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上海市青浦一中化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一合金由X、Y、Z、W四种金属组成,若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X能溶解;若将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的化合物;若将该合金做阳极,用Y盐溶液作电解液,通电时只有W进入阳极泥,但在阴极上只析出Y。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Z>X>W>Y B.Y>Z>W>X C.Z>X>Y>W D.X>Z>Y>W2、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3、如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稀醋酸,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B.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C.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D.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4、在冶金工业中,可采用氢氧化钠沉淀法处理废水中的铜离子,这是因为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氢氧化铜A.易分解 B.具有氧化性 C.难溶于水 D.颜色为蓝色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B.c(Fe2+)=1mol·L-1的溶液中:K+、NH4+、MnO4-、SO42-C.c(H+)/c(OH-)=1×10-12的溶液中:K+、Na+、CO32-、NO3-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4+、SO42-、HCO3-6、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反应物浓度7、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称羰基的合成,如由乙烯可制丙醛:CH2=CH2+CO+H2CH3CH2CHO。由丁烯进行醛化反应也可得到醛,得到的醛的种类为A.2种B.3种C.4种D.5种8、下列多电子原子不同能级能量高低的比较错误的是()A.1s<2s<3s B.2p<3p<4p C.3s<3p<3d D.4s>3d>3p9、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pH=8.3的某酸式盐NaHB的水溶液中:c(Na+)>c(HB-)>c(H2B)>c(B2-)B.0.1mol/LNaH2PO4溶液中:c(Na+)=c(PO43-)+c(HPO42-)+c(H2PO4-)+c(H3PO4)C.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呈中性:c(Na+)>c(SO42-)>c(NH4+)>c(OH-)=c(H+)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和NaHS溶液中:c(Na+)=2c(S2-)+c(HS-)10、乙烷,乙烯,乙炔,苯是常见的有机物分子,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B.都含有∏键和δ键C.各个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1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1>ΔH2的是A.2H2(g)+O2(g)=2H2O(l)ΔH12H2(g)+O2(g)=2H2O(g)ΔH2B.S(g)+O2(g)=2SO2(g)ΔH1S(s)+O2(g)=2SO2(g)ΔH2C.C(s)+1/2O2(g)=CO(g)ΔH1C(s)+O2(g)=CO2(g)ΔH2D.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12、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2CO2(g)+N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K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C.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或COD.570K时及时抽走CO2、N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13、苯的同系物C8H10,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后最多能生成二种一溴代物的是()A. B. C. D.14、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能说明侧链或取代基对苯环产生影响的是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甲苯与氢气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沉淀,而苯与液溴在溴化铁催化下反应生成溴苯15、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在O2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过程中吸收能量B.断开1molH2O(g)所含的共价键共放出917.9kJ的能量C.H2O(g)比H2O(l)更稳定D.H2在O2中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16、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不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水泥 B.玻璃 C.陶瓷 D.食醋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3H6O2,化合物D中只含一个碳,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1)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2)有机物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4,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12∶1,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烃X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b.烃X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烃X一定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乙炔与烃X互为同系物.18、有机物A可用作果实催熟剂。某同学欲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A的电子式是_____。(2)E的结构简式是_____,E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4)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5)写出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羧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19、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如图)。①量取反应物时,取50mL0.50mol∙L−1的盐酸,还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A.50mL0.50mol∙L−1NaOH溶液B.50mL0.55mol∙L−1NaOH溶液C.1.0gNaOH固体②在该实验过程中,该同学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有________(填序号)。A.盐酸的浓度
