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李寄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李寄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李寄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李寄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李寄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本分别选自于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和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笔记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鼻祖,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由于“笔记”本身的自由空间,又可以使“小说”创作与散文化的“笔记”叙述相互交叉,其优势十分明显。《李寄》叙述了一个勇敢且富有智慧的少女,毅然同残害百姓的巨蛇英勇斗争,并最终将巨蛇杀死、为民除害的英雄故事。《韩凭夫妇》叙述的是韩凭夫妇不慕权贵、不畏权势,为了自由美好的爱情双双献身的动人故事。两篇小说都讴歌了古代劳动妇女美好的心灵和善良的品质。《晋明帝数岁》叙述的是晋明帝幼年时智慧过人、巧言善辨的故事。《坦腹东床》叙述的是“东床快婿”王羲之当年被选中为婿的轶事,故事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唐打猎》叙述的是世代以打猎闻名的老翁唐打猎以神来之力、闪电之速勇除暴虎的故事。《击汝一砖》写的是武邑某公的奇异经历,揭示了当时人们观念中对于“道学”与“程朱理学”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矛盾。笔记体小说的阅读与鉴赏,首先,要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因为文学是时代生活的反映,而小说最能直接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其次,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第三,通过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主题。另外,笔记小说是用文言写成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文言知识的积累。

第1课李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赏析]这首词,是辛弃疾抒发抗金壮志的名篇之一。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本词是作者所想象中的沙场情境。上片描写了一个秋天的沙场点兵时的壮盛场面。“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情景交融,不胜感慨。“挑灯”“看剑”是写动作和神态。灯的红光、剑的寒光相互交融,透射着一种特有的壮烈气氛。从这种壮烈气氛中,可以看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梦回吹角连营”渲染了士气的高涨,军心的振奋。词的下片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和胜利的结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词人看到大功告成,踌躇满志,从而发出愉快的欢呼声,使词的感情上升到最高点。“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作者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这一句与首句相呼应,都是叙写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思考]“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一、字音闽中(mǐn) 庸岭(yōnɡ)隰中(xí) 长吏(zhǎnɡ)啖食(dàn) 都尉(wèi)婢子(bì) 吞啮(niè)缇萦(Tí)(yínɡ) 咋蛇犬(zé)米餈(cí) 头大如囷(qūn) 斫(zhuó)髑髅(dú)(lóu) 哀愍(mǐn)二、通假字(1)然气厉不息(厉,通“疠”)(2)先将数石米餈(餈,同“糍”)三、一词多义(1)故eq\b\lc\{(\a\vs4\al\co1(①故不得祸(所以),②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③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④大人故嫌迟(仍然)))(2)尔eq\b\lc\{(\a\vs4\al\co1(\a\vs4\al(①尔时预复募索(此,这),②无乃尔是过与(第二人称代词,你))))(3)相eq\b\lc\{(\a\vs4\al\co1(①父母无相(福相),②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副词,偏指动作的一方,此处偏指“我”),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副词,相互),④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副词,偏指动作的一方,此处偏指“你”),⑤伯乐相马(审视,观察)))(4)将eq\b\lc\{(\a\vs4\al\co1(①怀剑,将犬(带着),②先将数石米餈(拿,把),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将要),④故遣将守关者(将军,将领),⑤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率领,带领),⑥将进酒(请),⑦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使……为将,,封……做将)))(5)以eq\b\lc\{(\a\vs4\al\co1(①祭以牛羊,故不得祸(介词,用),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由于,因),③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任用),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相当于“而”),⑤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修饰),⑥作《师说》以贻之(连词,表目的,用来)))四、词类活用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怀:名词用作动词,怀抱)五、古今异义(1)土俗常惧古义:当地百姓。今义:当地的习俗,粗俗不雅。