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上海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1.按要求填空。(1)自伐者无功,____________。(《老子》四章)(2)不获世之滋垢,____________。(《屈原列传》作者:______)(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俯仰之间感慨天地广阔、万物繁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组2.按要求作答。(1)对下面四句话中加点词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中,阿根廷队的梅西不孚众望,率领阿根廷队捧起大力神杯。“不孚众望”使用不当,应为“不负众望”。B.第77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美国中止对古巴的经济封锁。“中止”使用不当,应为“终止”。C.现在看来,当初说这句话有失偏颇了。“有失偏颇”使用不当,应为“失之偏颇”。D.蔡某行为素有不端,其父母虽有察觉却不以为意,未加严管,最终导致恶性事件。“不以为意”使用不当,应为“不以为然”。(2)对下面这段文字的逻辑推理过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的说来,人治好象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乡土中国·礼治秩序》A.反驳过程作者用到了演绎推理。
B.反驳过程作者用了归谬法。C.作者反驳了对方的概念界定。
D.作者反驳了对方观点隐含的前提。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收蜂傅菲①阳光从大茅山漫流下来,一圈圈地淹没西北坡,原始次生混交林从山影中露了出来,展开了水粉画般的轴卷。山影如海潮,慢慢落下去,茅村从茅竹包围的山坳中浮了出来。阳光素黄,与秋草同色。安顺看到太阳斜照,拎起大铁桶、滤网,背上帆布包,拄起竹拐上笔架山了。他要去山上收蜂蜜。②山区有职业掏蜂蛹的人,不分季节,四处找马蜂、胡蜂的蜂窝。一个大的蜂窝,可以掏出二十多斤蜂蛹。蜂蛹以猪肉价的八倍,卖给餐馆。掏蜂窝,晚上去树林里,戴着大头夜灯,用床单包住蜂窝,摘下来,放在热热的大锅里滚。三滚五滚之后,蜂被活活烫死。掏蜂蛹的人提着蜂窝,往冷锅里抖,蜂和蛹一起抖下来。马蜂和胡蜂有毒性,他们用来泡酒。③安顺从不掏蜂窝,也不掏蜂蛹。作为一个收蜂人,他知道蜂的珍贵。他选择天暖的冬日刮蜜,这样蛹不会冻死。收山蜂一年,一箱可刮十二斤蜜,他刮八斤下山,蜂房里留三斤,桶帽涂一斤。他给蜂留下足够的过冬口粮。④他收山蜂,也收竹蜂、黄蜂、赤翅蜂、独脚蜂,还收大胡蜂。不同的蜂,营造的蜂房不一样。山腰之下,有一大坡茅竹林,多草本,多竹鼠,多鸥鸪鸠,多竹蜂。鸥鸪鸠,形如鸡,群居生活,怕热怕寒,喜阳光。有阳光的晌午,鹧鸪鸠爱自鸣,站在岩石上,仰头引颈,兀自鸣啼:“句咕呱呱,句咕呱呱。”鹧鸪鸠喜食竹蜂。竹蜂浑身被乌黑绒毛覆盖,形如蝽象,以唾液和竹屑粉末在竹筒筑巢。安顺取丁香、小茼香、金银花、野菊、木樨花、干燥竹烽、白糖,碾磨成粉末,塞进钻了孔的茅竹里,竹蜂嗅出了香味,钻了孔,在此安居。百十只蜂一窝,有了蜜,凿孔取出,或蜂散了,锯竹取筒。⑤他对蜂舞声很敏感。他坐在屋檐下晒太阳或打瞌睡,耳朵像绽开的鸡冠花。蜂舞声是一种奇妙的声音,“嗡嗡嗡”,像森林轻音乐。万物和谐宁静。蜂箱有了第一只黄蜂,有了第一批蜂,有了家族,有了成千上万只蜂。要死掉无数只蜂,蜂才有大家族。无论在哪个季节,蜂都在大量地死,有时飞着飞着就掉了下来。更多的蜂死在采蜜采花粉的路上,死在花朵里。昆虫生命短暂,蜂也无法脱离这个法则。蜂王寿命最长,一般可活三至五年,最长不超过十年,工蜂一至三个月,雄蜂交配结束即死去,没有交配的雄蜂在六周内死去。平均寿命越短的物种,繁殖力越旺盛,只有大量繁殖才可以保留下基因,不至于物种消亡。尤其是动物,平均寿命越高的物种,消亡得越快。我相信神是存在的,这个神就是造物神。神安排了世界的一切秩序,万物才得以相生、相融。神让有翅膀的、有长途奔袭体力的物种迁徙,让有根须的物种以安营扎寨迎接枯荣,让有鳍的、浮游的物种随波逐流。它们彼此竞生彼此谦让,以独特的面貌、姿态、个性存活于大千世界。⑥在大茅山,他放了六十多个蜂房,但大多是空箱,没收到野蜂。