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与《春秋》大一统思想_第1页
《公羊传》与《春秋》大一统思想_第2页
《公羊传》与《春秋》大一统思想_第3页
《公羊传》与《春秋》大一统思想_第4页
《公羊传》与《春秋》大一统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羊传》与《春秋》大一统思想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思想形成的时期。羊学作为一个时代突出的理论贡献,对这一思想的形成做出了显著的理论贡献。西汉景帝时期著于竹帛的公羊学奠基之作《公羊传》,最早从《春秋》“王正月”推论出“大一统”之义;西汉公羊大师董仲舒承继了《公羊传》的大一统思想,通过他的系统阐述和全面总结,遂使这一思想成为公羊家的一种主旨思想;东汉公羊巨子何休发扬了公羊学派重视阐发“大一统”之义的传统,并在公羊先师的思想基础上,对这一学说作了重要发展。一《公羊传》大一统观的使用,加强了“王二十七日”的内涵学习汉代公羊学派重视阐发“大一统”之义始于《公羊传》。《春秋·隐公元年》开篇说:“元年,春,王正月。”对此,《公羊传》的解释是: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称君王即位之年为元年,当属三代书法通例,苏舆说:“谓一年为元年,未修《春秋》之先,盖已有此。”这里所谓“元年”为“君之始年”,似乎并无深刻大义。而将“王正月”与“大一统”联系在一起,则无疑是《公羊传》的首创,《公羊传》的“大一统”思想正是由此生发的。那么,《公羊传》是如何论证“王正月”体现了“大一统”之义的呢《公羊传》认为,“王正月”之“王”,是指周文王;将“正月”系于“王”之后,是为了表明采用的是周文王历法的正月(以十一月为正月),即用周正;采用周正,自然就包含着对周文王和周朝天子的尊崇;诸侯用周正、尊崇周天子,当然是一种拥护天下一统的举动。《公羊传》的这番“大一统”推论自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照理,在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毕竟是天下共主,各诸侯国理应采用周正。可实际上,当时各诸侯国不但在政治上各自为政,而且它们所使用的历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春秋》记述鲁国历史,采用的是周历;而《左传》记述晋国历史,采用的则是夏历。实际上,当时夏、殷、周三正都在使用。在《公羊传》的作者看来,既然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春秋》书“王正月”,主张用周之正,显然是为了表述一种天下一统的思想。西汉公羊大师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的思维方式,其切入点也是由“王正月”到“大一统”,但在对其内涵的理解上,二者有着较大的出入。董仲舒说:《春秋》曰“王正月”,《传》曰:“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以谓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三代改制质文与《公羊传》不同,董仲舒认为“王”不是指周文王,而是受命新王。因此,大一统不是一统于周天子,而是一统于新王。同时,新王改正朔、易服色,目的是为了对天命进行报答,这就使得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又有了王一统于天的内蕴,天人关系由此而得以打通了。《春秋繁露·观德》有一段话涉及“王正月”问题。该篇说:“其亲等也,而文王最先。四时等也,而春最先。十二月等也,而正月最先。德等也,则先亲亲。鲁十二公等也,而定哀最尊。”这里的“先”也就是“始”之义。头三句是对“春王正月”的解说;德等以亲亲为先,是体现一种质道政治;尊崇定、哀,则是体现亲疏远近之义。在《天人三策》中,董仲舒也对“春”、“王”、“正月”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他说:“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王”之所以次于“春”,因为“春”是天事;“正月”之所以次于“王”,因为“正月”是王事。同时,王必须上承天之所为而进行改正朔、易服色之事,以此报答于上天。很显然,《天人三策》的说法和《春秋繁露》是相一致的。董仲舒关于由“王正月”到“大一统”的解说,显然是对《公羊传》大一统思想的一种改造和发挥。不过,董仲舒对《春秋》经义的追究并没有就此停止。在他看来,《春秋》字字无虚置,经文之所以首言“元年”,其中必含深义。纵观《春秋繁露》和《天人三策》对“元”所作的阐述,可以归结为两层含义:其一,“元”是一种先于天地、先于万物的本体,因此是天地万物之“始”。