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1页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2页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3页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4页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一、铁路交通的发展1、铁路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

)

1876年,英国商人建造淞沪铁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1881年,唐胥铁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1888年,紫光阁铁路——宫廷专用

后被清政府赎回并拆毁。

我国最早的铁路—淞沪铁路。光绪二年(1876)淞沪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返回返回唐胥铁路上马拉车运煤。唐胥铁路建成后,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直至1882年始改用机车牵引。返回2、初步发展(1)时间:19世纪末——1911年(甲午战后)(2)原因: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迫使清政府放弃自主修路的权利,也使清朝官员认识到修路的急迫修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3)概况:1909年,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多数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广东南海人,我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1872年,以幼童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学习工程。1905年,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主持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筑路工程。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返回

北京八达岭青龙桥的詹天佑铜像3、缓慢发展:1912——1949(民国时期)(1)原因: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帝国主义侵略控制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概况:杭江铁路同蒲铁路

(1)反对阶段:请分析当时顽固派反对修铁路的理由,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反对修铁路的理由有:①扰民②夺民生计③为外敌缩地④因雇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⑤破坏风水火车会发出噪音修建铁路会占用土地,铁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船夫、苦力和农民破产,促进小农经济解体便于列强运输士兵封建迷信反对接受抢修思考:国人对铁路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合作探究

(2)接受阶段: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清政府放弃自主修路的权利清朝官员改变观念(3)抢修阶段:中国抢修铁路的代表人物?抢修铁路反映了中国人的什么愿望?修路,修更多的铁路!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詹天佑,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二、水运与航空旧式沙船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长沙”轮1、近代水运业发展概况: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民国时期,缓慢发展,在长江流域的四大航运公司中,中国的轮船招商局的总吨位只占23.1%卢作孚(1925年创办民生轮船公司)

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国有“四个不能忘记的实业界人士”,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纺织业的张謇。重庆朝天门码头民生轮船公司的客轮民俗号2、中国近代航空业概况:

1909年9月21日,旅美华人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1918年,福建马尾造船厂开始研制水上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真正起步。同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并拟定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1949年,各航空公司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航线总里程近8万千米

冯如(1883—1912),广东恩平人,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他12岁赴美国,当童工,勤于钻研技术,在旅美华侨支持下,在旧金山创办广东飞行器公司,并于1909年设计、制成飞机,亲自驾驶试飞成功。1911年,他带两驾自制的飞机返回广州,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革命军陆军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作飞行表演时失事牺牲。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1908年3月5日,自南京路外滩到今西藏中路率先通车。两个月后法租界也通车了。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但由于封建传统的约束,老百姓怕“触电”,不敢乘。经过一再宣传和保证,乘的人多了,就分成头等和三等票价,头等多为洋人所坐。

链式传动自行车发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首先拥有它的是在沿海做生意的西商。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华人,据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说,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三、通讯--从驿传到邮政鸽子和飞雁具有惊人的识别方向能力,人类利用它传递信息由来已久。

古人利用烽火台燃烧狼烟达到传递情报和示警的作用。唐朝诗人杜甫的首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烽火台是一种传递军情的重要方式何为驿传?用马传送称“驿”用车传送称“传”中国古代驿站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往往靠“马上飞递”,一般就是日行300—800里。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是在政府掌管下,利用固有道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1、中国近代邮政发展概况: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地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客邮”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标志近代邮政在中国得到承认,并正式开办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14年,中国加入万国邮联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1923年,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全部撤销2、中国近代电讯发展: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此后,电报线遍及各省,民用电报也普遍开展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发展缓慢1875年,第一部电话在上海开通思考

结合以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发生变化的原因、特点及影响。原因:(1)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交通、通讯的变化提供了物质条件(2)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客观影响:随着列强的侵略,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交通通讯方式发生变化(3)政府政策的支持(4)洋务运动的推动: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客观上也推动了交通通讯方式的转变(5)先进中国人的不懈努力(6)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加深对交通、通讯作用的认识特点: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发展缓慢,过程艰难,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分布不平衡,大多分布于东南沿海通商口岸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时间:发展水平:地域:作用:积极影响:①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使人们生活丰富多彩②便利了物资与信息的流通和交流,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发展③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和近代化消极影响:①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②交通工具的增多,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走这条路不是中国民族选择的结果,而是外国影响造成的。于是而有种种变态。”

——陈旭麓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但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还是有所进步的。不能认为西方列强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功臣,主观愿望和客观影响是有差异的西方工业文明经济工业化:洋务企业、民族工业生活文明化:易服、断发、放足、礼仪风俗、大众传媒、交通通讯中国近代化坐轿子乘马车骑马乘舟交通基本靠走慈禧太后的“龙凤专列”奔驰牌”白色敞篷轿车

中国头号汽车古董——慈禧太后的御用座清政府官员视察唐胥铁路(前排左4为李鸿章,左2为唐廷枢)1889年为慈禧太后制造的銮舆车模型及设计图纸。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的“新民”号轮船重庆三峡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游轮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游轮神州号冯如2号模型马尾造船厂制造的我国第一批飞机空中客车A380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黄包车,1874年自日本引进中国,最初时是用铁皮包着木头轮子,后改为充气胶轮。由于车身漆成黄色,于是便叫成黄包车。

2000年12月12日,赛欧下线,引发了无数中国人对家庭轿车的新梦想

鸿雁,曾寄托着无数家庭的思念飞鸽传书,鸿雁传情中国古代驿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通讯基本靠吼1910年成都大清邮政局

盂城驿是一处水马驿站,在江苏高邮古城南门外馆驿巷内,始建于明代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盛宣怀电报总局上海办公处所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局。电报总局开始时即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路达2500公里。1884年,总局迁移上海。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晚清·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天翻地覆的变化1.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这说明A.修建铁路受到顽固势力的反对 B.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害无利C.在当时的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 D.修建铁路只是便于外国人经济侵略A2、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路,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揭帖,这表明义和团A、没有正确区分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B、没有区别外来的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C、没有认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的先进D、具有反帝斗争的彻底性B3、下列关于近代水运业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

C、我国轮船运输吸取了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D、随着经济发展,火轮船在民国时期已经普及到内陆省份B4.下列对于我国近代邮政发展过程中有关事件排序正确的是①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②清政府设立邮传部③中国“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④外国在华“客邮”撤销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