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1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2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3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4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魏孝文帝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标要求: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第1部分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周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东汉隋朝东魏北齐宋梁齐陈南朝(420-589)北朝(439-581)西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情况386-53458125-220266-316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魏书·序记》

游牧为生,流动性强;擅长射猎,骑兵凶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拓跋鲜卑——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页长城───农耕文明的防卫线?两种文明的分隔线?

“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也代表着中华大地上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开始。”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背景

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之东麓。洞为天然石洞,在西侧洞壁上,共刻有201个字,汉字,魏书。它证实了《魏书礼制》所载鲜卑先祖旧墟石室。是鲜卑族拓拔部的发祥地。南迁---建立代国,被灭--386年复国--439统一北方

汉魏以来,鲜卑拓拔部逐渐南迁,过着游牧生活。公元315年鲜卑拓拔部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探究1: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北魏崛起的过程是什么?◆统一黄河流域:439年,结束北方割据◆起源:东北鲜卑拓跋部◆建国:东晋,代国◆重建: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

改国号魏,史称“北魏”◆迁都称帝:398迁都平成,399年称帝

探究2:结合教材思考: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以及影响各是什么?◆

影响:①初步结束北方十六国分裂割据;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时间:公元439年

探究3:北魏何以能在这么多的民族政权中脱颖而出,完成一统北方的伟业呢?(结合教材内容思考)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羯羌氐五胡乱中原(羌、氐、羯、匈奴、鲜卑)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知识链接:胡人与汉人

西晋末年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为代表的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很多割据政权。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民族间的混战造成白骨蔽野、村丘邑墟的惨景。诸胡同汉人一样,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这些游牧部落长期在中原地区生活,逐渐抛弃旧有的传统,转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汉民族的新成员。与此同时,一部分汉人在与胡人接触过程中,受到胡文化影响。他们不仅在穿着打扮、日常习俗上模仿胡人,而且也改取胡名,改说胡语。到后来,他们的子孙干脆以胡人自居。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3、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4、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这两尊北魏骑马武士陶俑令我们想起北魏骑兵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场景。“马背上得天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逐鹿中原、饮马长江的普遍现象。然而,“马背上得天下”不等于可以“马背上治天下”,北魏凭借武力统一黄河流域之后,面临着一个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的问题。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各地豪强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割据一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为了取得各地宗主支持,被迫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势力和他们政治经济权利,并任命他们为政府收纳地方租税,征发兵役、徭役。宗主往往隐瞒户籍借此逃避赋役……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按资产多少而规定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等第将税收送到不同地区,但实际上却无法做到。一方面由于世家大族隐瞒大量田地和人口,造成贫富不分;另一方面,由于官吏与地主勾结,把负担压在广大人民身上。

探究4: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北魏初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这种制度有何弊端?北魏初阶级矛盾尖锐表现在那两方面?1.阶级矛盾尖锐: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宗主北魏政权农民

北魏统治者为掠夺土地、人口、牲畜和财富,热衷于发动战争。“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他们强迫其他各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王家范《中国史通论》

探究5: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阅读课本举出该问题导致后果的一个实例。1.阶级矛盾尖锐:一是在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二是在赋税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2.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必然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北魏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改革迫在眉睫北魏统一后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或落后的统治形式无法适应先进文明地区的统治要求)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社会存在着什么尖锐矛盾?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并引发起义冯太后与孝文帝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由祖母冯太后主持开始了改革。拓跋宏当时只有5岁,所以早期改革的决策者是冯太后。北魏孝文帝

北魏冯太后永固陵石券门冯太后影响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

探究6: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改革有哪些有利条件?

听政20年间,主持了前期改革,为孝文帝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培养孝文帝,使他具有浓厚的汉文化,为他推行全面和彻底汉化奠定了基础。冯太后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北魏崛起及统一北方:439年—前提2.民族融合趋势的出现3.冯太后与孝文帝的推动4.北魏社会水平落后,吏治腐败、财政困难、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面临危机,又面临柔然进攻可能性——必要性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面临危机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5.改革的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改变落后状态,促进社会发展,巩固鲜卑贵族统治

结合以上学习内容归纳:孝文帝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落后政治制度与先进文明冲突问题;

(2)民族矛盾问题、风俗习惯差异问题;

(3)北方生产关系,经济发展调弊问题;第2部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二、改革的内容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实行汉制、移风易俗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北魏孝文帝二、改革的内容1.经济上:推行均田制

请看书思考:什么是均田制?北魏能够实行均田制的前提、目的是什么?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政府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所有?均田制的实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1、经济上:推行均田制⑴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⑵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⑶内容: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兵役赋税。⑷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⑸作用

