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第二节【A基础培优练】时间:20分钟总分:41分[知识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2:南水北调工程]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知识点1](2021年陕西汉中月考)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①→② B.④→①C.③→④ D.②→③【答案】1.C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表示资源需求量小,储量小,我国东北地区能源资源储量较大,A项错误;②表示资源需求量小,储量大,我国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能源资源需求量较大,B项错误;③表示资源需求量大,储量小,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能源资源需求量较大,但是能源资源储量小,C项正确;④表示资源需求量大,储量大,我国西北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能源资源需求量较小,但是能源资源储量大,D项错误。第2题,②表示资源需求量小,储量大,资源供大于求;③表示资源需求量大,储量小,资源供不应求;因此②→③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知识点2]读中国南水北调线路图,完成第3~5题。3.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线工程水源地在长江口 B.中线工程水质最好C.西线工程水量最大 D.中线工程位于我国季风区4.下列关于西线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全部位于青藏高原上 B.路程短,施工难度小C.跨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D.全线可以自流5.丹江口水库被选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主要原因是()①水质优良②地势较高,便于自流③减轻汉江洪涝④地下水丰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3.D4.B5.A【解析】第3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线工程水源地在扬州附近,A项错误;西线工程水质最好,B项错误;东线工程水量最大,C项错误;中线工程位于我国季风区,D项正确。第4题,西线工程虽然路程短,但全部位于青藏高原上,沿线多崇山峻岭,地形复杂,施工难度最大,B项错误,符合题意。南水北调工程是从长江流域将水资源调往黄河流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全线可自流。第5题,丹江口水库水质优良,且地势较高,便于向北实现河水自流,因此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①②正确。丹江口水库被选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可以减轻汉江的洪涝灾害,但这并不是丹江口水库被选定为水源区的主要原因,③错误;地下水资源丰富与水源区的选取无关,④错误。[知识点2](2021年江苏盐城月考)读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图,完成第6~8题。6.东线工程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7.南水北调工程体现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中影响最深的是()A.蒸发 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8.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现实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B.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C.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D.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其经济发展【答案】6.B7.C8.D【解析】第6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沿线地势低平,调水会导致沿线地下水位升高,沿线春秋季节降水少,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从而可能引起土壤盐碱化;南水北调有利于减少北方地区对地下水的开采,缓解地面下沉;湖泊面积增大、湿地面积增大是南水北调产生的积极影响。第7题,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抽调到北方地区的黄河流域、海河流域,体现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中影响最深的是地表径流。第8题,南水北调减少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但由于抽水量有限,对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影响不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知识点1](2022年陕西渭南期末)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为“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小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完成第9题。9.“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答案】C【解析】西线工程把“调水”变为“调电”后,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向西北,可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增加黄河上游水库枯水期蓄水量,进而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增加冬春季节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库能影响黄河径流的季节变化,但对黄河流域的总水量没有太大影响。二、非选择题(共14分)[知识点2]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这个横跨上千千米,被称为“天河”的宏伟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1)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6分)(2)分析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的原因。(4分)(3)多位专家表示,尽管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可提高沿线城市供水保障率,却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北方严重缺水的困局。为缓解北方缺水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分)【答案】(1)可缓解华北地区城市居民缺水状况,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用水,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缓解工业用水短缺状况,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恢复沿途湿地,改善生态环境。(2)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3)修水库;人工增雨;提高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中要倡导人们养成文明节水的生活方式。【B拓展提升练】时间:20分钟总分:47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区域认知](2021年吉林延边州期末)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渍化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可能使海河()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答案】1.C2.C【解析】第1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2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使海河引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径流深度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植被状况;含沙量是由流域内的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的流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破坏植被的程度决定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不会使海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升高,地下水补给量不会有明显变化。