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金科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362bb924d566cd1212bd5e0de9363f/f4362bb924d566cd1212bd5e0de9363f1.gif)
![河南省金科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362bb924d566cd1212bd5e0de9363f/f4362bb924d566cd1212bd5e0de9363f2.gif)
![河南省金科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362bb924d566cd1212bd5e0de9363f/f4362bb924d566cd1212bd5e0de9363f3.gif)
![河南省金科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362bb924d566cd1212bd5e0de9363f/f4362bb924d566cd1212bd5e0de9363f4.gif)
![河南省金科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4362bb924d566cd1212bd5e0de9363f/f4362bb924d566cd1212bd5e0de9363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金科·新未来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10月质量检测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半坡仰韶晚期115号窖穴中堆积的粟的朽灰,折算成新鲜小米有五百公斤;山东胶州一座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窖穴中堆积的粟的朽灰,折合成新鲜小米约有两千公斤;屈家岭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遗存的掺有稻壳和稻草的红烧土达200平方米。这可以说明当时()A.贫富差距较为明显 B.社会分工日益细化C.已经出现定居生活 D.早期国家雏形初显2.廷杖产生于东汉时期,但并非一种常规刑罚;到了明代,廷杖就变成了皇帝惩罚官员最常用的手段。明中期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棉底衣,重毡叠,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廷杖的演变反映出明朝()A.君臣间关系走向对立 B.专制皇权的膨胀C.内阁依附于当权宦官 D.司法体系的缺失3.晚清时期,山东教案(又称反洋教斗争)频发,面对洋人、教士的侵略与违法行为,山东形成了包括封建官员、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城市平民、吏役兵丁、无产者等的反洋教大联合。由此可见()A.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清廷中央集权式微C.传统文化排斥洋教文化 D.中外民族矛盾深化4.15世纪至16世纪早期.在意大利,女性可以通过服饰来展现自己完美的身段。这一时期的女性服饰领口大开,胸口袒露无遗;裙装通常采用高腰设计,凸显纤细的腰身;由于裙摆宽大,为了在视觉上比例更和谐,高底鞋也开始流行。当时的服装设计体现了()A.人文性 B.阶级性 C.互鉴性 D.统一性5.19世纪中后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开始产生转变,学徒制逐渐衰退,学校模式开始成为主要模式。教学内容也不再仅仅包含实践经验或技艺,更多的包含和技术关系越来越紧密的相关科学理论知识。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革命的兴起 B.大学教育的引导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启蒙运动的开展6.某学者提出,回顾1914年8月至1945年5月之间的这三十年,人们选择代表那个年代人类经历的标志时,很难不首选二十世纪死亡的代表物:坦克、轰炸机、毒气弹、战壕、无名战士墓、死亡营、万人坑。该学者认为“这三十年”最大的影响是()A.客观上促进了军事科技发展 B.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破坏C.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D.欧洲丧失世界中心的地位7.戴圣为汉代大儒,担任九江太守时期,政行却多不循法规,刺史何武派人调查戴圣罪状,戴圣恐惧,主动辞职。这反映出汉代刺史()A.解决了分封遗留问题 B.实现了向政务官的转化C.有利于规范地方治理 D.架空了地方官员的权力8.《大宪章》第14条规定:“为了征收协助金或盾牌金而进行财产估价,因而必须获得民众意见时,王室应当逐一致信大主教、主教、院长伯爵及大贵族。还应通过郡长、治安官及其他重要官员提前至少40天,通知时间、地点,并在召集信中陈述召集理由。”这一规定()A.是封建贵族教士意志的体现 B.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确立C.使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9.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时,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美国总统为了推进行政改革,往往利用政治任命官员,从而加强了对文官系统的控制;在日本,绝大部分政务官是通过事务官进入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中立原则逐渐被淡化 B.文官制度的嬗变适应了社会发展C.文官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文官制度导致党派之间竞争激烈10.1905年9月,御史陈曾佑奏称:“大学堂分科,其中学农者,为种植土化之事;学工者,为物理化学之事;学商者,为算筹贸易之事;学医者,为解剖医学之事。而今一概用为翰林院编修、检讨,不知所编者何书,所讨者何事。”这反映出晚清时期()A.学堂选官满足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B.教育近代化进程艰难C.教育改革促进了学科分类的发展 D.注重实用技术的训练11.《唐律疏议》规定:“伤重致死者,尊长犯卑幼,期亲以下处绞;期亲尊长以上,处流;祖父母、父母仅处徒。幼犯长,一概处斩。”这反映了唐代法律()A.坚持慎刑宽仁原则 B.缺乏理性精神C.渗透儒家宗族伦理 D.注重道德教化12.中世纪时期,西欧的法律走向了宗教化,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对上帝的崇拜和信奉,权利义务明显失衡,法律更多强调的是义务和责任以及对个人欲望的压制。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法律()A.丧失了指引调节作用 B.与宗教伦理合二为一C.传承了罗马法律文化 D.忽视了对人性的关怀13.忽必烈即位不久,就派总制院院使答失蛮率领官员到藏地调查户口土地,同时择地设立驿站。