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A.抗击沙俄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武昌起义2.有人比喻中国现在的版图犹如一只“雄鸡”,其“头与尾”的变化应追溯到A.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岛B.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前后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C.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割占了中国沿海岛屿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国的大片领土沦丧3.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A.金田起义B.洪秀全C.“扶清灭洋”D.《天朝田亩制度》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5.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自强”“求富”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6.《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下图描绘的局面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7.台湾彰化县绅民在县署门口张贴檄文,指出:“我台民之父母、妻子、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此檄文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后五口通商 B.《马关条约》的签订C.《天津条约》的签订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8.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光绪生前诊病的脉案非常详细,从中可以断定光绪因病死亡。又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1980年通过化验光绪的颈椎和头发,发现无中毒现象。现在高科技手段则检测出光绪体内有砷中毒现象。据此可以得出()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 B.历史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现代的历史研究更依赖于高科技手段9.下列对戊戌变法(见下图所示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B. C. D.10.如下图漫画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遭受多国侵略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下列条约内容中最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A.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制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12.1913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该事件直接引发了A.护国战争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13.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废除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B.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来侵略势力C.谋求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影响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4.下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四副浮雕,如果按着历史顺序依次瞻仰,③处应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政变 C.武昌起义 D.新文化运动15.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竖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16.1919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可以说以6月5日为界,无论从运动的主力,还是从运动的中心,前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力:前期是学生,后期是();地点:前期是北京,后期是()其中缺少的内容应该是()A.商人、上海 B.工人、上海C.学生、北京 D.工人、北京17.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C.商人罢市的推动 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18.胡适在一首打油诗中写道:“文字没有古今,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它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中哪一方面的主张()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文学 D.提倡新道德19.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如下表两段材料描述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A.都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C.都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D.都壮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20.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作战方针是A.攻坚战 B.运动战 C.地雷战 D.地道战21.罗家伦在《凯默》中道:“祝捷的炮像需声响,满街的爆价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②洗刷了民族耻辱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2.下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时间战斗次数破坏交通线收复县城1940年下半年1800余次2000多千米四五十个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2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A.徐州会战结束 B.日本占领广州、武汉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D.汪精卫建立伪政权24.1938年春,丰子恺收集了大量漫画,并为它们写出说明文字。为图所写文字为:“兵好比中指,站在抗战阵线的中心,列队最长。农工好比食指与大指,位在兵的右翼,作有力的辅佐。学商好比无名指与小指,位在兵的左方,协力襄助。”此漫画及文字的主要意图是()A.宣传正面战场的胜利 B.号召全民族坚持抗战C.说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庆祝中国国际地位提升25.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6.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到,“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掌握了领导权,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27.下表是某同学课外读史,整理伟人周恩来事迹时,自己拟定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序号“十二”对应的事迹是()八黄埔军官学校投身国民革命洪流九从统一广东到北伐领导工人运动十一从四一二到七一五呼吁不缓和不妥协十二十三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六赴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A.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 B.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C.井冈山会师创建革命根据地 D.遵义会议后全面负责军事指挥28.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书,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该材料反映的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29.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有人称呼“先生”“女士”,也有人称“老爷”。这些现象表明近代中国A.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B.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C.西方风俗已成主流 D.社会生活新旧并呈30.20世纪初,大城市中的知识层、涉外人士及官绅层已倾向于西方交往之礼:男子礼为脱帽鞠躬,女子礼仅鞠躬;“先生”“同志”也取代了“老爷”“大人”等称谓。这反映了()A.民族风情特色 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形成C.自由平等风尚 D.封建等级观念彻底废除二、材料分析题31.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步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在炮口的逼迫下”,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该条约如何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材料二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2)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准中国人居住。——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3)材料三是在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内容?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撞》(何怀家)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将国号定为“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法规,以取代往日的旧制陈规及封建的社会习俗。——摘编自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担当的民族复兴“中国梦”有两大使命,或者说分两个步骤:第一步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步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要使用“中国梦”表述的话,毛泽东的“中国梦”思想实际上有两个内容。——《“中国梦”思想:从毛泽东到习近平》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曾有哪些各自不同的“西方梦”?(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的依据。结合所学回答,哪一历史事件最终迎来了这一资产阶级政权的诞生?(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担当民族复兴“中国梦”要完成的使命。(4)综上,从近代国人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3.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本应和睦共处。但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了跨度达几十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阅读下列材科,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尝试。——摘自《中国崛起策》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太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1)日本第一次打断中国近代化尝试的“挑衅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日本侵略者对华发动的全面侵略以何年何事件为标志?举例说明材料中“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有哪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史称虎门销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事件与林则徐无关,排除。故选B。2.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占领,后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的版图发生变化,故B符合题意;第一次鸦片战争以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占领,后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的版图发生变化,故B符合题意;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岛与题干无关,故A不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割占了中国沿海岛屿与题干无关,故C不合题意;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国的大片领土沦丧,抗战胜利后领土回归,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头与尾”的变化应追溯到”是解题的关键,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占领,后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的版图发生变化。3.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兴起,故A不符合题意。洪秀全称天王,是太平天国领导人,故B不符合题意。“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故C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土地制度为核心的革命纲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否定型选择题,亦称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方法: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②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4.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失败了,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④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④的ABC项排除,①②③项内容都是关于戊戌变法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5.B【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学技术”指的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制度”指的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学思想”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的先后顺序应该为④③②①,故选B。6.C【详解】根据所学,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是在甲午战后,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详解】分析材料“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可知台湾的处境跟日本和李鸿章等人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李鸿章等人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故选项B符合题意;《南京条约》后五口通商,没有台湾,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天津条约》的签订与台湾关联不大,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与台湾关联不大,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B【详解】根据原始档案光绪帝因病而亡,没有中毒现象,但现代高科技手段却检测出有中毒现象,这表明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才能进一步探寻历史真相,故选项B符合题意;原始档案由于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限制,也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需要对史料进行考证和辨伪,排除A项;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排除C项;现代的历史研究不完全是更依赖于高科技手段,排除D项。故选B。