[区域认知]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及中线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线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线均从长江干流直接调水 B.东线工程调水自济宁以北可以自流C.东线工程调水水质更好 D.中线工程可基本实现自流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积极意义主要是()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C.缓解华北地区春季的旱情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答案】3.D4.C【解析】第3题,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读图分析可知,东线工程的最高点为黄河,因此黄河以南需要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自流;东线工程沿线经济发达,工农业排污量更大,水质最差;中线工程地势南高北低,水基本可以自流。第4题,北方交通以陆上交通为主,水运少,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紧张问题,不会提高水运能力;为了保证调水的水质,沿线不会发展水产养殖业;中线工程能够增加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从而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的春旱;读图,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工程以引水为主,沿山麓地带建设,沿线地势落差较小,又缺少建设水库条件,不适宜开发水电。[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2022年河南郑州期末)南水北调工程是党和国家为优化中国水资源配置实施的战略性工程,分为东、中、西线三条线路。为配合中线工程实施,丹江口市取缔库区网箱养殖,昔日“百里万箱下汉江”的壮观场景已不复存在。丹江口大坝高程从162米加高至176.6米,增加淹没面积370平方千米,数十万人移民他乡。2021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七周年。七年来,工程累计调水494亿立方米,惠及7个省级行政区域,受益人口达1.4亿。据此完成第5~7题。5.为妥善解决移民问题,政府应()A.将移民全部分散安置,减轻迁入区压力B.发放安置资金,要求民众自行转移C.加大库区开发力度,弥补淹没区土地损失D.制定多元移民政策,保障移民权益6.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丹江口库区()A.水质提升 B.蓄水量变小C.农业用水增多 D.工业实力增强7.为保障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目前北方地区需要()A.优先保障农业用水,确保粮食安全B.减轻高耗水工业限制,大力发展经济C.大力增加植被、水域,改善生态环境D.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推进节水护水【答案】5.D6.A7.D【解析】第5题,妥善解决移民问题,就要切实为移民的权益考虑,制定多元移民政策;发放安置资金,要求民众自行转移,会留下后遗症,成为影响地区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加大库区开发力度,会加大库区生态压力,甚至造成生态破坏。第6题,根据材料“丹江口市取缔库区网箱养殖”“丹江口大坝高程从162米加高至176.6米,增加淹没面积370平方千米”可知,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丹江口水库水质提升了,蓄水量变大了;库区农田淹没面积增加了,农业用水减少了;材料中无法得出库区工业的发展变化。第7题,为保障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目前北方地区需要优先保障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应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推进节水护水;北方地区大力增加植被、水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南水北调应遵循“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减轻高耗水工业限制,大力发展经济,违背了南水北调遵循“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人地协调观](2021年河北联考)2021年1—8月,辽宁省用电总量1717.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7%,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出现电力严重短缺。同期受我国煤炭供需矛盾、煤电价格倒挂(煤电价格倒挂是指煤炭的购进价格高于所发电的销售价格)影响,我国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出现供电紧张局面。据此完成第8~9题。8.导致我国煤电价格倒挂的主要原因是()A.煤炭价格的上涨 B.电力价格的提高C.政策的严格调控 D.发电企业的减少9.缓解当前我国供电紧张局面见效最快的措施是()A.提高公众节电意识 B.大力开发新型能源C.推进电力设施建设 D.加快煤炭资源开发【答案】8.A9.A【解析】第8题,由材料可知,我国煤炭供需矛盾突出,随着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煤炭供不应求局面有所加剧,从而导致煤炭价格上涨并高于所发电的销售价格(也就是出现了煤电价格倒挂现象),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电力价格的提高和政策的严格调控;随着我国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发电企业数量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减少。第9题,缓解当前我国供电紧张局面见效最快的措施是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节电意识,A项正确;开发新型能源、推进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煤炭等能源资源开发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成效。二、非选择题(共20分)[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丹江口水库(图甲)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汉”工程(图乙)作为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3月在湖北荆江河段与汉江之间开工。(1)说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4分)(2)从自然角度分析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优势条件。(6分)(3)说明“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的作用。(4分)(4)说明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精密感光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南京市国内旅游合同(官方范本年版)
- 2025年风电铸件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湿式静电除尘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钻井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节能、高效果蔬保鲜装置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光学纤维面板系列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弯曲机粉末冶金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营销组织和管理平台设计的报告范例 (快速消费品企业)
- 山体填筑施工方案
- 供电局标准用电手续办理流程(课件)
- 《清水混凝土技术》课件
- 合同自动续签模板
- 架线弧垂计算表(应力弧垂插值计算)
- 水电安装全套技术交底
- 三都县一起少数民族陆氏家族的调查
-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仪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 顺式-甘氨酸合铜的制备及成份分析课件
- 刑法分论课件(第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 【深信服】PT1-adesk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房屋买卖合同个人房屋买卖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