蜂在树桠在树洞在石缝在农家瓦檐筑巢,或大如笸箩,或小如囊袋。在山坞,尤其在岩石嶙峋的向阳处,我时常看到蜂箱。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安顺放的。蜂箱摆在空悬岩石的下面,箱垫在石块上,箱帽压着棕衣或旧衣服,铺上塑料皮,塑料皮被石块压着。我看过一处悬崖壁下,悬着八个蜂箱。在一栋旧屋,檐廊并列挂了六个蜂箱,但无蜂进出,蜂箱落满了灰尘,蜂孔都被堵塞了。蜂门沿板上,有几粒死蜂,如一粒粒豆豉。蜂视高贵、洁净为生命的品质,不会在肮脏的地方营巢。只有高贵洁净的生命,才可以酿出存放千年而不变质的蜜。⑦每次上山收蜜、刮蜜,安顺都走得艰难。他站在院子里,看见冬阳暖照下来,阳光慢慢铺满山坞,茅竹摇动着金色的光线,落叶从空中飘旋下来,群山慢慢收拢,聚成一个高昂的山尖,鹞子凌空盘旋。他穿上船底形的大头皮鞋,毫不犹豫地上山刮蜜了。安顺不想辜负被自己收服了的野蜂。野蜂满腔热情地活,至死之时也是,如此,虽然它们的生命很短暂。8.结合文本,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9.以第④段为例,赏析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10.⑤⑥两段人称发生变化,请简析其在构思上的妙处。11.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甲(
)(唐)元稹昼静帘疏燕语频,双双斗雀动阶尘。柴扉日暮随风掩,落尽闲花不见人。乙(
)(宋)守璋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12.这两首诗标题相同,最有可能是(
)A.早春
B.晚春
C.早秋
D.晚秋13.下列对这两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押韵上看,甲诗和乙诗都是一二四句押韵。B.从选材上看,两首诗都选取典型意象写季节。C.从描写上看,甲诗视听结合,乙诗侧重视觉。D.从语言上看,两首诗都平实质朴,清新自然。14.两首诗都围绕“静”字来写,请结合画线句,说说写法和效果有何不同?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材料一:①公名埰,姓姜氏,山东莱阳人也。三岁失乳,母杨太孺人置水酒床头,夜起饮之,一瓶立尽。万历乙卯,山东大饥,盗蜂起,公时九岁,与兄圻夜读书,声咿唔不绝,盗及门,叹忽去。年二十,补诸生第一。崇祯庚午举于乡,往见中表李笃培,李负清正名,谓公曰:“士大夫立身,要当为朝廷任大事耳。”公敬而受之。明年,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知密云县,未行,改仪真县。②公为政廉仁,十年无所取于民,不受干牍。客至,去,题其馆壁曰:“爱民如子,嫉客若仇。”尝捐俸请托免泗州修河夫五百名,百姓不知也。旧例,掣盐封引,仪真令皆有赂,公独绝之,商人感激,为代备修河银一万两。下车日廉得大憝董奇等置于法窝访之害遂除。袁公继咸备兵扬州,见,下堂揖之曰:“吾间行真州,见先生听断,不觉心折矣。”辛巳,改礼部仪制司主事,明年巡抚南直隶朱公大典疏表公贤劳,上谕一体考选,因目阁臣曰:“有臣如此而不用,朕之过也。”三月,上御弘政门召见,应对称旨,擢礼科给事中,赐糕果汤饼。公既拜官,五月中,条上三十疏,上每采纳。十一月,东方告急,公受召分守德胜门,自元勋以下惮公不敢归休沐。③闻京师陷,上殉社稷,公恸哭。会马十英、阮大铖用事,大铖往被劾,必杀公兄弟,复窜走。避地徽州,绝食,樵子时以菜羹啖之,或徒步数十里,走吴孝廉家得一饱。后还吴门,终僧服,不与世人接。同人私谥曰“贞般先生”。(节选自《魏叔子文集·明遗臣姜公传》)材料二:姜埰,字如农,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授密云知县,调仪真,迁礼部主事。十五年,擢礼科给事中。(节选自《明史·姜埰传》)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李负清正名
(2)自元勋以下惮公不敢归休沐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不受干牍(
)A.请托
B.关联
C.冒犯
D.捍卫(2)不觉心折矣(
)A.减少
B.损失
C.心服