(2)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古义:不答应。今义:不听别人的意见。(3)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古义:制止,阻止。今义:不许可。六、文言句式(1)祭以牛羊(介词结构后置句)(2)以置穴口(省略句)(3)汝曹怯弱,为蛇所食(被动句)七、文学常识eq\a\vs4\al(1.)走近作者干宝(?—336),字令升,东晋文学家,新蔡(今河南新蔡)人。编有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此外还著有《晋记》二十卷,全书已佚,当时称为“良史”。eq\a\vs4\al(2.)写作背景古时候,自然灾害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人和自然灾害的斗争,常常成为民间传说故事的内容。这一方面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屈从和在自然支配下的无能为力;另一方面表露出人与自然在一致性基础上试图支配自然的努力和愿望。动物精怪为妖作祟,给人们带来灾难和恐惧,人们往往陷入困苦无助的境地,而对这种境地的改变,则是人们急切的期盼。人民对于那些敢于和自然灾害作斗争,同时又敢于和统治阶级迷信骗术作斗争而取得胜利的人,总是给予热情的歌颂。eq\a\vs4\al(3.)相关知识(1)传干宝少时,父死葬于澉浦青山。父有一宠婢,宝母甚妒,推婢于墓中以殉,未料“死而复生”。干宝因受其事感触,撰《搜神记》。干宝在《搜神记》自序中说:“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亦安敢谓无失实者哉!”(2)《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书中多述神仙鬼怪的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优美的传说和民间故事,其中许多名篇,如《董永卖身》《相思树》《干将莫邪》《李寄斩蛇》等,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而且给后世的文学创作以深远影响。干宝学识博通,其著述多已不传。八、整体预知李寄eq\b\lc\{\rc\}(\a\vs4\al\co1(第一段:蛇妖为害(开端),第二段:李寄应招(发展),第三段:穴口斩蛇(高潮),第四段:李寄为后(结局)))情节完整、曲折生动[文脉探究]eq\a\vs4\al(1.)小说开篇写蛇怪的凶残,其作用是什么?【点拨】铺垫下文,为下文写李寄斩蛇作对比。小说一开始,概述了蛇怪的凶残,人们原来“祭以牛羊,故不得祸”。大约是因为有求必应,蛇怪更得寸进尺,要求吃人了。而地方官吏束手无策,只能投其所好。因此,九个女孩先后都作了牺牲品。eq\a\vs4\al(2.)如何理解李寄请求父母答应她去应募的一段语言描写?【点拨】李寄绝不是自轻自贱,从她与父母的对话中得知,她深知作为女子的不幸,年幼的她不满足这种与生俱来的社会地位。从她斩蛇的准备与事后的自言自语中可以看出,她对女巫的说法很是不平——为什么非得把女人给蛇吃?这段话体现出朦胧的反抗意识。eq\a\vs4\al(3.)请简要分析概括李寄这一人物形象。【点拨】李寄是一个勇敢、善良、富有智慧的农家女孩。她有勇有谋,不畏险恶,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她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敢的化身。eq\a\vs4\al(4.)“李寄斩蛇”是整个小说的主体部分,围绕这心故事,小说还写了哪些内容?写这些内容有何作用?【点拨】围绕中心故事,小说还写到了蛇的巨大凶恶、官吏的“多有死者”及“并共患之”、九女被吃、李寄父母“禁止”、李寄被越王聘为“后”等,都从侧面衬托了李寄的勇敢智慧。eq\a\vs4\al(5.)如何看待小说的反封建主题?请谈谈你的认识。【点拨】小说虽然写的是李寄斩蛇的故事,但“蛇”所代表的应该是封建社会中反动、残忍的凶恶势力。李寄的行为,恰恰是对这种凶恶势力的反抗与斗争。另外,小说用官府的无能来衬托李寄,更增强了小说的反封建主题。eq\a\vs4\al(1.)写法归纳细节描写小说的特点之一是注意进行细节描写,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看她杀蛇的过程,很有条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每步怎么做,都心中有数。面对“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长七八丈,大十余围”的蛇妖,小姑娘依然步伐稳重,用力砍杀,毫无惧色,“从后斫得数创”,直到大蛇死掉,足见其胆量和魄力。杀掉大蛇以后,她仍然念着自己的女性同胞,去寻找她们的尸身,可谓有情有义,义薄云天。尤其是最后“于是寄女缓步而归”,一个“缓”字,表现了李寄在决斗之后的从容镇定,也显示出了她对整个事件的深思——“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以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为目的。人们常把细节描写比做作品的血肉、艺术的生命。生命中花开的细节,也许就是那一个眼神,也许就是那件最浪漫的事,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搜索这一个个动人的瞬间,把人物放到显微镜下透视,抓住肖像、语言、心理和行动的细节,以小见大,于细微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达到细节传神,以情动人的目的。eq\a\vs4\al(2.)技法指导(1)细节描写要真实,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2)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代表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3)细节描写要个性化,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4)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随堂练笔一缕阳光、一抹微笑、一句祝福、一杯热茶,总是让我们暖在心头。一次跌倒时的搀扶、一次失意时的鼓励、一次语重心长的告诫,甚至一次不留情面的批评,事后想起来,也可以叩击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记忆。在成长的岁月里,你一定有过这样心动的时刻。请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参考示例】逢年过节,爸爸总要在客厅挂上画,无非是小幅的山水人物,节过完了,就收起来。这一幅中堂,一直存放在抽屉里,怕也有十多年了,这次还是第一次露面。他饭也不吃,就挂起画来:先把靠门的小几移开,人颤巍巍地站在木椅上,两手举着画,要挂到墙上去。二姊过来把椅子固定着,让他从容地挂好。中堂是一幅泼墨牡丹,上题“富贵花开”。画的篇幅很大,挂在墙壁的正中,占去了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原来并不算宽敞的客厅不成比例,牡丹浓匀的墨色及妖娆的姿态也与已失去光泽的家具很不相衬。