20年后又进行第二次户口清查,同时划分站赤,共设大站28处,小站7处。这一做法()A.提高了西藏的政治地位 B.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C.加重了西藏人民的负担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原则14.1928年,法国、美国和德国等15国共同签署《非战公约》,然而,主要大国都对公约作了有利于自己的变通和保留,“既然它们当中的两个最大的国家(英美)对这个字眼作了广泛的解释,那么,就《非战公约》而言,采取军事行动的道路还是敞开着的”。由此可见,该条约()A.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 B.尊重了各国主权C.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D.缺乏有效约束力15.1944年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强势的地位;1971—1973年,美国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一历程反映了()A.国际金本位制的逐渐崩溃 B.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C.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 D.多元化货币体系的确立16.苏轼曾赞许两税法之立意“因地之广狭瘠腴而制赋,因赋之多少而制役,其初盖甚均也”,但又指出其结果是“有兼并之族而赋甚轻,有贫弱之家而不免于重役,以至于破败流移而知其所往,其赋存而其人亡者,天下皆是也”。这表明两税法()A.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 B.导致通货膨胀严重C.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 D.导致了唐朝的灭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南北朝对峙,战乱频繁,政权自然无法稳定,致使地方行政区划更是混乱不堪。这个时期,“迁徙百计,一郡分四五,一县割成两三”的现象普遍存在。公元502到546年,在这短短的三十年期间,州的数量从原先的23个增加到104个,郡的数量由326个增加到586个。州郡的管辖区域越小,理论上来说更便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但是在那战争纷乱的时代,就会出现界线不明,权限混乱的现象,双头郡县或是双头州郡现象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材料二中央集权尚不发达,实行三级制以及第一级政区幅员过大就会容易形成分裂割据,在充分认识到这点之后,北宋统治者开始对节度使进行控制,使得中央集权空前强化。行政区划上的体现是路成为州以上的新型行政区划层级,安排诸监司分管路级事权且分路不相一致,所以宋的行政区划虽为三级制,但中央掌控全局,路级难成割据力量。——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玉兰《中国古代政权与行政区划之间关系初探》(1)根据材料一,分析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隋唐之后,选官标准的设定向治国经邦的方向发展。北宋科举重经义、策论,元朝规定科举考试要从四书五经中出题,明清两朝则固定以经义和时务策为重点考试内容,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向经义实务并重的方向细化。英国政府于1855年和1870年颁布法令规定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和选考科目两种:必考有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等5门;选考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等11门,任选6门。——摘编自丁凌华《科举制与西方的文官制度》材料二晚清选官制度变革进程先后历经1840—1898年的初步尝试、1899—1905年传统选官制度的彻底废止和新式选官制度的形成、1906—1911年新式选官制度的发展三个阶段。在这近乎于革命性的进程中,科举选官制被彻底废止,学堂选官制度、留学生选录制度、议员选举制度成为新式选官制度的主体性内容。但是由于晚清统治者守旧与变革思想的矛盾冲突以及封建儒家思想的长期沉淀,传统选官制度中生员补考优贡、拔贡与考职,举贡会考,封赠和荫典,保举,捐纳等方式仍然沿袭了下来。——摘编自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与英国文官制在考试方面的差异。(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特点。(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和家族统治,是中国古代国家赖以存在和巩固的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从汉代开始,随着儒家思想的确立和汉儒倡行说经解律,大开引礼入法的途径。汉代以后,统治者大都以“德主刑辅”“明刑弼教”作为指导立法与司法的既定政策。《唐律疏议》明确宣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二者不可偏废。”——摘编自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材料二乡约不同于法律以强制性手段和严厉的惩罚措施来进行约束,而是把“礼”作为日常行为的根本准则,用“礼”来规范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尊卑长幼意识。运用乡约进行社会整合的独到之处,是扬善为主,惩恶为辅,激发出人的“善”的特征,在自我节制和相互尊重中自然生发出一种社会秩序。在培育礼俗秩序的基础上,乡约也是一种社会保障机制,它在设计之初的“患难相恤”里,就包含了最常遇见的盗贼、婚丧、疾病、诬枉等事,随着国家介入到乡约的推广,这种理念也被制度化,分别与保甲、社仓、社学等形式结合起来,对外抵御侵略和盗贼,对内进行救恤和教化。——摘编自马馨《明清时期乡约运行机制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托中国古代法律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乡约的在用(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民族自决思想最初萌芽于西欧,它是在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伴随着近代民族的产生而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民族自决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以普遍人权为基础,宣扬人类不仅以性别区分。而且以民族区分,因此外族的统治不仅导致自然的不满,而且构成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每个民族而非其他实体拥有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的权利。