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论我国信访立法的完善_第1页
法学-论我国信访立法的完善_第2页
法学-论我国信访立法的完善_第3页
法学-论我国信访立法的完善_第4页
法学-论我国信访立法的完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信访立法的完善内容提要:信访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有了国家,就产生了信访。但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有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开始于新中国的成立,它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特殊的人权救济与政治参与方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个符号表达。本文认为,信访权利是公民的基本人权,这就意味着国家是保障公民信访权利实现的最主要的义务主体。同时,信访既然作为一种基本人权,而且这种权利的义务主体是国家,那么保护这种权利的信访制度就不应当予以废除。本文就这些问题对我国信访立法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关键词:信访信访立法信访制度目录TOC\o"1-2"\h\z\u一、信访相关概念概述 在中国我们俗称的“民告官”,从法律上讲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行政诉讼法,该法是二十多年前制定的。这部法律为百姓维护自身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这些年关于行政诉讼的案件,原告的胜诉率逐渐下降,可以看出,这部法律仍然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另外,也确实存在着行政部门不愿意当被告、法院不愿意受理的情况。实际的情况也是百姓不敢告、告也告不赢。第二种是行政复议法,该法15年前制定的。理论上讲,这是一个更加便捷的救济渠道,但是从执法检查反馈的数据来看,作用也还是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比如在有的偏远地方,人们好像没有听说过有这部法律的存在。结果就是让大量的涉法案件进入到了信访的渠道。因此,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面前,法院在涉法信访案件的解决过程中陷入了身不由己的困境。“截访”等措施的实施,以及请愿者权利的无视,和不平等待遇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律文件和访问的标准化运营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涉法信访案件高位运行,暴露出涉法信访已经成为我国法治面临的一大困境。一、信访相关概念概述(一)信访的概念狭义的信访指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狭义的信访将信访仅限于行政机关的信访。广义的信访指对我国整个信访工作体系开展的信访活动的总称。广义的信访是指社会成员通过书信、电话、电报、访问的形式,向社会组织管理者反映个人或集体意愿的一种社会政治交流活动。其涵盖的范围除了行政机关开展的信访活动之外,还包括各级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其他非国家机关开展的信访活动。与狭义的信访定义相比较,广义的信访定义覆盖的范围更为广泛,影响面更大,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研究及论述的对象是指广义上的信访概念。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治制度不完善,信访作为人们实现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被确立以来。信访建制初期,主要起到连接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促进民意上达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兴趣模式发生了动摇地球的变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开发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增多。信件和访问的功能从政治参与和权利救助这两个方面逐渐转变为权利救助单轨系统。信访曾一度演变为超越司法救济的权利救济制度。不可置否,信访制度在平衡利益诉求、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请愿制度从胚胎中培育出来的“管理”色彩,根据规模的不同,长期以来都被困扰。尤其是近年来书信和访问领域的社会影响的一些主要事例,将请愿制度的合理性推到了最前端。因此,研究信访制度的困境和出路极具现实价值和意义。(二)信访的性质对公民来说,信访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是公民表达自由的一种途径。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这为公民信访权利提供了宪法上的依据。对国家来说,信访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信访的受理、办理、复查、复核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也是政府接受民众监督的职责义务。二、我国信访立法现状和问题(一)我国信访立法现状目前,全国性的信访立法主要是国务院2005年1月10日公布、5月1日施行的、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是在适应持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深化改革和开放经济和社会快速变化的新情况下导入的重要规制。是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新。按照新修订《信访条例》规定,信访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信访登记受理制度,包括明确了“群众来信来访必登”原则,规定了信访受理机关、受理权限、受理程序等。(2)信访转交办制度,包括信访事项的转办、交办及相关办理要求、办理时限等。(3)领导接待日和领导下访制度,明确接待和下访的人员构成、公开事项等。(4)信访渠道的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方式等。(5)信访听证制度,规定了适用范围、听证程序,并授权地方政府作具体规定。