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共26张)_第1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共26张)_第2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共26张)_第3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共26张)_第4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共2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飞机,分别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导致世贸双塔大楼倒塌,三千多人死亡或失踪,经济损失达千亿美元。约在美国“9·11”事件爆发的10年前,苏联这座“大厦”倒塌对世界所产生的冲击,丝毫不亚于甚至远超过美国“9·11”事件。苏联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解体的?导入新课新经济政策

1921年2月28日在俄国波罗的海海军要塞喀琅施塔得发生兵变。领导叛乱的人提出建立“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的口号,企图在苏维埃旗号的掩盖下,恢复地主资产阶级政权。兵变于3月被平定。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普通水兵被骗参加叛乱这一事实,反映了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和他们在政治上的动摇,要求苏维埃俄国必须迅速制定新的经济政策。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材料一材料二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上面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分别提炼其中的重要内容。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从教材中找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1)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2)评价: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的全称是什么?于哪年成立?

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于1922年年底成立。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分析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的利弊。农业集体化

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与苏联的工业化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的。

斯大林认为,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为了不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附庸,必须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斯大林说,“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苏联不应走这条旧路……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只要发展了重工业就是实现了工业化。至于轻工业、农业等都是次要的、从属的、为发展重工业效力的部门;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协调关系无需过多顾及。材料

为了加快工业发展,斯大林认为必须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他说,苏联的建设资金不能靠掠夺殖民地和向外国借债来筹集,只能从内部,依靠自己的力量积累。政府应把国有企业、矿山、铁路、银行以及贸易部门的利润尽量多地收缴上来,作为工业化的资金。其次是征收农业税。第三是号召人民艰苦朴素,用发行公债等办法把消费资金转为建设资金。可是,用这些方法积累到的资金不足以应付大规模建设的需要。斯大林转而主张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用多收少付的办法向农民再征收一笔额外税,以加快资金积累。至于提高经济效益这一扩大积累的根本手段,则被冷落忽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

在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基础上,开始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斗争。苏联政府机关对划分富农的标准曾提出过多种标准,但从未提出明确而科学的统一规定。因此,很难说出富农的准确数字。

全盘集体化运动开展后,富农极力阻挠农庄的建立,散布谣言中伤农庄,纵火焚毁农庄的财产,暗杀运动的积极分子……

在集体化过程中,政府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它减免农庄的赋税,提供贷款和种子,加强农业的技术改造……1932年,共组建2502个机器拖拉机站,机器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它通过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生产计划的情况,同时要求农庄用农产品交付劳动报酬。1933年,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国家通过机器拖拉机站和义务交售制这两个渠道,每年都能有保障地得到它所要求的粮食和农产品……材料

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原则,使千百万农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牧民在这场变动中遭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苦难与死亡。苏联学者估计,农业集体化时期遭到迫害的有500一1000万人。仅哈萨克地区,在1930一1933年期间就有近200万人死亡。而1932一1933年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的大饥荒使300一400万人饿死。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甚至连迁徙自由也受到限制。政府忽视农民的物质利益,限制城乡间的商品货币关系,用超经济手段从农民身上拿走很多。所有这些使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重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崔连仲等《世界通史》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我们今天学习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政府于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