显然民族自决的上述内涵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追求与向往。到19世纪,民族自决思想开始为欧洲各族人民付诸实践。在1848年革命的洪流中,在1861年和1871年意大利与德意志的统一中,民族自决的力量充分地展现出来。——摘编自茹莹《民族自决原则的发展与当代国际法的困境》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以民族自决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金科·新未来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10月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题号12345678答案CBDACBC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BCDBDCA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当时粟和水稻的产量在不同的地区都有一定的规模,说明在当时,原始农耕经济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已经出现定居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仅能看到种植业发展情况,没有涉及贫富差距、社会分工和国家功能等内容,排除A、B、D三项。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廷杖成为皇帝惩罚官员的常用手段,而且由开始的“不去衣”廷杖发展到后期“去衣”廷杖,皇帝用廷杖打压文人士大夫,实现真正的“唯我独尊”,这是皇权膨胀的显著表现,故B项正确。古代君臣关系一直是君尊臣卑,而不是对立,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内阁与宦官的关系,排除C项;皇帝使用廷杖惩罚官员是对司法制度的挑战与亵渎,但不能就此理解为明朝司法体系缺失,排除D项。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面对洋人的侵略,山东地区形成了各个阶层的反洋教大联合,这是民族危机加深、中外矛盾深化的结果,故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民主意识,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国人反对洋教是因为洋人侵略激化民族矛盾,而不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排斥,排除C项。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至16世纪早期,意大利女性通过服装来展现美、追求美,这是受当时文艺复兴运动倡导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服装设计的阶级性、互鉴性和统一性,排除B、C、D三项。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职业教育模式开始发生转变,学校制取代学徒制,科学理论知识取代实践经验技术,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需求,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就已爆发了商业革命,排除A项;大学教育和启蒙运动均与材料无关,排除B、D两项。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二十世纪死亡的代表物:坦克、轰炸机、毒气弹、战壕、无名战士墓、死亡营、万人坑”可知,该学者强调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生存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涉及,排除。7.【答案】C【解析】何武作为刺史有权监察地方官员的行为,戴圣因行为多不循法而被调查,这体现了刺史的监察特权,这对于规范地方治理具有积极意义,故C项正确。刺史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分封制遗留问题,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刺史参与地方行政,得不出向政务官转化的结论,排除B项;西汉刺史仅有监察职能,不会架空地方官员权力,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大宪章》对国王的征税权做出了一定限制,而其受益者主要是封建贵族和教士,故A项正确。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排除B项;此时英国国王尚未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分权与制衡,排除D项。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文官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传统的“政治中立”的原则逐渐被淡化,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这一变化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文官的社会地位以及党派斗争,排除C、D两项。10.【答案】B【解析】陈曾佑指出大学堂里分科学习,而不论所学专业是什么,结果都用为翰林院编修、检讨,这说明学生所学与所用不匹配,反映了近代教育发展的曲折,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学堂选官对社会转型和学科分类的作用,排除A、C两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律疏议》中规定,若是长辈导致晚辈伤重致死,关系亲近的可以只处以流刑或徒刑,若是晚辈犯上,则一律处斩,这体现的是长幼尊卑的差别,而这明显是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慎刑”和“道德教化”,排除A、D两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法律强调对上帝的崇拜,压制人的欲望,忽视了对人性的关怀,故D项正确。教会法同样具有指引调节的功能,排除A项;西欧宗教伦理与法律有重合之处,但不代表合二为一,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西欧法律传承了罗马法律文化,排除C项。1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忽必烈时期在西藏统计户口土地,设立驿站,这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了解与管理,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具体赋役内容,得不出负担加重的结论,排除C项;调查户口土地,设立驿站,都属于政府管理国家的常规做法,没有体现因俗而治,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虽然多个大国共同签署《非战公约》,但他们对条约做了有利于自己的变通和保留,这样就导致公约没有实际约束力,战争的道路依然是敞开着的,故D项正确。