(6)信访三级终结制度,包括信访办理、复查、复核三级程序及终结效力。(7)信访机构三项建议权制度,赋予信访机构享有建议改进工作、完善政策、建议处分三项职权。地方性的信访立法如《上海市信访条例》,是以地方性法规形式的立法,在法律地位和社会功能上与国务院《信访条例》有所不同。国务院《信访条例》虽然效力范围及于全国,但其规范范畴仅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部门一条线,属于纵向法律调节;而《上海市信访条例》等地方性信访法规,虽然效力范围仅限于本行政区域,但其规范范畴却遍及该地方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关于《上海市信访条例》(2013年4月1日起施行)详细说明了行政机构的请愿系统,同时对国家权力机构及司法机构的请愿工作也进行了差别化。国务院当地的法律和规定,对于信件和访问的限制是固有的,但它们不一样,关于人们的请愿、信件和访问的规则和要求是不一致的。这与信访机构和信访工作纵向从国务院至基层乡镇,横向从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到机关各部门的体制不相适应。而且,像上海等地方自行制定的信访条例出现了同国务院信访条例尚未出现的条款,属于地方性的扩张性规定,呈现中央与地方立法不统一的状况。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信访条例》以及与之想配套的地方性的规章、条例、法规尚不能构成一个完善详实的体系,与其他层次分明的,统一森严的法制相比略显单薄,由此,可以说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统一的信访法制。(二)当前我国信访立法存在的问题1、立法位阶较低当前信访立法位阶较低,只有一部行政法规,即国务院《信访条例》,没有一部统一的信访法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访工作的效力和权威。首先,《信访条例》作为行政法规,与宪法的对接不够紧密,位阶相差较大,不能直接落实宪法的精神,不能承担维护人权和民主权利的重担。其次,《信访条例》作为行政法规,调整范围有限,无权对政府之外的国家机关(包括人大、司法机关)的信访活动进行规范。再次,与其他救济如行政复议、诉讼等法律之间的衔接落差问题十分突出。如绝大部分正式的权利救济制度均未规定它们与信访之间受案范围的界限,但《信访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却规定了信访和种种法定权利救济途径之间的关系。行政法规事实上扮演了解决法律冲突的角色,但在实质上根本无法担当这项职责。《信访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人大、法院、检察院信访事项内容,显然有行政立法越立法权和司法权之嫌。因此,应尽快将行政法规上升为信访法律,这是解决法律冲突、越位、缺位等问题的必要举措。另外,由于缺乏统一的信访法律,承担信访工作的不同机关按照不同的规则办理信访事项,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降低了信访的工作效力;群众为同一信访事项到党委、人大、政府、法院多家单位反映,导致信访多头受理,不利于信访问题的解决和信访权威的树立。因此,没有一部《信访法》统领的信访立法体系是不完善的,是与当前信访形势不相适应的,是与建立“大信访”格局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2、缺乏程序保障第一,现行《信访条例》受案范围不明确,未对立案条件作出刚性规定,在“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信访工作原则下,信访数量高位运行,超出信访工作机构承载能力。第二,《信访条例》对于确定信访责任单位没有严格的标准。根据《信访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信访工作机构将信访事项依照法定职责,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处理。面对“有权”处理机关中,如何定义“有权”,谁来确定“有权”等均没有具体的明确规定。在在信访的实施中,如果由于各种原因而避免了相关部门的迁移,信访部门将很难再将其移交给相关部门,因此会引起信访部门的延迟,引起信访者的不满。很多时候靠领导批示或上级指示才能推动问题的解决,使信访工作带有随意性,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第三,现行信访制度无时效规定。诉讼、复议等其他权利救济制度均有明确的时效制度,而信访制度中却没有相应的时效规定。在信访工作的实施中,有些信访者故意拖延时间,等行政上的再研究和限制制定,然后为了避免请愿规则的相关规定而进行请愿。。这样就会导致正式救济制度事实上被边缘化,同时信访案件的数量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此外,由于无时效规定,年代久远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被反复提起,也会增加信访工作的难度和信访处理的不确定性。第四,现行信访处理程序有较大弊端,容易“把秦香莲的投诉转陈世美处理”。由于信访的处理原则是“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办理的程序是由信访机构将相关信访事项转交“有权处理机关”处理,但实际上“有权处理机关”一般都是原负责处理该信访事项的责任单位,“自己充当自己的法官”,在这种情况下原处理单位就很难再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定进行否定和整改,由此信访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公正性会大打折扣。3、源头预防制度的缺失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是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但是,现在的请愿法并没有特别限制信件和访问防止机制。只有在信件和访问相关的规定的第5条的第一段落才会制定原则性的规定。他们按照法律做决定,履行自己的职责,阻止来自来源的信访问和矛盾冲突。”该条规定较为原则,没有从信访的信息预警功能出发,明确实际可行的操作制度,使信访发挥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的作用。目前、部分地区在信访工作实践中通过信访排查、信访风险评估等手段提前排查了矛盾,在减少和预防信访矛盾上做到了防微杜渐。但是仍然不够完备、不成体系,这导致我们对与一些潜在的信访问题缺乏预知,进面对信访高位运行的态势应对乏力。新时期的信访立法应该立足源头预防,及时开展排查预警,充分进行风险评估,从根源上最大限度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三、完善我国信访法治的建议法律规则是构建法律秩序的要素。