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民族贫困地区公款私存问题治理对策探索_第1页
古县民族贫困地区公款私存问题治理对策探索_第2页
古县民族贫困地区公款私存问题治理对策探索_第3页
古县民族贫困地区公款私存问题治理对策探索_第4页
古县民族贫困地区公款私存问题治理对策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民族贫困地区公款私存问题治理对策探索公款私存,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国家、集体资金不纳入单位法定账户管理,而以各种名义私存私放的行为,是“小金库”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手段之一。通过多年来的治理,公款私存现象已明显改观,但依然年年查年年有,得不到根除,并且手段更隐秘。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局就治理公款私存问题看法如下:一、公款私存问题的成因(一)个人待遇等部门利益驱动,用公款私存手段处理处理灰色收入和灰色支出。一方面,在现阶段,各地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工作环境、工作待遇方面区别也相当大。部分单位、个别领导攀比心里较重,千方百计追求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大吃大喝、追求福利待遇的意识有很厚的生长土壤。而在民族贫困地区,财政十分困难,现有的资金条件远远满足不了部门利益需求,极少数单位只能想方设法违规敛钱。在清理单位银行账户等财政支付制度改革以后,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手段,财政资金管理越来越规范,行政事业违规违纪违法收入无法通过财政渠道洗钱,个别单位错上加错采取了公款私存手段。另一方面,规范津贴补贴后,个别单位解决超标待遇等灰色支出,也以在单位大账虚列支出套出资金公款私存方式来处理。(二)个别主要领导对公款私存的错误性质认识不足。有的领导认为,现在财政管的太细太多太严,又无法解决一些临时之急,给单位某些工作造成了不便,明知公款私存行为不对,但为了方便,还是采取了公款私存手段来图某些方便。有的领导知道不能公款私存,但对错误的性质和后果认识不足,认为只是一般的错误,班子集体决策公款私存,企图规避处理和追究。个别领导不学习财经纪律,对公款私存认识麻木,还不知道公款私存是错误的。甚至个别领导还想的是,查到了我认,没查到我赚,反正在一个单位不会搞太久。(三)财务人员直接参与,监督缺位。依照《会计法》等财经法律法规,财务人员有对经济行为进行监督的责任和义务。而事实上,单位财务人员往往是单位主要领导信赖的人,要么是关系好,要么是“识时务”,不然就会遭到更换。多年的治理实践表明,财务人员往往是公款私存的直接责任人员,有的还直接把公款存到本人所开银行账户里。财务人员直接参与,至少也是核心知情人之一,导致财务人员监督形成虚设。(四)公款私存资金来源多种多样,财政监管难。古丈县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反贪等部门多年查案实践发现,公款私存资金来源,有虚列项目资金套取、虚列行政支出套取、隐瞒应上缴非税收入、乱收费乱摊派存入个人账户等公款私存行为,财政无法每样都跟踪到位,监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