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项目设计方案(一)产品运行环境及相关开发设计1.产品运行环境本系统的网络应用环境以Web技术为核心,选择采用B/S结构,在服务器上安装后,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都可以连接使用。根据工程管理的业务需求,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分别存放在SQLServer中和用户指定的磁盘上。1.1硬件环境(1)网络环境泉州市二重环湾快速路(晋江段)新建工程一期工程A1标段智慧工地监管系统需要运行在公司局域网上,要求服务器、客户端(档案室)计算机连接在此网络上,配置100M网络速度。(2)满足系统运行的客户机、服务器的基本配置CPU:PIV1.6G以上;内存:256M以上;硬盘:40G以上;VGA:分辨率800*600或者更高;网卡:100M以上;其他:光驱、3.5英寸软驱、鼠标等;1.2软件环境(1)服务器燥作系统配置:Windows2000Server或Windows2000AdvancedServer。(2)服务器数据库配置:MicrosoftSQLServer7.0或MicrosoftSQLServer2000。第一次在服务器上安装MicrosoftSQLServer,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提示输入“连接客户端数”的窗口,请增加100个客户端。服务器上已经安装了MicrosoftSQLServer,请运行“开始”-->“程序”-->“管理工具”-->“授权”检查MicrosoftSQLServer的许可连接数,如果其连接数为0或不足100,请设置为100个客户端连接。(3)客户端浏览器配置:IE5.0以上。2.相关开发设计2.1系统设计(1)采用BS模块化架构设计系统整体采用B/S架构。客户端免安装,可利用web直接登录,数据展现直观,界面美观,并且各相关人员通过Internet可以随时查阅到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同时系统提供手机App客户端,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查看。(2)以元数据管理为核心系统中的元数据是指:统计信息体系(包括部门配置、人员信息等一系列统计目录)、查询分类/分组标准(包括各施工片区、部门分类等)、统计数据等。系统对上述元数据进行统一编码、描述、分类分域管理。系统可以动态扩展和维护元数据,并以元数据为纽带,保持不同历史时期数据的内在联系,实现数据的共享,为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的应用和开展统计预测等后续应用奠定基础。(3)支持不同用户类型和不同角色系统的用户对象:公司领导、项目领导、项目各部门负责人、普通员工、系统管理员等。(4)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平台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确保系统的可拓展性,支持多种软件数据格式。(5)打造信息服务平台本系统采用主流管理平台、大型关系数据库技术(SQLserver)、主流软件开发技术和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充分考虑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开放互联、多源数据接口、数据之间的关联以及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的基础上,形成以完备的工地各项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开放的专题系统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为依托,集成系统的其他相关应用,建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空间基础智慧工地监管系统。(6)统一的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本系统充分考虑到工地各部门的业务需求,充分保证数据的共享和功能互操作。同时,平台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因此,本系统采用统一的基础平台。包括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信息系统平台和应用平台。采用统一平台,可避免不必要的系统间数据的转换、功能的接口以及系统升级扩展时大量的维护工作量,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传输终端本系统采用有线无线混合网络,实现施工现场信号全覆盖;采用最新无线通讯技术,具备低功耗、传输稳定、信息全面功能完整、报警方便、方便携带等特点,安全性高。(8)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思想在软件开发技术中,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设计业已成为当今主流。本系统平台的建设与开发将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9)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基于关系数据库统一管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可以有效地实现空间与非空间数据关联和集成。而且由于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都以数据表或视图的形式存贮,可以方便的采用数据库逆向工程的方法自动提取元数据,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基于元数据信息资源管理。2.2设计原则智慧工地监管系统需要达到不间断运行、大容量、高稳定性、可靠性。遵循和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充分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易使用性等,保证平台领先于国内相应领域技术水平。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系统的开发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策略,先进行总体规划,然后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与框架下分步开发建设。要求开发人员站在整体的高度,充分考虑与其它系统以及后继系统之间的信息关联,设计好与相互之间的信息接口,采用标准的数据接口与交互接口,减少各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达到系统之间能方便解耦的功能。系统的软件建设首先是符合标准的,符合技术发展方向的,开放并易于集成的。各子系统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平台在进行各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遵循“总体分析与设计”,以确保系统的整体性。高效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实用性是衡量软件质量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否与业务结合的紧密,是否具有严格的业务针对性,是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求提交的系统都是实用的,解决问题的,是对监管工作流进行大量的调研和精简后完善的。适应性是软件质量体系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平台从最开始就以适应于多种运行环境、具有应变能力,以适应未来变化的环境作为开发标准。先进性与发展性平台采用领域模型、流程管理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结合全面量化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全国领先的信息系统,极高的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发展性。