局限性:①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不均依然存在。(国家控制的土地有限)②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③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④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可能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

积极:①恢复经济: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②巩固政权: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③民族融合: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④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唐安史之乱后瓦解)(1)男子十五岁以上,授给露田四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桑田加倍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不得买卖,身死或年满七十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归官。桑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桑田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不宜种桑之地,男子给麻田十亩,妇女五亩。(2)奴婢和耕牛参加授田。奴婢依一般农民授田。耕牛每头授田三十亩,限四牛。(3)田地缺乏地区,允许农民“逐空荒”,迁往他郡。(4)犯罪流徙户或绝户,其土地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田之用。(5)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分田”或“职公田”。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桑田露田麻田国家所有农民所有思考:政府分配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所有禁禁限男:40亩女:20亩男:20亩男10亩女5亩必修2: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类型土地所有制类别特点备注所有权属于国家;北魏隋唐均田制不是主要类型,但一直存在土地私有制主要供君主私人开支土地兼并成为扩大地产的主途径从东汉起出现田庄;兼并引起动荡拥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

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官田)

农民

宗主

北魏政权北魏的行政体制

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又怎么向他们征税、征发徭役兵役呢?宗主督护制的弊端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政府由于无力消灭豪强势力,被迫承认其合法性,地方的赋税、徭役也由他们代管、征收。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避赋税。影响:A、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B、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政体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和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农民宗主北魏政权农民北魏政权(改革前)(改革后)"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内容:组织--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

职能---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原因:宗主督护制有很多弊端,并且激化地方与中央矛盾。2.政治上(1)改行三长制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课堂设问

请看书思考:北魏孝文帝为什么非常重视对官吏的治理?他采用了什么方法整顿吏治?效果如何?2)内容:3)影响:①北魏前期,官吏不论政绩,任期六年,没有俸禄。②吏治混乱、贪污成风,影响北魏财政收入,激化统治者和人民的矛盾,威胁政权稳定。③为巩固统治,孝文帝十分重视俸禄制-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严惩贪污-任期考核制:以劝课农桑、克己奉公、推荐贤才、惩治盗贼为主要内容。①吏治得到改善,为其他改革提供条件;②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③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1)原因:2.政治上(2)整顿吏治

北魏实行俸禄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贪污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它不可能完全地、从根本上防止贪污的出现。因为贪污的出现及程度与政治清明有很大的关系。【合作探究】俸禄制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对于今天如何防止腐败的问题,有人提出了“高薪养廉”的主张。你认为这一主张怎么样?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建议:颁行俸禄制度不一定就能达到防止官吏贪污的目的。还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配合,使制度、执行与监督三者相互结合才可能有效地防止官吏的贪污受贿。

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洛阳)王里,因兹大举(迁都),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1)原因3、迁都洛阳----推动改革的深化材料反映了孝文帝迁都的什么理由?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平城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迁都原因平城洛阳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偏僻,气候恶劣,交通不便地处中原,交通便利,中心地位经济经济落后,生产不能满足需要,粮食供应困难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经济中心政治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的合作,推进改革,军事受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利于控制中原,并举兵南下征服较弱的“南齐”,以便实现统一文化历史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推动改革的深化直接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巩固北魏统治,(2)目的(3)时间、迁都方法(策略)

“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此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孝文帝493年,借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迁都影响:南朝将领刘庆之出使洛阳,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十万九千户”,约60万人口,是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该城以里坊制度布局管理,其格局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所仿效。

(4)迁都影响对洛阳发展:

成为政经中心;城市规划影响大。对改革进行: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对民族关系: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严格说来,迁都洛阳并非孝文帝改革本身的内容,然而人们一直把它当成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结合材料加以说明。答案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改革的深入,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有利于民族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探究: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请你以北魏人的身份谈一谈风俗习惯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结合教材第38-39页内容)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移风易俗(2)内容穿汉服、改汉姓、通婚姻、讲汉话、行汉制1)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和个体的封建化发展;2)有利于民族融合。3)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4)局限:全盘汉化,没有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使得鲜卑拓跋部逐渐融入其他民族而消亡了。(3)作用4.文化风俗上:移风易俗,实行汉化政策(1)目的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与汉族地主的矛盾,巩固统治。

根本上是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主持者改革措施改革重点前期后期冯太后孝文帝建立新制移风易俗,汉化政策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⑤行汉制①推行均田制;②推行租调制③设立三长制;④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内容背景社会矛盾尖锐鲜卑族落后内容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影响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整顿吏治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保证政府收入加强政府对人民控制稳定和巩固政权侧重点通过制度建设缓和社会矛盾全面推进汉化政策加速鲜卑族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

