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1页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2页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3页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4页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40分钟100分)命题视点高考对接点兼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美国1787年宪法、德国君主立宪制等知识疑难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等等典型情境题1、4、6、10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说:“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没有我们以前认为的那么黑暗和停滞不前,而文艺复兴也没有我们以前认为的那么光明和突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艺复兴A.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B.是在古典文化基础上的新发展C.未创造出超越中世纪的文化 D.构建了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2.《哀悼基督》是公元1498年米开朗琪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这件作品依据《圣经》故事,表现了耶稣基督从十字架上被卸下来后,圣母玛利亚抱起儿子尸体时悲痛的情景。据此可知,这一作品A.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B.反映了宗教改革C.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D.倡导以神为中心3.为了让不懂拉丁语的会众也参与到礼拜中,马丁·路德将《圣经》译成德文,用德语改编和创作音乐,这样会众就可以用熟悉的德语代替艰涩的拉丁语进行礼拜,可用德文写成的宗教赞美诗进行唱诗。由此可见,路德此举A.强调了信仰即可得救 B.导致天主教音乐消失C.使德文取代了拉丁文 D.有助于赢得民众支持4.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牛顿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这表明牛顿力学体系A.激发了法国人的探索精神 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5.有启蒙思想家指出,政治权力并不是一件个人财产,它不能离开人民,“仅仅为人民所固有”。这种观点A.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B.分析了权力与财产之间的关系C.表达了对直接民主的渴望 D.认为权力只能由人民来行使6.孟德斯鸠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孟德斯鸠旨在强调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范围内的自由C.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D.法律约束人的行为7.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及其配偶不为天主教徒是其拥有王位继承资格的必要条件。且在王位的世代相袭中,儿子优先于女儿。这从侧面反映了A.自由平等的原则 B.君主立宪制的完备C.国王权力被剥夺 D.议会对王权的制约8.法国的《人权宣言》写道:“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而在制宪会议关于选举权的规定中,全国公民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享有财产资格和选举权的“积极公民”,另一类是无财产资格的没有选举权的“消极公民”。这说明A.制宪会议违背了平等原则 B.《人权宣言》具有空想性C.封建势力操纵了制宪会议 D.法国大革命缺乏群众基础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政府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应受免职处分。”这一规定A.表明所有官员都由民选产生 B.意在严惩官员的经济犯罪C.说明总统的行政权遭到削弱 D.体现了宪法对权力的监督10.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贵族所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许多贵族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如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工人、手工业者等。这反映出俄国农奴制改革A.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满足了资本主义劳动力需求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11.1870~1900年,德国煤炭产量由3400万吨增加到14950万吨,生铁产量由126.1万吨增加到755万吨,钢产量由12.6万吨增加到646.1万吨。客观上促使德国煤、铁、钢产量迅速提高的直接原因是A.普法战争的胜利 B.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C.政府重视工业建设 D.俾斯麦的“铁血政策”12.下图为1897年日本创立的第一个官办大型冶金企业——八幡制铁所。这可用来说明当时日本A.近代化开始起步B.政府扶植工业发展C.工业原料较丰富D.民营企业力量薄弱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5分,第14题25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世纪的关键时刻时间事件1347年黑死病第一次大范围流行1400年文艺复兴出现第一次高潮1492年哥伦布发现巴哈马群岛1504年拉斐尔完成《圣母与圣婴》1510年达·芬奇发现了水力涡轮机的原理1517年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贴于教堂大门上1522年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结束,证明了“地圆说”1534年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哥白尼在书中提出“日心说”——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黎明破晓的世界:中世纪思潮与文艺复兴》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5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热爱自由和独立的人们开始不再钟情于来自革命的希望,开始担心他们建立的政府不切实际,基于对社会公德的错误认识……”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原则”,联邦党人于1787年聚于费城,旨在“构建政府,解决联盟危机”。——摘编自[美]托马斯·H.考克斯《美国宪法创制史观的演变》材料二美国宪法规定联邦、州是最重要的两个权力主体,其中又着重规定了联邦权力的三个主体——国会、总统、最高法院。联邦与州的关系首先是权力分立,宪法分别规定了联邦与州的权力范围,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别行使其权力。其次,联邦与州的权力是相互制约的,这两级政府分别产生,互不隶属。各州州长也在联邦参议院享有平等的参政权。众议院与参议院地位平等,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始终由不同的势力分别控制。联邦如果没有州的支持,就无法采取任何措施;相反,州长却不需要联邦的支持,就能采取任何措施。联邦只能通过联邦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对州的行为进行监督,纠正其错误。——摘编自庄崴《论美国宪法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联盟危机”出现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特点。(9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意义。(12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40分钟100分)命题视点高考对接点兼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美国1787年宪法、德国君主立宪制等知识疑难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等等典型情境题1、4、6、10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题序123456789101112答案BCDCABDADCA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说:“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没有我们以前认为的那么黑暗和停滞不前,而文艺复兴也没有我们以前认为的那么光明和突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文艺复兴A.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B.是在古典文化基础上的新发展C.未创造出超越中世纪的文化 D.构建了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哈斯金斯肯定了中世纪的成就,材料“没有我们以前认为的那么光明和突然”意在说明文艺复兴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在中世纪创造的文化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B项正确。A项中“破除了”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C项表述错误,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B2.《哀悼基督》是公元1498年米开朗琪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这件作品依据《圣经》故事,表现了耶稣基督从十字架上被卸下来后,圣母玛利亚抱起儿子尸体时悲痛的情景。据此可知,这一作品A.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B.反映了宗教改革C.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D.倡导以神为中心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哀悼基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这一作品凸显了人文主义精神,故C项正确,排除D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能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排除B项。