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感温病治疗经验
浦福周先生的“普通话辨证论治”一文发表在蒲老所著的《中医辨证治疗中各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一书中。文中将麻疹、疹后肺炎、肺炎合并论述,并提出相应治则,虽然是对几种传染病的治法,但实际上对一般外感温病的治疗也有启发意义。麻疹由外感温毒所发,初起常有喷嚏、咳嗽等症状,蒲老认为其“由胃经而肺经,出于肤表”。由于与普通外感温病具有相同的病因病机,所以蒲老在对麻疹治疗的总结中说“治麻疹如此,治疹后肺炎亦如此,即治其他温病亦莫不如此”。因此,麻疹的治疗原则,也是一般外感温热病的治疗原则。1宣透治乃麻黄之基对于麻疹的治疗,蒲老首重宣透,“麻疹是春季常见疾病,冬、夏、秋三季则少发生。春季麻疹,与夏暑、秋燥、冬寒时间所发生的麻疹不尽相同……所同者均宜宣透,所异者则根据三时气候之燥暑湿寒而酌增苦辛或苦辛微温的方剂”。在其后的具体治疗原则当中,蒲老以时令划分,对不同节气的麻疹治疗列出了方药,但总体治则仍不离宣透。在疹后肺炎的治疗原则中,蒲老提出“痧透后,痰多气急咳嗽者,余热郁于肺也,宜宣之开之”“如痧疹虽透,而咳嗽声哑喉痛者,此痧毒不能尽发,郁于气分也,亦宜宣通肺气”“凡痧疹透发不尽,毒邪干肺,喘急昏闷者,危症也,宜急透之”“痧疹隐没太早,以致发热咳喘者,此伏邪在肺也,速宜开宣肺气”,只有毒邪透发已尽,才能使用清热、凉血、解毒等法。以上说明宣透法是麻疹及疹后肺炎,也是一般外感温病重要的治疗方法,是病证初起的首选治疗方法。究其原因,外感病病位在表、在皮毛、在肺,急以宣肺透邪,使邪外出,方不致闭门留寇。所以蒲老也说“麻疹与肺炎,同是肺经受病,其部位在上,其病机在卫,故其治法,必须严格遵照古人‘病在上上取之’和‘在卫汗之可也’的精神,直宣肺气,使肺卫通调,则麻疹自透、肺炎自清,决不致酿成疹后肺炎或内闭外脱之变”。2肺的开放是治疗外感疾病的一个重要阶段2.1增强对感冒温病的治疗,掌握正确的两法对于麻疹、疹后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具体治法,蒲老提出四法:(1)宣透法。麻疹与肺炎,在初起必须急用此法,不可过早使用寒凝凉血之品,致使邪无透发之机。方选杏苏饮、银翘散、桑菊饮、升麻葛根汤、葱豉汤、三拗汤、葱豉桔梗汤,或从凉解,或从辛散。(2)表里两解法。麻疹、病毒性肺炎,初起失于宣透,则病邪由卫而气,以致肺胃同病,表里受邪,内结胸中,此时必须两解,由卫透气,否则表里郁闭,热甚津伤而成陷脱。方选麻杏石甘汤、五虎汤、栀子豉汤、凉膈散、三黄石膏汤、小陷胸汤、瓜蒌薤白汤。(3)清热救阴法。在用宣透或表里两解法后,一般只需调和肺胃微兼生津之品即可。若热邪尚盛,阴液受伤,或治疗不当,热邪郁闭而伤阴,则当用清热救阴之法。方选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人参白虎汤、泻白散、千金苇茎汤、玉女煎、犀角地黄汤之类。(4)生津固脱法。麻疹、疹后肺炎、病毒性肺炎,误用温燥或过用寒凉,以致邪陷不解,正脱津伤,或饮食不节,或重感风寒,患者反复迁延,而气液两伤,正溃津涸,此时惟宜急扶正气,力救津液,迨正气来复而邪气始有外出之可能。方选独参汤、参麦散、千金麦门冬汤、益胃煎之类。以上四法中,生津固脱法属疹后变证、肺炎变证的治疗,与其他危重证候的治疗相类似。清热救阴一法已为临床所习用,究其原因,一方面西学东渐,清热解毒一说渐入人心,另一方面,在外感温病的发病过程中确也常见发热、咳喘、口干便难、痰黄舌红、脉数脉滑等症状体征,容易使人误认热证而一味清热、解毒、养阴。实际上,对外感温病的治疗,清法尚在其次,而宣法实首当其冲。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说明只有到气分证方可使用清法,而卫分证、卫气同病者,均应重视宣透法。外感温病初起,病邪在表、在卫、在皮毛、在肺、在上焦,散表邪、开肺气、使邪外出方为正治,所谓网开一面,给邪以出路,所以宣透法既包括发汗解表法、解肌透表法,也包括宣畅肺气法。蒲老所提的宣透法就包括了发汗解表法和解肌透表法,而宣畅肺气法则包括在了蒲老所提的表里两解法中。发汗解表法和解肌透表法适用于外感初起,这类患者在临床中相对较易鉴别,这时根据证候寒热温凉不同、虚实挟兼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主方和加减,而宣畅肺气法在临床中较易混淆。