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安县城的传承与发展_第1页
河北省文安县城的传承与发展_第2页
河北省文安县城的传承与发展_第3页
河北省文安县城的传承与发展_第4页
河北省文安县城的传承与发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文安县城的传承与发展

一、城市推动东南角区域层面文化的再生与复兴路径中国城市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旧城地区,并在不断向外扩张和发展。老城作为城市核心区,积淀了深厚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之根。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在外部空间扩张的同时,内部空间也在不断重组,很多城市在老城更新过程中均出现了文化遗失、老城衰败的问题,这在缺乏经济实力和相关支持的普通小县城更为严重。探索普通小县城老城区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复兴路径,对于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文安县城老城区城市设计为案例,对普通小县城老城区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复兴路径以及方式方法进行探究。二、各国及时期下的城市建筑文安一名,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义而得名,自汉初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据历史资料考证,文安古城有两处。一处是文安古城,位于今文安县城东北三十里的大柳河东,建于汉武帝年代,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湮没。另一处即为现今文安县城,为旧丰利县城,具体始建年代不详,“唐废丰利县移文安县于其城”。文安县城历史悠久,是一座较标准而宏伟的古城,这里不仅是县治,还曾经做过郡治,各个历史时期都建有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城墙创建何时旧志史书均未载,据传为丰利县治时期建造,即隋大业七年至贞观元年(公元611年至627年)之间所建,初为土城,后经屡屡添砖修葺,而成为里土外砖城墙。《文安县志》载:“邑城周围一千二百七十五丈五尺,计七里一分,高二丈五尺。城门五:东曰迎恩、西曰永定、南曰来薰、北曰拱辰、小南门曰作新。池深丈五尺,宽三丈,外护以堤。”城内总面积0.96平方公里,以十字街为轴交叉的四条大街为骨架,主要街道有五条,分别是东西向的西关街——衙门口街,南北向的南大街——小北街以及贯通小南关的盐店街,县城商号、店铺多分布在这几条街道上。城内主要建筑物有县衙、仓储、祠堂、庙宇。县衙坐落在城东,城厢有庙宇28座,主要有孔庙、关帝庙、火神庙、城隍庙、五岳庙、八腊庙、马神庙、百子庙,建筑古朴(见图1—3)。钟鼓楼坐落在城中心,为二层建筑,为当时城内最高建筑物。此外还有学署、常平仓、文昌阁、戏楼等。这些建筑历经沧桑,或倒塌或拆除,均已不复存在。唯有古城墙和依稀的街巷依然在见证文安城的历史变迁。三、城市设计范围文安县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现状建成区约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6万人。文安县城老城区位于城区中部偏东,严格意义上为古城墙墙内地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为便于城市风貌的协调控制,城市设计范围略有扩大,东至民安路、西至永定路、北至政通道、南至古城墙南规划支路,面积约1.5平方公里(见图4)。由于历史上战祸与洪水的多次破坏,以及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的无序建设,历经千年风雨的文安老城内古建筑毁坏严重,传统特色风貌几近消失。(一)各功能区缺乏联系和协调文安县城老城区现混杂着居住、商业、办公、学校、医院甚至少量工业和仓储等多种功能用地,各项功能区缺乏应有的联系和协调,城市空间显得混乱(见图5)。(二)建筑风格不统一文安县城老城区主要建筑多为一层住宅,建筑密度大,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建筑质量不佳。