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肥胖症的思路与方法_第1页
中医辨治肥胖症的思路与方法_第2页
中医辨治肥胖症的思路与方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辨治肥胖症的思路与方法

胖是指含有大量能量的病理状态,如摄入人体脂肪过度,或超过标准体重的20%。其中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疾病病因可寻者,称为“单纯性肥胖症”,约占肥胖总数的95%。中医认为,肥胖病的病因主要与先天禀赋、饮食不节、过度安逸、情志失调有关。历代医家很早就注意到肥胖对健康百害而无一利,早在《内经》中便有关于肥胖病因病机的记载。《素问·通评虚实论》曰:“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素问·奇病论》亦指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脾胃论》中有:“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丹溪心法》云“肥白人多痰”。陈士铎《石室秘录》曰:“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行,故痰生之。”说明气血不畅,过食膏粱厚味,水谷精微不能充分利用,化为痰湿、脂膏、血瘀,留滞肌肤,壅塞积聚,则发为肥胖病症。脾为生痰之源,综观历代医家文献,从脾胃论治者多。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意识的日益增长,无形中加重了人们心理负荷,使人们心身经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情志病证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在现代临床治疗肥胖过程中,情志作为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逐渐得到重视。中医认为情志主要受肝的调节,即肝是调节情志活动的核心,也是情志首伤之脏,许多医家[1~4]的临床实践也表明,调肝亦是治疗肥胖的有效途径。1并发症的预防肝主疏泄,可调畅气机,气机不畅,则疏泄失常,表现为太过或不及。疏泄太过,则横逆凌犯他脏,导致他脏虚损;疏泄不足,则致气机郁滞,肝气郁结,升降之枢功能无法正常发挥。1.1肝疏泄疗效,则导致血清气浓,发为施苦肝主疏泄,对全身的气机、血液和津液具有疏通、畅达的功能。气行则血行,气机调畅则血液运行正常而无瘀滞;气行则津布,津液输布代谢正常则无法使之聚湿成痰。肝若疏泄失职,则无力助五脏六腑化生水谷精微,泌别清浊,传送糟粕,发为肥胖。肝主情志,情志主要受肝的调节,肝的功能正常,精神舒畅,血液充沛,五脏六腑健旺,四肢百骸安和,若情志不遂,七情内伤,肝失疏泄,气不行津,津凝成痰,痰湿留滞肌肤;或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可煎熬血、津液而为脂浊,皆可发为肥胖。临床常伴见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等症状。1.2肝之疏泄正常,机调畅周学海曰:“脾胃乃升降之经,肝者升降之枢”,即脾胃的升降出入依赖于肝的调节。肝之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有利于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疏泄太过,则横逆犯脾,导致脾脏虚损,脾虚运化失司,无力输布水谷精微,膏脂、痰浊、聚积体内则引发肥胖。常并见食少乏力、腹胀便溏、肢体肿胀等症状。1.3肝郁日久化火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在生理上相互滋生,在病理上相互临影响。若肝郁日久化火,日久不愈,则灼津劫液,下劫肾阴,导致肝肾阴虚。此型肥胖多发于年老者,临床常并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症状。2针灸和艾灸2.1疏肝解郁,消滞肝典型病例:女,27岁。主诉:自幼肥胖,逐年加重。患者形体肥胖,精神抑郁不乐,烦躁易怒,乳房胸胁胀满,少腹胀闷,经期延长,经行不畅,血色暗红,有血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身高160cm,体重92kg。