其二,天地万物虽然千差万别,而究其源则归于“一”,所谓“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但是,这个作为万物源头的“一”是一种“大一”,它不等于具体的“一”。为区别起见,《春秋》称这个作为万物之源的“大一”为“元”,此所谓“元者辞之所谓大也”。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董仲舒视“元”为天地万物之始,这就将其“王正月”所体现的天下统一于王(新王)、王统一于天往上作了进一步的追究,而得出了天统一于元的思想。于是乎,“元”也就成了董仲舒“大一统”论的形上根源。董仲舒“元”本体论的目的是为了立元正始。在他看来,“元”是存在着层次之分的,其最高层次的“元”是作为天地万物之始的“元”。以元统天的目的显然是要在形上根源上求得正始,它表现了董仲舒“元”本体论的彻底性。其第二层次的“元”是天。天以元为始,却又是王之始,王者改制、制礼作乐,都必须要顺从天意,改制是显示王者受命于天,制礼作乐是要显示“天功”,因此,王是一统于天的。其第三层次是王。《深察名号》篇就说:“君者元也。”董仲舒认为君是万民之元,朝廷、百官、万民、四方皆系于君主一身,系于君心之正否,君心正则天下正,君心不正则天下不正。由此来看,董仲舒立元正始的目的是要解决政治秩序合理性的形上根基问题。如果说《公羊传》最先由《春秋》“王正月”推论出“大一统”之义,董仲舒则是通过提出“元”本体论而求得了理论的彻底性,那么,东汉公羊巨子何休的依经释义,则主要是表现在对公羊家“五始”说的系统阐述上。汉代公羊学家有一种说法,他们认为《春秋》经文首句“元年,春,王正月”内蕴有“五始”之义。他们将这句经文分解为“元年”、“春”、“王”、“正月”四个要素,外加“公即位”(因鲁隐公意在摄政,故《经》文首句后省去了“公即位”这一书法定式)而成五要素,认为这五要素都体现了“始”之义,共成“五始”。“五始”之说并不见于《公羊传》,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虽然对其中一些内涵作了阐述,却并没有提出“五始”之名。因此,此说究竟形成于何时已不得而知。不过,汉宣帝时,王褒在奏语中已有“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卷六十四下·王褒传的说法,说明这一时期已有了“五始”之说。据现有资料来看,对“五始”及其内蕴的“大一统”之义进行系统解说的当属何休,他明确将“五始”概括为“元年”为天地之始,“春”为四时之始,“王”为受命之始,“正月”为政教之始,“公即位”为一国之始。作为“五始”之首,“元年”在《公羊传》中的解释是“君之始年也”,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董仲舒为了求得理论的彻底性,赋予了“元”以本体论的含义。何休的“元”论,在承袭先师董仲舒思想的同时,也作了重要发挥和改造。《春秋公羊传解诂》对隐公元年《传》文“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作了如下解释:变一为元。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故上无所系,而使春系之也。不言公,言君之始年者,王者、诸侯皆称君,所以通其义于王者,惟王者然后改元立号。《春秋》托新王受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明王者当继天奉元,养成万物。在这段话中,何休首先对“元”的涵义作了阐释,从中可知,他对“元”的解释与董仲舒是不尽相同的。如果说董仲舒将“元”理解为“始”和“大一”的话,那么在何休看来,“元”只是一种“气”,它是“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正如刘家和先生所说的,“董生所见的‘元’是作为序数的一与作为基数的一的逻辑的统一,而何休所见的‘元’则是先于天地的元气及其‘造起天地’的运作;前者的思维方法具有思辨的特色,而后者的思维方法则具有历史的特色。”其次,何休对“元”与天、人(王)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认为“元”是“造起天地”者,为天地万物之始,“故上无所系,而以春系之”;而人间的王则奉元为本,受命于天,以“养成万物”。这样,何休就沿袭董仲舒的思维路径而立定起了“大一统”的形上终极根基。“春”为“四时之始”,而“春”即等同于“天”。在董仲舒的“大一统”论中,他强调王受命于“天”,一统于“天”。这个“天”是有意志的,他主宰着人间的君王。何休一方面承继了董仲舒的说法,肯定天有意志,鼓吹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另一方面,何休又以“气”释“元”,“天”一统于“元”,也就等于是一统于“气”,从而使“天”有了一种物质根基。正是有了这种物质的而非精神的根基,使何休“天”论蕴含的“大一统”之义更多地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王正月”是公羊家“五始”学说的中心内涵,《公羊传》和董仲舒的“大一统”论都是由此生发开的。