法律秩序是法律对社会进行有效调整的结果。信访法治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制定一部统一的《信访法》。一方面,信访涉及民众权利的实现,须以法律形式固定,才能彰显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信访涉及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运用,为防止行政权力自由裁量恣意扩大,应当用法律严格限定。国家兴衰取决于制度,制度的关键又在于国家对个人权利的保护。(一)《信访法》应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1、信访预警制度信访预警制度,如果说信访是反映社会问题的一枚镜子,那么信访预警制度就是度量社会问题的晴雨表。信访预警的目的是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从而避免产生大量信访问题及社会矛盾。《信访法》应立足于源头预防和源头治理,对信访预警制度进行明确化和具体化,并规定相关部门应根据信访预警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避免和控制大量信访问题的产生。信访预警可以采取数据分析方法,对某特定时间段内、某特定领域内信访高发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帮助决策者选择正确的决策,信访预警是社会预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第三方参与制度信访制度虽然是传统的制度,但也需要与时俱进式的制度创新。引进律师、妇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专家等作为第三方参与信访,有效避免行政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自己当自己法官”等不公正现象发生,有助于推动信访矛盾的化解。例如,在上海新修订的关于信件和电话的规定第8条明确规定人大代表参与的工作系统。也就是说,多层次的人的议会代表可以通过州机关来信和访问的参与,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第9条明确规定社会组织参与请愿系统。也就是说,相关的专门机构、社会组织、专家及社会服务,对信访工作的参与,请愿者及对请愿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为了进行访问及信件和州机构开始被邀请的情况。提交信件和访问的人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国家机关做好信访工作。信访工作不只是国家机关的活动,它是整个社会各类主体参与的活动,通过各类人员的社会参与,有利于消除信访人对单一国家机关办理信访事项的消极抵触心理,也为社会成员了解信访事实,促使信访人合理提出诉求、化解矛盾提供了社会基础。(二)强化信访法治化的理念推进信访法治化,解决信访存在的问题,首要的是强化信访法治化理念,无论从政府角度还是民众角度,整个社会的法律的支配内部的纷争和相关的解决纠纷的法律救济手段,形成共识,并合理选择,法律信访,按照合理的法律程序为了真正解决矛盾和纠纷的规范和访问,信件和健康需要更好的方向发展。1、强化政府依法行政理念信访问题必须依法依规依政策处理,才能保证公平、公正、合理。正如培根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十次不法的行为更为尤烈,不法行为弄脏的是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将污染水源。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要强化法治观念,切实提高法律素养,杜绝长官意志与人治作风,绝不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废法。要坚持依法处理和解决各类信访矛盾,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随意发出不符合法治精神的指令,积极引导人们通过法定渠道反映诉求、解决纠纷。要坚决防止突破法律底线,超范围、超标准解决,也要防止推诿扯皮、行政不作为。要大力弘扬依法行政的理念,主动依法办事,不乱开口子,不搞“法外开恩”,坚决守住底线,以实际行动证明法制建设的决心,努力破除群众存在的“信访不信法”的误区。信访制度是我国特有的纠纷解决机制,但其在治理理念上存在着人治化的倾向,不利于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治理。因此,当前,加强涉法信访工作的法治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分析在我国请愿工作的实际操作。作为社会救济方法,主要承担公民权利救济的功能。通过司法以外的手段解决纷争,实现公民权利救济。但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均设有信访机构,因而无法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面对大量的群众上访案件,任何上级机构或领导的指令都有可能成为下级信访机构处理的依据,导致信访工作无法有序高效的处理。实际证明,目前这种非法治化的信访体制成绩并不理想,反而导致了信访案件的大量出现。2、提高民众法律意识第一,要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和引导,提高民众法律意识,让广大群众学会用法律解决问题。尤其要加强对信访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逐级、有序信访,合理表达诉求,使信访走上规范化、法治化道路。信访群体大部分都是弱势群体,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要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就要对他们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让他们逐步树立现代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第二,要提高信访人秩序意识。《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民主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信访者虽然拥有请求的权利,但是必须在法律上规定的限制之内行使。即使那是合理的上诉,也必须用合理的法律方法表达。从根本上说,规范信访行为、维护信访秩序也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的实现。因此,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解决纠纷,依法有序上访。