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道有常变说_第1页
《春秋》道有常变说_第2页
《春秋》道有常变说_第3页
《春秋》道有常变说_第4页
《春秋》道有常变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秋》道有常变说

西汉的经典最初是公羊。《公羊》大师最著称者,非董仲舒莫属。董氏能从《公羊》中发挥出自己的学说,与其方法密不可分。他的这一方法,在西汉今文经学中极具代表性,更给其后二千年经学发展以深远的影响,大凡在经学义理方面有所成就的经学家,都或直接或间接、或明或暗、或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董氏这一方法。一解释与发现都必须合于《春秋》之道董仲舒是经学史上借用典籍以言己学的开山人物。他研治《公羊》,不是为了墨守其学,而是要借以建立自己的董氏《春秋》学。他的治经就不可能以文字训诂为主,“我注六经”,而只能是“六经注我”,以解经来灵活地阐发己说。《公羊》为解《春秋》之传。《春秋》成于孔子之手,《公羊》出于战国,汉初才著为竹帛。他要借以建立富有武帝时代气息的《公羊》学,就不能将其经传如实地看作春秋战国的历史著作,而只有通过一番解释,将《春秋》改造成一部包括后来、甚至是无所不包的书,才可为他借以发挥己说提供根据。《春秋》是孔子本鲁国旧史而成,相传孔子曾寓其义于其中,孟子论《春秋》,大致本此为说。《庄子》视《春秋》为“道名分”之书,荀子讲“《春秋》之微”(《荀子·劝学篇》),《礼记·经解》以《春秋》为“属辞比事”之教,基本上是就其内容、特点为说,把《春秋》看作孔子政治理想体现的历史著作。董仲舒则作神话般地夸大,说《春秋》是孔子“应天作新王之事”(《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以下凡引此书,仅注篇名),“探正天端”、“以俟后圣”(《俞序》)的改制之作,有为后世所立的未来之制。他甚至说,《春秋》“天下之大,事变之博,无不有也”(《十指》),把《春秋》视为无所不有的百科大全,过去未来、万事万物都包括其中。这样,通过人们的不同解释,就可以从《春秋》顺理成章地去发现各自所需的观念了。然而,董仲舒强调解释与发现都必须合于《春秋》之道。在哲学上,董仲舒讲“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但只说不变,就缺乏作灵活解释的余地。为此,他提出道有常变说:“《春秋》之道,固有常有变,变用于变,常用于常,非相妨也”(《竹林》)。道有常变不是说有两种不同的道,而是指道具有常、变二种特性。道之常是道在一般情况下的普遍适用性,是讲其原则性;道之变是道在特殊情形下的变通,是讲其灵活性。原则性要求执一不二,灵活性则反对拘泥不变,二种特性相互独立存在,各自适用于不同场合,因而,道具备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双重品格。因其原则性,必须守其常,不可离常而言道;因其灵活性,又可予以变通,使道具有一定的伸张度。道是如此,礼亦相同。董仲舒说:“《春秋》有经礼,有变礼,谓如安性平心者,经礼也,至有于性虽不安,于心虽不平,于道无以易之也,此变礼也。”(《玉英》)董氏以前言礼的区分,或言礼与仪,分别指礼的精神实质与其仪节仪式;或言经礼与曲礼,一指礼的大纲,一指礼的细目。董氏以经、变言礼,与以常、变相对言道同义,是分指礼的原则性与灵活性而言。原则性讲求对礼的固守不变,所以让人心性平安;灵活性是礼的反常变通,故使人性不安心不平。但经、变皆合于道,因此,既不可执经以否变,亦不许执变以否经,而应经、变各处其所,分别运用。董仲舒对《春秋》的这种解释,是一种全新的诠释,它给人们理解《春秋》加进了变数的因子。《春秋》所言就不只是甲等于甲的简单同一,而是甲既有甲,同时包含乙的变数,有了对其作灵活变通的内在依据。但是,若对其变数没有限定,甚至只讲甲是乙的一面,就会走到否定甲首先是甲的极端去,成为儒家的异端邪说。