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学院_第1页
食品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学院_第2页
食品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学院_第3页
食品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学院_第4页
食品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毒理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滨州学院滨州学院

第一章测试

一般被用作皮革加工所需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添加到奶粉中引发的毒奶粉事件,属于哪一类食品安全问题?()

A:新资源食品B:新技术、新工艺生产食品安全性问题C:生物性污染D:保健食品的安全性问题E:化学性污染

答案:化学性污染

在生物性污染中,()污染是危害我国食品安全的首要因素。

A:农药残留B:寄生虫C:微生物D:媒介昆虫

答案:微生物

食品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A:食品应具备感官性状良好B:食品应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和有益成分C:食品可不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和有益成分D:食品应该是卫生安全、无毒无害的

答案:食品应具备感官性状良好;食品应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和有益成分;食品应该是卫生安全、无毒无害的

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性化学物质的分布、形态及其进入人体的途径与代谢规律,阐明影响毒性发生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对B:错

答案:对

保健食品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A:对B:错

答案:错

第二章测试

如果成人每公斤体重接触毒物剂量小于50毫克的就可致死的话,该毒物就是()。

A:微毒B:剧毒C:高毒D:中等毒E:低毒

答案:剧毒

以下属于毒性上限参数的是()。

A:LD50B:LD100C:LD0D:NOAEL

答案:LD50;LD100;LD0

以下有关毒物说法正确的是()。

A:毒物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B:毒物入机体后,可积累达一定的量C:毒物可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D:毒物能与身体内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

答案:毒物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毒物入机体后,可积累达一定的量;毒物可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毒物能与身体内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

剂量既可指机体暴露化学物的量,或在实验中给予机体受试物的量,又可指化学毒物被吸收的量或在体液和靶器官中的量。()

A:错B:对

答案:对

食盐肯定不是毒物。()

A:对B:错

答案:错

第三章测试

()是外源化学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A:胆B:肝C:肾D:消化道

答案:消化道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组成部分血红素蛋白类,包括()。

A:还原型辅酶II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B:细胞色素P450C:细胞色素bD:还原型辅酶I细胞色素b5还原酶

答案: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

ADME过程包括()。

A:代谢B:分布C:吸收D:排泄

答案:代谢;分布;吸收;排泄

非微粒体酶系统的氧化作用主要包括胺氧化和醇醛氧化。()

A:错B:对

答案:对

葡萄糖醛酸结合属于Ⅰ相反应。()

A:错B:对

答案:错

第四章测试

雌性小鼠为双子宫型,呈()形。

A:“M”B:“L”C:“Y”D:“I”

答案:“Y”

BALB/c按遗传学控制分类属于()。

A:封闭群B:近食系C:杂交群D:近交系

答案:近交系

在食品毒理学体外试验设计中有关于剂量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认为无毒性的可溶于适当的溶剂而不溶于试验培养液(介质)中的受试物,最高剂量应是溶解性限度B:对于有毒性的受试物的剂量要求,在细菌试验中,最高剂量应该是有细菌毒性的剂量C:每个剂量检测点至少有2~3个平行样本D:对于没有适当溶剂,完全不溶的受试物的剂量要求,则可以按5mg/皿或10mmol/L(或5mg/mL)进行试验

答案:一般认为无毒性的可溶于适当的溶剂而不溶于试验培养液(介质)中的受试物,最高剂量应是溶解性限度;对于有毒性的受试物的剂量要求,在细菌试验中,最高剂量应该是有细菌毒性的剂量;每个剂量检测点至少有2~3个平行样本;对于没有适当溶剂,完全不溶的受试物的剂量要求,则可以按5mg/皿或10mmol/L(或5mg/mL)进行试验

剪趾法适用于出生14日内的仔鼠。()

A:对B:错

答案:对

实验小鼠在购进之后,可将雌雄同笼饲养。()

A:错B:对

答案:错

第五章测试

在使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时,i为组距,是指()。

A:相邻两组剂量对数之差B:相邻两组剂量之和C:相邻两组剂量之差D:相邻两组剂量对数之和

答案:相邻两组剂量对数之差

若某外源化学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时,剂量组公比是10的立方根,每组动物数是5只时,可以使用()计算LD50。

A:改良寇氏法B:霍恩氏法C:概率单位法D:20天实验法

答案:霍恩氏法

一般毒性作用分为()。

A:亚慢性毒性作用B:蓄积毒性作用C:急性毒性作用D:慢性毒性作用

答案:亚慢性毒性作用;蓄积毒性作用;急性毒性作用;慢性毒性作用

霍恩氏法采用公比为10的立方根的剂量系列,得到的LD50估计值不够精确,可信区间范围较大。()

A:对B:错

答案:对

NOAEL是进行化学物的急性毒性分级的唯一指标。()

A:错B:对

答案:错

第六章测试

20d实验法是进行()的方法。

A:急性毒性试验B:致畸试验C:蓄积毒性试验D:致癌试验

答案:蓄积毒性试验

采用剂量递增进行蓄积毒性试验时,若实验进行到第21天,而染毒组动物死亡数仍未达到半数,可()。

A:立即中止试验B:继续进行7天实验后终止实验C:继续进行4天实验后终止实验D:继续进行1天实验后终止实验

答案:立即中止试验

采用固定剂量法进行外源化学物的蓄积毒性试验时,染毒组一般是在()范围内选定一个剂量,进行每日染毒。

A:1/15~1/5LD50(1)B:1/20~1/5LD50(1)C:1/10~1/5LD50(1)D:1/20~1/10LD50(1)

答案:1/20~1/5LD50(1)

递增剂量法属于蓄积毒性试验方法中的20天实验法。()