要纠正上访人的错误观念和投机心理,切实树立“非正常上访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要受到依法追究”的信访理念导向。第三,要增强民众对法律的认同感,培育法律信仰。现实中,民众法律信仰的缺失,来自对法律的不信任,信访不信法的观念使“权力信仰”取代了“法律信仰”。这种传统观念阻碍了法治进程,必须坚决予以纠正。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国家的最高利益。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必然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上的位置。因而群众路线是人民司法的一个基本问题”。人民利益是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理念。案件虽有大小,但都关系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有些案件在法院看来算不上什么,但对案件中的当事人来说却是天大的事。因此,在解决涉法信访问题时,要强化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意识,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去接访,去排查化解。对上访群众,有理的,一定要纠错到位,还其公道,恢复被损害的公正;对有困难的,帮扶一定要到位,通过资金救助、社会救助等办法,解决好信访者的实际困难。这样,才能赢得公民的认可。司法在立场、方式和态度上,应具有亲和性。如法院应当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各种便利;强化司法过程中的释明;降低审判的成本投入,防止诉讼周期的不恰当迟延等。3、强化司法权威意识司法权威是党的权威和国家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权威是法律权威的体现,也是法律权威的证明,是国家法律得以被信仰和遵守的条件。权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托克维尔认为,权威是秩序的最大保护者。司法活动不仅要实现司法公正,还要借助权威这一有效的手段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司法机关是实现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决,任何人、任何单位都必须执行与维护。布什和戈尔在总统选举的投票问题引发纠纷的时候,在法院门口争吵,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做出判决,争论突然结束,双方在握手和好,掀起了巨大的政治风暴。马上设定。我们绝不是要照搬西方的司法制度,但这种运用司法权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观念值得我们借鉴。因此,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决,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如果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得不到执行,我们这个社会就失去秩序、失去理性,人民的利益就得不到维护。法院只有有权威了,社会才能对法院信任和信赖,才能有效地减少和解决涉法信访问题。(三)加大司法改革力度目前造成信访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司法救济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造成的。信访制度的改革必须同司法制度的改革相协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问题,才能从“治标”转向“治本”。1、畅通司法渠道,强化司法救济职能“在我们这样一个法治精神依然薄弱、人治传统依然强大的社会中,我们当然应该更多强调对司法救济制度本身的完善,而不应过分强化信访救济这种非司法救济手段。“弃法转访”现象的产生,在于司法救济不畅,法律途径维权成本高。将权利救济回归司法途径,让民众重拾信“法”的信心,必须要畅通司法渠道,增强司法资源,扩充立案范围,降低诉讼费用。实践中,一些法院对动拆迁等社会敏感问题、群体性矛盾纠纷等涉及稳定方面的问题几乎不予受理。导致当事人根本无法启动本应该是正常的法律程序,被迫选择信访之路,以维护自身权益。如果当事人通过司法程序,不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而且能在短期内有效实现合法合理诉求,民众将不再热衷信访,信访量将大大减少。所以,要进一步推进诉讼制度改革,完善相关立法,扩大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能以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明确纳入法律渠道解决,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同时,降低诉讼成本,加强法律援助,解决好弱势群体无力诉讼的问题,使弱势群体获得公平的司法保护。2、确保公平公正,提高司法执法公信力司法的功能主要是定纷止争。当前中国与西方法治国家在纠纷解决机制上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西方国家能将几乎所有的法律、政治纠纷引入司法渠道,保证程序化、制度化解决纠纷:而且前中国大量法律纠纷溢出司法渠道,通过信访渠道解决,其中大部分问题引起领导重视得到“化解”。有些已经进入司法途径或者已经走完司法程序的纠纷,当事人还会通过非正常上访寻求救济。造成群众“信访不信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司法公信力缺失,群众对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心存疑心甚至丧失信心。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通过可以信赖的司法程序,对司法人员的裁判产生普遍信服和尊重。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郑永年教授说,在所有社会信任关系中,最恐惧的莫过于社会公众对司法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司法是任何一个社会能否有效运行的最后保障,当司法不被信任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暴力就会泛滥起来。重塑司法信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要提高执法质量。