诊断为单纯性肥胖。中医辨证肝郁气滞型。治以疏肝解郁,祛脂消浊。施治方法毫针体针与耳针相结合。处方:太冲、肝俞、期门、膻中、三阴交、阳陵泉、太白、丰隆。配穴:合谷、血海、关元等。耳针:肝、胆、内分泌、皮质下、三焦等。针灸6个月,无不适,体重减至68kg。1年后复查:患者自觉良好,体重65kg。方义: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则气机郁滞;肝主升发,喜调达而恶抑郁,肝气不舒,气机不畅,疏泄失常,胁下为肝经所主,故见乳房胸胁胀满,少腹胀闷,烦躁易怒;肝为刚脏,为“将军之官”,肝气和则气血通畅,肝失疏泄,经气不利,故经行不畅,经期延长,舌暗苔薄白脉弦。针灸治疗取肝之原穴太冲、募穴期门、背俞穴肝俞,配胆之合穴阳陵泉,以疏肝解郁、祛脂消浊;膻中为八脉交会穴之气会,与心包络之络穴内关相伍,可散瘀止痛行气活血。诸穴合用,疏泄得宜,获得疏肝解郁、祛脂消浊之功效。2.2疏肝健脾型标准典型病例:女,20岁。主诉:肥胖8年余。病史:8年前父母离异,情志改变,大量进食后情绪稍好,体重超出同龄人,一直无法恢复。近半年来,心烦易怒,体重迅速上升,两胁疼痛,不愿与人接触。查体:形体肥胖,上臂、臀部、大腿脂肪堆积明显,情绪低落,性格内向,口苦口干,纳可,夜寐不安,二便尚调,舌淡、苔黄腻,脉弦。经络诊察:肝、胆经压痛明显。诊断:肥胖(肝郁脾虚型)。治法:疏肝健脾祛湿。取穴以太冲、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臂臑、环跳、梁丘、丰隆,上臂、臀部、大腿局部取穴。用直径0.30mm,长25~40mm毫针,以右手持针,快速进针,太冲、期门用泻法,余穴用补法,得气即止,接用6805-1型电针仪,用连续波,加用TDP神灯灸三阴交。每次40cm,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配合心理疏导及运动,治疗2个疗程后,病人体重减轻2.5kg,臀围缩小0.5cm,情绪好转,两胁疼痛减轻。继续治疗8个疗程后,形体匀称,体重减轻,心情开朗。方义:患者饮食不节,导致水谷精微在体内过分聚积成为膏脂,发为肥胖;因父母离异导致情志改变,长期烦躁、易怒,则气机郁滞,肝失条达,两胁疼痛,情绪低落,夜寐不安,口苦口干;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的运化功能失调,加之大量饮食,脾运不及,水湿停滞,故舌淡、苔腻。太冲为肝经之输穴、原穴,具有疏肝解郁、清泻肝火的作用,使肝气舒畅条达,气机升降清顺,津液不凝滞成痰。梁丘、丰隆调理脾胃、行滞通腑。三阴交、足三里疏肝气、调气血、补脾胃。局部取穴调节局部经气。诸穴合用,以达疏肝健脾,祛脂利湿之功。2.3阴消气阴虚火,则见表1典型病例:女,49岁。主诉:全身性肥胖7年余。病因:活动减少。临床表现为:性情急躁,头晕,汗多,潮热,目干,偶有失眠,舌红苔薄,脉弦。身高170cm,体重73kg。皮下脂肪厚度:右肱三头肌处35mm,右肩胛下角处47mm,右脐旁3cm处45mm。体围:胸围101cm,腰围95cm,髋围104cm,股围55cm。BMI25.3,体脂百分率30%,肥胖度15.87%,总胆固醇5.33mmol/L,甘油三酯2.94mmol/L,动脉硬化指数3.556。辨证为肝肾阴虚,治以补肝益肾。耳穴选肝、肾、脾、内分泌、神门,体穴选肝俞、肾俞、胃俞、中脘、曲池、足三里、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太冲、太溪。经过3疗程的治疗后,体重68.8kg。皮下脂肪厚度:右肱三头肌处31mm,右肩胛下角处38mm,右脐旁3cm处42mm,体围:胸围99cm,腰围89cm,髋围101cm,股围55cm。BMI23.9,体脂百分率27.3%,肥胖度9.21%,总胆固醇3.4mmol/L,甘油三酯3.05mmol/L,动脉硬化指数2.562。方义:患者处于更年期,年老体弱,加之活动减少而引起肥胖,正如《素问·阴阳应向大论》所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肝阴亏虚、肾阴不足,致使虚火内生,上扰头目,故头晕、目干;肝阴不足,则性情急躁易怒;潮热多汗、舌红苔薄、脉弦为阴虚内热之象。治疗上采用俞原配穴:肝俞、肾俞配太冲、太溪使肝血得以生化、肾阴得以滋养。三阴交为肝脾肾交会之所,可疏肝、调血、宁心。取手足阳明之合穴曲池、足三里,疏腑清热。余耳穴、体穴合用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