全部的一切,为即将到来的时刻而热血沸腾。

氛围灯已经点亮,观众相继落座,闭幕式即将起先。

夜幕驾临 ,鸟巢绚烂照旧。我们看到,由片片雪花汇聚成的主火炬,在舞台中心散发着微光,燃烧的奥运火种镶嵌其中。

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的火种,在16天前,点燃了全世界人们对北京冬奥会的热切期盼。16天间,“双奥之城”的历史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相互交汇。

此时此刻,在四周看台区,氛围灯已经点亮,观众相继落座,等待着奇迹的再次发生;工作人员在正在各自岗位上等待着这场检验的到来;在媒体工作区,记者们的键盘和镜头,早已迫不及待“整装待发”。

早前,记者从2023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主创导演、闭幕式舞蹈总监张文海处了解到,为了与开幕式形成呼应,在今晚的闭幕式上,91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象征的'单片雪花汇聚成的主火炬将再次出现,雪花影像层层熄灭,最终雪花中心的奥运火种熄灭。整个环节,依旧创意满满,突出科技含量,通过科技的力气,让闭幕式“空灵与浪漫”。

他透露,与开幕式不同,闭幕式的表演基调是欢乐、放松、自由、暖和、感动、依依惜别。同时,希望在疫情中传递暖和,体现“天下一家”的理念。

冬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今晚,北京冬奥会闭幕了。在闭幕式上,东道主北京向各国运动员和嘉宾折柳寄情,依依惜别。

现场,随着《送别》的旋律响起,绿色的“柳枝”在鸟巢体育场内悠悠飘扬。舞者捧着发光的绿色柳枝灯,从四面八方向运动场中心聚集,表达了东道主中国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意、和平友情的心声。

随后,一片巨大的“雪花”出现在鸟巢体育场中心上空,几束刺眼的光束组成大树,穿过雪花火炬台,射向空中,直达天际,表达了人们送别、怀念、牢记和期盼的情感。

现场播放的视频中,各国运动员在本届冬奥会很多场景中热忱拥抱,他们的脸上有的挂着泪水,有的写满欢乐,令人动容。

折柳是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送别方式。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李白、白居易等中国古代文人亦经常在作品中借柳抒怀。

此前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导演沙晓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离别时折柳相赠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和对将来生活的美妙憧憬,不仅有“柳”通“留”的不舍,更有像柳枝一样坚韧的美妙祝愿。

折柳寄情是奥运会闭幕式“缅怀时刻”的“中国表达”。“缅怀时刻”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2023年提出的。

2023年8月实行的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奥运史上第一个“缅怀时刻”出现。在后来的平昌冬奥会、东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均有令人难忘的“缅怀时刻”。

沙晓岚说:“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我们不断战胜灾难与苦难,没有什么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