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案例指导制度,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驶。要进一步健全执法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案件流程管理,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政法干警的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从源头上减少涉法涉诉信访的产生。二要强化执法监督。要强化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对于不服原办案机关处理,依法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的,检察机关应当依法受理、审查;需要采取检察建议、抗诉等方式的,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督促有关办案机关依法纠正错误。三要严格责任追究。对于执法办案中存在的不公、不廉等问题,要依法追究办案人员和相关领导的责任。四要深化执法公开。凡是法律规定应当公开的案件信息都应当公开,确保广大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办案依据、程序、流程、结果,让执法权、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提高群众对依法办案的社会认同度。四、结论当今中国,信访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从严峻的信访形势到尴尬的信访困境,我们不能不为之忧虑,不能不求取解决之方。从本文分析来看,目前信访的解决之道,无论从治标还是治本、从制度内还是制度外,都无外乎两个字—法治,其实就是依法治国而已。信访与法治并不矛盾,但是现阶段信访的乱象是与法治精神相悖的,信访只有随着法治社会的建立,逐渐纳入法治轨道,才能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厘清信访与司法的界限,将法治融入信访,将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我们相信,有序信访、依法治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的谆谆教诲和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构思到定稿无不渗透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导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风使我受益终身,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这次写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己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收获和突破。希望这个经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激励我前进。另外,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时刻关心我,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时时刻刻为我鼓劲、为我加油,进而促使我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要感谢寝室的室友以及所有关心我的朋友,感谢他们陪伴我走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关心我、帮助我。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很多朋友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最后,因本人水平有限,论文肯定还有不少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希望可以有机会继续去完善,我将不断努力继续充实自己。参考文献[1]刘远中.新时代信访法治化改革研究[J].法制博览,2019(22):146.[2]宋明.行政信访救济法治化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法商研究,2019,36(04):52-62.[3]张宗林,王凯.国家治理视野下信访制度特性和功能的再审视[J].行政论坛,2019,26(04):28-35.[4]VeronicaSimpson.TŷPawb:FeatherstoneYoung[J].Blueprint,2018(361).[5]VeronicaSimpson.TŷPawb,Wrexham[J].FX,2019.[6]李贤庚.对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合理化建议[J].肇庆学院学报,2017,38(06):38-42.[7]龙湘元.中国信访制度困境与治理创新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17,31(06):64-68.[8]史亚东.公众诉求与我国地方环境法规的实施效果[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02):111-120.[9]郝珊珊,周林.多元纠纷化解的理论与实践反思——“软法之治与多元纠纷化解”2017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现代法治研究,2017(02):138-146.[10]张琳琳.“立法试验田”深耕细耘[J].人民之声,2018(01):14-17.[11]刘雨薇.基于农民利益保护视角下的我国信访制度法治化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05):90.[12]卿红.新时代信访制度的法理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8(03):184-186+190.[13]杜敏,李根贵.信访三级终结制度实施存在问题与完善思路——以安徽南部某县为例[J].理论建设,2018(02):12-16.[14]王广军,高保军,刘洁,庞小颖,蒋亚伟,赵天丽.信访法治化的实践探索——以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为视角[J].人民检察,2017(24):12-16.[15]邬逸峰.法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