D.判决17.材料一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下车日廉得大憝董奇等置于法窝访之害遂除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避地徽州,绝食,樵子时以莱羹啖之,或徒步数十里,走吴孝廉家得一饱。19.材料一多处使用侧面衬托手法刻画人物,请结合第②段加以分析。20.清代王庆麟认为魏叔子的文章写得不够精炼,应该删去“什之九”,你是否赞同?请对比材料一第①段和材料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二石说归有光①乐者,仁之声,而生气之发也。孔子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在齐闻《韶》,则学之,三月不知肉味。考之《尚书》,自尧“克明峻德”,至舜“重华协于帝”,四岳、九官、十二牧,各率其职。至于蛮夷率服,若予上下草木鸟兽,至仁之泽,洋洋乎被动植阻。故曰:“虞宾在位,群后德让。”又曰:“凤凰来仪”,“百兽率舞”。此唐、虞太和之景象,在于宇宙之间,而特形于乐耳。《传》曰:“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吕氏春秋》曰:“尧命夔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舞百兽。”击石拊石,夔之所能也。百兽率舞,非夔之所能也。此唐、虞之际仁治之极也。②颜子学于孔子,“三月不违仁”,而未至于化。孔子告之以为邦,而曰“乐则《韶舞》”,岂骤语以唐、虞之极哉?亦教之礼乐之事,使其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而歌有虞氏之风。淫声、乱色,无以奸其间。是所谓非礼勿视、听、言、动,而为仁之用达矣。虽然,由其道而舞百兽,仪凤凰,岂远也哉!冉求欲富国足民,而以礼乐俟君子。孔子所以告颜子,即冉求所以俟君子也。欲富国足民而无俟于礼乐,其弊必至于聚敛。子游能以弦歌试于区区之武城①,可谓圣人之徒矣。③自秦以来,长人者无意于教化之事,非一世也。江夏吕侯为青浦令,政成而民颂之。侯名调音,字宗夔,又自号二石。请予为二石之说,予故推本《尚书》、《论语》之义,以达侯之志焉。【注】①子游,孔子弟子。任武城宰时,推行礼乐教化,把武城治理得秩序井然。21.对各句中“于”的用法和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特形于乐耳”,“于”与“乐”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做“形”的后置状语。B.“颜子学于孔子”,与A项中的“于”用法相同,意思不同。C.“而未至于化”,介词,意思是“到”,引出动作“至”达到的境界。D.“无俟于礼乐”,引出动作对象,翻译为“那”,不表示倒装。22.对第①段引述《吕氏春秋》之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应前面经典引文,阐述乐与仁的深层关联。B.夔以击石模拟上帝玉磐之音来率领百兽起舞。C.称赞唐、虞之际太和之景已达到了仁治之极。D.提示了下文青浦令江夏吕侯名号的文化根源。23.第②段在阐释礼乐治国思想时多有举例,根据要求分析,完成下表。例子内容作用颜回、孔子(1)(2)冉求自己可以使国富民足,礼乐制度则需要等待真正的君子来帮助建立。(3)子游子游以推行礼乐教化的方式,把武城治理得很好。(4)24.结合全文,评析本文的写作意图。七、材料作文25.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在不同于常人的选择中才有真正的快乐。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参考答案:1.自矜者不长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司马迁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矜、皭、滓、俯察。2.(1)D(2)C【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D.“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选项的语境是父母有察觉,但是没有放在心上,忽视了蔡某的不端行为,故“不以为意”是正确的。