均田制颁布后,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是一条锁链上的三个环节,通过均田制将劳动人手编制于土地上从事生产。通过租调制来剥削农民的剩余产品,通过三长制来检察户口,催督租调。三长制的设立代替过去的宗主督户制,将荫隐人户争取到政府手中,以保证租税收入。新的租调制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役制度,因为受田是以一夫一妇来受田,故交税即以一夫一妇为单位计算,而不是以过去的户为单位计算。一夫一妇只交调帛一匹,租粟二石,比均田前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要少得多。(08广东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据《魏书》卷三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2: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

(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第3部分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现在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史学界对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种观点呢?并说明理由。观点一:孝文帝的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消亡;因此,对这些措施的施行应予以否定。观点二: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尽管使鲜卑族不再独立存在,但是,却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相互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解题关键:如何正确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我们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不能随意夸大和否定历史人物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判断的标准: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思路点拨支持第二种观点(1)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发展做出了贡献。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2)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不乏不同声音。支持第一种观点:孝文帝忽略北方边境地区,忽略军事改革;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社会问题形成主要原因阶级矛盾激化宗主督护制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压迫政策缺乏统治中原地区的经验北魏社会制度落后吏治黑暗,贪污成风官无俸禄任意搜括土地荒芜、经济衰退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平城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柔然威胁解决方案迁都洛阳俸禄制整顿吏治汉化政策实行三长制均田制租调制采用汉制知识梳理问题1:从魏晋墓葬壁画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怎样的改变?图1图2生产方式农耕化问题2: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表:经济复苏和繁荣的表现?农

业手

业商

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农田水利的兴修手工业的活跃丝织业的发展制瓷业的发展洛阳市场繁荣北魏贵族经商对外贸易发展问题3: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有何作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推动了民族大融合,生产方式的变化促使统治者进行更加彻底的政治改革来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鲜卑人乐俑

中国古代礼乐源自周礼,孔子的“仁”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该制度维护统治。“礼乐之道,自古所先,故圣王作乐以和中,制礼以防外。”——孝文帝问题3:从材料和图片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社会制度封建化问题4:依据图片信息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北魏政权封建化加速的措施?北魏政权封建化加速的措施: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封建统治模式。封建化:就是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统治模式转化出行图

问题5:从以上图片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生活方式汉族化材料1:西晋末年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为代表的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建立了很多割据政权……这些游牧部落长期在中原地区生活,逐渐抛弃旧有的传统,转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汉民族的新成员。与此同时,一部分汉人在与胡人接触过程中,受到胡文化影响。他们不仅在穿着打扮、日常习俗上模仿胡人,而且也改取胡名,改说胡语。到后来,他们的子孙干脆以胡人自居。

——《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卷》材料2:下一张《汉人胡食画像砖》问题6:概括材料1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画像所示的景象出现的原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汉人胡食画像砖胡床胡瓜裤

现象:少数民族逐渐汉化;汉族也受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相互影响)

原因:北魏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说明:各民族在相互交流和融合中发展,并融为一体。(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胡化”与“汉化”双向进行)

(民族的大融合)生产方式农耕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活方式汉族化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游牧经济→农耕经济奴隶制度→封建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是主体互相渗透、双向进行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基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四、改革的重大意义:三、改革内容的实质1.经济方面: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呈现繁荣景象2.民族关系: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3.政治方面: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过程,巩固了封建统治。。4.文化: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5.孝文帝:北魏孝文帝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经济农耕化2)文化风俗:少数民族汉化过程-----思想儒学化3)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政权封建化五、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1)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社会发展潮流)(2)与冯太后和孝文帝卓越的胆略和远见分不开,他们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进行改革。(3)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4)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5)改革措施符合黄河流域生产力水平,且全面有效

(6)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六、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出什么启示(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3)改革的具体要求:措施、权力、个人等等(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5)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不断碰撞、融合,逐步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了中华文明;七、比较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一)相同点:1、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成功的根本原因)2、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确立了封建制度)3、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4、结果都取得了成功(二)不同点:1、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创立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学习2、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巩固统治。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汉族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小结背景社会矛盾尖锐鲜卑族落后内容均田制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影响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加强政府对人民控制加速鲜卑族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巩固政权的稳定侧重点通过制度建设缓和社会矛盾全面推进汉化政策为隋唐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

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其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2011•课标卷•)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①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