标准化与开放性在计算机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中,所有软件产品的选择必须坚持标准化原则,选择符合开放性和国际标准化的产品和技术;平台的数据规范、指标代码体系、接口标准都遵循国家和行业规范要求。平台在外部边界协议采用国际上开放的标准或技术。安全与保密平台具有高可靠性,并对使用信息进行严格的权限管理。在技术上,采用严格的安全与保密措施,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保密性和数据的一致性。为此,在设计与软件开发中采用安全保密措施。易用性系统通过统一界面操作风格、友好的用户体验、完善的录入控制、人性化操作设计,使得其中大部分的操作可以通过简单培训即可掌握;最后,结合完整、详细的用户手册、在线帮助和完备的培训工作,让信息系统更易使用,更贴近用户,更方便推广实施。易维护性平台具有操作界面友好、方便易掌握、日常维护简单、容易管理,以及支持用户二次开发等功能特点。平台的部署应集中以便于集中维护,系统自身应提供分权分级的权限管理机制,不同的系统模块可以设置不同级别的数据操作、统计和监控分析权限。稳定性平台采用的技术应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使系统功能稳定,数据处理更快速,满足平台高并发、大访问量的坏境下平台的健壮。通过减少平台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使得整个平台即使在产品不断创新和新功能添加的情况下,并对原有功能的修改带来很小的影响。2.3设计标准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物联网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曾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工程设计施工手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技术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软件工程国家标准》(二)系统基本结构设计泉州市二重环湾快速路(晋江段)新建工程一期工程A1标段智慧工地监管系统基于相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业务标准体系和责任追溯和查证体系的要求,运用物联网综合应用技术进行建设。本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设备采集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以及用户层。如图1所示:图1系统总体架构图图(三)系统设计的实施步骤系统设计包括设计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用户界面、数据库、模块等,将用户需求与代码之间建立桥梁,使开发人员能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系统设计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设计过程域的四个主要规程包括:
体系结构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数据库设计
模块设计系统设计过程域分为两个阶段:高层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高层设计阶段的重点是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详细设计阶段的重点是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和模块设计,如图2所示:图2系统设计过程域示意图1.体系结构设计1.1目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体系结构。通过系统分解,确定子系统的功能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模块的功能和模块之间的关系。1.2主要步骤体系结构流程如下图3所示:图3体系结构流程(1)设计准备项目经理或者技术负责人分配系统设计任务,包括体系结构设计、模块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本活动可能产生一份阶段性的开发计划,如《系统设计计划》,视工作量而定。体系结构设计人员阅读需求文档,明确设计任务。体系结构设计人员准备相关的设计工具和资料。(2)确定影响系统设计的约束因素需求约束:体系结构设计人员从需求文档如《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提取需求约束。例如:
本系统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
软件、硬件环境(包括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的约束
接口/协议的约束
用户界面的约束
软件质量的约束,如正确性、健壮性、可靠性、效率(性能)、易用性、清晰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可移植性等。隐含约束:有一些假设或依赖并没有在需求文档中明确指出,但可能会对系统设计产生影响,设计人员应当尽可能地在此处说明。例如对用户教育程度、计算机技能的一些假设或依赖,对支撑本系统的软件硬件的假设或依赖等。(3)确定设计策略体系结构设计人员根据产品的需求,确定设计策略。例如:
扩展策略:说明为了方便本系统在将来扩展功能,现在有什么措施。
复用策略:说明本系统在当前以及将来的复用策略。(4)系统分解与设计体系结构设计人员:
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确定每个子系统的功能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将子系统分解为若干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以及模块之间的关系。
确定系统开发、测试、运行所需的软硬件环境。(5)撰写体系结构设计文档体系结构设计人员根据指定的模板撰写《体系结构设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软件系统概述
影响设计的约束因素
设计策略
系统总体结构
子系统的结构与模块功能
开发、测试、运行所需的软硬件环境(6)体系结构设计评审体系结构设计人员邀请同行专家、开发人员对体系结构进行正式技术评审。主要评审要素包括:
合适性:考察该体系结构是否适合于产品需求,是否可在预定计划内实现。
系统的综合能力(Capability)。例如“时一空”效率(性能,容量等),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可复用性,安全性等等,视产品特征而定。2.用户界面设计2.1目的设计软件的用户界面,产生《用户界面设计报告》。制作用户界面的资源如图像、图标或者界面专用组件等。2.2主要步骤用户界面设计流程如下图4所示:图4用户界面设计流程(1)设计准备界面设计人员阅读需求文档和体系结构设计文档,明确界面设计任务。界面设计人员与用户交流,了解用户的工作习惯和他们对界面的看法。界面设计人员准备相关的设计工具和资料,收集或创基本的界面资源如图像、图标以及通用的组件。界面设计人员确定本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规则南),主要包括:
优秀界面的特征或通用的设计原则﹔
软件主界面(如主窗口、主页面)的设计规则;
软件子界面(如子窗口、子页面)的设计规则﹔
标准控件的使用规则﹔
美学设计规则。(2)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一般要经历“原型创作—>原型评估一>细化”等步骤,通常迭代进行。原型创作界面设计人员创作界面原型;
先徒手画,或者用Visio等工具绘制界面的视图;
再用软件开发工具实现可以运行的原型。原型评估
界面设计人员邀请用户和其他人员评估界面的原型,汇集意见,及时改进。(3)撰写用户界面设计文档用户界面定型之后,界面设计人员根据指定的模板撰写《用户界面设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应当遵循的界面设计规范;