作为汉代“群儒首”的董仲舒给《春秋》加进变数的因子,仅仅是为假经以注我、替他灵活地发挥己说提供便利,他决不希望由此而引发异端邪说。因此,在常与变、经与变之间,他是以常、经为主,以变服从于常、经,反对以变害常,以变害经。他认为,常与变、经与变的关系,就是经与权的关系,“夫权虽反经,亦必在可以然之域,不在可以然之域,故虽死亡,终弗为也”(同上)。变只能在道、礼所允许的尺度内,超出“可以然”这个尺度是绝对不允许的。他称道之常、经礼是“大德”,为人所不可“踰闲”的“正经”;道之变、变礼是“小德”,为人可以出入的“权谲”(同上)。董仲舒这一经高于权、权必须服从经的观念,成为后来经学家处理经权关系的准则。董仲舒对经权关系的规定,使变数的因子受到了严格限制,有利于防范假变以害道,但不利于借经以言己说。一个正统经学家的立场,使董仲舒只能作出这样的规定,但借经以言己说的治经目的,又需要他强调变的一面,以至他说:“说《春秋》者无以平定之常义,疑变故之大则,义几可谕矣”(《竹林》),认为常义与变义并无轻重之分,同为理解《春秋》所不可或缺。二《春秋》常辞的语式道与礼是《春秋》所说的内容,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只有借助文字这一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文字是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董氏借经言说同样是要通过文字来实现的,因而,如何解说《春秋》文字,对他具有更直接的意义。为其借经注我之便,董仲舒对文字的训解注入了更多的变数因子。与讲道有常变、礼有经变相应,董仲舒把《春秋》的文字分为常辞与变辞两大类。常辞是从经、常的方面论说《春秋》,变辞则从权、变的方面加以言讲。从经学家所喜谈的经例来讲,常辞所言属正例一类,变辞所说为变例之属。常辞又称之为正辞,它直接正面地体现着《春秋》的道义法则,故董仲舒总是把常辞所表示的内容,称为“《春秋》之法”、“《春秋》之道”或“《春秋》之义”等等。《春秋》道义法则散布在各个方面,常辞因而各种各样。但无论何种常辞,都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在《春秋》中,凡合于同一道义法则的事物,都是用同一的常辞来表述的。如《春秋》每一年开始,几乎都有“春王正月”的常辞;而论中国与夷狄,其常辞总是与中国礼,而不与夷狄为礼;论叙战争,善偏战,恶诈战则是其常辞;言内外的常辞,鲁为内时诸夏为外,诸夏为内时夷狄为外。这种普遍性是常辞的一大特点。但是,常辞又受其名分等级的制约。名分等级不同,常辞亦异。董仲舒说:“《春秋》慎辞,谨于名伦等物也。是故小夷言伐,而不得言战;大夷言战,而不得言获;中国言获,而不得言执。有小夷避大夷,而不得言战;大夷避中国,而不得言获;中国避天子,而不得言执。名伦弗予,嫌于相臣之辞也。是故大小不踰等,贵贱如其伦,义之正也。”(《精华》)同言战争,因天子、中国、大夷、小夷的名分等差不同,而有与之相应的执、获、战、伐四种常辞。《春秋》常辞的确定,依其所言对象的名分等级为转移,体现了儒家讲名分、重等差的精神风貌。尽管常辞以名分等级为标准,但同一名分等级的事物,又可适用于同一常辞,因而,它并不排斥普遍性。常辞因其普遍性,就只有一般性,而排除其特例变化。故在语式上,可表述为如下公式:凡甲皆等于甲。因此,常辞所表述的往往是人的共识,不含歧义性,简单明白,无须多加论说就易为人理解。与常辞相反,变辞变化多方,难以知晓,因而,董氏对其详为辨析。他把变辞分为三类情况:一是因事物本身发生了变化,常辞已不足以明变,而需采用变辞为说。如《春秋》言礼的常辞,是予中国不予夷狄。晋为中国,楚为夷狄,晋楚邲之战(宣公12年)却说:“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称楚君为子是褒,荀林父称名是贬,以楚为礼,不与晋为礼,这就是有反于常辞的变辞。而《春秋》所以“移其辞”,是因为“今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竹林》)。