与公羊先师相比,何休关于“王正月”的阐述,除了掇拾公羊先师的一些程式性的表述外,也体现了自己的一些理论特点。首先,何休接受了《公羊传》“王正月”之“王”为周文王的说法,只是他说周文王就是始受命新王,“文王周始受命之王,天之所命,故上系天端”。同时他指出,以周文王为新王而受命作月,这只是“假以为王法”。隐公元年其次,何休以“王正月”论“大一统”,却赋予了其中更多的政教内涵。隐公元年《传》文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何休对此解释道:统者,始也,总系之辞。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隐公元年在此,何休将“王正月”、“大一统”与“政教之始”等同起来,可见,他的“大一统”是以“布政施教于天下”为其内涵的。正如黄朴民先生所说的:“以往《公羊》学者之论‘大一统’,是‘天人之学’,一统于天人,要改正朔、易服色以应天。而何休他阐述发挥‘大一统’,在肯定天人关系的同时,更把目光投放在‘政教’问题方面”。最后,从本质而言,何休“大一统”说的根基是“王正月”。从论证方法而言,何休虽然强调王者要“继天奉元”,但在实际上,作为“人道之始”的王,由于其受命作月改制,已经统乎人伦、政教和万物了。因此,从本质而言,何休的“大一统”说也可以说是建立在“王正月”的统一的基础上的。对此,刘家和先生曾肯定地指出:“他(何休)的‘大一统’说的基础,同《公羊传》本身一样,仍然建立在王正月的统一上。所以,他的‘一统’说的理论起点,比起董仲舒的从‘元’开始来说,是后延了一步。”刘先生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公即位”是指“一国之始”,它并不蕴含有什么微言大义,何休对此没有作系统阐发。以上为何休对公羊“五始”说及其内含的“大一统”之义所作的具体阐发。那么,何休通过解说“五始”之义以阐发“大一统”之义,其形上价值究竟何在首先,借此构建了一种天人一系的宇宙图式。何休认为,“五始”不但内蕴深邃,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统属关系,而这种统属关系的逻辑次序是不能相混的,他说:诸侯不上奉王之政则不得即位,故先言正月而后言即位;政不由王出则不得为政,故先言王而后言正月也;王者不承天以制号令则无法,故先言春而后言王;天不深正其元则不能成其化,故先言元而后言春。五者同日并见,相须成体,乃天人之大本,万物之所系,不可不察也。隐公元年由上可以看出,在何休看来,以“元”统“春”、以“春”统“王”、以“王”统“正月”、以“正月”统“公即位”,五者各为一统,而五者之间又“相须成体”,它们合乎逻辑地构成了一种天人一系的宇宙图式。其次,立统是为了正始。何休直截了当地说:“统者,始也,总系之辞。”又说:“政,莫大以正始。”隐公元年在他看来,确定天地万物的统属关系,目的就是要立统正始,立定法式。所以何休说:“故《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境内之治。”隐公元年在何休看来,“五始”之间即是一种前者统帅后者,后者效法前者的关系。二尊王理念方面上述公羊家依经释义而对“大一统”所作的玄学式的阐发,只是为他们的“大一统”说提供了形上依据,而他们阐发“大一统”之义的本质和目的,是为了要对社会历史和现实政治统治秩序作出自己的表述。因此,这种“大一统”形上之义的阐发,最终必须要落实到形下层面上来,即是要落实到社会历史和现实政治当中。强调尊王,建立王者独尊的政治秩序,这是公羊学大一统思想的重要内涵。公羊学强调尊王大义首推《公羊传》。《公羊传》认为,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随着王权的衰落和政权的下移,一方面是诸侯之间争霸不已,一方面则是诸侯肆意僭越礼制,周天子威信扫地。面对这样一种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感到痛心疾首,便在《春秋》中通过褒贬义例和避讳手法来体现尊王大义。如《春秋·僖公二十八年》载晋文公践土之盟招致周天子之事,《公羊传》就认为其中“公朝于王所”一句便是《春秋》采用的一种避讳手法。它说:《春秋》“曷为不言公如京师天子在是也。天子在是,则曷为不言天子在是不与致天子也”。在《公羊传》看来,诸侯招致天子,当然是违礼的行为。《春秋》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尊严,而采用了这种避讳的手法。又如《春秋·庄公六年》载:“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公羊传》认为《春秋》的记载蕴含了褒贬之义,说:“卫侯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犯命也。其言入何篡辞也。”在《公羊传》看来,卫侯犯天子之命,当然是一种不尊王的表现,所以《春秋》要名之绝之,以示贬损。《公羊传》认为,《春秋》的记事原则是不与诸侯专地、专封、专讨,以此体现尊王大义。所以,在其所记242年之事中,凡是体现尊王大义的,必然给予褒奖;凡是违背尊王大义的,则必然给予贬损。同时,如果直书有损于尊亲贤者形象的,则必须采取避讳的手法。