界面的关系图和工作流程图;
主界面的视图、功能说明、操作方式;
子界面的视图、功能说明、操作方式;
美学设计说明。(4)用户界面设计评审界面设计人员邀请用户和同行们对定型后的界面进行正式技术评审,尽最大努力使界面变得更加美观、易用。用户界面的主要评审要素包括:
合适性
简洁易用
一致性
美观
动态反馈
功能屏蔽和出错处理
用户控制
国际化(兼容性和可移植性)
适应性(针对各种用户)3.数据库设计3.1目的设计软件的数据库,产生《数据库设计报告》。3.2主要步骤数据库设计主要流程如图5所示:图5数据库设计主要流程(1)设计准备数据库设计人员阅读需求文档和体系结构设计文档,明确数据库设计任务。数据库设计人员准备相关的设计工具和资料。数据库设计人员确定本软件的数据库设计规则,主要包括:
数据库命名规则
逻辑设计规则
物理设计规则
安全性设计规则
优化规则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规则(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一般要经历“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一>安全性设计一>优化”等步骤,通常要迭代进行。逻辑设计
数据库设计人员根据需求文档,创建与数据库相关的那部分实体关系图(ERD)。如果采用面向对象方法(OOAD),这里实体相当于类(class)。物理设计
设计表结构。一般地,实体对应于表,实体的属性对应于表的列,实体之间的关系成为表的约束。逻辑设计中的实体大部分可以转换成物理设计中的表,但是它们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安全性设计提高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应当从“管理”和“设计”两方面着手。这里仅考虑数据库的安全性设计。
用户只能用帐号登陆到应用软件,通过应用软件访问数据库,而没有其它途径可以操作数据库。
对用户帐号的密码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出现密码的明文。
确定每个角色对数据库表的操作权限,如创建、检索、更新、删除等。每个角色拥有刚好能够完成任务的权限,不多也不少。在应用时再为用户分配角色,则每个用户的权限等于他所兼角色的权限之和。优化分析并优化数据库的效率,尽可能地“提高处理速度”并且“降低数据占用的空间”。
分析效率的瓶颈,找出优化对象(目标),并确定优先级。
给出优化的具体措施,例如优化数据库环境参数,对表格进行反规范化处理等。(3)撰写数据库设计文档数据库设计人员根据指定的模板撰写《数据库设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数据库环境说明
数据库的命名规则
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安全性设计
优化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说明(4)数据库设计评审数据库设计人员邀请同行们对数据库进行正式技术评审。数据库的主要评审要素包括:
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
安全性
效率4.模块设计4.1目的设计软件所有模块的主要接口与属性、数据结构和算法,产生《模块设计报告》。4.2主要步骤模块设计流程如图6所示:图6模块设计流程(1)设计准备模块设计人员阅读需求文档和体系结构设计文档,明确模块设计任务。模块设计人员准备相关的设计工具和资料。模块设计人员确定本软件的编程规范,确保模块设计文档的风格与代码的风格保持一致。(2)模块设计模块设计一般要经历“接口与属性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等步骤,并且通常需要反复迭代。接口与属性设计
模块设计人员设计每个模块的主要接口与属性。如果采用面向对象方法(OOAD),相当于设计类的函数和成员变量。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模块设计人员设计每个模块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如果存在的话)。(3撰写模块设计文档模块设计人员根据指定的模板撰写《模块设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模块汇总
每个模块的主要接口与属性
每个模块的数据结构与算法(4)模块设计评审模块设计人员邀请设计人员对模块设计文档进行正式技术评审或者非正式技术评审(由技术负责人决定采用何种评审方式)。模块的主要评审要素包括:
信息隐藏(独立性)
强内聚、低耦合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效率二、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及培训方案(一)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1.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面对建设工地面积大、人员多、设备物资分散、管理作业流程琐碎的特点,采用传统的人工巡视、手工纸介质记录的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型项目管控的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模式的创新,解决建设工程中出现的“监管力度不强,监管手段落后”等难题,成为项目建设管理方的必然选择。智慧工地监管系统的建设,将计算机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相结合,通过RFID数据采集技术、ZigBee无线网络技术以及视频监控等手段,建立深基坑监测数据库,告警预警模型,提供路桥大脑,项目管理,深基坑施工安全预警及控制等。实现对现场施工人员、设备、物资的实时定位,有效获取人员、机械设备、物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轨迹信息等,及时发现遗漏异常行为,实现自动化监管设施联合动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事件的处置速度,形成人管、技管、物管、联管、安管五管合一的立体化管控格局,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智慧工地监管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层可以随时随地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监控现场的施工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时整改隐患,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现象,促进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管理。2.建设目标泉州市二重环湾快速路(晋江段)新建工程一期工程A1标段智慧工地监管系统的建设,将计算机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相结合,打造“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深基坑施工安全预警及控制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建立深基坑监测数据库,告警预警模型,实现深基坑的在线状态监测、深基坑施工安全预警及控制,保障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项目管理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工程进度的全掌握,实现安全监管、工程质量等。3.系统功能(PC端与手机端)3.1施工区监管摄像头监控:支持对不同施工路段进行视频监管;摄像头回放:支持回放视频录像;智能预警:支持对于非法事件,进行告警提示;视频浏览管理:实现通过网络的实时音视频浏览,可以在PC端与手机端上实时观看视频;可以通过客户端或web方式实时浏览视频。包括多画面显示、多画面轮询、字幕叠加;云镜控制:支持对云台和镜头的远程实时控制。