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逻辑推理的能力。A.由原文“望文生义的说来,人治好象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可知,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方法。B.由原文“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可知,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最后根据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确定它是假的。D.由原文“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可知,要反驳的论点是人治和法治是相互对立,有人治就没有法治。对方观点隐含的前提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也能治理,选文中反驳了观点隐含的前提。故选C。8.写阳光照耀下的西北坡,慢慢展开了秀丽的景色,在结构上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为后文具体描写的景色做铺垫。
9.①句式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简洁明快,具有节奏感。②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③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极富画面感,表现力强。10.①第一人称“我”的作用:增强真实性、亲切感,似作者亲历。第三人称“他”的作用:客观公正,似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陈述。②使用第三人称“他”行文,作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评论事情,不受其他人称写作的限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便于作者多角度描写。而在文中由第三人称“他”转换为第一人称“我”又显得真实、亲切,便于直接抒发情感。11.①体现热爱自然的天性和浓烈的乡土情结。②体现出对大自然生灵的悲悯爱怜,以及由对植物、动物乃至大地的生态伦理之爱。12.B13.A
14.甲诗意在写“静”的境界,但却不见一个“静”字,而是以“不见人”而状幽静。乙诗通过白描手法,写花落絮飞而无声的景象。【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场景的能力。根据甲诗“燕语”“雀动”“落尽闲花”和乙诗“草深”“林茂”“花犹落”可知,此时应是草木繁茂、花朵逐渐凋谢的晚春时节。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甲诗和乙诗都是一二四句押韵”说法有误。甲诗中第一句押“in”韵,二四句押“en”韵;乙诗第一句押“ong”韵,二四句押“ei”韵。故应是二四句押韵。故选A。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在甲诗中,画线句的意思是太阳已经落山,柴门随风关上;风吹落花满地都是,但只见落花却不见人。日暮时分,应该是人归掩门之时,但是却不见归人,柴门只是随着风的吹动而自动掩了起来;花开应当有人欣赏,可是花儿落尽也不见有人。两句虽都意在写“静”的境界,但表面却不见一个“静”字,这闲适、这静谧完全通过形象的景物显现。以“不见人”而状幽静,手法别致,给人留下寻味的余地。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所追求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理想境界。在乙诗中,画线句的意思是没有雨的飘打,鲜花还是凋落了;没有风的吹折,柳絮也必然会飘散成飞絮。风吹雨打,更容易显出动感。而诗人却以白描的手法,表现暮春未经外物催动,而安安静静地花落絮飞的自然现象,这充分展现出了“静”的境界。15.(1)享有
(2)休息、洗澡,休假
16.