居民楼建设基本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多为三两栋零星而随意的建设,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建筑风格缺乏统一,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小区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小区绿地等户外公共开敞空间严重缺乏,居住环境不佳。更有18层高层住宅在老城中心建设,严重破坏老城格局。县城内商业设施以马路经济为主,多数为沿街小型商业,商业档次、品质较低,环境较差。(三)交通方式混杂由于兴文道等部分道路已经打通拓宽,而多数街巷尤其是丰利路依然狭窄,人口密集,建筑混乱,大量进出建筑的交通直接混入城市交通,人行、车行等交通方式混杂,更加上管控不当,导致交通阻塞严重,成为制约老城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四)古城墙的破坏文安古城墙为丰利县治时期建造,初为土城,后经屡屡添砖修葺,而成为里土外砖城墙。文安古城墙到1965年依然保存相对完整,县城内中小学每年在城墙顶举行环城赛跑活动。但是,1965年县粮食局直属库把围墙圈到了城墙上面,从此中断了环城赛跑这一传统。此后的几十年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城墙遭受了巨大的破坏,1970年以后,陆续拆掉了西门、南门、北门及小南门,仅留下了东关城门,挨着城墙盖大房,建小房,部分楼房甚至骑在城墙之上,甚至多处城墙被掏空做库房,使得古城墙几乎被民房和单位围了起来,无法靠近,无法观赏,城墙上架设电力设施,严重影响景观环境。古城墙现今整体被破坏、毁坏十分严重。保护得相对最好的地段有东北段城墙和东关城门,墙体保存比较完整,并且有一定的观赏空间。北城墙的大部分、东城墙北段、西城墙中段,以及南城墙的大部分保护状况相对较好,墙体基本保存,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风化,而且人基本难以接近。东城墙北段城墙外壁被当作居民院墙,且被涂以混凝土,小南关城墙根乱堆垃圾,成为卫生死角。西城墙南北段和东关城门两侧城墙,保护状况差,墙体大部分被挖,部分仅剩下一道薄薄的墙山,另有部分城墙完全被毁(见图6)。四、文安县旧城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复兴(一)延续文脉,突出地方特色1.绿色古洼地造林鉴于文安县城悠久的历史和周围良好的生态绿化条件,本次城市设计以“绿色古洼”为理念,通过增辟绿地、拆墙还绿、拆墙透绿等措施,构建完整的绿化网络系统,让人出门及见满眼绿色;通过保护历史遗存、延续传统建筑风貌和肌理等手段,彰显文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2.文安城市公园的文安启示老城活力的焕发有赖于功能的更新,本次城市设计将老城区内零散办公和少量工业、仓储设施全部迁出,保护和传承老城中心活跃的商业氛围,提高零售商业、休闲餐饮的档次和水平,创造富有地域传统文化气息的老城商业中心,同时注入城墙文化旅游、街巷体验旅游等现代休闲功能,全方位诠释文安老城的安逸生活、品位休闲和厚重文化(见图7)。(二)保护历史遗迹,强调其文化内涵1.分段保护相结合文安古城墙是文安老城内唯一的历史遗存,是廊坊辖区内仅存的城墙古迹和文安老城之根源,因此需要站在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审视文安古城墙,对其采取整体保护与分类分段保护相结合的措施。划定文安城墙本体为绝对保护范围,对古城墙全线进行整体保护,切实保护古城墙的完整性。针对城墙现状情况,对城墙进行分类分段保护:对于保存完好的城墙段,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特别要注重保存保护原有历史遗迹和历史构件;对于保存较好但缺乏展示面的城墙段修旧如故,合理展示,特别注重清理杂物,开辟展示空间;对于保存比较差的城墙段修复加固,合理绿化,特别注重对留存的残缺墙体进行修复加固,防止进一步风化甚至坍塌;对于完全拆除了的城墙段清理遗址,留存记忆。2.文安的视角,再现历史的体验本次城市设计在抢救性保护文安古城墙的基础上尽力挖掘其文化内涵,在现状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施的可能性,将城墙两侧10—60米不等范围划定为建设控制区,现有建筑予以拆除,建设环城墙公园,在更好地保护城墙的基础上给人们留出观赏城墙和游憩的空间,尤其是古城墙西部和南部界面完全打开至城市道路,让古城墙真正重回文安人的日常生活。环城公园的设计将“文安古八景”以及文安历来名人事迹等文化题材融入布局和细节展示中,在营造完美的绿化休闲环境的同时,充分展现文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绿色”与“古韵”充分交揉,诠释“绿色古洼”的城市设计主题,全面提升老城区的宜居品质和人文气质。