可以通过客户端或键盘进行控制。云镜控制分为多级,并具有预置位巡航的功能。3.1.1概述施工区监管主要由前端系统、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组成,其中工地前端系统主要负责现场图像采集、录像存储、报警接收和发送、其它传感器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传输网络主要在工地和监控中心之间通过专线和互联网实现数据上传;监控中心是执行日常监控、系统管理、应急指挥的场所。通过现场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工地现场的远程视频监控、远程云控制球机转动、远程接收现场报警、远程与现场进行语音对话指挥等功能;管理者可以实时了解到现场的施工进度和现场的生产操作过程,也可以远程监控现场物资材料的安全,实现项目的远程监管。3.1.2功能结构施工区监管施工区监管控制管理监测管理视频监控报警处理1)控制管理平台实时检测各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当设备出现异常停止或者异常关闭,自动启动该设备,继续提供服务。如果设备出现损坏,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维修。2)监测管理功能模块实时监测管理实时显示各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以及各设备运行数据,以丰富的在线分析图形,对实时数据进行连续的挖掘分析与展现,通过图形化展现形式,将传感数据进行分类,并辅之信息研判。同时通过图表等形式显示历史监测数据,输出历史数据报表并可打印。自动预警管理根据实际需求,系统可以设置预警参数,当实时数据超出预警范围时,系统会自主判断并发出告警信号,在系统界面弹窗提示信息并连接声光报警仪实现声光预警。3)视频监控管理管理实时监测摄像头,包括对摄像头进行编号、编组、删除、添加、查询信息等功能,同时通过硬盘录像机,支持按摄像头编号、时间、事件等信息对监控图像进行备份、查询和回放功能。视频浏览管理实现通过网络的实时音视频浏览,可以在PC端、监视器和电视墙上实时观看视频;可以通过客户端或web方式实时浏览视频。包括多画面显示、多画面轮询、字幕叠加。图像存储回放支持分布式存储结构,支持网络集中存储:录像内容可存储在PC客户端、可通过集中存储服务器存储在远程存储服务器上,用户可通过客户端软件对全网的录像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用。支持在同一显示器上多路画面同时回放:支持同时回放多个服务器或本地的多个存储通道的同一时间的录像文件,多达25画面同时同步回放云镜控制支持对云台和镜头的远程实时控制。可以通过客户端或键盘进行控制。云镜控制分为多级,并具有预置位巡航的功能。4)报警处理功能报警接入:系统能接入各种标准的报警探测器,包括红外对射、双鉴探测等;支持多种型号报警盒和报警主机的连接。远程报警及联动控制:检测多路报警信号,当发生报警时,自动启动各种对应的联动设备,将视频切换到相对应的摄像机,触发自动录像,通过网络向监控中心报警,客户端弹出报警信息提示。支持报警点远程布防,撤防,解除操作。报警信息管理功能,可以实现多种方式查询报警日志。可设置报警点触发后联动快球预置位等功能。可同时处理多个报警点同时报警。3.2集成物料管理系统车辆数据对接:支持集成车辆数据;地磅秤数据对接:支持集成地磅秤数据;出入库数据对接:支持集成出入库数据;物料汇总数据对接:支持集成物料数据;库存预警数据对接:支持集成库存预警数据。3.2.1概述工程物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功能:物资定位、物资信息管理、视频联动。集成物料管理系统集成物料管理系统物资定位物资信息管理视频联动3.2.2物资定位物资定位、快速查找;通过物资所携带的定位标签实时定位精准位置,并可根据工作人员的实时位置和目标物资的位置进行路径规划,实时导航,便于查找物资。3.2.3物资信息管理物资数据与标签信息统一,管理人员可一键查询相应物资的实时位置、轨迹记录、名称、属性、库存数量等详细信息。为工地地磅称重系统加装传感器及摄像机,在材料车辆进出场称重时,对称重数据进行自动记录、拍照、数据挂钩及上传,自动形成材料进场报表,通过物资材料各环节数据的实时反馈,进行统计分析和成本核算。同时,对库存数量进行预警,在库存不足时进行提醒。3.2.4视频联动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发生异常状况时或抽检时,可实时调动相应位置的实时监控视频,全方位、多角度监控目标。3.3工程进度进度确认与展示:管理方手工确认进度。3.3.1概述主要用于过程中工序跟踪、进度跟踪、质量监管、责任划分以及施工过程项目团队内部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审批等方面。其包括了以下四个功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程进度跟踪管理、资源申请与审批、信息发布与共享。3.3.2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记录在质量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信息,包括隐患点位置,责任单位、责任人、隐患情况信息、图片、视频等信息,并针对相关问题的后续整改过程进行实时记录记载,并提供事后查询功能,确保整个管理记录完整性和管理过程可追溯性。质量管理包括:现场巡查记录,整改通知,整改处理以及复核确认等。通过统计分析,对各类质量问题按项目、工序、分包单位以及问题类别进行跟踪分析。3.3.3工程进度跟踪管理结合BIM模型进度计划相关数据,实时获取模型数据,并根据模型导出对应工序进度计划,由项目管理方每日汇报进度情况,实时更新工程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方案,对运料车、人员进行随时调度,通过监控运料车达到时间及数量,提前做出准备。针对各工序实时进度情况,进行进度跟踪,并实施进度预警。3.3.4综合统计图表利用饼状图、柱状图、趋势走势图等图表,直观显示施工现场进度及各项统计数据信息。3.4安全用电智能锁:通过智能锁进行电表箱的开关控制。3.5设备统计摄像头状态统计:摄像头的工作状态展示;摄像头告警统计:摄像头的告警信息统计。3.5.1状态展示能在客户端上进行多画面模式实时显示,可以随时自由选择单画面、四画面、九画面、十六画面、二十五开画面模式同时观看1~25个摄像机的实时画面。全部摄像机可以分成若干工作组,通过视频监控软件用户可以分别控制、切换、浏览所有摄像机的画面。在多画面模式浏览时,可根据用户需要实时选择监控地点同时工作的镜头数量,操纵控制摄像机运动,调节图象显示尺寸,还可对任意一路图象放大到全屏显示。根据网络带宽条件的不同,实时显示的画面速度最高可达25帧/秒,足以满足任何工作条件下对实时监控设备响应时间的要求。系统软件支持一个用户同时浏览多个摄像机的画面,也支持多个用户同时观看一个摄像机的画面。同时画面上可以显示摄像机的类型、编号﹑位置、以及工作时间等文本信息。3.5.2告警统计检测多路报警信号,当发生报警时,自动启动各种对应的联动设备,将视频切换到相对应的摄像机,触发自动录像,通过网络向监控中心报警,客户端弹出报警信息提示并进行统计。3.6大屏展示全国项目分布区:展示全国的项目分布;项目可视化:展示项目的整体化视图;深基坑可视化:展示项目的整体化视图;AI摄像头监控区:展示所有的摄像头数据及告警区域;项目物料监控区:展示物料的情况数据;项目进度监控区:展示进度情况数据;项目数据统计区:展示整体项目的统计数据。3.6.1概述路桥大脑系统作为本项目的大型显示终端,集成监测监控系统的视频监控图像及实时监控的状况等功能。在本项目路桥大脑系统中,同时采用控制器、直通两种显示方式,大大增强系统的功能和灵活性。本系统能显示复合视频信号、计算机和工作站显示信号,将这些系统的图文信息集成显示在高分辨率、大面积的大屏幕上。针对本项目对路桥大脑系统的建设目标、使用要求、物理环境及技术要求,本设计方案采用液晶显示单元无缝拼接式大屏幕显示系统。建设完成后的路桥大脑系统满足以下要求:(1)能够与系统其他应用子平台对接,如监测监控系统、摄像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各类系统。(2)支持TCP/IP等标准传输协议,可以与网络系统对接,实现计算机联网控制。(3)支持Windows、Linux以及UNIX操作系统,以及其他种类应用软件。(4)可根据需要在大屏幕上任意切换显示各系统上传的视频图像,计算机图文等信息。(5)系统支持单屏、跨屏以及整屏显示模式,可实现各种信号窗口的缩放、移动、漫游、叠加等功能。(6)可兼容各种主流高清晰播放模式,接受复合视频信号及分量视频信号。