爸爸亮起昏黄的灯,站在一角,细细端详着盛开的花,他只看到壁上有画,没看到其他。一、基础知识eq\a\vs4\al(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围:量词,表示长度B.都尉令长,并共患之患:担忧,伤脑筋C.预复募索复:恢复D.寄从后斫得数创创:伤口解析:选C。复:又。eq\a\vs4\al(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eq\b\lc\{(\a\vs4\al\co1(何以战,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B.eq\b\lc\{(\a\vs4\al\co1(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C.eq\b\lc\{(\a\vs4\al\co1(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D.eq\b\lc\{(\a\vs4\al\co1(其歌谣至今存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解析:选B。前一个为“按条件要求想要找到的那个”;后一个为“他的”。A.介词,用。C.于是,就。D.兼词,“于之”。eq\a\vs4\al(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B.父母慈怜,终不听去C.汝曹怯弱,为蛇所食D.母及姊皆有赏赐解析:选B。古义:不肯听凭(她),不听任(她);今义:不顺从,不接受。eq\a\vs4\al(4.)从文言句式的角度来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B.祭以牛羊,故不得祸C.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D.先将数石米餈,用蜜灌之,以置穴口解析:选A。“多有死者”是没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意即“多有被蛇害死的”。B、C、D三句都是省略句,B.“祭”后省略“之”,代蛇;C.“送”后省略“之于”,“之”代祭蛇的童女,“于”,到;D.“以”后省略“之”,代“用蜜灌”过的“米餈”。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eq\a\vs4\al(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俗:世俗之人B.父母慈怜,终不听去慈:(上对下)慈爱C.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就:凑近,接近,这里有扑上去的意思D.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拜:拜见解析:选D。拜:授予官职。eq\a\vs4\al(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eq\b\lc\{(\a\vs4\al\co1(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故以羊易之))B.eq\b\lc\{(\a\vs4\al\co1(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然则何时而乐也))C.eq\b\lc\{(\a\vs4\al\co1(寄便放犬,犬就啮咋,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D.eq\b\lc\{(\a\vs4\al\co1(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解析:选B。表转折,然而/代词,这样。A.介词,用;C.副词,于是,就;D.代词,这、此。eq\a\vs4\al(7.)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给蛇送童女的缘由,为下文李寄斩蛇伏笔。B.第三自然段通过李寄的自叙,说明了她愿意去斩蛇的原因。C.第四自然段写李寄斩蛇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反映了她胆大心细的性格特点。D.作者最后以“其歌谣至今存焉”作结,赞美了李寄为民除害的胆略。解析:选B。“通过李寄的自叙”不妥,这段是对李寄斩蛇的描写,不是自叙。eq\a\vs4\al(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译文:(2)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译文:(3)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译文:答案:(1)这时候又准备寻求这样的女孩,但没能寻找到。(2)父母没有福相,只生了六个女儿,没有一个男孩,即使有(孩子)就像没有一样。(3)卖了我,可得到一点钱,来供养父母,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张嘉贞,本范阳旧姓。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外郎。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贞为详处,不阅旬,延无稽牒。进中书舍人。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政以严辨,吏下畏之。奏事京师,玄宗善其政,数慰劳。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重兵利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遂得减死。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及宋璟等罢,帝欲果用嘉贞,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晈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晈死。会广州都督裴伷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晈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嘉贞退,不悦曰:“言太切。”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封河东侯。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久之,以疾丐还东都,诏医驰驿护视。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嘉贞性简疏,虽贵,不立田园。有劝之者,答曰:“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谴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B.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C.