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 7 李清照词两首 同步训练(含解析)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 7 李清照词两首 同步训练(含解析)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 7 李清照词两首 同步训练(含解析)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 7 李清照词两首 同步训练(含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李清照词两首一、语基落实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薄暮/薄雾浓云重阳/接踵而至缜密/玉枕纱厨B.晶莹/暗香盈袖 妆奁/帘卷西风 悲戚/凄凄惨惨C.还是/乍暖还寒 相识/博闻强识 堆积/疾风劲草D.将来/最难将息 憔悴/渔翁樵夫 床笫/次第花开思路解析:A项,bó/báo,chóng/zhǒng,zhěn。B项,yíng,lián,qī。C项,hái/huán,shí/zhì,jī/jí。D项,jiāng,qiáo,zǐ/dì。答案:B2.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漫长。B.东篱把酒黄昏后 把:举、端起。C.怎敌他、晚来风急 敌:抵挡。D.如今有谁堪摘 堪:忍受。思路解析:D项,“堪〞是“能,可以〞的意思。答案:D3.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黄昏疏雨湿秋千。

A.病起萧萧两鬓华B.小院闲窗春已深C.江梅已过柳生绵 D.归鸿声断残云碧思路解析:这首词由“寒食天〞和词中景物描写可知是写清明前后的风光和作者少妇时期的悠闲情景的,所选意象要符合这个意境与情感。A项,“病起萧萧〞不符合这个情景,B、D两项与节气不相符合。也可通过韵脚判断。答案:C4.以下对联分别写的是哪几位作家?对应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A.①范仲淹②苏轼③辛弃疾④李清照B.①范仲淹 ②辛弃疾 ③苏轼 ④李清照C.①苏轼 ②辛弃疾 ③岳飞 ④李煜D.①苏轼 ②柳永 ③辛弃疾 ④李煜思路解析:①联中“忧乐关乎天下〞化自?岳阳楼记?中的名句;②“继东坡〞“冀南宋〞写的是辛弃疾;③“铁板铜琶〞“珠崖儋耳〞写的是苏轼;④上句写李清照的故居,下句指她的诗词风格,其中点明了她的作品集名?漱玉词?及?金石录?。答案:B5.将以下诗词名句补写完整。(1)?醉花阴?中“,〞两句写出了秋夜凉气袭人和作者的孤寂之感。

(2)?声声慢?中,“〞一句表现了作者由于远离故土、漂泊异地而产生的一种前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一句描写了她在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生活状况;“〞一句那么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

(3),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5)此情无计可消除,,。

(李清照?一剪梅?)(6)枕上诗书闲处好,。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7)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8)醉里插花花莫笑。。

(李清照?蝶恋花?)答案:(1)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3)物是人非事事休(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5)才下眉头却上心头(6)门前风景雨来佳(7)应是绿肥红瘦(8)可怜春似人将老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7题。醉花阴 [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6.简要分析“佳节又重阳〞一句中“又〞字的表意效果。思路解析:此句表现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对丈夫不在身边的伤感之情,“佳节又重阳〞中一个“又〞字,有着很浓的感情色彩,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参考答案:一个“又〞字,将过去与丈夫团聚的欢乐与现在一人独处的寂寞形成鲜明的比照,佳节相同,而过节的气氛不同,突出了作者的寂寞伤感之情。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思路解析:这是词的结尾句,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寂寞惆怅,孤独感伤。参考答案:这三句话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把人之憔悴和西风中的黄花相比,表现了作者的寂寞伤感之情。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8~9题。声声慢 [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8.?声声慢?开头三句,连用十四个叠字,具有怎样的效果?思路解析:?声声慢?开头三句,十四个叠字,历来是鉴赏的重点。可以从炼字角度、音韵角度、抒情角度等综合分析。参考答案:起首三句十四个叠字,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那么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9.“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几句词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思路解析:这三句外表写景,表达对憔悴黄花的同情,实际上是借花的“凋败〞写自己身心的“憔悴〞。有双关意味。参考答案:这三句借花写人,寄寓作者昔盛今衰的个人身世之感。(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1题。浣溪沙闺情① [宋]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②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注①此词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写一位风韵秀美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②宝鸭:古代女子两颊所贴的鸭形图案,或者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10.“绣面芙蓉一笑开〞中的“开〞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思路解析:“开〞字在这里有双层含义,一指“绣面芙蓉〞,二指词中女子情窦初开。符合这个意思即可。参考答案:好。“绣面芙蓉〞形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宛如出水荷花,光艳明丽。这个“开〞字,无疑指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意思是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蓓蕾正在绽放。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的奇效。11.作者在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思路解析: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要抓住重要的描述性语言分析。这首词的上阕重点写其容貌,下阕写其心情。参考答案:这首词刻画了一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形象。她外貌美丽动人,性格天真可爱,对幸福、自由的追求真挚、炽烈、大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3题。添字丑奴儿 [宋]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①,不惯起来听。注①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土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12.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有什么妙处?词中写出了芭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思路解析:词的开头是一个设问句,意在引起读者思考,思路自然转换为对芭蕉的描写,为下阕写“伤心〞“愁损北人〞埋下伏笔。由上阕描写的语句不难看出芭蕉的特点。参考答案:(1)①首句使用问句,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②这个问句迁怒于庭中芭蕉,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的折磨,含蓄深沉地表达了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2)芭蕉的特点:高大繁茂,蕉心卷缩,蕉叶舒展,脉脉含情。13.作者在这首词里写到“雨〞的意象,她在?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也写到“雨〞的意象。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思路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题目,两首词中都用了“雨〞这一意象,也都表达了寂寞愁情,从共同的感情基调的角度分析也可,从各自的侧重点的角度分析也可。答案:例如(1)相同。虽然这首词中的雨打在芭蕉上,?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借以传递的情感是相同的,抒发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雨点无论打在梧桐上还是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答答,不断地重复,凄清悲凉,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都像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不能自抑,倍感伤情。(2)不尽相同。?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中“雨〞的意象虽然包含着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从“愁损北人〞来看,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三、表达交流14.根据文意,揣摩画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使之形成排比。常在书山中漫步,我收获很多。我热爱那些字字珠玑的文字,也喜欢这些风骨独具的文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我喜欢;我喜欢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画线句中第一分句与第二、三分句构成总分关系,第二和第三分句构成转折关系。第二分句中的“人比黄花瘦〞和第三句中的“不肯过江东〞分别照应第一分句中的“婉约〞和“英气〞。答案:例如(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峻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仍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忠诚(我喜欢)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15.根据所给情景,分别以“金柳〞和“菊花〞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要求:(1)语言优美,有文采;(2)表达出诗人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