(7)可对屏幕上的各类应用窗口进行控制和管理,对各种视频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可以使用新型的显示技术给显示屏提供信号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8)可用同步或异步显示现场摄像及图像实况,实现会标、标语、口号、会议图文资料等的清晰显示。3.6.2系统特点(1)采用最新推出的独步全球的极致色彩技术的控制芯片,具有更高亮度、更高对比度的特点,系统工作稳定,提供7×24小时连续工作模式。(2)采用全封闭式设计,防尘能力强,显示单元采用密闭式设计,具有单独的散热通道,保证了内部显示机的稳定,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3)各个显示单元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多屏拼接显示时显示墙整体亮度均匀性达95%,整屏显示图像时单元与单元之间无明显的色彩、亮度差异。(4)整个显示屏幕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色彩还原真实,图像失真小,亮度均匀,显示清晰,整屏图像均匀性好的特点。(5)大屏幕组合显示墙采用无缝拼接技术,物理拼接缝隙小于6.7mm,并且屏与屏之间的拼缝横平竖直,以确保大屏幕图像的精确显示和完美效果。(6)支持多屏图像拼接,画面可整屏显示,也可分屏显示,用户可灵活开启窗口,定义尺寸,画面能够自由缩放、移动、漫游,不受物理拼缝的限制,采用软件控制窗口的各项参数,屏与屏间的拼缝不影响汉字和图像的正确显示。(7)图像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后期进行系统扩充,满足用户今后发展的需求。(8)图像控制系统为开放式系统,支持网络连接,网络接口为100/1000M以太网,支持TCP/IP协议,可直接与工作站系统以太交换网络连接。通过图像控制器,可以在大屏幕上对局域网中的多路计算机、工作站信号进行无缝拼接显示,所显示信号图像完整,无失真变形等问题,显示的图像刷新速度快。(9)大屏幕上的各种信号窗口(RGB信号窗口、Windows、Unix/Linux网络信号窗口)可任意位置、任意大小、任意缩放显示;RGB信号窗口可与网络应用窗口之间相互叠加显示。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各种应用程序的窗口可以在显示屏上任意开窗口显示、自由地跨屏移动、打开、改变大小,可显示各种数据信息,实现对网络信息的监控。(10)各类调试与控制均采用菜单形式,界面友好,灵活方便。(11)整套大屏幕系统由一套控制软件操作控制,操作员能够通过大屏幕控制软件设置大屏幕系统的所有参数,实现对信息显示、信号切换等操作。可对显示信号的窗口大小、位置进行安排和设置,并且可将结果存储为一个显示预案,可以随时以多种方式调用显示预案的执行,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用户的操作程序,使操作更加简单、方便。(12)通过控制软件实现组合屏整体/单屏的对比度、亮度、灰度、色彩等参数的统一调节。(13)显示系统的显示单元及控制系统均采用模块化、标准化、一体化设计,安装调试简单,模块的更换非常方便快捷,易于维护保养。(14)工作稳定可靠,故障率低,寿命长,经长时间工作后图像质量(亮度、色彩、拼接等)不会发生明显变化。(15)具有简单、单一的操作界面控制大屏幕显示系统,能与Windows操作系统平稳衔接;开放代码,能接受第三方控制系统控制。(16)大屏幕控制软件可以向用户提供所有的底层函数、控制指令集等相关资料,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协助用户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3.6.3系统功能(1)视频信号显示经控制器的视频信号显示本系统的图像控制器配备有多路复合视频信号输入接口。可以同时显示多路视频窗口,视频窗口可以实现任意大小、跨屏、整屏漫无识别结集显示功能,并且可以实现视频图像的分组切换、巡检、预案显示等功能。直通的视频信号显示本系统的显示单元配备了复合视频输入接口,令每面单屏都带有1路复合视频输入(CompositeVideo),通过复合视频输入接口,可以在不依赖外部控制器的情况下直接输入并在组合屏上以屏幕为单位显示多路视频图像,图像格式支持NTSC/PAL/SECAM制式。通过显示单元内置的图形处理器,直通的复合视频信号除了可以单屏显示以外,还可以以显示单元为单位实现多屏共同显示同一幅图像的功能。如1×2、2×2、3×3等方式。(2)计算机和工作站RGB信号显示网络RGB显示方式通过图像拼接处理器提供的网络接口,可以将局域网上的多路网络计算机信号,以窗口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显示色彩丰富。支持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来白用户计算机网络上任意一台计算机或工作站的高分辨率图形信号,都可同时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其显示位置、大小、组合方式同样在单一集成操作界面上用鼠标进行控制,也可以实现单屏显示、任意大小显示(无级缩放)、跨屏显示、整屏漫游等。经控制器的RGB显示方式经控制器的RGB显示方式由于采用硬件直接连接,计算机信号显示的刷新速度、色彩、分辨率只与计算机显示卡和控制器RGB输入端口的设置有关,而与具体运行的软件无关,可以实现实时、无延迟的显示。本系统图像拼接控制器配有多路RGB信号输入接口,可以同时显示,实现任意大小显示、跨屏显示、相互叠加、整屏漫游等。通过图像拼接处理器可实现超高分辨率图像显示,可以把全墙作为统一的逻辑屏来显示高分辨率的系统应用程序,实现全屏显示和分辨率的叠加,比如显示超高分辨率的大型完整的电子地图画面等,并且整屏的图像无论大小,清晰度不会丧失。直通的RGB显示方式本系统的显示单元配备了RGB输入接口,通过RGB输入接口,可以在不依赖外部图像控制器的情况下直接从RGB矩阵输入信号,并在组合屏上以屏幕为单位显示多路计算机RGB图像。通过显示单元内置的图形处理器,直通的计算器RGB信号除了可以单屏显示以外,还可以以显示单元为单位实现多屏共同显示同一幅图像的功能。如1×2、2×2、3×3等方式。(3)多种信号混合显示大屏幕拼接系统通过内置图像处理器和外部图像拼接控制器实现了拼接系统灵活多变的拼接处理功能,使大屏幕拼接系统具有处理计算机RGB信号、视频信号及网络信号的同时显示和不同类型信号混合显示的功能。网络、RGB、视频信号均能够以开窗口方式任意位置、缩放、拖动、拼接、整屏显示,网络、RGB信号可与视频信号叠加显示,达到完全动态实时。3.7深基坑施工安全预警及控制子系统(1)深基坑监测在线监测:通过摄像头、水平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并通过3D可视化技术,实现3D可视化效果;监测预警:通过建模技术,构建深基坑告警预警模型,当土体结构监测数据异常时,系统核实后触发相应报警机制,第一时间告知报警,实现综合预警功能;报表推送:监测结果实时显示发布,定期将监测报表推送到平台系统;监测数据库:建立深基坑监测数据库,为今后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类比依据。(2)深基坑设备接入设备类型:定义物联接入的设备类型;设备属性:定义设备的属性信息;设备信息:维护设备关联的资产、事件、日志等信息;设备数据接入:物联设备数据接入。(3)测点数据管理测点数据转换:实现上行数据包解析与下行数据包编码规则;接入数据网关:实现外部数据的统一采集与处理。(4)测点数据采集测点定义:定义设备采集的测点;测点采集管理:定义测点采集的方式。(5)深基坑报警管理设备事件:根据设备属性数据和规则配置,产生异常事件;设备告警:根据异常事件和规则配置,进行异常告警;设备关联:维护设备与设施、资产等对象的关联关系。(6)告警规则管理定义告警规则:定义深基坑的告警规则;告警规则启停:告警规则是否生效;告警规则关联:告警规则与设备关联。3.7.1系统数据库设计深基坑施工安全预警及控制子系统采用Oracle.SQLServer等大型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根据系统应用要求的主要特征由工程项目信息数据﹑监测信息数据、公告发布数据及站内交流数据四大部分组成,并建立各部分数据的关联关系满足系统管理的需求。3.7.2工程项目基本信息管理(1)工程项目管理模块:为了满足对各个工程的专项化管理特别设计了工程分类管理模块。