B.盐酸的温度C.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D.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E.水的比热容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终止温度③若用50mL0.5mol∙L−1醋酸溶液代替上述盐酸测定中和热,所得数据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20、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用0.1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测定盐酸的浓度的实验。取20.00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完成下列填空:实验编号待测盐酸的体积(mL)NaOH溶液的浓度(mol·L-1)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120.000.1024.18220.000.1023.06320.000.1022.96I.(1)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保留小数点后3位)。(3)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__操作,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A.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mL待测盐酸,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C.称量NaOH固体时,有小部分NaOH潮解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II.硼酸(H3BO3)是生产其它硼化物的基本原料。已知H3BO3的电离常数为5.8×10-10,H2CO3的电离常数为K1=4.4×10-7、K2=4.7×10-11。向盛有饱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Na2CO3溶液,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气泡逸出。已知H3B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写出硼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21、今含有a:CH3COOHb:HClc:H2SO4三种溶液。(1)当它们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和同一烧碱溶液,需同浓度的三种溶液的体积关系是_______________(4)体积、浓度相同的a、b、c三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使pH等于7,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是_______________(5)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0x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为__________mol/L;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0x10-6mol/L,则c(OH-)为____________mol/L(6)常温下,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x10-13mol/L,则该溶液的pH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可以溶解在酸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最强,金属单质的活泼性越弱。【题目详解】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X能溶解,说明Z、X在氢前,Y、W在氢后,故B错误;若将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的化合物则说明Z为负极,活泼性是Z>X,故D错误;若将该合金做阳极,用Y盐溶液作电解液,通电时只有W进入阳极泥,但在阴极上只析出Y,说明W的活泼性最弱,活泼性是Y>W,故活泼性顺序是:Z>X>Y>W。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判断。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一般依据是: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2、A【分析】由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得,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应为CO2+H2CO+H2O。【题目详解】A.由题意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A正确;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增大而不会减小,B错误;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C错误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应为CO2+H2CO+H2O,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A。【题目点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考查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命题主要考查的内容为求算化学平衡常数和影响因素。注意:①在化学平衡常数的公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不代入公式中;②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③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时,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3、D【解题分析】根据铁所处的环境分析,铁将发生电化学腐蚀。b试管溶液显酸性,发生析氢腐蚀,生成氢气,导致右侧压强增大。a试管溶液显中性,发生吸氧腐蚀,左侧压强减小。【题目详解】A、生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将发生电化学腐蚀,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铁为负极、碳为正极,故A正确;B、两试管中都是铁为负极,负极反应式是:Fe-2e-=Fe2+,故B正确;C、b试管溶液显酸性,发生析氢腐蚀,a试管溶液显中性,发生吸氧腐蚀,故C正确;D、b试管溶液显酸性,发生析氢腐蚀,生成氢气,导致右侧压强增大。a试管溶液显中性,发生吸氧腐蚀,左侧压强减小,所以红墨水水柱是左高右低,故D错误。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生铁在中性溶液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析氢腐蚀,无论是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都是铁失电子被氧化。4、C【题目详解】在冶金工业中,可采用氢氧化钠沉淀法处理废水中的铜离子,使铜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而从溶液中除去,这是利用氢氧化铜难溶于水的性质,而与氢氧化铜易分解、具有弱氧化性、颜色为蓝色均无关。答案选C。5、C【解题分析】A,含Fe3+的溶液呈黄色,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B,Fe2+具有还原性,MnO4-具有强氧化性,Fe2+与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c(H+)/c(OH-)=1×10-12的溶液呈碱性,离子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D,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呈酸性,HCO3-酸性条件不能大量存在;能大量共存的是C,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解离子共存题必须分析离子的性质以及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有:(1)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如题中H+与HCO3-),(2)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Fe2+与MnO4-),(3)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4)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5)同时注意题干的附加条件,如无色溶液、能使甲基橙溶液变红等。6、B【题目详解】A.增大压强,使得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增多,但是没有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A错误;B.升高温度,可以使反应物的能量升高,这样会有更多的分子具有的能量超过活化能而成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故B正确;C.降低温度,可以使反应物的能量降低,更多的分子能量低于活化能,活化分子数减小,百分数也减小,故C错误;D.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数增多,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B。【题目点拨】在其它条件下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浓度、加压缩小体积,都能够增加活化分子数,但是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既能增加活化分子数,又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7、D【解题分析】丁烯进行醛化反应得到的是戊醛,即由丁基和醛基形成的醛,因丁基有四种结构,则戊醛也有四种结构,故答案选C。8、D【题目详解】在多电子原子中,从3d能级开始有“能级交错”现象,实际4s能级能量小于3d,所以D错误,故选D。9、D【题目详解】A.某酸式盐NaHB的水溶液为pH=8.3,说明HB-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且水解和电离程度都较小,所以存在c
