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景华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病经验_第1页
叶景华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病经验_第2页
叶景华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病经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景华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病经验

叶景华主任是一位全国中医专家,在上海著名中医。他接受了国务院的特别任命。曾任上海市中医药秘书处主任、中医肾脏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中医肾脏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他在中医临床工作5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肾病有较深的研究,曾获上海市局科技成果奖2项,著有《叶景华医技精选》,发表论文60余篇,参加《实用中医内科学》等多部著作的编写。学术上主张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整理发扬中医药,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在临床上主张辨证论治和专方专药相结合,内治和外治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叶景华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尤其是肾病疑难重症。笔者有幸随学,亲聆教诲,倍受惠泽。现将叶老师治疗慢性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阴阳势已、阴阴秘也为病理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人之阴阳平和调顺,才能健康地生活、生长、发育,若有失调,即为病理状态。叶老师认为,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也就是调整阴阳平衡的过程,使患者机体内部达到平衡。他在治疗慢性肾病中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1.1慢性肾炎治疗用药叶老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首重辨证,提倡凡可以辨证必须辨证,包括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从而指导用药。他认为慢性肾炎为虚实夹杂证,临床治疗时应虚实兼顾,扶正与祛邪并施,按辨证加用其他治法,如辨证以邪实为主者,则祛邪为主,扶正为次;辨证以正虚为主者,则以扶正为主,祛邪为次。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是一味地强调辨证论治,如体检发现尿蛋白或肾功能不全而患者又无自觉症状,短时间难以中医辨证角度解释清楚,则以辨病治疗为主,以改善实验室指标为目的。1.2湿浊邪毒瘀阻证叶老师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其基本矛盾,针对基本矛盾结合专方专药,可提高疗效。慢性肾衰病情复杂,变化多端,但在病变过程中无论是脾肾气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其湿浊邪毒瘀阻,虽轻重程度不同,但始终存在,这是病变基本矛盾的一方面。常用大黄泄浊化瘀解毒,土茯苓解毒利湿,王不留行祛瘀通经,徐长卿祛风解毒利水,作为本病的专方专药,结合辨证论治方药,可提高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2不同缓解病机叶老师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临床表现有其共性,由于患者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年龄大小、或兼某种慢性病等不同,形成了个性。在辨证论治时,一定要重视患者个体的特殊性,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临证治疗慢性肾炎时,抓住特殊性,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才能正确而取效。由于慢性肾炎患者正虚与邪实的不同,症状亦不同,患者病情轻重不同,扶正与祛邪的侧重点亦不同,一般在病变进展时多表现以邪实为主;在病变相对平稳时,多表现以本虚为主。故辨证论治时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采取不同治法。例1:顾某,女,35岁,住院号:66770。因反复头晕、乏力,伴恶心加剧1周入院。检查尿常规:尿蛋白(+++)。肾功能检查:肌酐428μmol/L,血红蛋白8.7g/L。并血肌酐迅速升至900μmol/L以上,诊为肾功能衰竭末期(尿毒症期)。因肾功能损害,按常规治法应采取透析疗法,叶老师主张暂缓透析,因患者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一般情况尚可。中医辨证正气尚存,可通过中医药调理控制病情,延缓病程进展。方以肾衰宁合中药汤剂调理。处方:黄芪30g,鹿衔草20g,甘草4g,白术、茯苓、赤芍、白芍、黄精各15g,仙茅10g,陈皮、淫羊藿各12g。每天1剂,水煎服。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血肌酐稳定在200~400μmol/L,一般情况尚可。遂出院继续中药治疗。3注重内部和外部结合3.1慢性肾炎是临床病机的表现慢性肾炎病程长,病情复杂,寒热兼见,表里同病,虚实夹杂,辨证时应分清外在表现与内在的病机。叶老师认为:外在表现为标,内在病机为本,必须抓住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慢性肾炎临床上标本有两种情况:一是脾肾两亏,气血阴阳俱虚为本,湿浊邪毒瘀阻为标;二是肾脏病变为本,新感外邪为标。辨证论治必须抓住标本,分清缓急轻重,治疗才能确立。3.2香桂膏、麻黄、仙茅、水反失等3种药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叶老师虽然重视辨证论治内服汤药,同时强调综合措施,多途径给药以提高疗效。慢性肾炎正气虚亏,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差,内服药物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外治法药物不经胃肠吸收,可避免攻和补的副反应,提出对慢性肾炎须采取综合治疗。叶老师常采用外治法:用生大黄、栀子、红花、丁桂散研末,以大蒜捣烂调匀,用纱布包裹敷于两肾区;脐疗用大黄、王不留行、水蛭、肉桂、丁香等研末,用温水调和敷肚脐,覆以香桂膏;浴疗用麻黄、桂枝、紫苏叶、红花、西河柳等煎汤倒入浴盆内洗浴30分钟,使全身出汗,亦可用以浸泡两足。例2:孙某,男,33岁,患慢性肾炎。诊见:腰酸、乏力,右脚趾肿痛伴肾功能减退5月余,舌尖红、苔薄,脉缓。检查:尿蛋白(++),血肌酐318.3μmol/L,尿酸565μmol/L。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继发性痛风。中医辨证为肾虚气滞血瘀。治以补肾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内外同治。内服方:黄芪、仙茅、鹿衔草、豨莶草、伸筋草、王不留行、党参、丹参各30g,山慈菇、当归、川芎、白术、生大黄、胡芦巴、陈皮各10g,萆薢15g,甘草4g。每天1剂,水煎服。外洗方:桂枝10g,紫苏叶30g,川芎15g,西河柳60g。每天1剂,洗浴。灌肠方:大黄10g,六月雪、蒲公英、牡蛎各30g。每天1剂,煎水150ml,保留灌肠。经治疗1月后,尿蛋白消失,血肌酐降至213μmol/L,尿酸降至4511μmol/L,临床症状减轻,遂出院继续中药调理。4氮质fig教育饮食调摄在治疗慢性肾炎过程中极为重要。许多患者一旦出现尿蛋白,则认为蛋白丢失,于是一味无节制地加强蛋白饮食。反之一旦出现氮质血症,则又控制蛋白质摄入。叶老师认为,饮食控制有利于疾病康复,掌握好饮食宜忌极为重要,肾小球疾病忌盐已是常识,适当地忌食如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及忌发物之类,尤其在疾病急性发作、病变活动期或属湿热证时,饮食宜忌非常重要。对慢性肾病尤其肾衰患者提倡低蛋白饮食,同时主张适量食用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并嘱患者注意自我调摄,有规律生活,避寒暖,忌劳累。5特殊预防原则叶老师认为慢性肾炎病因病机复杂,病情变化多端,提倡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在治疗慢性肾病时,应以中医为主,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