在后台数据库设计时进行预分类,能够实现添加、删除、编辑工程项目,上传录入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情况、监测重点、监测方案(简化)、参建单位信息、当前工程进度等信息并且可以查询显示。(2)工程进度管理模块:深基坑的监测过程是一项集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于一体的专业工作,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的工程安全状态有不同的专业特点,分析并记录工程各个节点的安全状况对于全面掌控工程整体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数据库分类设计实现上传录入保存和查询工程各个节点的安全状况记录文件,回溯工程历史节点、各节点的工程安全状况文件以及基坑风险评估分析和建议等信息。3.7.3基坑监测信息管理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量较大对海量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维护是本系统设计的重点内容,因此设计了以下功能模块。(1)监测数据维护模块:以现行基坑监测相关规范为标准以监测项为条件进行数据库分类设置内容包含围护结构监测、支撑体系监测、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基坑周边环境(建筑、道路、管线、地表)保护监测等。基坑监测项目中,再对具体监测项及监测点位进行二次分类管理,能够实现对海量监测数据的分类、批量上传、下载、查询、编辑、删除等管理功能。(2)监测点位分析模块:系统设计采用ArcGISServer技术进行底图转换,生成矢量化的基坑监测点位图,便于用户进行平移﹑缩放和定位。上传基坑监测数据后点击基坑监测点位图上的兴趣点位即可自动索引并显示该点位的全时段万史数据。可以设置时间、点位为条件查询兴趣数据并且生成任意时段点位的“时间-变化量曲线图”,直观地反映本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等信息。相关曲线图可通过PDF、JPG、PNG等格式导出,便于报告文档使用。另外通过点位分类选择树,可直接复选兴趣监测项或监测点位进行自动索引定位并显示特征,通过数据库查询分析技术,能实现数据自动分析并作出安全性判断。特征显示效果为不同颜色标示不同点位安全状态(正常、预警﹑报警等),给用户以方便、生动、直观的体验感。3.7.4文档管理常规的基坑监测工作中,监测单位在当日完成基坑监测工作次日向工程参建单位提供纸质监测报表监测数据信息反馈存在着至少1天的滞后性。此外还存在纸张浪费,报表易丢失、保存时间有限、查看条件有限等缺点。系统设计文档管理模块,通过数据库高速文档服务能够实现对海量监测报表、监测报告、监测方案、监测图纸﹑现场图片、视频等文件的电子化保存,并提供用户查询与下载。监测单位在当日将监测数据上传录入系统后参加单位用户能够即时、随时随地的查阅确保基坑监测信息反馈及时。3.7.5公告发布基坑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重要状况及重要警示信息在基坑工程监督管理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郑重的提醒或公示因此,针对该需求设计了公告发布及风险提示模块。针对节点险情、基坑事故、基坑报警、监测方法内容不规范通知整改等内容进行公示发布;罗列常见的基坑失稳情况分析并结合项目监测重点和异常数据进行风险提示。以上信息会推送给各个用户账号信息接收端,同时会在系统首页面风险公告栏进行不间断滚动显示。3.7.6站内信息交流基坑工程各个参建单位针对工程项目进行文字及文件的交流、交换意见时需要一个专项性、独立性、保密性的平台。系统设计了站内信模块,能够通过网络邮件技术为系统用户提供站内交流平台,方便各用户之间发送和接收留言(可添加文字、图片、附件),用户登录后能收到邮件提示信息。3.7.7系统管理系统后台管理过程中,为满足每个工程项目的相对独立性与数据保密性的需要,特别设计了后台权限管理功能。(1)用户管理:添加﹑删除用户并对该用户进行设置主要是进行角色设置﹑权限设置和修改密码。(2)修改用户信息包括4部分:用户基本信息、设置密码、权限信息、角色信息。(3)角色管理:添加、删除角色,并对每个角色所拥有的权限进行设置。(4)数据字典:为了保证数据库的统一性、合理性减少数据冗余,以及规范使用者填写数据,系统提供了数据字典管理功能。3.7.8地图索引用户最希望直观得到基坑监测的关键信息,即在什么地点有着什么样的基坑,当前状况如何。针对该用户需求,设计了地图索引模块。(1)采用网络地图API技术,调用主流的开源网络地图服务地图数据稳定、快速,地图内容定期更新,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地图信息的时效性。(2)在系统首页展示工程项目所在地理位置按照不同的工程状态(未开挖﹑开挖中、预警﹑报警等)以不同的颜色区分展示。(3)对于兴趣项目,可以查询并自动定位到相应地理位置进行显示。点击工程项目地图图标,气泡显示工程描述信息,可以了解工程项目的概况;并提供入口跳转到集成信息展示页面查看工程详细信息和施工﹑监测情况。3.7.9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网络视频远程监控功能:通过在线视频传输技术集成开发网络视频的窗口,利用网络摄像头能够在系统中实现多角度实时监控基坑工程现场的功能。传回工程现场的实时、稳定﹑连续的影像数据方便使用者直观地掌握现场状况。该功能不仅对于工程现场的监管工作有着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对于基坑工程出现险情后的抢险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实施服务方案4.1实施准则在多年的项目实施工作中,我们总结了确保项目成功的四条基本准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由易到难·高层推动系统采用标准化产品+个性化实施的实施方式,可以完美实现您的通用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智慧工地监管系统的实施应该具有清晰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工作重点和清晰的目标,如下图示:4.2项目管理组织“保证用户的成功”是我们的进行项目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本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和对外提供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以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质量控制方法,用以保证最终用户的成功。这些措施包括:职责分明的项目建设组织;强大的技术支持力量;科学的项目进度管理;以规范化的文档来控制项目建设过程;规范化的质量控制方法;良好的售后服务。4.3项目管理计划系统为了对系统项目的实施过程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项目实施圆满完成的目的,帮助贵单位顺利的对我们的软件上线使用,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计划,实行里程碑管理及验收方式。我们把实施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项目管理: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里程碑:项目小组成立标志着该阶段的开始,软件安装标志着该阶段的结束。此阶段关键目标是完成项目小组成员的确定和实施方案的确定。提交项目小组成员表和实施方案终稿是本阶段的指标。软件试运行(测试)阶段里程碑:软件安装标志着该阶段的开始,切换到正式运行标志着该阶段的结束。此阶段关键目标是保证软件可以正常、稳定的运行。提交软件试运行报告是本阶段的指标。软件正式运行阶段里程碑:从试运行切换到正式运行标志着本阶段的开始,提交项目验收申请标志着该阶段的结束。此阶段的关键目标是系统真正在单位内运行。提交的正式运行报告是本阶段的指标。软件培训阶段里程碑:软件培训没有一个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标志。在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小组会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编排一个培训时间表,来明确规定培训的开始与结束时间。