(Na+)>c
(HB-)>c
(H2B)>c
(B2-),故A正确;B.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
(Na+)=c
(PO43-)+c
(HPO42-)+c
(H2PO4-)+c
(H3PO4),故B正确;C.溶液呈中性,则c
(OH-)=c
(H+),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一水合氨、硫酸铵,c(Na+)+c(NH4+)=2c(SO42-),c(Na+)>c(SO42-),则c(NH4+)<(SO4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
(Na+)>c
(SO42-)>c
(NH4+)>c
(OH-)=c
(H+),故C正确;D.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
(Na+)+c
(H+)=c
(OH-)+2c
(S2-)+c
(HS-),混合溶液呈碱性,c
(OH-)>c
(H+),所以存在,c
(Na+)>2c
(S2-)+c
(HS-),故D错误;故答案为D。【题目点拨】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电荷守恒:如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2c(CO32-)+c(OH-);物料守恒:如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质子守恒:如Na2CO3溶液中c(OH-)=c(H+)+2c(H2CO3)+c(HCO3-)。10、A【解题分析】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单键是δ键,双键中有一个δ键和一个∏键,三键中有一个δ键和两个∏键,苯环含有δ键和大∏键。乙烷分子具有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乙烯6原子共平面,乙炔4原子共直线,苯分子12原子共平面。乙烷能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和乙炔能发生加成反应,苯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据此分析。【题目详解】A.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所以乙烷,乙烯,乙炔,苯都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A正确;B.单键是δ键,双键中有一个δ键和一个∏键,三键中有一个δ键和两个∏键,苯环含有δ键和大∏键。乙烷中不含有∏键,故B错误;C.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故C错误;D.乙烷分子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选A。11、C【分析】比较△H,注意△H是有正负号,吸热反应的△H大于放热反应的△H,放热反应△H的大小比较,放出热量越多,△H越小。【题目详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气态水→液态水放出热量,等质量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即△H1<△H2,故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固态硫→气态硫吸收热量,气态硫生成SO2放出的热量大于固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即△H1<△H2,故B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CO放出的热量低于C→CO2的热量,即△H1>△H2,故C符合题意;D、根据C选项分析,△H2>△H1,故D不符合题意。12、A【题目详解】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而反应速率极慢,故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B.升高温度虽可加快反应速率,但反应的∆H未知,无法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且升高温度的措施在处理尾气时难以实现,故B错误;C.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最终达到平衡状态,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仍含有NO或CO,故C错误;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570K时及时抽走CO2、N2,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A。13、B【题目详解】A.苯环有3种H,则一溴代物有3种,故A不选;B.苯环有2种H,则一溴代物有2种,故B选;C.苯环有3种H,则一溴代物有3种,故C不选;D.苯环有1种H,则一溴代物有1种,故D不选。故选:B。14、D【解题分析】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官能团,分子内不同原子团间也相互影响各自的性质。【题目详解】A项:甲苯分子的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乙烷分子的甲基不能。说明甲苯分子中,苯环影响甲基的性质。A项错误。B.甲苯能与氢气能加成,是因为苯环中的碳碳键兼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性质。而乙烷不能与氢气能加成,是因为乙烷分子无不饱和键。它们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结构不同,而非原子团相互影响。B项错误。C.苯酚和乙醇都有羟基,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说明苯酚分子中苯环影响了羟基的性质。C项错误。D.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时,需液溴、溴化铁催化,生成一溴代物。苯酚与溴取代反应需溴水、不要催化剂,生成三溴代物。说明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更容易,羟基影响了苯环的性质。D项正确。本题选D。【题目点拨】在苯的衍生物中,侧链或取代基的性质发生改变,是受到苯环的影响;苯环的性质发生改变,是受到侧链或取代基的影响。15、D【解题分析】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说明该反应过程放出热量;B.断开1molH2O(g)所含的共价键需要吸收能量,而不是放热;C.能量越低越稳定;D.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即可,注意反应热的正负号。【题目详解】A.H2在O2中燃烧生成气态水,从上述图像可以看出,H2(g)+12O2(g)的能量大于H2O(g)的能量,因此此反应放出热量,故AB.断开1molH2O(g)所含的共价键需要吸收能量,故B项错误;C.从图像可以得出,H2O(l)比H2O(g)的能量低,H2O(l)更稳定,故C项错误;D.根据图像可得,2H2(g)+O2(g)=2H2O(l)ΔH=2×(△H1+△H2+△H3+△H4)=-571.6kJ·mol-1,故D项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在解答热化学方程式,注意几个概念问题:①断键吸热,成键放热;②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16、D【题目详解】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硅酸盐工业,水泥、玻璃、陶瓷等都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食醋的组要成份是乙酸,乙酸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羧基cd【分析】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3H6O2,有机物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B和D,说明该物质为酯,化合物D中只含一个碳,能在铜存在下与氧气反应,说明该物质为醇,所以A为乙酸甲酯。B为乙酸钠,C为乙酸,D为甲醇,E为甲醛。【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C为乙酸,官能团为羧基。