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提升练(十五)(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北冲刺)1959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商品博览会上,美国炫耀厨房科技水平远超苏联,赫鲁晓夫则说“这种厨房是美国有钱人的享受,在苏联家家户户都可以分到房子”。这表明()A.美苏共同主宰世界 B.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C.美苏冷战日趋激烈 D.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发展解析1959年,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博览会上美苏两国的言论可以看出,博览会上经济文化的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发展符合题意,故选D项。答案D2.(2019·四川资阳模拟)下列漫画揭示的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是当时世界两大主题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C.冷战环境下世界的动荡与和平D.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解析据题干漫画和译文的内容是“绝不使用,因为敌人会报复”,表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说明两极对峙,双方势均力敌,使得和平与动荡并存,故选C项。答案C3.(2018·河北衡水联考)1950年7月,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政府创建由7.5万人组成的警察预备队。这一预备队后被改编为自卫队,成为日本重整军备的基础。另外,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庞大需求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强心剂。这说明()A.美苏争霸出现新动向B.东亚区域形成两极格局C.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D.美国调整亚太地区战略解析据题干材料“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政府”“这一预备队后被改编为自卫队”和“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庞大需求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强心剂”说明美国由压制日本的军事力量到支持日本崛起,调整了在亚太的战略,故选D项。答案D4.(2019·河南濮阳模拟)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一主张()A.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B.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C.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D.宣告了欧、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解析根据材料“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得出法国主张作为资本主义西欧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接触并谋求合作,体现了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开始打破美国的限制,试图缓和和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体现了欧洲主张独立自主的外交愿望,故选A。答案A5.(2018·山东、湖北部分重点冲刺四模)塞缪尔·亨廷顿曾说:(两极格局解体后)西方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亚洲文明正在扩张其经济、军事和政治权力;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这造成了穆斯林国家及其邻国的不稳定;非西方文明一般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A.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发生变化B.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优势不复存在C.亚洲国家经济军事影响力加大D.伊斯兰国家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隐患解析据题干材料“亚洲文明正在扩张……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非西方文明一般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可知非西方文明在进一步发展,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发生变化,故选A项。答案A6.(2018·山东青岛模拟)下表反映了美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35.5%47.2%48.3%1963~19673.3%43.5%53.2%A.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B.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C.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D.两极格局对峙促使产业结构变化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结果,故选B。答案B7.1945年7月,英国战后第一次大选。工党把竞选的主要精力放在社会改革上,除了要对许多经济部分实行国有化之外,还要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实行国民医疗保健制。结果艾德礼领导的工党出人意料地大胜战争英雄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工党取胜的原因在于其主张()A.政府运用宏观调控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B.追随美国推行冷战政策C.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维护“世界工厂”地位D.顺应欧洲一体化的趋势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中英国国内出现的政治状况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福利制度的时代潮流有关,因此工党战胜保守党的关键在于工党的主张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A项正确。答案A8.(2018·山东烟台模拟)1955年3月,苏联《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方法》的决议指出: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而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该决议表明,当时苏联()A.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B.放弃了传统的农业体制C.摆脱了农业发展的困境D.政府谋求增强经济活力解析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与材料中“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说明政府努力增强经济活力,故选D。答案D9.(2018·湖北武汉重点联考)1975年,英国下院就经济日益恶化形势下、是否留在欧洲共同体内举行全民公决,64%的选民参与了投票,其中67.2%的人投赞同票,32.8%的人投反对票,英国最终留在欧洲共同体内。这主要反映出()A.一体化导致了经济萧条B.欧共体内部出现分裂C.区域化严重阻碍全球化D.西欧整体实力的上升解析据题干时间“1975年”及材料信息,可知英国最终留在欧共体内取决于西欧整体实力的上升,故选D项。此时欧洲的经济萧条是由于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与一体化无关,A项错误;英国最终留在欧洲共同体内,说明欧共体内部并未出现分裂,B项错误;区域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的表现,材料无法体现阻碍全球化,C项错误。答案D10.(2018·全国卷“超级全能生”联考)在法国看来,建立包括法国、德国参加的欧洲联合组织,有利于将联邦德国纳入共同的利益之中和欧洲的监督之下,而且欧洲联合有利于加强欧洲的世界地位。在联邦德国看来,加入欧洲联合组织,有利于消除各国,特别是法国对曾经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的成见和疑虑,取信于国际社会,重新崛起。基于上述认识,法德()A.共同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B.