2.2“麻杏石甘汤”案适用于宣畅肺气法的患者多已出现了表里同病、卫气同病、肺胃同病,有的表证仍重,有的表证已罢,有的高热甚至神昏,有的胸痛咳喘,有的心下痞坚,有的腹满便干,有的痰黄溲黄,有的舌红苔黄,有的脉数而实,这些症状都容易使人误认为里热证而贸然使用清热法。俞长荣先生在《伤寒论汇要分析》一书中有一医案:“有邱某者,患肺炎,高热不退,咳嗽频剧,呼吸喘促,胸膈疼痛,痰中夹有浅褐色血液,间有谵妄如见鬼状,请我及某医师会诊。患者体温四十度,脉象洪大。我拟给与麻杏石甘汤,某医师不大同意。他认为痰中夹血,难胜麻黄辛散,主张注射青霉素兼进白虎汤……至于用白虎汤似嫌太早,因白虎以清热擅长,而平喘止咳之功则不若麻杏石甘汤。此证高热喘促,是热邪迫肺;痰中夹血,血色带褐,胸膈疼痛,均系内热壅盛肺气闭塞之故。正宜麻黄、杏仁宣肺气,疏肺邪,石膏清里热,甘草和中缓急……”说明在麻黄汤类解表方与白虎汤类清里方之间有一类方剂,适用于表里双解,即麻杏石甘汤类,既要用麻、杏以开肺气,又要用石膏以清里热。蒲老文中所列栀子豉汤、凉膈散及《温病条辨》中宣痹汤莫不属于此类。因此,在外感温病的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发汗解表法、解肌透表法和宣畅肺气法的应用,特别是宣畅肺气法,万不可下之过早,闭门留寇。对于表里两解法对应的具体症状,蒲老在书中并未详细提及,只是从其医案中总结出以下特点:对发热(有些是高热)、神昏、无汗、或但头汗出、或有汗不畅,咳喘胸闷、疹出不透、恶寒等症状,均应提高警惕,考虑是否有宣畅肺气的需要。对于清热法,只有出现发热、汗出、渴饮喜冷、腹满便结、腹痛拒按、舌红苔黄或燥、脉洪数盛实等确为里实热证时方可放心使用。当然,表里同病的过程中亦有偏表或偏里的不同,如麻杏石甘汤偏表,对兼有无汗恶寒者蒲老常与葱豉汤合用;栀子豉汤治胸膈肺胃虚热,病位则相对偏里;小陷胸汤治心下、胃口之痰热,病位亦偏里。所以同是表里双解,亦有表里之分,全在临床辨识。2.3风邪土,寒水失于宣散,水湿留于表面,热随太阳对于外感温病失于透发所致的诸多变证,蒲老只强调了内闭外脱之神昏证,但从古籍上来看,外感病失于透发所致的变证非常多,甚至目前临床上的某些慢病、杂病,甚至疑难病,均与外感失于透发有关。外邪在皮毛失于宣散,寒水留于腠理成风湿、风水、皮水、溢饮;风邪留于血脉成血痹;水湿留于关节变生历节;寒水留于少阳三焦成疟,留于胸肺成支饮、悬饮,甚生胸痹短气,留于胃口心下成痞、成结胸,留于下焦成小便不利;热随太阳内陷成阳明实热、血结膀胱。诸多变证不一而足。张子和倡汗、吐、下三法,看似猛浪,其实不然。痰饮、水液、宿食、瘀血留于腠理、血脉、经络,阻滞气血营卫,大气不转,必生病变,而痰、水、食、血等物排出体外,汗、吐、下是三条重要的途径。所以使用宣透法,将温邪、寒水从皮毛、腠理、肺卫而解,确实是祛邪外出、保证健康的重要方法。3失于宣透的情况综上所述,宣透邪气、驱邪外出是治疗外感温病的重要方法。“宣”法的使用不仅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3编码器1电子课件教学版
- 粮食仓储企业绿色税收政策考核试卷
- 玻璃管道生产考核试卷
- 油气仓储与能源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残疾人座车内饰设计与材料选择考核试卷
- 游乐设施施工电气安全知识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考核试卷
- 电机专利技术考核试卷
- 竹浆在纸品印刷适应性改进的技术研究考核试卷
- 纱线国际贸易的风险防范考核试卷
- 电力建设项目工程结算编制讲义
- 【MOOC】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GB/T 21477-2024船舶与海上技术非金属软管组件和非金属补偿器的耐火性能试验方法
- 设备运输包装方案
- 高中信息技术《走近人工智能》教学设计
- 第八章 坚持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教案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6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 2024年饮料供应链销售与分销协议
- 翼状胬肉患者护理查房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指对同构问题 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