《公羊传》的尊王思想为公羊大师董仲舒所继承。董仲舒尊王论的主要内涵,一是宣扬君权神授理论。董仲舒说:何谓天子“德侔天地者,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因此“天子受命于天”。顺命董仲舒认为,从历史上看,“王者必受命而后王”。历代君主都是从上天那里得到受命,然后才得以称王的。如“汤受命而王”、“文王受命而王”,后继者皆是如此。三代改制质文出于神化王权的需要,董仲舒还宣扬了一种“圣人无父感天而生”说。董仲舒说:“天施符授圣人,王法则性命形乎先祖,大昭乎王君。”三代改制质文这就是说,圣王都是上天“施符”的,当天神赋予他们的祖先以生命时,也就注定了其后人必然会称王天下。这种天命王权说源于《诗经》,却被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今文经学家作了重要发挥。二是主张王者一统。《春秋繁露·为人者天》说:“传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之谓也。”肯定天下、万民需一统于天子。《立元神》篇则说:“君人者,国之元,发言动作,万物之枢机。”认为君王是国家之元,万物之枢机,肯定君王在国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董仲舒认为要实现这种王者一统的政治秩序,还必须要进行思想大一统,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儒家学说上来,也就是《天人三策》中所说的“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三是强调立王正始。董仲舒一方面肯定王为天下、万民之“始”,强调“始”之大义;一方面又重视“正”始,即正王,体现“正”之大义。这就是说,不仅要尊王,还应该要正王;如果王不正,那么王也不会得到尊崇。如何正王在董仲舒看来,无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王要以义正己,二是王要以仁待民。以义正己,是强调君王要养心修德;以仁待民,是强调君王要推行仁政。何休在承继公羊先师尊王思想的同时,也结合东汉时代背景作了一定程度的发挥。在《春秋公羊传解诂》一书中,何休对“尊天子”之义着力进行了阐发:“桓公五年秋《春秋》记曰:“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传》文曰:“其言从王伐郑何从王,正也。”《解诂》释曰:“美其得正义也,故以从王征伐录之。盖起时天子微弱,诸侯背叛,莫肯从王者征伐,以善三国之君,独能尊天子,死节。”僖公八年春《春秋》记曰:“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洮。”《传》文曰:“王人者何微者也。曷为序乎诸侯之上先王命也。”《解诂》释曰:“衔王命,会诸侯,诸侯当北面受之,故尊序于上。”何休还以史为证,肯定古代诸侯都是谨守“尊天子”之义的。如定公十四年《春秋》记曰:“邾娄子来会公。”《解诂》释曰:“古者,诸侯将朝天子,必先会间隙之地。考德行,一刑法,讲礼义,正文章,习事天子之仪,尊京师,重法度。恐过误言公者不受于庙。”在何休看来,《春秋》对于尊王之举,都是以之为善,进行褒奖的;相反,对于不尊王者,则必然以之为恶,而加以贬损。如鲁桓公是鲁十二公中最不尊王者,故《春秋》在桓公当政的十八年中,有十四年都只书“正月”,而不用“王正月”书法。何休认为《春秋》不书王,显然是著桓公之恶,故他说:“无王者,以见桓公无王而行也。”桓公三年那么,在社会政治当中,“尊天子”作为一种政治原则,究竟应该如何加以推行呢对此,何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王者必须谨守王权。何休认为,君王谨守王权,这是君王受到尊崇、大一统政治局面得以维护的先决条件;反之,如果王权旁落于大臣,那么,君王就不会受到尊崇,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也无法得到维护。由于《春秋》是书乱世之史,故何休主要是从王权衰落对大一统政治的危害角度对此进行阐述的。如襄公十六年三月戊寅《春秋》记曰:“大夫盟。”《传》文曰:“诸侯皆在是,其言大夫盟何信在大夫也。”对此,《解诂》释曰:“不言诸侯之大夫者,明所刺者非但会上大夫,并遍刺天下之大夫。……诸侯劳倦,莫肯复出,而大夫常行,正委于臣,而君遂失权,大夫故得信任。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解诂》还借用天人感应学说来宣扬维护王权的重要性。如哀公十三年,《春秋》记曰:“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东方。”对此,《公羊传》只是解释说:“孛者何彗星也。其言于东方何见于旦也。何以书记异也。”然而,何休却认为这是王权衰落、“典法灭绝”之象。《解诂》说:“周十一月夏九月,日在房心。房心,天子明堂,布政之庭。于此旦见与日争明者,诸侯伐主(代王)治,典法灭绝之象。是后周室衰微,诸侯相兼,为秦所灭,焚书道绝。”