本阶段会贯穿实施的多个阶段,关键目标是让单位员工可以真正的把软件系统用起来。提交的用户培训报告是本阶段的指标。软件验收阶段里程碑:提交项目申请标志着本阶段的开始,单位相关领导在相关文件上签字标志着本阶段的结束。本阶段的关键目标是使单位领导真实的看到软件系统在单位内的使用情况。提交的各种技术文档、二次开手册、使用手册、培训报告文档是本阶段的指标。为保证方案顺利有序实施,要求实施工作必须有一个严格的组织部门来指挥协调,并安排具体工作的开展。该方案本着“全面规划、统一设计、分部实施”的原则施工,确保该项目按时按期完工。4.4项目进度计划序号项目阶段工作内容实施周期备注1项目启动项目启动准备1项目组织结构确定项目组织成员确定项目内部沟通机制确定项目启动会召开2需求确认及实施准备客户各部门的需求调研及确认10项目实施准备,基础数据清单及各部门表单等3系统实现服务器硬件环境检查10软件安装软件部署及配置组织架构及职员信息导入权限设置业务模块搭建功能开发4系统测试与培训系统内部测试3关键用户系统整合测试用户培训系统初验5上线试运行系统上线试运行66项目验收项目验收注:此为初步项目进度计划,具体以项目入场与各部门的需求确认之后更新的项目计划为准。4.5项目验收计划验收前提系统在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进行项目总体验收:项目列示的所有系统安装调试工作、试运行圆满完成;系统的性能、技术指标达到技术要求的要求;买方得到合同规定的全部工程资料后;得到合同规定的所有建设成果。项目验收及交付物为保证项目质量,将项目进程所完成的以下可交付结果定义为项目里程碑,必须进行验收与批准。一般地,项目里程碑的复审和批准程序为:由项目经理或特别指定的质量控制顾问对交付成果进行审核,再提交客户方项目经理批准。4.6项目风险及策略通过对大量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在本项目中下列事件出现的概率最大,影响也是最大的。如何使得将上述事件对项目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首先需要预防上述事件的发生,其次当事件发生不可避免之后,应当采取必要的、事先准备好的措施进行工作,将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降低到可以容忍的程度。4.6.1风险分析技术风险本期项目建设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建设过程中需与多个业务单位、多个平台之间接口。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量大、涉及的系统范围广,需要比较高的信息管理的专业知识。因此系统建设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需要业主和系统建设方从系统开始建设之初,就要充分认识到该项目的技术难度,在系统调研、系统设计阶段就要进行反复的论证,在系统构架的时候尽可能采用国际上成熟的产品,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同时系统的建设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将技术难点逐个突破,力求将技术风险降至最低。需求风险本项目建设系统所展示的业务功能涉及的业务部门较多、数据量大,在建设过程中需与多个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同时,由于实际情况,有些需求各业务部门人员根本不可能明确地提出,需要系统建设方根据已有的系统建设经验进行用户需求的引导。这些状况容易造成系统的需求不明确,或者系统的需求变更频繁,使得项目进展严重滞后,最后造成项目的失败。为了能够减少该项目需求不清和需求频繁变更的风险,需要用户和实施人员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需求调研,切实理解各个业务部门在信息方面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避免对需求的误解和片面性。同时,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对项目需求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核与控制,以保障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对于实施过程中新发现的确有必要实现的需求,视其对当前系统的影响程度做以下两方面的处理:非常重要且对工期和成本没有产生很大影响的,将与客户方协商进行项目变更,按照共识开展项目;对工期或成本影响很大的,我们将给出技术建议,规划到下期的项目实施中,并在当前项目的系统中为后面的实施预留资源空间。协调与沟通风险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甲方单位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参与本项目,与这些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可能直接影响到本项目的质量与进度。因此,建立高效的协调与沟通机制,减少相互之间的误解与拖延,是保障本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点之一。这需要各相关单位充分理解项目沟通管理的重要性,严格遵守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协调沟通的效率,降低项目协调与沟通的风险。项目人员风险由于本项目建设系统建设项目周期较短,因此项目人员压力会随着项目的进展逐渐加大,工作效率也可能会随着项目的进展逐渐降低,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会造成项目成员的不稳定。这就需要用户与公司相互理解,明确共同的目标,发挥团队精神,同时要合理规划项目进度,作到劳逸结合,提高项目人员的积极性,降低项目人员流失的风险。由于项目的风险状况较多,因此会由项目经理指定专人进行项目风险管理,项目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风险,均需进行记录并随时跟踪管理,以减小风险带来的影响及造成项目的重大问题。4.6.2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就是综合衡量风险对项目实现既定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估计只对项目各阶段单个风险分别进行估计量化,而风险评价则考虑所有风险综合起来的整体风险以及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进行项目风险评价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步:第一步,确定项目风险评价基准。第二步,确定项目风险水平。第三步,将工程项目单个风险水平与单个评价基准、整体风险水平与整体评价基推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它们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而确定该项目是应该就此止步还是继续进行。项目风险评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主观评分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网络计划技术、等风险图;以上风险评价方法都各有优缺点,没有一种简单而通用的方法能适合一切的风险分析,都要结合实际项目背景进行具体分析,加以特定处理。4.6.3风险应对项目风险应对是针对项目的定量风险分析结果,为降低项目风险的负面效应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技术手段的过程。项目风险应对计划依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排序、风险认知等,得出风险对应计划、剩余风险、次要风险、合同协议以及为其他过程提供的依据。风险应对,可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主要包括预防、缓解、转移、自留和利用五种方法,每一种都有其侧重点。