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把盐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_第1页
第11课把盐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_第2页
第11课把盐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_第3页
第11课把盐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_第4页
第11课把盐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把盐放到水里(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核心素养※探究影响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初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能测量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能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探究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重点※知道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难点教学内容本课是低年级学习溶解现象的延续,分三个部分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探究。第一部分,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这部分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把沙子、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这个活动既回顾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又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活动二,探究盐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并通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初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第二部分,探究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这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一,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指导学生做溶解实验的方法,并让学生知道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活动二,测量100毫升水中是否能溶解与盐同样多的糖,这个活动既是对溶解实验方法的巩固,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活动三,设法让沉在杯底的盐或糖继续溶解,这个活动是对前两个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对物质的溶解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第三部分,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和溶解物。这部分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活动二,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这两个活动紧密结合生活中的“自来水过滤”和“海水晒盐”两个现象,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去体验“固体与水的混合与分离”。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沙子、盐、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定量勺、糖、泥水、矿泉水瓶、石子、脱脂棉、黑纸等。教学过程把沙子、盐分别放入冷水中,并搅拌观察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沙子、盐等。观察方法:(1)在两个烧杯中加入相同量的冷水。(2)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沙子和盐,并分别从上部、侧面、底部进行观察,观察时分三个阶段:搅拌前、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会儿后和停止搅拌几分钟后,搅拌时应注意搅拌棒既不能碰触烧杯壁也不能碰触烧杯底。(3)观察沙子和盐的变化,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观察记录:物质搅拌前轻轻搅拌一会儿后停止搅拌几分钟后沙子颗粒没有明显变化颗粒没有明显变化颗粒没有明显变化盐颗粒慢慢变小颗粒慢慢减少颗粒消失,完全溶解在水中观察分析: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沙子颗粒在水中没有明显变化,水中能看到明显的沙粒,说明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盐颗粒在水中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变成盐水,说明盐能溶解在水中。观察结论:一些物质(如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另一些物质(如盐)能在水中溶解。设计意图:把做沙子、盐是否溶解实验作为一个导入活动,既复习了低年级学过的溶解与不溶解概念,也为下一个活动“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做铺垫。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1.探究水的温度能否影响盐溶解的快慢。实验目的:通过将两份同样多的盐分别溶解的对比实验,探究水的温度能否影响盐溶解的快慢。实验猜想:盐溶解的快慢_______(填“受”或“不受”)水的温度的影响。实验材料:烧杯、盐、冷水热水等。实验步骤:(1)取30毫升热水(60℃)和冷水各一杯。(2)取两份相同质量的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都不搅拌。(3)整理观察信息,填写实验记录表。实验记录: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一溶解过程冷水热水溶解的快慢快□

慢☑快☑

慢□实验结论: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如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2.探究搅拌能否加快盐的溶解。实验目的:通过将两份同样多的盐分别溶解的对比实验,探究搅拌能否加快盐的溶解。实验猜想:搅拌______(填“能”或“不能”)加快盐的溶解。实验材料:烧杯、盐、水、搅拌棒等。实验步骤:(1)分组进行实验,准备实验材料。(2)取两份相同质量的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分别放入相同温度的同样多的水中(30毫升),一个烧杯静止不动,另一个烧杯用搅拌棒搅拌。实验记录: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二溶解过程搅拌不搅拌溶解的快慢快☑

慢□快□

慢☑实验结论: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如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是否被搅拌有关。3.探究颗粒大小能否影响盐溶解的快慢。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大粒盐(粗盐)与小粒盐(细盐)的溶解速度,探究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实验猜想:颗粒的大小____(填“能”或“不能”)影响盐溶解的速度。实验材料:烧杯、粗盐、细盐、水等。实验步骤:(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30毫升水,水温要相同。(2)取相同质量的粗盐和细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都不搅拌。(3)整理观察信息,填写实验记录表。实验记录: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三溶解过程细盐粗盐溶解的快慢快☑

