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_第1页
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_第2页
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_第3页
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形态,封建的伦理思想体系基本确立,儒学化的社会氛围得到营造,富有特色的文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大一统的政治格局逐步形成。这一切,都与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董仲舒为汉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封建社会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董仲舒的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其中较有特色的是其大一统思想。“大一统”这一字眼最早出现在《公羊传》中。即“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意思是:国君即位的第一年为元年,一年中的第一个季度为春天。这里的“王”指周文王,之所以先说王然后讲正月,是因为用的是周文王历法的正月,这样做是为了统一天下历法。显然,《公羊传》是在岁时节气的意义上将统一历法称为“大一统”。董仲舒则接过这句话进行新的诠释,大大丰富了其内涵。他认为,“元”处在天地之前,是宇宙的终极本原,将第一年称为元年,意味着应重视开端,端正根本。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就是根本,负有重任的皇帝即位之初,一定要树立良好的风气,为天下之人作出表率。在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中,尊君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董仲舒在接受汉武帝的策问时,基于公羊学的微言大义,逐一回答了关于灾异、符瑞与天人感应及巩固太平盛世的问题,提出了君权神授和维护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尊君以正名分的思想理论,倡导奉天命、改制度,实行省刑主德,去酷吏而任贤吏等“仁政”有为之术,从而阐发了大一统的精神。这些观念符合汉武帝统一图强和使封建制度绝对化、神圣化的意愿,因而受到重视。毫无疑问,董仲舒是君权至上的推崇者,其大一统的思想是以维护君权为最终目的。他说:“《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谓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照他的理解,“一”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与此相应,人类社会也应是一统政治,应大力维护君权的至上性和神圣性。其理论依据是:“《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唯有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则受命于天子。董仲舒以君权天予说为君权至上进行论证,并非神秘主义的简单回复,实际上是维护君主一统政治的理性表现。“它既肯定了‘三纲’的合理性,使君主处于社会各种关系的最顶端,还肯定了‘天为君纲’,利用天威给君权以一定的约束,从而更好地维护了君主统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内容大大超越了《公羊传》统一历法的意义,而被赋予了维护国家统一、政治统一,以及维护皇权等多方面的含义。具体而言,就是反对诸侯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用孔子的思想作为国家主导思想。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西汉景帝时期著于竹帛的公羊学派的重要经典《公羊传》,别开生面地从《春秋》‘王正月’推论出‘大一统’之义,从而最早从形上层面上对这一思想作了解说。到了西汉武帝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和巩固,时代要求思想家们对于‘大一统’之义作出系统的阐发和论证。董仲舒适应时代政治需要,不但通过构建天人感应学说,从天人合一、天人一系的高度论证了大一统的合理性;而且作为公羊大师,他还以《公羊传》为理论依据,对‘大一统’之义从形上和形下两个方面作了系统论证和重要发挥。”董仲舒“大一统”思想是建立在对“天”与“人”关系的认识基础之上。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自殷周以来以“天”为最高神明和“天人合一”的神学思想,认为“天”是万物的缔造者和主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秉承“天”的意志进行的。但是,“天”与君主之间不存在矛盾。君主的统治权来自“天命”,依照“天意”来治理国家,君主的意志就是“天”的意志。“天”的意志和作用主要是通过阴阳二气的变化反映出来的。在人类社会中,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阳相辅相成,不可缺一。在阴阳关系中,“阳贵而阴贱”。因此,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在董仲舒看来,自然界有昼夜轮换、四季交替,人类社会也有朝代的兴衰和统治者的更替,但“天意”有永恒不变的核心,这就是“道”。即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样,董仲舒就完成了“天人合一”理论的设计。有学者认为,这一理论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和伦理道德规范罩上了一圈神圣的光环。确实,董仲舒也强调统治者要坚持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原则,顺应时势,及时在某些制度、措施上进行调整。但是,“天人合一”理论的实质内容则是强调统治者对国家进行封建治理的合法性,所有的思想和意志都应该统一并服从于统治者的意志。这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大一统”思想的天然合理性,从而为这一思想的倡导和实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董仲舒认为,秦朝之所以在短时间内灭亡,就是因为“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汉初虽然废除了秦代苛法,但由于推崇黄老无为之术,不在意识形态上有所建树,结果形成“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思想混乱局面,统治者不能“持一统”,以致“法制数变”,官员百姓则“不知所守”,这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为此,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纲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是否意味着在董仲舒的大一统的思想中只有“一律”而没有“差异”呢?答案是否定的。董仲舒大量吸收了各家的学说,如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墨家的兼爱尚贤思想,法家的赏罚理论,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以此来丰富、充实、发展儒家的思想。如董仲舒用天地、心体来比喻君臣父子,说明大臣应该操劳,功劳应归于皇帝,这样皇帝就可以“无为致太平”。这显然是吸收了道家的无为思想,对主劳臣逸说是一种修正。