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校本研修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校本研修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校本研修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校本研修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校本研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校本研究的几点认识宁夏固原一中杨杰校本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间的张力促使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转向具体的学校实践: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得“校本”逐渐纳入人们的视野:学校的复杂性使“校本”日益凸显出来:教育对人的个性张扬,以及对激发人的创新精神的高度关注: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变化与学校办学自主性的逐步扩大:校本(School-base)(以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校本落实体现在四方面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注意事项1.校本:以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2.校本培训是与学校发展、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密切相关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3.校本课程开发更是需要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4.校本管理也不是对原有学校管理模式的全盘否定:不能折腾校本研究的含义能够称之为校本研究的活动,其研究课题应该主要来自于学校实际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能够称之为校本研究的活动,其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学校中的老师。能够称之为校本研究的活动,应该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目的:过程;方法;能够称之为校本研究的活动,研究的结果应直接用于学校实践的改进校本研究的定位应用研究中观与微观研究现场研究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1)行动研究即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2)行动研究即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3)行动研究即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以“理论的批判”“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行动(弊病:研究都是成功的)校本研究实施的前提一.科研兴校方针的确立1.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促成的许多新问题、新矛盾需要通过研究来解决2.文化多元,使得学校深陷于“一”与“多”的沼泽,走出沼泽的方式就是研究矛盾,分析问题,把握出路3.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要求学校研究自身的差距,找出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校本研究实施的前提二.教师角色的转变(人类文化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1.后喻文化:这类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变化迟缓,墨守成规,几乎一成不变,人越年长,就越有资格来指导年轻人,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过去指导未来,在教育上则体现为年长者对年幼者的指导2.互喻文化:文化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人的年龄并不能成为文化的唯一承载依据,年轻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化特征,有了自己对待世界、他人、社会、自身的看法与认识,青年文化出现,代沟开始存在,年轻人更愿意从自己的同龄人那里吸取经验,其突出的特点及时现在指导未来,教育上的体现方式是同代人之间的相互指导;3.前喻文化:文化变化显著,变化速度加快,如果不注意时时处处吸取信息修正自己的知识与行为,就会落后。老年人意识到自己落伍了,需要向年轻人学习才能赶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其突出特点是未来指导这现在,教育上的体现方式是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指导。校本研究实施的前提三、研究程序的把握1.反思2.确定问题3.制定计划4.采取行动5.进行考察6.再反思校本研究问题的确定一.研究问题的来源(问题即课题)1.学校发展中由来已久存在的困难与缺点2.学校当今所面临的突出问题3.学校自身的定位及已有的传统4.学校已有的成功经验5.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变革需要的结合点校本研究问题的确定二.问题的特征与选择准则(一)研究问题的特征1.问题必须旨在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统计2.问题必须明确地好不含糊地陈述出来,通常开用发问的形式提出:智商与成绩的关系是什么?3.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要具有可检验性:对王伟的教育校本研究问题的确定二.问题的特征与选择准则(二)问题选择的准则1.可行性2.确当性3.教师方面的考虑4.实际的价值研究方案的制定单项研究方案的制定综合研究方案的制定校本研究共同体的形成名师工作坊三人行校本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第一层次:研究方法论----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等哲学思想第二层次:研究范式———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第三层次:研究样式————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实验研究等第四层次:研究方式-------观察、问卷、访谈第五层次:研究技术、手段——摄影、摄像、录音等我的认识

1.校本课程其实质是对国家课程的本土化:2.形式多样,体现在各个层面上3.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看校本课程4.对课题的看法校本课程其实质是对国家课程的

本土化1.执行的是国家课程:2.是在不能完成国家课程任务的前提下的一种有效变通:如,理化课时形式多样,体现在各个层面上1.仪式:如:升旗、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喊口号2.社团活动:3.管理:学校、班级、规章(鄂尔多斯、云南)4.学科的校本研修:站在一个教师的角度看校本课程麦黑尔理论我喜怒哀乐麦黑尔理论要教会约翰数学,就应该了解约翰和数学,还有如何教会的方法。(一)认识学生:(备学生)喜怒哀乐(问卷、痛苦指数、校服)

1.态度:玩电脑的一代、《诛仙》、韩寒2.不要失去教育机会:王伟、赵喜军、段泽韬3.有耐心:张玻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自己的老师的口吻教育学生5、懂得欣赏:汤博斐、学习雷锋好榜样(二)认识学科:1.化平淡为深刻、生动:魏勇、萨拉2.化繁为简:定语的顺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3.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宇宙的边疆》与《舌尖上的中国》

(三)认识方法:如:零号指挥员:笔、紧急逃生通道积累:如:鼓掌、版本、一点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反例:摸头

(四)认识自我1.准确定位:我是老师(我喜欢当老师或者不得不当老师)2.悦纳自我:3.快乐的我:松静匀乐(自我暗示、自我调节、活在当下)如:领导曾说要快乐4.自信的我:我即语文、我就是数学5.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