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D.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解析:选C。根据名词代词“循宪(人名)”“事”“嘉贞(人名)”“奏”“意”“武后”“官”,虚词“以”“然”“所”“以为”“为”“因”,“咨以事”意思是“拿事情询问(嘉贞)”,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A、B两项。“奏”是名词,“奏章”之意,“草”是动词,“起草”之意,“试命草奏”意思是“尝试让(命令)他起草奏章”,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D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张循宪叫来张嘉贞,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日,武则天认为张循宪有才能。张循宪回答说都是张嘉贞写的,还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张嘉贞。句子可以断开为: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故答案为C。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中书舍人,在各个朝代的官职都不尽相同,隋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多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B.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C.京师,在古代一般有“国家的都城”“天子的军队”“朝廷”这三个义项,本文中指“国家的都城”。D.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解析:选C。C项,“本文中指‘国家的都城’”说法错误,“京师”在文中指“朝廷”。故选C。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嘉贞才能出众,受到官吏推荐。张循宪巡视河东时,因处理事务操劳过度而生病了,下属推荐张嘉贞帮助处理,后来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B.张嘉贞虑事长远,为诬告者开脱。为避免突厥族群内附而带来的隐患,他请求派兵保护当地百姓;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为隐患,他请求饶恕诬告者。C.张嘉贞为相强躁,性格简单粗疏。为迎合权幸心意,他请求对姜晈施以廷杖;他对裴伷先也如此,遭到张说反对;他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D.张嘉贞深受器重,死后赠谥褒美。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劳;皇帝在他赴任时赋诗,后来他生病时还派太医护视,死后获得美好的谥号。解析:选A。A项,“因处理事务操劳过度而生病了”理解词语错误,文中指“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把握对象错误,文中是“武后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故选A。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译文:(2)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译文:解析:(1)中的“明年”,第二年;“或”,有人;“其”,代词,代指张嘉贞;“按”,审查;“坐”,定罪,治罪。(2)中的“近世”:近些年;“务”,致力;“广”,使……广,扩充;“务广”,致力扩充;“不肖”,指没有才能;“是”,这样;“我无是也”,我是不会这样做的。答案:(1)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这事,唐玄宗下令要处死诬告者(想要将告发者治罪)。(2)近些年有些士大夫致力扩充田地住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才能的子孙花天酒地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参考译文:张嘉贞,本来是范阳旧姓。考中五经科,补任平乡尉,因事获罪丢掉官职。长安年间,御史张巡宪巡察河东,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询问官吏说:“你了解有德才兼备的门客吗?”官吏把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询问,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日,武则天认为张循宪有才能。张循宪回答说都是张嘉贞写的,还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张嘉贞。武则天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张嘉贞多次升职担任兵部员外郎。当时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放满桌案,兵部的郎官不能决断,张嘉贞帮他审阅处理,不到十天,朝廷就没有了有待核查的文书。张嘉贞晋升为中书舍人。他还历任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他治政严肃,是非分明,官吏都敬畏他。情况上奏到朝廷,唐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问犒劳。突厥的多个姓氏族群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部,张嘉贞便上表请求朝廷派驻军队安抚保护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大使。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结果,唐玄宗想要将告发者处死。张嘉贞(为那人)辩解说:“国家的重要军队都在边境,现在告发的人一有不对的地方就将他治罪,臣下恐怕会阻塞言路,而且会成为以后的隐患。”于是(诬告者)得以免除死刑。皇帝因此认为(张嘉贞)忠诚,于是许诺(将来授任他)做宰相。等到宋璟罢相后,唐玄宗果断地(把他)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迁做了中书令。在中书令的官位上满三年,擅长奏对,对于裁断处理一类的事情非常机敏。但他脾气急躁,论者遗憾他气量不够宽大。秘书监姜晈获罪,张嘉贞迎合皇帝身边权幸之人的心意,请求唐玄宗施以廷杖,致使姜晈不久死掉。恰逢广州都督裴伷先也因罪下狱,皇帝询问张嘉贞依法如何处置,张嘉贞又援引姜晈的案子,(请求施以廷杖)张说反对道:“不应这样,刑罚不施加在大夫身上,因为那是国君的近臣。士人可以杀死但不能侮辱。”皇帝认为张说的意见正确。张嘉贞退下朝堂,很不高兴地说:“你话说得太直切了。”不久被授予工部尚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