文安古城墙外的护城河现已经不见踪迹,完全恢复自然不可能,本次城市设计利用东城墙外现存的一个水塘适当开凿引入至城墙保护较好的东关城门一带,局部再现当年河水护城的景观,引人怀古思绪。3.风貌协调区设计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不仅仅要保护历史遗存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保护其原有的生态和文化场景。本次城市设计划定城墙内和城墙外侧一个街区为风貌协调区,细心梳理和逐步恢复老城肌理,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风格,保护现有民居风貌特色,少部分多层建筑注重表现细腻的立面表情,适当引入新元素以激发老城活力,加入灰色和砖红色系,与城墙保持协调的空间关系(见图8)。(三)休物生息,积极开展城市文化城市的肌理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是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浸润和积淀而形成的,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相依相存,休戚相关,与人的休养生息有机相伴,密不可分,是一部活的城市历史,印记岁月的沧海桑田,涵养城市的文化底蕴。城市是否具有魅力,居民对其是否具有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关键取决于城市肌理的细腻与丰富程度。1.道路和景观的改善老城传统街巷肌理的传承和保护与现代交通系统的建设存在较大矛盾,需要妥善处理。本次城市设计基本沿袭老城千百年自然形成的街巷位置走向,有选择地适当拓宽,保持街巷有机生长的自然形态。在保持和延续老城原有街巷肌理和尺度的基础上,打通部分街巷,形成小方格的路网结构,以满足商业购物和古城墙旅游、街巷旅游等文化休闲功能的交通需要。设置商业步行道路和环城景观步道。为尽可能减少老城区内交通拥堵,规划在老城区几个出入口处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地,通过一定的交通引导和管理措施让穿越老城的交通绕行,尽量减少进入老城区的机动车交通。2.缺少统一规划布局的房屋文安县城老城内尤其是古城墙的东、南、西三面附近,建筑肌理较为细腻和丰富,但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的楼房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肌理。本次城市设计严格控制老城区内建筑尺度和体量,并通过屋顶平改坡的手法,将较大体量建筑的屋顶化整为零,缩小大型建筑的尺度、扩大屋顶绿化面积,逐步恢复文安老城细腻的建筑肌理。五、对现有建成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改造普通小县城经济实力薄弱,又没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专项扶持,其老城更新将会遇到更多经济冲击和阻力,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复兴之路将更加艰难,因此有必要适当采用迂回的手段和路径,而不能采取经济代价过高的统一标准。本次城市设计针对文安县城老城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分区分类的更新策略,以保证老城更新过程中城市设计的理念能真正实施,传统文化能真正得到再生与复兴。城市设计首先明确老城区的公园绿地、水洼为保留区,明确严重影响古城墙保护而必须拆除的项目和已经有改造意向的地块为改造区,对余下的现有建成区域从建筑质量和容积率以及权属复杂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造可行性分析,将其分为可改造度强和可改造度弱两类区域。可改造弱的区域改造难度大,改造成本高,应慎重选择并结合改造时序进行改造。因此对于可改造度弱且不影响总体格局与形象的区域以及明确保留的区域,城市设计对策为整体提升;对于可改造度强的区域和有改造意向的区域进行全面改造。严重影响古城墙保护的项目一律拆除。对于权属复杂的城中村,采取三种方式进行改造:城墙内侧一个街坊内的现状比较整齐,建筑和环境质量较好的城中村,可由住户在不突破宅院的基础上自行渐进式改造、政府改善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对于城墙内侧一个街坊内的环境杂乱的城中村,可以进行联合改造,适当调整宅院基地,建设不超过两层的住宅院落,以取得与古城墙的协调,民居可结合古城墙旅游开发的可能,添加小型旅游接待的功能;对于其他城中村,可引入地产开发公司,集中改造为住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