9.A【详解】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严复等借助报刊、学堂等宣传维新变法,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发展,排除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是变法的高潮时期,排除C;1898年9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排除D。故选A。10.D【详解】根据“中国近代史上遭受多国侵略的一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D正确;鸦片战争的侵略者是英国,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是英法联军,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的侵略者是日本,排除C。故选D。11.D【详解】依据题干,“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可知,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充分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沦为了“洋人的朝廷”,故D项符合题意;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A排除;B项是《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C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排除。故选择D。12.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D项正确;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排除A项;武昌起义是1911年爆发的,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13.A【详解】根据“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可知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摆脱了卑躬屈膝,并且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故选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辛亥革命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没有体现对清朝和外来侵略势力的打击,排除B项;辛亥革命不是一次制度变革,而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排除C项;辛亥革命不是反对外来侵略,排除D项。故选A项。14.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按时间循序分别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欢迎人民解放军。概括了从1840年到1949年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不属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内容,A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不属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不属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内容,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15.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竖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故A符合题意;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故B不合题意;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故C不合题意;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民主、科学,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6.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可以说以6月5日为界,无论从运动的主力,还是从运动的中心,前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力:前期是学生,后期是工人;地点:前期是北京,后期是上海,因此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17.A【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学生被捕后,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A正确;BC是原因的一部分,不全面,排除;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北伐战争是五四运动之后,D排除;故选A。18.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文字没有古今,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可知,它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文学的主张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选项C符合题意;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两大口号,AB排除;提倡新道德,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D排除。故选C。19.B【详解】根据材料“中共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调动农民生解析:B【详解】根据材料“中共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调动农民生产和革命积极性;根据材料“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可知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政策,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调动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故选B;材料反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AD;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政策没有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C错误。20.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析: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选项B符合题意;攻坚战与题干内容不符,A排除;地雷战、地道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作战方式,CD排除。故选B。21.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解析: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故①②③④表述正确,故D符合题意;A选项缺失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故A不符合题意;B选项缺失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B不符合题意;C选项缺失②洗刷了民族耻辱,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2.B【详解】根据表格给出的战役时间、战斗次数、破坏交通线和收复县城等可知这次战役是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解析:B【详解】根据表格给出的战役时间、战斗次数、破坏交通线和收复县城等可知这次战役是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本发起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A正确;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排除A;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排除D。故选B。23.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进入武汉会战阶段,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的兵解析: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进入武汉会战阶段,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的兵力严重不足,抗日战争由此进入到相持阶段。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24.B【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38年、兵好比中指,站在抗战阵线的中心,列队最长。农工好比食指与大指,位在兵的右翼,作有力的辅佐。学商好比无名指与小指,位在兵的左方,协力襄助”可知,兵、农、工、学、解析:B【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38年、兵好比中指,站在抗战阵线的中心,列队最长。农工好比食指与大指,位在兵的右翼,作有力的辅佐。学商好比无名指与小指,位在兵的左方,协力襄助”可知,兵、农、工、学、商都参与抗战,才能取得抗战胜利,号召全民族坚持抗战,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宣传正面战场的胜利、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5.B【详解】西安事变爆发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顾前嫌,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B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并不能消除与国民党的矛盾,A不符合题意;解析:B【详解】西安事变爆发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顾前嫌,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B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并不能消除与国民党的矛盾,A不符合题意;1934年7月,中国共产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积极准备北上抗日,C不符合题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1937年9月,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6.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会上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遵义会议称为“分水岭”,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排除;B项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排除;C项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排除。故选D。27.A【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故选项A符合题意;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是毛泽东,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井冈山会师是毛泽东与朱德会师,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遵义会议后全面负责军事指挥的是毛泽东,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8.C【解析】【详解】依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关于殖民地问题,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其中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故正确答案为C。《马关条约》的签订是1895年;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辛丑条约》的签订是1901年,ABD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C。29.D【详解】根据材料“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可知,“长袍马褂”代表的是旧式生活,“西装”代表的是新式生活解析:D【详解】根据材料“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可知,“长袍马褂”代表的是旧式生活,“西装”代表的是新式生活。““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说明当时社会生活新旧并呈。故D正确;新式生活的出现说明传统观念开始被打破,故A错误;“长袍马褂”的存在说明还有传统观念的存在,故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西方风俗已成主流,故排除C项。故选D。30.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解析: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这反映了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故C正确;题干信息没有反映民族风情特色,故A错误;民主共和是指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与题干信息无关,故B错误;20世纪初,中国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封建等级观念没有彻底废除,故D错误。综上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31.(1)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答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也可)(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3解析:(1)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答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也可)(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题干“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南京条约》。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中英《南京条约》。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据“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规,改道变形。”结合所学知识,《南京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若答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也可)(2)第一小问:依据题干关键词“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1895年1月23日、丁汝昌自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结合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1895年,战争因日军的侵略而起,经过平壤、黄海、辽东战役,最后北洋海军在山东威海卫全军覆没,战争终以日军的取胜、中日签定《马关条约》而告终。中国自此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甲午中日战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马关条约》。第三小问:依据题干“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3)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不准中国人居住。”从而得出条约为《辛丑条约》,结合所学知识,1900年春,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外国侵略者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以及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北京城彻底沦陷,联军烧杀抢掠,中国损失惨重。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小问: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2.(1)①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或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②梦想有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③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2)①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