共同协商以推进德国实现统一C.联合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通过主权让渡推进区域一体化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加强欧洲的合作对法德和欧洲的积极作用可知,法德主张建立欧洲联合组织,进一步推进欧洲的合作,故选D项。答案D11.(2019·山东菏泽模拟)下列柱状图反映了1953~1989年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综合图可知,这一时期()A.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额较为平稳B.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一直占支配地位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下降D.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解析据题干材料中体现了战后发达国家所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一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是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故选B项。答案B12.(2018·河南适考)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的苏联和东欧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说明()A.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B.世界各国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C.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D.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苏东剧变,表明斯大林模式的破产,原先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纷纷改革,探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故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江苏盐城模拟)美国学者梅尔文·莱夫勒将美苏冷战称之为“人心之争”,即制度认同和选择意义上的竞争和对抗。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是随着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和世界领袖角色,美国的责任变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也成为那个时代美国精英的普遍信念,并一直主导了冷战时代美国的角色认知。凯南在其著名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中称:“有思想的美苏关系观察家没有理由对克里姆林宫向美国社会提出的挑战感到抱怨,相反,他应该对上帝表示一些感谢。上帝通过把这一无情的挑战摆在美国人民面前,已经让这整个国家的安全依赖于他们团结和接受历史明确赋予他们的道德与政治领导责任上。”——摘编自王立新《美国的冷战意识形态:内容和作用》材料二冷战格局对于推动世界体系的重构具有正面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正如冷战史学者文安立所言,“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华盛顿和莫斯科都需要改造这个世界以证明它们意识形态的普世性,而新兴国家则为它们的竞争提供了场所”。然而,即使在冷战过程中,世界体系的重构仍然按其固有的规律调整着世界历史运动的各个层面,其中包括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国际政治朝多极化方向的发展。——摘编自余伟民《“冷战”的起源与终结——世界历史的视角》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责任”定位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格局与世界体系的重构”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16分)解析第(1)问第问变化,据材料一信息归纳美国的全球责任的变化;第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美国和苏联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苏联对美国形成挑战,两大阵营的形成。第(2)问首先明确观点,冷战格局影响世界体系的重建,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证,二战后,美苏对抗,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在冷战格局下,出现了一些力量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冲击。答案(1)变化:由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到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原因: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苏联的挑战;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论点方面论据方面论证方面世界体系的重构受冷战格局影响,但仍有其固有规律(1)战后初期,冷战局面出现,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世界格局。(2)冷战格局下,美苏对抗给其他国家发展带来了一定机会,如西欧联合、日本发展等。(3)冷战格局加速殖民体系的瓦解,为新兴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提供了发展空间,如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4)冷战格局虽然影响了世界体系重建,但世界体系的重构仍有其固有的规律。(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14.(2018·湖南长郡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全球化时代,自由贸易已经成为西方经济界不可动摇的教条。西方人的灌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世界的舆论,以致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人也相信,只有自由贸易政策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之路。近200年来担当过世界经济最强国的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工商业落后于别的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当它们急起直追发展自己的工商业时,它们都对自己的新兴产业实行了严格的保护,而且一般都是在自己成为世界第一(至少是第一流)的经济强国之后才转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摘编自《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解答首先据材料信息“一般都是在自己成为世界第一(至少是第一流)的经济强国之后才转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西方人的灌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世界的舆论”提出论题;第问阐述,据材料“西方发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前签婚后财产协议书
- 土石方运输合同协议书
- 调换铺面协议书
- 父亲和亲戚买房协议书
- 校园暴力和欺凌协议书
- 老公保证协议书
- 苗木成活协议书
- 职能授权协议书
- 美加谈判协议书
- 炸鸡店入股合同协议书
- DBJ41-T311-2025 《人民防空节镍型不锈钢防护设备选用与安装技术标准》
- 2025-2030年中国军用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佛山市三水乐投控股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新闻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原卷版)
- 2025-2030年电石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江苏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产品采购销售合同
- 国家开放大学《Web开发基础》形考任务实验1-5参考答案
- 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工艺
- 试卷密封线模板
- 广告牌钢结构设计计算书(共39页).doc
- 外贸委托付款协议书模板(中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