A
C
17.下车日/廉得大憝董奇等/置于法/窝访之/害遂除
18.他逃难到徽州,没有吃的,樵夫经常把菜羹给他吃。有时步行数十里,走到吴孝廉家吃得一饱。
19.①以客人的评价衬托姜公仁爱、清廉的形象;②以以前仪真县令收取贿赂的行为衬托姜公清正廉洁的形象;③以袁公的称颂、朱公的上奏、皇帝的态度衬托姜公的贤能。
20.不赞同。材料一的表述更详细、更形象。对姜公幼年饮酒的叙述突出了姜公的与众不同;对其夜读书感动盗贼的叙述突出了姜公勤奋好学的特点,同时为下文写其为官贤能做了铺垫;对其拜见享有清廉正直名声的李笃培并接受教诲的叙述,为后文姜公考取功名、出仕为官、清正廉洁做了铺垫。【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句中的意义的能力。(1)负,享有。句意:李笃培享有清廉正直的名声。(2)休沐,休息洗澡、休假。句意:自元勋以下,都害怕姜公而不敢回家休假。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句中的意义的能力。干,请托。句意:也不接受别人的请托信。故选A。折,心服。句意:不禁心服。故选C。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姜公到任的那天,考察抓捕了为人所憎恶的董奇、董九功等人,将他们依法处置;又各处安插自己的眼线,深入调查,民害最终被清除。“下车日”是时间状语,其后断句;“廉得”的宾语是“董奇、董九功等”,“等”后断句;“置于法”状语后置句,其后断句;“窝访之”的主语是姜公,“害遂除”的主语是“害”,“害遂除”前断句。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避地徽州”,补充主语;“绝食”,没有粮食;“啖”,给……吃;“或”,有时。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的能力。“客至,去,题其馆壁曰:‘爱民如子,嫉客若仇。’”,从客人的评价“爱民如子,嫉客若仇”中可见姜公仁爱、清廉的形象。“旧例,掣盐封引,仪真令皆有赂,公独绝之”,按照旧历,盐政买卖仪真县令都要收取贿赂,唯独姜公拒绝。这是以以前仪真县令收取贿赂的行为衬托姜公清正廉洁的形象;“吾间行真州,见先生听断,不觉心折矣”“明年巡抚南直隶朱公大典疏表公贤劳”“有臣如此而不用,朕之过也”,这是以袁公的称颂、朱公的上奏、皇帝的态度衬托姜公的贤能。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作用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观点:不赞同。然后从其详写内容的作用和效果上阐释原因。“三岁失乳,母杨太孺人置水酒床头,夜起饮之,一瓶立尽”突出了姜公的与众不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万历乙卯,山东大饥,盗蜂起,公时九岁,与兄圻夜读书,声咿唔不绝,盗及门,叹忽去”,以盗贼的反应增强了表达效果,突出了姜公自幼勤奋读书的形象,这就为写其以后为官贤能做了铺垫;“崇祯庚午举于乡,往见中表李笃培,李负清正名,谓公曰:‘士大夫立身,要当为朝廷任大事耳。’公敬而受之”,姜公受负清正名的李笃培教诲,为其以后出仕为官、清正廉洁、为国效力做了铺垫。可见魏叔子的文章并非不够精炼,相反是表述更详细、更形象。参考译文:姜公名埰,姓姜,是山东莱阳人。三岁时没有奶喝,母亲杨太让人把酒放在床头,姜公夜里起来喝,很快就一饮而尽。万历乙卯年,崤山以东饥荒严重,盗贼蜂拥而起,姜公当时九岁,与哥哥姜圻在夜里读书,声音咿唔不断,盗贼到了门外,闻声感叹,一会儿就离开了。二十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学。崇祯庚午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前去拜见中表李笃培。李笃培享有清廉正直的名声,对姜公说:“士大夫处世安身,应该为朝廷担当重任!”姜公恭敬地接受教诲。第二年,参加殿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被授予密云知县,还未去赴任,又改任仪真知县。姜公为官清廉仁厚,十年来,不曾从百姓那里收取一丝一毫的好处,也不接受别人的请托信。有宾客到他家里拜访,离开的时候在墙壁上写下“爱民如子,嫉客若仇。”他曾经捐出官俸请人帮忙,免去泗州的修河夫五百名,而这百姓不知道。按照旧历,盐政买卖仪真县令都要收取贿赂,唯独姜公拒绝,商人感激,为他准备了一万两银子用以修河。姜公到任的那天,考察抓捕了为人所憎恶的董奇、董九功等人,将他们依法处置;又各处安插自己的眼线,深入调查,民害最终被清除。袁公继咸到扬州驻兵,前来拜见姜公,在堂下作揖说:“我从小路来到真州,看到您听讼断狱,不禁心服。”辛巳年,改任礼部仪制司的主事。第二年,巡抚南直隶朱公大典给皇上上疏表奏姜公的劳苦。皇上下令一起考核选拔,用眼睛看着大学士们说:“有这样的臣子而没有加以任用,这是我的过错!”三月,皇上在弘政门召见姜公,姜公的应对很符合皇上的心意,被提拔为礼科给事中,并赐糕果汤饼。姜公被授予官职之后,五个月中给皇上上奏三十个奏章。他提的意见经常被皇上采纳。十一月,东边军情告急。姜公受皇命分守德胜门。自元勋以下,都害怕姜公而不敢回家休假。他听说京城失陷,皇上为国家而死,姜公哭得很悲痛。恰逢马士英、阮大铖当政。大铖已前曾经被姜垓弹劾,他一定要杀掉姜公兄弟,于是他就再逃走。他逃难到徽州,没有吃的,樵夫经常把菜羹给他吃。有时步行数十里,走到吴孝廉家吃得一饱。而后回到吴门,削发出家为僧,不与世人交往。