(2)有机物A为乙酸甲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甲醇,方程式为:。(3)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4,为78,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12∶1,说明碳氢个数比为1:1,分子式为C6H6,可能为苯或其他不饱和烃或立方烷。a.苯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正确;b.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其他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正确;c.若为立方烷,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d.乙炔与烃X分子组成上不相差“CH2”,两者一定不互为同系物,故错误。故选cd。18、CH3COOH羧基2CH3CHO+O22CH3COOH②⑤CH3CH2CH2COOH(CH3)2CHCOOH【分析】C连续氧化得到E,二者反应得到CH3COOCH2CH3,则C为CH3CH2OH,E为CH3COOH,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为CH3CHO,乙醛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OOH,有机物A可用作果实催熟剂,系列转化得到CH3CH2OH,故A为C2H4,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B为CH3CH2Br,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得到CH3CH2OH,据此解答。【题目详解】C连续氧化得到E,二者反应得到CH3COOCH2CH3,则C为CH3CH2OH,E为CH3COOH,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为CH3CHO,乙醛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OOH,有机物A可用作果实催熟剂,系列转化得到CH3CH2OH,故A为C2H4,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B为CH3CH2Br,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得到CH3CH2OH,(1)A为C2H4,其电子式是;(2)E的结构简式是CH3COOH,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3)反应④是乙醛氧化生成乙酸,反应方程式为:2CH3CHO+O22CH3COOH;(4)反应①是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②是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得到CH3CH2OH,也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③是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④是乙醛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反应⑤是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②⑤;(5)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羧酸的结构简式有:CH3CH2CH2COOH、(CH3)2CHCOOH。【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涉及烯烃、醇、醛、羧酸的性质与转化,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19、BBDF偏小【分析】中和热测定需要一种溶液的浓度略大于另一种溶液的浓度,所测数据需要每种溶液的温度和混合后溶液的终止温度,根据数据来计算中和热,醋酸电离会吸收热量。【题目详解】①A.50mL0.50mol∙L−1NaOH溶液,两者不能充分的使盐酸反应完,故A不符合题意;B.50mL0.55mol∙L−1NaOH溶液,能充分使盐酸反应完,故B符合题意;C.1.0gNaOH固体,NaOH固体溶于溶液会释放能量,引起实验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②在该实验过程中,该同学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有盐酸的温度、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反应后混合溶液的终止温度,再根据温度得到温度差进行计算,故答案为:BDF。③若用50mL0.5mol∙L−1醋酸溶液代替上述盐酸测定中和热,由于醋酸电离会吸收一部分热量,因此温度变化偏小,所得数据偏小;故答案为:偏小。【题目点拨】NaOH固体溶解会释放热量,浓硫酸溶解也会释放能量,而弱酸、弱碱电离时会吸收一部分热量。20、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0.115mol/L丙CE不能H3BO3+H2OB(OH)+H+【分析】根据酸碱滴定操作要求回答问题。【题目详解】I、(1)用NaOH滴定HCl,用酚酞作指示剂,即滴定到终点的标志:滴入最后一定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第1组数据与另外2组相差较多,删去,消耗NaOH的平均体积为(23.06+22.96)/2mL=23.01mL,根据V酸×c酸=V碱×c碱,20×10-3×c酸=23.01×10-3×0.10,解得c酸=0.115mol·L-1;(3)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中气泡采用丙操作;(4)根据V酸×c酸=V碱×c碱,A、量取盐酸时,未用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直接盛装盐酸,造成盐酸的浓度降低,消耗NaOH的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A不符合题意;B、锥形瓶是否干燥,对实验测的结果无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称量NaOH,有小部分NaOH潮解,所配NaOH浓度偏低,消耗NaOH体积增多,所测结果偏高,故C符合题意;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读出消耗NaOH的体积偏低,所测结果偏低,故D不符合题意;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消耗NaOH体积增多,所测结果偏高,故E符合题意;答案为CE。II、根据题意:强酸制备弱酸规律,H3BO3的电离常数为5.8×10-10,而K1=4.4×10-7、碳酸的酸性大于硼酸,所以不能观察到气泡。H3B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4-信息,说明,H3BO3为一元弱酸,电离方程式:H3BO3+H2O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迎期末系列专栏001期-名篇名句默写(教师版)
- 房地产公司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15篇
- 感恩节感恩父母演讲稿范文15篇
- 总经理年会致辞(集合15篇)
- 养老保险知识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市场监管案件审核培训
- 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模拟试卷479
- 智研咨询-2024年中国消化类药物行业市场全景调查、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与物流企业货物运输信息保密及合作协议2篇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册1月期末考试数学检测试题(附解析)
-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小学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数学-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长郡二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预热演练试题和答案
- 决胜中层:中层管理者的九项修炼-记录
- 幼儿园人民币启蒙教育方案
- 2024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A卷)
- 临床药师进修汇报课件
-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5届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军事理论(2024年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考试招收中职毕业生文化综合考试语文试题
- 《无人机法律法规知识》课件-第1章 民用航空法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