答案:C3.为了让不懂拉丁语的会众也参与到礼拜中,马丁·路德将《圣经》译成德文,用德语改编和创作音乐,这样会众就可以用熟悉的德语代替艰涩的拉丁语进行礼拜,可用德文写成的宗教赞美诗进行唱诗。由此可见,路德此举A.强调了信仰即可得救 B.导致天主教音乐消失C.使德文取代了拉丁文 D.有助于赢得民众支持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为了让不懂拉丁语的会众也参与到礼拜中,马丁·路德将《圣经》译成德文,用德语改编和创作音乐,会众用德语唱诗可以更大程度地理解赞美诗中的意味,这有助于德意志宗教改革赢得民众的支持,故D项正确。A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天主教音乐并未消失,排除B项;德意志宗教改革中,德文并未取代拉丁文,排除C项。答案:D4.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牛顿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这表明牛顿力学体系A.激发了法国人的探索精神 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解析:材料“他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表明牛顿力学体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牛顿力学体系对法国的影响,排除A项;B、D两项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答案:C5.有启蒙思想家指出,政治权力并不是一件个人财产,它不能离开人民,“仅仅为人民所固有”。这种观点A.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B.分析了权力与财产之间的关系C.表达了对直接民主的渴望 D.认为权力只能由人民来行使解析:材料否定了政治权力是个人财产,也就否定了个人对权力的独占,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表述权力与财产的关系,排除B项;权力为人民所固有,不等于要求人民直接管理国家,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材料未涉及权力的行使问题。答案:A6.孟德斯鸠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孟德斯鸠旨在强调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范围内的自由C.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D.法律约束人的行为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这说明孟德斯鸠强调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观点不符,排除;材料谈的是法律与自由的关系,而非法律约束人的行为,排除D项。答案:B7.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及其配偶不为天主教徒是其拥有王位继承资格的必要条件。且在王位的世代相袭中,儿子优先于女儿。这从侧面反映了A.自由平等的原则 B.君主立宪制的完备C.国王权力被剥夺 D.议会对王权的制约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位的继承条件作了严格限制,这体现了议会对王权的制约,故D项正确。儿子在王位继承中优于女儿,这违背了平等原则,排除A项;《王位继承法》并未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达到完备,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国王的权力被剥夺,且此时的行政权还未与王权分离,排除C项。答案:D8.法国的《人权宣言》写道:“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而在制宪会议关于选举权的规定中,全国公民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享有财产资格和选举权的“积极公民”,另一类是无财产资格的没有选举权的“消极公民”。这说明A.制宪会议违背了平等原则 B.《人权宣言》具有空想性C.封建势力操纵了制宪会议 D.法国大革命缺乏群众基础解析:制宪会议根据财产对公民的选举权进行限制,这违背了平等原则,故A项正确。《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通过的纲领性文件,并不具有空想性,排除B项;《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颁布的,排除C项;法国大革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答案:A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政府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应受免职处分。”这一规定A.表明所有官员都由民选产生 B.意在严惩官员的经济犯罪C.说明总统的行政权遭到削弱 D.体现了宪法对权力的监督解析:根据材料“应受免职处分”可知,这一宪法规定体现了对权力的监督,故D项正确。联邦法院的大法官不是由选举产生的,排除A项;材料中“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犯罪,排除B项;这一宪法规定体现的是对官员的制约,总统行政权遭到削弱由材料体现不出,排除C项。答案:D10.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贵族所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许多贵族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如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工人、手工业者等。这反映出俄国农奴制改革A.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满足了资本主义劳动力需求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规定获得自由的农民可以从地主那里获得一块份地,加之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俄国贵族所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许多失去土地的贵族流入城市,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这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C项正确。“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贵族流入城市,无法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满足了资本主义劳动力需求”,排除B项;当时已经不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答案:C11.1870~1900年,德国煤炭产量由3400万吨增加到14950万吨,生铁产量由126.1万吨增加到755万吨,钢产量由12.6万吨增加到646.1万吨。客观上促使德国煤、铁、钢产量迅速提高的直接原因是A.普法战争的胜利 B.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C.政府重视工业建设 D.俾斯麦的“铁血政策”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法战争后,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阿尔萨斯和洛林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促进了德国煤、铁、钢产量的迅速提高,故A项正确。殖民扩张和政府重视对煤、铁、钢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但均不符合题干中“客观上”“直接原因”的要求,排除B、C、D三项。答案:A12.下图为1897年日本创立的第一个官办大型冶金企业——八幡制铁所。这可用来说明当时日本A.近代化开始起步B.政府扶植工业发展C.工业原料较丰富D.民营企业力量薄弱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97年日本创立官办的八幡制铁所,体现了日本在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的措施,说明当时日本政府积极扶植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日本的近代化起步于19世纪中后期的明治维新,排除A项;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排除C项;D项由材料体现不出,排除。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5分,第14题25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世纪的关键时刻时间事件1347年黑死病第一次大范围流行1400年文艺复兴出现第一次高潮1492年哥伦布发现巴哈马群岛1504年拉斐尔完成《圣母与圣婴》1510年达·芬奇发现了水力涡轮机的原理1517年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贴于教堂大门上1522年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结束,证明了“地圆说”1534年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哥白尼在书中提出“日心说”——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黎明破晓的世界:中世纪思潮与文艺复兴》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5分)答案:[示例]论题:14~17世纪是“世界”和“人”被发现的时代。(3分)阐述: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兴起“寻金热”,再加上奥斯曼帝国垄断传统商路导致的商业危机以及传播天主教的需要,以哥伦布为代表的航海家们开辟了新航路,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使得世界日益连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因此被发现。14世纪,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思想领域兴起的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要求人们摆脱神学的束缚,强调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发展,“人”因此被发现。(10分)综上所述,14~17世纪,新航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