同人私谥他为“贞般先生”。材料二:姜埰,字如农,莱阳人。崇祯四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密云知县,后调任仪真知县,后又升为礼部主事。十五年,被提拔为礼科给事中。21.D22.A
23.①颜回坚持仁义的准则,用夏朝的历法,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就用虞舜时期的《韶》和《舞》。②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听、说、做,做仁义的事情的效用才能达到。③不先用礼乐教化百姓,政事弊端会显现。④用礼乐教化百姓才能使人生机勃勃。24.①劝诫执政者要用礼乐教化百姓;②称赞吕侯的治理方法;③应吕侯之邀写文,分析其的政治愿望。【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而特形于乐耳”意思是:不过是在音乐上有所表现罢了。“形”是动词,做谓语;“乐”是“形”的方面,于”与“乐”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做“形”的后置状语。该选项正确。B.“颜子学于孔子”意思是:颜回在孔子那学习。正确的语序是“颜子于孔子学”,于”与“孔子”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做“学”的后置状语。而本句中,“于”是在……地方的意思,A选项中,“于”是在……方面的意思,两者意思不容。该选项正确。C.“而未至于化”意思是:还没有达到化境。“至”是到达的意思,“于”引出到达的境界是“化”,可译为“到”。选项说法正确。D.“不表示倒装”错误。“无俟于礼乐”意思是:在礼乐教化方面却不等待君子来施行。“于”与“礼乐”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做“俟”的后指状语,是倒装句式。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限位衬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豆类生产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蛇龙珠葡萄汁原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直身玻璃奶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水平定向钻孔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建筑安全功能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圣诞玩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小学语文课件】走进信息世界(人教新课标)课件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模拟(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长春工程学院《西方文明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课件)-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 2024-2030年中国燃气发电行业发展前景预测规划分析报告
- 2024年辅警招考时事政治考题及答案(168题)
- 2024年“国际档案日”档案知识竞赛题目和答案
- 2024年广西普法云平台考试答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2024年动迁房购买合同范本
- 2024年军事理论知识全册复习题库及答案
- 铁路设备售后服务方案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