第二,王者必须“屈强臣”、“弱妃党”。关于君臣关系,在先秦儒家那里并没有将它绝对化,他们一方面肯定它是一种尊卑主从关系,另一方面又认为君臣只是一种义合,即如孔子所言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然而,吸收了法家君权思想的汉代公羊家们,却普遍地都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加以绝对化。也正因此,何休明确认为君弱是由臣强所致,要维护君权,就必须要“屈强臣”。如襄公元年《春秋》文载宋华元与诸侯围宋彭城一事,《解诂》借此事发挥说:“书者,善诸侯为宋诛。虽不能诛,犹有屈强臣之助。”东汉是一个宦官、外戚势力异常强大的时期,作为这一特定时期的思想家,何休对于因妃党势力的强大而导致王权的衰败是有亲身感受的。基于此,《解诂》借助《春秋》所载的史事而加以发挥,以阐发其“弱妃党”之义。如僖公二十五年《春秋》记曰:“宋杀其大夫。”《传》文曰:“何以不名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解诂》释曰:“三世,谓慈父、王臣、处臼也;内娶,大夫女也。……宋以内娶,故公族以弱,妃党益强,威权下流,政分三门,卒生篡弑,亲亲出奔。疾其末,故正其本。”明确认为宋国的衰乱是“妃党益强”所致。三董仲舒关于“夷夏”的论述从“别夷夏”到“进夷狄”,这是公羊学民族一统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注重夷夏之辨,是公羊学的重要特点。从《公羊传》到董仲舒,早期公羊家的夷夏之辨,其思想特点是既强调以华夏为本位,严明夷夏之别,又重视以礼义为标准,而持一种开放的民族文化观。《公羊传》的“别夷夏”思想有一个经典表述,叫做“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春秋·成公十五年》载:“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鰌、邾娄人,会吴于钟离。”《公羊传》说:“曷为殊会吴外吴也。曷为外也《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这里的一“内”一“外”,体现的是夷夏之间的一种尊卑、亲疏和远近关系。同时,《公羊传》又重视以礼义来分辨夷夏,而对夷狄仰慕礼义者则“中国之”,对中国违背礼义者则“夷狄之”。如鲁定公四年,楚伐蔡,蔡求救于吴,《春秋》书曰:“葬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莒,楚师败绩。”《公羊传》说:“吴何以称子夷狄也,而忧中国。”肯定了蛮吴帮助中原蔡国打败荆楚的正义之举。又如《春秋·桓公十五年》载:“邾娄人、牟人、葛人来朝。”《公羊传》说:“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在《公羊传》看来,邾娄、牟和葛虽然都是中原之国,由于它们行事违背礼义,所以要“夷狄之”。纵观《公羊传》,这种重视礼义文化的思想是贯穿其传文始终的。董仲舒在《公羊传》的基础上,对公羊学的夷夏观作了进一步的阐发。首先,董仲舒对于夷夏的分辨更为精细。《春秋繁露·精华》说:“《春秋》慎辞,谨于明伦等物者也。是故小夷言伐而不得言战,大夷言战而不得言获,中国言获而不得言执,各有辞也。有小夷避大夷而不得言战,大夷避中国而不得言获,中国避天子而不得言执,明伦弗予,嫌于相臣之辞也。是故大小不逾等,贵贱如其伦,义之正也。”这段话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认为《春秋》注重通过遣辞来明辨夷夏之别;二是将夷夏别为三等,即中国、大夷和小夷,强调小夷避大夷、大夷避中国、中国避天子;三是认为辨别夷夏为三等,其目的是为了“明伦”,即是为了维护纲常等级秩序和辨明尊卑关系的需要。《王道》篇还对《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原因作了论述:“亲近以来远,未有不先近而致远者。故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言自近者始。”认为《春秋》以“亲近来远”之义辨别夷夏关系,目的是为了说明王道教化的原则是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由夏而夷的。其次,董仲舒认为《春秋》主权变,因此夷夏之辨也需“从变从义”,这是对《公羊传》以礼义辨别夷夏思想的一种哲学提升。《精华》篇说:“《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天。”这就是说,夷夏之别不但要以礼义为其标准,而且需从变而移。《竹林》篇对这种“从变从义”思想结合史实作了具体解说:《春秋》之常辞也,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至邲之战,偏然反之,何也曰:《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今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移其辞而从其事。