二是常辞不足以概括所言的全部对象,而需采用变辞以补其不及。如常辞否定妇人出境,但为父母奔丧,为子娶妇,妇人又可以出境;常辞于婚礼不称主人,但无母时只有以主人相称;常辞坚决反对大夫专权,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专之可也”(《精华》),等等。类似常辞所不能包括的特殊情况,都得用变辞来说明。这二类变辞与常辞正好相反,常辞讲一般情形、普遍性,变辞则讲变动情形、特殊性。在常辞肯定的地方,变辞则予以贬斥,反之亦然。因此,这二类变辞的语式与常辞的语式正好相反,可表述为:有的甲是乙。而事物的变动性、特殊性,则是这二类变辞存在的根据。三是为亲者、尊者、贤者讳而采用的变辞。《春秋》笔法规定,凡不合于道义法则的人事,都应用常辞予以贬绝。但若事关亲者、尊者、贤者,直接用常辞来否定,就有违儒家的亲亲、尊尊、贤贤的原则;而直言不讳地贬绝大权在握的尊者,又很容易招来无妄之灾,以至杀身之祸,因而,只能予以避讳,采用变辞来曲折婉转地表达其义。此类变辞有温辞、婉辞、诡辞、微辞四种。温辞是用温和的语言,对亲者、尊者的不义行为表示塞怨的用语。如《春秋》记君弑曰薨,夫人奔曰逊,与仇狩曰齐人,鲁定公受国于季氏,不敢名胁,而书即位,昭公娶同姓,而避姬姓之称等。婉辞是对亲者、尊者进行贬斥,但不直言贬之所以然的言词。《春秋》常辞言中国,一般是国与爵号连称,如郑伯、齐侯、晋侯之类。但昭公12年,却书“晋伐鲜虞”,只言晋的国名,而去其爵号;又不用中国言获的获,而用小夷言伐的伐,就是一条贬斥晋侯为夷狄的婉辞。此外,“郑伐许”、“卫伯伐凡”、“晋败王师”等都是婉辞,从文字上可以看出明白的贬斥,但对贬之所以然,只有婉转相求才能理解。诡辞是通过改易事实或变易人名的方式,来为亲者、尊者、贤者讳的用语。董仲舒说:“《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以有避也;其书人,时易其名以有讳也。”(《玉英》)鲁用八,言六(隐公5年);郑许易地,不言易言假(桓公元年);鲁灭同姓之国,变盛为成(闵公元年)之类,都是改易事实的变辞。隐公行微不肖,易莒子为莒人(隐公8年);纪君灭国,易名于纪季(庄公3年);言庆父,改称齐仲孙(闵公元年)之类,则是变易人名的变辞。改易事实是以乙言甲,变易人名是张冠李戴,因此,诡辞与所言人事之间,往往联系曲折,甚至毫无联系,故董仲舒说,要索解诡辞,只有“随其委屈而得之”(同上)。微辞是用隐微难明的言辞,来为亲者、尊者避讳的词语,主要见于所见世。董仲舒分《春秋》十二公为三世,隐、桓、庄、闵、僖五公为传闻世,宣、文、成、襄四公为所闻世,昭、定、哀三公为所见世。三世有亲疏远近的不同,用辞亦异。“子般杀而书乙未,杀其恩也”(庄公32年),对传闻世发生的祸害直言无忌,连日子都写得清清楚楚,没有一点隐讳。“子赤杀,弗忍书日,痛其祸也”(文公18年),于所闻世仅言其祸,而讳言祸害发生的时间。“逐季氏而言又雩”(昭公25年),于所见世连祸害本身也隐讳不言,而用天旱求雨的“雩”来暗示(以上皆见《楚庄王》),这一条及类似记载都是董氏所说的微辞。因而,微辞与所表征的人事并无关联,甚至可以风马牛不相及。温辞、婉辞、诡辞、微辞虽各有特点,但都具有出于避讳,其辞与所言人事不相一致、以至毫不相干的共性。这类变辞的语式可表述为:乙或丙、或丁……都可以是甲。因此,它较前二类变辞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春秋》辞分常变,变辞又分为三类多种,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变化性。因此,对《春秋》文辞就不能作固定的执一理解,而应常变各止其科,尤其要注意各种变辞的特点,予以灵活的变通。这样,利用其辞的多样性与变化性,就可方便地借辞以言己说了。三“使用不”与“以况”之义相同变辞常辞只是对词的类型的区分。古文一词多义,词可活用,名词可作动词用,动词、形容词又可作名词用等等。因而,辞的含义只有在语句中才能确定,语句又是依一定语法规则形成的,而不同著作的用词规则也各有特色。