慢□快□

慢☑实验结论: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如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大,溶解得越慢;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4.实验中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的原因。在做对比实验时,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即需要探究的因素。除此之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在上面这几组实验中,我们分别改变了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的大小,而水的体积、盐的质量要保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公平。设计意图:“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是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这里开始,学生将要学习用定量的方法做实验,重点涉及根据探究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步骤、控制实验中的“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等技能的学习。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实验材料:量筒、烧杯、搅拌棒、100克盐、100毫升水、电子天平。实验步骤:(1)用量筒量取100毫升水倒入烧杯中。(2)用电子天平把盐分成2克一份,准备若干份。(3)将盐一份一份地放入烧杯中,待第一份完全溶解后再放入第二份,当盐溶解得很慢时,一点一点地加,直到难以溶解时,停止加盐。(4)记录放入盐的份数,完成实验记录表。实验记录: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记录表加盐次序份数克数第1次12第2次24第3次36第4次48………………第18次1836实验分析:(1)盐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达到一定量时就不能溶解了。(2)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在20℃时,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盐。实验结论: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实验后的再思考1.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糖?实验材料:量筒、烧杯、搅拌棒、300克白糖、100毫升水、电子天平。实验猜想:100毫升水能溶解30~50克白糖。实验步骤:(1)用量筒量取100毫升水倒入烧杯中。(2)用电子天平把白糖分成2克一份,准备若干份。(3)将白糖一份一份地放入烧杯中,待第一份完全溶解后再放入第二份,当白糖溶解得很慢时,一点一点地加,直到难以溶解时,停止加白糖。(4)记录放入白糖的份数,完成实验记录表。实验记录: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白糖记录表加糖次序份数克数第1次12第2次24第3次36第4次48………………第102次102204第103次103206第104次104208实验分析:(1)白糖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达到一定量时就不能溶解了。(2)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白糖,在20℃时,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208克白糖。实验结论:(1)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白糖。(2)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不同的。2.让沉在杯底无法溶解的盐或糖继续溶解的方法。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不同的。如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只能溶解36克盐或208克白糖。如果想继续让盐或白糖溶解,那么可以加水或给水加热。实验表明,加水或给水加热,能增加溶解的量。如果把盐或糖弄碎一点,只能加快它的溶解速度,不能增加溶解的量。设计意图:通过探究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到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此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中的严谨性、科学性。分离水中的不溶物1.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实验材料:矿泉水瓶、小石子、沙子、脱脂棉、泥水、烧杯、棉球等。实验步骤:(1)将矿泉水瓶的上半部分剪下,给瓶盖打孔。(2)将剪下部分倒扣在瓶身中,先塞进一团脱脂棉,再依次放入干净的沙子、小石子、棉球,制成一个过滤器。(3)把泥水缓缓倒进自制的过滤器中,比较过滤前后的水。实验记录:物质过滤前过滤后泥水泥沙全部下沉至烧杯底部泥沙留在过滤器里实验分析:随着泥水的倒入,泥沙被留在过滤器里,有比较清澈的水过滤出来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要用到过滤的情况,如自来水厂的水在出厂前就要经过多次过滤和其他操作,符合标准的自来水才能输送到千家万户。实验结论:过滤可以将水中的不溶物分离出来,泥沙就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设计意图:探究让沉在杯底的无法溶解的盐或糖继续溶解的方法,这个活动是对前两个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对物质的溶解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2.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实验材料:盐水、烧杯、黑纸、刷子。实验步骤:(1)把盐水刷在一张黑纸上。(2)将黑纸放在阳光下晒。(3)观察黑纸上的变化。实验现象:黑纸上被盐水刷过的地方,水不见了,留下了白色的颗粒。实验分析:盐水可以把黑纸弄湿,阳光晒后,水不见了,留下了白色的颗粒。实验结论:蒸发可以将水中的溶解物分离出来,盐能用蒸发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3.海水晒盐。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要用到蒸发的情况,如我们吃的盐大多是通过晒海水得到的。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水分会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人们利用盐的这个特点,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构建盐田。盐田一般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当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再引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盐的饱和溶液,再晒盐就会逐渐析出。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