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仲景辛开苦降法论治脾胃探析
仲景益开苦降法以抗寒、驱寒、清热为主调剂,治疗脾胃功能不全、寒热偏差、虚实兼湿,或湿热积聚引起的中焦疾病。该法则是仲景治疗外感热病以脾胃为本指导思想的又一具体体现。笔者试就对此法则的学习,略述拙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1辨治上热以和胃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枢纽运转,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共同维持人体气机之运行。若太阳病误下,苦寒药物损伤脾阳;或素体脾胃虚弱,正气抗邪无力,于是热由外陷而寒自内生,寒热错杂于中焦,脾胃升降因而失和,从而出现一系列气机逆乱,阴阳不和之临床见症。如胃失和降而见恶心呕吐;脾不升清而有腹泄肠鸣;上下阴阳不能交通又见上热下寒证;寒热互结心下更见心下痞满之症等。然无论临床表现如何复杂,其病机总以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为特点。其病因不外乎寒、热、湿几个方面,其性质则虚实并见,标本同病。而施治用药,纯用苦寒之品直折其热,则脾阳愈伤;妄投辛热之剂专祛其寒,又更助其热,皆非病机所宜。仲景则遵《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旨,以辛热祛寒药与苦寒清热药相互配伍组方,取“辛以散之”、“苦以泄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之意,辛苦相合以顺其升降,温清并施以解其寒热,共成辛开苦降之法。于一法之中寒热并用、阴阳互调、攻补兼施,以疗寒热错杂、阴阳不和、虚实并见、气机逆乱之证,恢复脾胃之升降机能,奠定了辛开苦降法的理论基础。凡因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所致之病证,仲景均恒用此法组方用药而治之。其代表方剂有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乌梅丸,干姜、芩连人参汤,黄连汤等。2辛开苦降法适用原料及法中本法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伤寒病证的发生发展,无不与人体正气的盛衰相关,病在三阳,邪正俱盛,相互搏争;若正气不足,则邪气易陷三阴。而正气又赖后天脾胃为化源,靠水谷精气之充养。故顾护脾胃,扶助后天在伤寒病的治病中与祛邪是同等重要的。由于脾胃虚弱,正气抗邪无力是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的根本原因。因此,仲景在以寒热并用调理脾胃之升降、解除寒热之错杂的同时,又充分注意到脾胃虚弱、正气不足的一面,并依据正气虚损的程度,而在辛开苦降法的绝大多数方剂中均适当佐用了甘温益气、助阳的参、姜、枣、草等。这样既可达到温中健脾、扶助正气的目的,又可防止苦寒药物对脾胃的损害,免使脾胃再受戕伤。如此攻补兼施、扶正祛邪两相兼顾,既补脾胃之气以治本,又解寒热之邪以治标。体现了仲景治疗外感热病以脾胃为本的指导思想。尤其干姜在辛开苦降法中的运用,贯穿于该法则的始终,几乎无一方不用干姜者。即使在以生姜为主药的生姜泻心汤中,也用一两干姜于其内。仲景在此用干姜具有深刻含义。其一、干姜与半夏同为辛热药,与苦寒药芩连同用,成为辛开苦降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二、干姜具有温补中阳,培中土助运化之功,为治疗中焦虚寒之要药,正符合脾阳虚弱,正气不足之病机。在此用之,既可温补中阳,助正达邪,又借干姜之能走能守之特性,坐镇中州,交通阴阳。一药多能,标本同治,补泻并存。故辛开苦降法既适用于寒热混杂一处之寒热错杂证,又适用于寒热格拒一方的上热下寒证。其关键就在于本法则具有调理脾胃、调和阴阳之特性。而调理之法,既非峻补,也非滥施泻法,而是泻中有补,寓补于泻,而总以祛邪为主。3“通利”通养“治”以“和”保“治“养”平衡仲景辛开苦降法的主治病证大致包括痞证、上热下寒证、蛔厥、久痢及狐惑病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以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腹痛肠鸣、泻泄等脾胃症候为主。但在具体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以上病症时,仲景又根据病邪结聚的部位、脾胃虚损的程度,以及寒热之轻重进行辨证论治,严格选药组方,使寒热辛苦各有侧重,扶正祛邪并行不悖。如三泻心汤均为治疗寒热互结心下之痞证而设,均以芩、连苦寒降泄除其热,姜、夏辛热开结散其寒,参、草、枣甘温益气补其虚,从而使邪去正复,气得升降,痞满自除,而三方之差异仅在于一味药物的增加或药量的变更,所治病症又大为不同。生姜泻心汤证因脾胃虚弱而兼水饮内停,表现为“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之症,故加用生姜四两以和胃降逆,宣散水气。而甘草泻心汤证乃因反复误下,重伤脾胃所致,出现“下利日数十行”,“心下痞硬而满”等症,故重用甘草以调和脾胃,补中益气。足见仲景立法处方既不失于大,而又别于微。黄连汤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113条)。此处明言胸中(实际指胃脘)有热,但未言胃中(实指脾与肠)邪气之寒热属性,但据方中姜、桂、参、枣、草推之,应为脾阳虚生内寒。胃中有热而脾虚生寒,热之与寒,互相格拒,上下阴阳不能相交而成上热下寒证。此证热邪在上,寒邪在下,寒热互不相结,是与三泻心汤证寒热互结心下之不同处。在上之热为实热,故用黄连苦寒直折其热;在下之寒本于阳虚,标于阴寒,故用参、姜、枣、草振复脾阳,以姜、夏、桂温散阴寒之邪。凡此可见,仲景辨证之精细,组方之严谨,非同一般。仲景辛开苦降法之特点,还在于对方药的煎服法独具匠心,处处注意既要使所服药液对脾胃不再产生损害,又要适应寒热互结或格拒之病机。如三泻心汤均采用“去滓再煎法”,使原有药液浓缩一半后,成为浓度高、效力精专的制剂后再服,这样既可使药物的寒热之性充分融合,以适应寒热互结之需要,又能避免多量药液对胃的刺激,以免加重或引起呕吐,适应脾胃虚弱、胃肠耐受力低下的矛盾。而黄连汤和干姜芩连人参汤均为上热下寒证而设,为适应寒热格拒一方之需要,均采用一次煎服法,使药物寒热之性不过多融合,能直达病所。其服药法,黄连汤证因寒热格拒不甚,故采用“昼三夜二”法,少量频服,使药性持久,交通阴阳,调理脾胃。而干姜芩连人参汤证寒热格拒较甚,出现“食入口即吐”,故采用“分温再服法”,以速破寒热格拒之势,恢复中焦升降机能。因此,辛开苦降法不仅在立法组方上注重调理脾胃,调和阴阳,而且在方药煎服方面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仲景辛开苦降法,是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媚学行业职场管理策略计划
- 科学管理与教学效果评估计划
- 改善跨部门协作的实施方案计划
- 科室协作与团队合作总结与计划
- 2025年淮安普通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护理
- 角膜挫伤的临床护理
- 睑内翻的临床护理
- 2025年赣州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是什么
- 扬州大学《新能源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17872-1999江海直达货船船型系列
- GB/T 12027-2004塑料薄膜和薄片加热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
- 中医手诊培训资料课件
- 消防主机运行记录表(标准范本)
- DB2110T 0004-2020 辽阳地区主要树种一元、二元立木材积表
- 应急处置措施交底
- 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链讲座课件(44张PPT)
- Q∕GDW 12154-2021 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规范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管理-复旦大学)
- 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及地网铺设、机房设备的安装与调整实践
- 影像诊断学-—-总论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