要由文辞来治《春秋》,就离不开对其用词规则的认识。在董仲舒看来,《春秋》的用词规则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其一,“《春秋》用辞,已明者去之,未明者著之”(《楚庄王》)。宣公11年,楚庄王杀陈夏征舒,《春秋》贬庄王为“楚人”,以明其不予诸侯专讨之义。其后,楚灵王杀庆封(昭公4年),因不予诸侯专讨之义已明,而齐庆封之罪未著,《春秋》就称灵王为“楚子”,并用天子言执的执,书“执齐庆封”,来说明庆封罪大当诛。楚庄王是贤君,楚灵王是暴君,如不晓已明、未明的用辞规则,人们就会对贬庄王而称灵王为子大惑不解,甚至由肯定齐庆封当诛的笔法,错误地推出《春秋》认可诸侯专讨之义,南辕而北辙。其二,“《春秋》之辞多所况,是文约而法明也”(《楚庄王》)。苏舆注:“词多以况譬而见,所谓比例。”凡属同一类例的事物,《春秋》都用同一笔法,或褒或贬。如诸侯专封、专讨、致王而朝,《春秋》都予以贬绝,即使齐桓、晋文、楚庄这类贤君,皆无一例外。解《春秋》者,就可由此类例以况譬其余相同的事物,而探明其义。其三,“《春秋》常于其嫌得处,见其不得也”(同上),于嫌不得处见其得。晋国发生弑君事件,赵盾出逃在外,根本不知情,赵盾又是贤臣,在人们眼中他应没有一点责任,但《春秋》却给他加上了“弑君”的罪名;许止进药父亲,未尝药而父亡,人们认为也没什么大错,《春秋》却将“弑父”的罪名加于其身,这是嫌得而见其不得。楚国司马子反背着君主,与宋国讲和,属大夫专权,应受到严厉贬绝,但《春秋》却大加褒奖,这是嫌不得而得。正如苏舆所说:《春秋》“常于众人之所善,见其恶焉,于众人所忽焉,见其美焉”。其四,事同而异论,事异而同论。事同而异论,是指几件看似相同的事,因其理异而褒贬却不相同。如祭仲与逢丑父俱枉以存君,但一使君主处于荣耀之地,一使君主陷于屈辱之处,《春秋》因而一褒一贬。辕涛涂、逢丑父俱欺三军,庆父、阖庐俱弑君,“此四者罪同”,《春秋》却“或死或不死,或诛或不诛”(《精华》)。事异而同论,是指几件看似不同的事,因其理同而得到相同的褒奖或贬斥。其五,文与实不与,实与文不与。文与实不与又作诛意不诛辞,指文字上予以肯定,同时又含否定之义。《春秋》以齐桓、晋文为伯,称其所为是王者事,这是文与、不诛辞;但他们的擅封、专伐、致天子等,又不合《春秋》之法,因此,又要诛其意、实不与。实与文不与又作诛辞不诛意,指文字上虽予贬斥,同时又含肯定之义。楚庄王杀夏征舒,《春秋》贬庄王为楚人,是文不与、诛辞;但此举是贤君讨重罪,有值得肯定之善,又应当实与、不诛意。这类用辞规则所言的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既有反于《春秋》之法的一面,又有值得肯定之善的一面。因而,只有与而不与、不诛而诛,才可兼而及之。其六,书与不书。书是文字记录,不书是无文字记载,董仲舒认为《春秋》的书表征一定的义,不书同样表现着某种特定的义。“君杀贼讨,则善而书其诛,若莫之讨,则君不书葬,贼不复见。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贼不复见,以其宜灭绝也。”(《玉杯》)有不书之义,则有不依辞之义。有的书也是不书的体现,如赵盾弑君不宜复见,许止弑父不应书葬,《春秋》却复见、书葬,但书葬是“不宜书葬而书葬”,复见是“不宜复见而复见”(同上)。这类有书之义,恰是不书之指。因而,对其训解就应从不书去认识,而不能胶柱于复见、书葬以言义。《春秋》的用词规则,同其词类一样,具有多样性、可变性,不拘一格,充满灵活的变数。根据对《春秋》文辞的解释,董仲舒得出一个总结性的结论:“《春秋》无通辞”(《竹林》),或“《春秋》无达辞”(《精华》)。通与达同义,是指《春秋》文辞具有多变的灵活性,这个结论为其灵活地借经言说提供了文本学的根据,而这个结论的得出,又离不开董氏以变的精神训解《春秋》的释经方法。四由辞明指与假辞言指对《春秋》及其文辞的解释,虽不是董仲舒治经的目的,而只是他以明其说的一个手段,但既有治经之名,就决定着通过《春秋》文辞以明其义指的由辞明指法,乃是董氏发明其说所不可缺少的方法。