夫庄王之舍郑,有可贵之美,晋人不知其善,而欲击之。所救已解,如挑与之战,此无善善之心,而轻救民之意也,是以贱之。而不使得与贤者为礼。在此,董仲舒认为《春秋》“予中国”,是因为中国有礼义;如果中国无礼义,就需从变从义。晋国虽然是中原之国,由于其穷兵黩武,无善善之心和救民之意,所以“不予之”;而楚国虽然是蛮夷之国,由于其有可贵之美和救民之意,所以要“予之”。最后,董仲舒主张“王者爱及四夷”。董仲舒强调夷夏之别,但他也重视德化四夷、夷夏一统,这是对《公羊传》夷夏之辨思想的重要发展。在董仲舒看来,对于那些仰慕华夏文化、遵守礼义道德的蛮夷民族要加以肯定,要对它们以中国相待。同时,对于没有归化的蛮夷民族也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它们。董仲舒的理由是,既然天下是君王的天下,天下之人都是君王的臣民,夷狄当然也不例外。君王要推行仁政,以仁爱之心对待臣民,也就必须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夷狄。所以董仲舒说:“故王者爱及四夷,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独身者,虽立天子诸侯之位,一夫之人耳,无臣民之用矣。”仁义法董仲舒甚至主张对于那些不愿归化、不遵守礼义道德的夷狄如匈奴等,也可以与它们立盟结交,只是在方法上无法用仁义去说服他们,而只能是“与之厚利以没其意,与盟于天以坚其约,质其爱子以累其心”。卷九十四下·匈奴传当然,这种做法与其以夏化夷、王道一统的主张还相差甚远,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做法。但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对于维持与夷狄的友好关系,维护和稳定大一统政治却是有积极作用的。与公羊先师的夷夏之辨不同,何休却别开生面地将公羊“张三世”说与“异内外”说相结合,以此阐发民族一统之义。从思想本质而言,即是用一种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民族关系问题和国家统一问题。它是何休大一统理论的重要特色,也是其对公羊学大一统理论的重大发展。公羊“三世”说源自《公羊传》关于《春秋》十二公历史所作的“所传闻世”、“所闻世”和“所见世”的划分,董仲舒称其为“三等”,它体现的是一种亲疏远近之义。何休则以“衰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来解说公羊“三世”说,从而赋予这一公羊传统学说以进化之义。同时,何休将其“张三世”与传统公羊家的“异内外”说相结合,由此阐发“大一统”之义。按照何休的说法,在“所传闻之世”(亦即“衰乱”之世)时,诸夏尚未统一,故夷狄“未得殊也”,也就不存在什么夷夏之辨问题。“衰乱”之世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与诸夏的矛盾,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原则是“内其国而外诸夏”。所以何休说: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用心尚粗糙,故内其国而外诸夏;先详内而后治外;录大略小;内小恶书,外小恶不书;大国有大夫,小国略称人;内离会书,外离会不书是也。隐公元年这里所言“内其国”之“国”是指京师,而“诸夏”则是指诸侯,“内其国者,假鲁以为京师也。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揔下土言之辞也”。成公十五年何休认为,所谓“内其国而外诸夏”,就是通过不同的书法,来辨明京师与诸侯,以褒奖前者、贬抑后者,以体现“尊京师”大义。当历史进入“传闻之世”(亦即“升平”之世)时,夷狄已“可得殊”。何休说:“至于所闻世,可得殊。”成公十五年也就有了夷夏之辨问题。何休秉承公羊先师的夷夏之辨观,即以礼义而不以血缘、地域来分辨夷狄。但在何休看来,在“升平”之世,夷夏之间的文明进化程度是不相等的,一般来说,诸夏可以被看作是文明的代表,而夷狄则还处于野蛮阶段。如隐公七年《传》文曰:“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对此,何休解释说:“中国者,礼义之国也。执者,治文也。君子不使无礼义制治有礼义,故绝不言执。”既然夷狄与诸夏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在处理夷夏关系时,就应该奉行进诸夏、退夷狄的原则,也就是所谓“内诸夏而外夷狄”。根据这样一种原则,何休强调在“所闻之世”必须要严夷夏之防。具体来讲,一是强调诸夏必须联合互助,共同对付夷狄的入侵。在何休看来,夷狄的入侵,并不只是侵略某一个具体的中原国家,而应该被看作是野蛮对文明的一种侵略,因此,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