A:对B:错

答案:错

固定剂量法试验周期最长为25~100d。()

A:错B:对

答案:对

第七章测试

目前鉴定动物致癌物最可靠、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A: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B:20天实验法C:哺乳动物短期试验D:生物半衰期法

答案: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进行外源化学物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时,若高剂量组动物因明显的受试物毒性作用出现早期死亡,则()。

A:不应终止试验B:立即终止试验C:7天后终止试验D:3天后终止试验

答案:不应终止试验

以下化学物质属于促癌剂的是()。

A:佛波酯B:联苯胺C:苯巴比妥D:硫脲

答案:佛波酯;苯巴比妥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对实验动物数的要求是,啮齿类每组动物数至少100只,非啮齿类动物每组至少8只。()

A:对B:错

答案:对

有效动物总数是指染毒前存活的动物总数。()

A:错B:对

答案:错

第八章测试

传统致畸试验对于每个剂量水平的怀孕动物数,要求大鼠不少于()只,家兔不少于()只。()

A:10,8B:15,15C:16,12D:10,12

答案:16,12

在对传统致畸试验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时,母体畸胎率为()。

A:畸胎总数占妊娠母体数的百分率B:出现畸胎的母体数占活胎仔总数的百分率C:出现畸胎的母体数占妊娠母体数的百分率D:畸形总数占活胎仔总数的百分率

答案:出现畸胎的母体数占妊娠母体数的百分率

在进行传统致畸试验时,需要对以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A:母体畸胎率B:畸胎率C:畸胎总数D:畸形总数E:活胎仔平均畸形率

答案:母体畸胎率;畸胎率;畸胎总数;畸形总数;活胎仔平均畸形率

传统致畸试验是评定外源化学物是否具有致畸作用的标准方法,多年来很多国家和机构都采用和推荐这一方法。()

A:对B:错

答案:对

在对传统致畸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时,要求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对比,必须具有统计学意义才能认为是阳性结果。()

A:对B:错

答案:错

第九章测试

食物过敏引起机体发生的超敏反应中,大多数属于I型超敏反应,I型超敏反应是速发反应并且需要()次致敏。

A:三B:四C:两D:一

答案:两

过敏症状与食物本身的性质()。

A:无关B:暂不确定C:有关

答案:无关

动物源性食物过敏原主要集中于()。

A:酪蛋白家族B:原肌球蛋白家族C:醇溶蛋白超家族D:钙离子结合蛋白家族

答案:酪蛋白家族;原肌球蛋白家族;钙离子结合蛋白家族

免疫偏向学说认为,除遗传因素外,幼年时期的微生物感染(如病毒或细菌)有助于建立针对无害抗原的正常免疫应答。()

A:对B:错

答案:对

父母对牛奶食物过敏,孩子也一定对牛奶食物过敏。()

A:错B:对

答案:错

第十章测试

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其各自对机体的毒性作用的靶器官不相同,生理关系不密切,混合以后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表现为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产生的效应,我们称这种联合毒作用为()。

A:拮抗作用B:协同作用C:相加作用D:独立作用

答案:独立作用

等效应线图法可用于评价()。

A:急性毒性作用B:两种外源化学物的联合毒作用的C:致癌作用D:致畸作用

答案:两种外源化学物的联合毒作用的

当采用Keplinger法评价联合毒作用时,若计算K=0.2,此时该联合毒作用为()。

A:协同作用B:独立作用C:相加作用D:拮抗作用

答案:拮抗作用

在绘制等效应线图时,纵坐标a代表在混合物AB半数致死剂量中毒物A占的实际的剂量。()

A:对B:错

答案:对

在计算联合作用系数时,公式中的b代表化学物B在混合物中所占的重量比例。()

A:错B:对

答案:对

第十一章测试

凡属用动、植物可食部分提取的,单一高纯度天然香料,如其化学结构及有关资料,并未提示具有不安全性的,一般()。

A:不要求进行毒性试验B:急性毒性试验C:28天经口毒性试验D:遗传毒性试验

答案:不要求进行毒性试验

动物源转基因食品主要以()为主要目标。

A:增加动物的产奶量B:提高饲料转化率C:提高瘦肉率D: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E:改善奶的组成成分

答案:增加动物的产奶量;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瘦肉率;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改善奶的组成成分

食品添加剂属于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检验对象。()

A:错B:对

答案:对

我们可以通过大小或颜色为标准,来判断一种产品或作物是不是转基因。()

A:错B:对

答案:错

抗虫转基因作物中的Bt蛋白,是一种高度专一的杀虫蛋白,只能与鳞翅目昆虫肠道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造成昆虫死亡。而人类肠道细胞没有该蛋白的结合位点,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A:错B:对

答案:对

第十二章测试

贮存时间过长,会使龙葵素含量()。

A:降低B:增多C:不变D:暂不确定

答案:增多

最适产黄曲霉毒素的温度为()。

A:37~45℃B:0~4℃C:5~20℃D:28~30℃

答案:28~30℃

在相同温度下,油炸时间较长时,丙烯酰胺的生成量()。

A:急剧增加B:不变C:先增加再降低D:急剧降低

答案:急剧增加

未成熟时期,绿叶,花,果实,幼嫩块茎中龙葵素含量显著低于成熟时期。()

A:错B:对

答案:错

食用前将发霉变质的颗粒挑出弃去,可大大减少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A:对B:错

答案:对

第十三章测试

人体摄入亚硝酸盐约()可致死。

A:3gB:1gC:5gD:7g

答案:3g

在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如果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为(),就可以标示为“无或不含反式脂肪酸”。

A:小于等于0.5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