由辞明指与董氏对《春秋》文辞的训解有着直接的关联,董氏解释其文辞虽重其变的灵活性,但同时强调凡变都有某种规定性,他称之为“处”,认为言其文辞,只要各得其处,就可从中正确地探得其义指。这种依赖《春秋》文辞,据以讲明义指的方法,是由辞明指法中的依辞言指法,董氏借助此法,的确阐发了不少《春秋》之义,为人们正确理解《春秋》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董仲舒由辞明指要明的主要是己指。因而,依辞言指之外,他更重视假辞言指,即借助《春秋》文辞,以发明己说。而他赋予《春秋》文辞的诸多变数因子,则为他假借其文辞以言己说,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依辞言指是以辞为出发点、依据,由辞出义,辞与指之间有内在的一致性;而假辞言指的辞只是一种假借、一种符号,是借用这种符号,使其辞以附己意,辞与指之间只有形式的联系,而无必然的联系。借助于假辞言指法,董氏把《春秋》的许多文字,变成了附会己指的符号。从《春秋》之辞中,本来只应发现《春秋》之指。但董氏的由辞明指既有依辞言指,又有假辞言指,因而,他的由辞明指的辞只有一个,指却有二个。虽然董仲舒自信己指就是《春秋》之指,但二者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历史上诸多奢谈义理的经学家的自信,所以,他们往往以圣人之道的发明者自居,总是喜欢以什么“正义”、“本义”一类字眼来自诩其说,不断地上演出一幕幕发现经传“真谛”的喜剧来,而董仲舒则是这类经学家中最早的典型代表。任何文辞都不能完全表达其义指,因而,依借文辞就难以穷尽其义,更不利其自由地发挥其说。所以,对董仲舒来说,由辞明指的依辞言指是根本不够的;借辞言指虽是假辞以就我指,但毕竟还要借辞为说,而无论赋予其辞多大的灵活性,其辞的伸张度总是有限的,因而,也不能满足他建立己学目的的需要。于是,他连辞的符号也要丢掉,提出离辞言指的治经之法。此法又称之为“任其指不任其辞”,他说:“《春秋》之于偏战也,犹其于诸夏也,引之鲁则谓之外,引之夷狄则谓之内;比之诈战则谓之义,比之不战则谓之不义;故盟不如不盟,然而有所谓善盟;战不如不战,然而有所谓善战;不义之中有义,义之中有不义。辞不能及,皆在于指,非精心达思者,其孰能知之……由是观之,见其指不任其辞,然后可与适道矣。”(《竹林》)所谓见其指不任其辞,就是根本不受文辞的束缚,去自由地发挥己说。董仲舒认为惟有如此,然后才可以“适道”,说明此法是董氏借治经以立其说的主要方法。董氏此说看到了辞表现指的局限性,对于反对拘泥文字、墨守成义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离辞言指未免有割裂经传文辞与义指的联系之嫌,而在董仲舒看来,此法实本于《春秋》经传。《春秋》的变辞,就有不少与其所言义指没有直接联系;《春秋》用辞的嫌得而不得,嫌不得而得,文与实不与,实与文不与,其所言之辞与其指就有一定的分离,而不书之义更是无辞之义。对类似文辞就只有靠精心达思、超迈文字去用心领会,才会得其义指。《公羊传》治《春秋》,发明天子踰年即位、诸侯于封内三年称子诸义,皆不见于经文之中,却“操之与经无异”(《玉杯》),早已运用了离辞言指。因而,董氏认为他的离辞言指是承继《公羊传》而来。但在《公羊传》中是不明确的,董氏不仅将其明确表述了出来,并且将其作为建立其学的主要方法而自觉地加以了运用。董仲舒的依辞言指与借辞言辞、离辞言指,其实是不同的治学方法。依辞言辞是训解文本的方法,借辞、离辞以言指则是建立自己学术的方法;前者是讲辞中之义,后者是讲辞外之义或无辞之义。而在这三种方法的运用中,董氏还有另一重要的方法贯穿其中,就是他说的“贯比”法。他认为研治《春秋》,无论是否有经传文字的根据,但只要运用“援比类”的贯比之法,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合于《春秋》之道的“法论”,“以比言之,法论也”,“贯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