确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机制的是《联合国宪章》,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非战公约》并没有得到真正实施,为和平与发展做出的贡献也就微乎其微了,排除C项。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20世纪70年代初,受西欧和日本挑战及经济滞胀影响,美元中心地位动摇,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削弱,美元地位的变迁实际上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反映,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不涉及经济全球化,而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是在冷战结束后,排除B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轼认为两税法的立意是好的,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但结果却是富家大族赋税轻,贫困之家赋役重,最终赋存而人亡,这说明两税法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没能真正给百姓带来公平和实惠,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通货膨胀,排除B项;两税法的制定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答案】(14分)(1)特点:州郡的数量猛增;州郡管辖区域越来越小;划分混乱,界限不明。(6分)(2)措施:采用路、州(府)、县三级制;设转运使,控制地方财政;设通判监察地方;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4分,答出两点即可)影响: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宋代再没有出现地方割据现象;地方缺乏自主性,行政效率低下;导致宋朝内重外轻,最终亡于外敌入侵。(4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一郡分四五,一县割成两三”“州郡的管辖区域越小”“出现界线不明,权限混乱的现象”可以概括出特点。第二问,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以从教材中得出,其影响要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积极方面是防止了地方的割据,反面则是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外重内轻。18.【答案】(12分)(1)差异:科举考试科目较少,英国文官制考试科目较多,且有选考科目;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英国文官考试内容覆盖领域广泛;英国文官制考试更具有实用性。(6分)(2)特点:阶段性(渐进性);选官途径多样;具有近代色彩;变革不彻底,保留封建因素。(6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第一问,科举制与英国文官制度在考试方面的差异,根据材料可以考虑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范围以及考试的实用性三个方面来作答。第二问,根据材料“先后经历……三个阶段”可以得出“阶段性(或渐进性)”;根据材料“学堂选官制度、留学生选录制度、议员选举制度”可以得出“选官途径多样”;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选官学习西方,带有近代化色彩;根据材料“传统选官制度中……等方式仍然沿袭了下来”可以得出“变革不彻底”。19.【答案】(14分)(1)特征:礼法结合(援礼入法)。(2分)原因:宗法制的影响;儒家学说作为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法律制度;封建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专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以此渲染仁政爱民;儒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简约风格与科技公司办公环境的融合
- 现代物流技术与医疗物资保障体系
- 沟通技巧在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 环保技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 物流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
- Unit 3 Where did you go?PartB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
- 2《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说课稿(统编版必修下册)
- 2024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说课稿 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 Unit3 Amazing animals(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001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章末整合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3
- 社保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范文精简处理
- 2021中考地理真题试卷 山东省烟台地理含答案
- 俄罗斯水资源现状分析
-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 新概念第一册单词汇总带音标EXCEL版
-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 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
- 心肺复苏(最全版)完整版
- 春节节后施工复工安全培训
- GB/T 3478.1-1995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模数基本齿廓公差
- GB/T 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 FZ/T 25001-2012工业用毛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