董仲舒对各家学说的改造和吸收,是为了更好地论证大一统思想,使之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大一统思想的基础上,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从道德上对君主专制统治加以肯定,并为百姓接受大一统国家中的教化和刑政提供理论依据。他把人性分成“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照他的理解,“圣人之性”不教而天生能善,“斗筲之性”教而不能善,“中民之性”可善可恶,须教而后能善。肯定统治者具有不教而天生能善的“圣人之性”,其一切政治行为、行政命令都必然体现为亲政、仁民、爱物,实行的是王道政治。使天下之人性可善不是董仲舒追求的终极目标,其终极目标是性可善然后清廉之化流,清廉之化流然后王道举、礼乐兴。性三品说,既对君主专制统治进行了道德的肯定,又对百姓接受教化和刑政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符合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与大一统思想紧密相连的还有董仲舒倡导的文教改革。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展教育,以便培养出治理国家的人才。故此,提出兴太学之主张。董仲舒认为,学校的设置应具有层次性和普遍性。“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其中,立太学是最为重要的事。“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强调以儒学的“六经”作为教学内容。“《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养,《易》本天地,故长于数;《乐》咏德,故长于治人。”他相信,从这些历史知识中,人们可以获得政治智慧和治国才能。办太学的目的在于养士育才,“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此,在太学的管理方面,提出首先要“置明师”,即选拔优秀的教师以提高教育质量;然后“养天士之士”,即面向全国,广泛招收可造之才入学深造;接着要“数考问以尽其材”,即要建立经常性的考查制度,通过多次的考查,使学生能发挥聪明才智。据说,这些原则在汉代太学中得到了充分运用。董仲舒主张通过推广教化,“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从而达到“教化行而习俗美”的理想境界。贤才的典范作用促进社会习俗的改善,教化的推广又为贤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条件,这使得实现大一统的构想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将儒家经典列为官方学说,设置五经博士,并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得文学儒者数百人。这样做有其加强王权、改善治术等政治方面的考量,但在客观上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儒学地位的确立,使得教育的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善。汉代大兴官学,广育士林,鼓励发展私学,学风日盛。“独尊儒术”,还促使儒学迅速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目的上,以儒家治学标准作为衡量人才的尺度;在教育内容上,采用儒家经典为基本教材;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上,力求遵循先秦儒家学者所总结出来的原则与方法。董仲舒主张行选举以拔擢贤才。他认为,在大一统的国家里,应当注重尚贤使能,“任贤臣者,国家之兴也。”主张“大材者执大官位,小材者执小官位”。在他看来,圣人应居三公之位,君子应居九卿之位,善人应居大夫之位,正人应居元士之位。实行专为高级官员子弟提供作官机会的“任子制”,选拔出来的人其实“未必贤也”。官员凭借资历递升,易导致“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应建立常规化的选拔贤才的制度,“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这里明确了选举的主管者、时间、名额及责任制,并将能否进贤作为考察官员的一项重要标准,从而使“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历史上,对大一统思想人们大都持肯定态度。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对于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有着深刻的体会,其撰写的《史记》从编撰体例到记述内容,无不内蕴了大一统的思想。东汉史学家班固基于对西汉大一统王朝历史的充分认识,而断汉为史作《汉书》,以此凸现西汉大一统政权的历史地位。近现代一些富于变革思想的知识分子则对大一统思想的一些具体内容有不同的看法。如对作为大一统思想重要组成部份的独尊儒术,胡适将之与焚书坑儒相提并论,认为二者都是要“别黑白而定一尊”。梁启超则提出,大一统思想要求统一学术是“中国学界之大不幸”。确实,大一统思想的发展产生大一统的思维方式,导致出现费尔巴哈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所说的“东方人因为统一而忘掉差别”。大一统的思维方式使全国人的思想呈现趋同性,即趋同于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理论为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同时,产生了一元观念,即全国只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皇帝,全国人民的思想都应当趋向这一中心。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由于独尊儒术,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这有利于教育的发展。独尊儒术虽然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妨碍作用,但事实上并没有消灭百家中合理的思想和有价值的理论,如阴阳家的历法、法家的法令、医家的医学都保存下来了。独尊儒术所产生的趋同性,使得学说上的统一成为一种必然,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主干,这对形成中华民族的特殊风格有利。大一统思想在政治上维护政权的统一,强调要政治统一、思想统一,这有助于避免国家长期处于分裂之中。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政治上有分有合,思想上也有分有合的时期,每个朝代都循着开创、继承、衰亡的规律演变,这就决定了朝代后期要出现分裂。但是,由于人们的趋同心理,以后又逐渐统一起来。尽管历史上战乱频乃,纷争四起,国家仍然大体上保持了统一的政权格局,其原因在于中国人具有维护统一的意愿和行动,民族凝聚力强。从这一视角来看待大一统的思想,我们不难对其价值作出准确评判。诚如台湾学者李威熊所言,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使我们的国家二千多年来始终能维持大一统的局面,不象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所以,大一统思想“功当多于过”。总之,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国家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了思想,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