(1)风险预防预防策略通常采取有形和无形的手段。有形的手段如工程法,此法以工程技术为手段,通过对物质因素的处理,来达到损失控制的目的。具体措施包括:防止风险因素出现减少已存在的风险因素、改变风险因素的基本性质改善风险因素的空间分布、加强风险单位的防护能力。无形的风险预防手段有教育法和程序法。(2)风险缓解风险缓解,又称减轻风险,是指将工程项目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后果降低到某一可以接受的程度。风险缓解采用的形式可能是选择一种减轻风险的新方案,采取更有把握的施工技术,运用熟悉的施工工艺,或者选择更可靠的材料或设备。风险缓解还可能涉及到变更环境条件,以使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3)风险转移工程风险应对策略中采用最多的是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设法将某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他方。实行这种策略要遵循三个原则风险转移应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和有利于履行合同谁能更有效地防止或控制某种风险或减少该风险引起的损失,就由谁承担该风险,风险转移应有助于调动承担方的积极性,认真做好风险管理,从而降低成本,节约投资。(4)风险自留风险自留是一种风险财务技术,其明知可能会有风险发生,但在权衡了其它险应对策略之后,出于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考虑,仍将风险留下,若风险损失真的出现,则依靠项目主体自己的财力,去弥补财务上的损失。(5)风险利用风险利用仅针对投机风险而言。原则上投机风险大部分有被利用的可能,但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得成功,因为投机风险具有两面牲,有时利大于弊,有时弊大于利。风险利用就是促进投机风险向有利的方向发展。4.6.4风险监控风险监控就是对项目风险的监视和控制。风险监控就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中预定的应对措施。另外,当项目的情况发生变化时,要重新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新的应对措施。风险监控应是一个实时的、连续的过程。它应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随机应变措施、纠正措施、变更计划、修改风险应对计划风险监控的主要工具和技术如下:核对表法、定期项目评估、挣值分析法、附加风险应对计划。因此针对本项目,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就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控制,以减少项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项目风险管理应是项目全过程、全部活动、全方位的管理,并且应是基于战略目标之上的。项目风险管理应关注战略目标和最终结果,避免传统的项目风险管理关注的重点是项目实施的各个具体活动的风险的认知。5.系统性能要求5.1非功能性要求(1)API接口兼容性要求API接口面向用例进行设计、收集用户建议,保证API设计的合理和应用。保证后续的需求可以通过扩展的形式完成。对外提供清晰的API和文档规范,避免出现误用。支持持续改进,API能够方便地通过扩展的方式增加功能和优化。(2)基础数据兼容性要求本项目研发的对外接口数据格式支持JSON、XML,通过系统内置的数据转换工具能够快速对接不同系统,同时可以支持后期扩展。(3)浏览器兼容性要求本项目研发的界面应用主要采用html5+JS+CSS3.0技术提供服务,目前对主流浏览器各版本要求的情况如下表:序号浏览器名称最低版本号1IE112Edge153Firefox564Chrome615.2系统性能要求(1)在100用户并发情况下,一般操作的响应时间,不高于1秒,小于3秒,简单类查询速度小于3秒,复杂类查询分析速度小于10秒。该系统以每秒30个用户的并发作为性能测算依据。数据分析运算类操作的响应时间:一般不超过3秒,数据量较大或运算复杂需要耗时较长的,最大响应时间应不超过5秒钟。(2)1000条业务系统增量数据批量同步到大数据库的时间小于5s。(3)100万条数据查询时间小于3s,1000万条数据查询时间小于5s。(4)支持7*24小时连续运行,平均年无故障时间大于360天,平均停机时间小于1小时;(5)用户并发量约为5万并发用户数/分钟,按1000左右请求/秒估算。6.系统测试6.1测试职责测试职责是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跟测试工作有关的角色进行任务分配的,主要包含的角色以及工作职责如下:测试组长:由测试经理或项目经理指定项目组成员其他人员担任。测试组长主要负责:分析需求并进行细化可用于执行测试的需求制定测试计划参与、跟踪测试过程对测试活动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测试分析报告测试人员:由项目组成员担任。测试人员主要负责:根据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搭建测试环境,准备测试脚本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和缺陷执行回归测试开发人员:由项目组成员担任。开发人员主要负责:单元测试功能开发完毕之后,提交测试之前的确认测试6.2测试需求分析首先了解前期的需求调研报告、业务需求功能点,以及对需求的理解及说明,其次参加需求调研等会议。通过对功能进行分析,分解各功能模块,各功能点,为测试用例设计提供数据依据。反复检查并理解各种信息,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执行:(1)确定软件提供的主要任务(2)确定从数据库信息引出的计算结果。(3)对时间有要求的,确定所要的时间和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数据库大小、服务器配置、交易量、以及网络拥挤情况。(4)确定会产生重大意外的压力测试,包括:内存、硬盘空间等。(5)确定应用需要处理的数据量。(6)确定需要的软件和硬件配置。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对所有可能的配置都测试到,因此要选择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情况进行测试,包括:最低性能的硬件、几个有兼容性问题的软件并存、客户端机器通过最慢的LAN/WANF连接访问服务器。(7)确定其他与应用软件有没有直接关系。包括:管理功能,如启动和推出程序配置功能,如设置打印机操作员的爱好,如字体、颜色应用功能,如访问email或者显示时间和日期。(8)确定安装过程,包括从哪安装、定制安装、升级安装。(9)确定没有隐含在功能测试中的用户界面要求。大多数界面在功能测试时能够被测试到。6.3测试策略测试策略用于说明某项工作的测试方法与目标。系统测试策略主要针对系统测试需求确定测试类型及实施的测试方法与技术。测试策略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要实施的测试类型与目标确定系统测试策略首先要清楚地所实施系统测试的类型和测试目标。系统测试类型一般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强度测试、安全性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故障恢复测试、文档测试、用户界面测试等。其中,功能测试、配置测试、安装测试在一般情况下是必需的,其它类型的测试可根据需求进行裁剪。(2)采用的技术:系统测试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技术来设计测试用例来确定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中的要求。(3)用于测试评估结果和测试是否完成的标准(4)对测试策略所述的测试工作存在影响的特殊事项6.4测试计划根据测试的种类,测试计划分为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计划。测试计划主要说明各测试阶段任务、人员分配、时间安排、测试要点、工作规范等。测试计划在策略和方法方面说明如何计划、组织和管理测试项目。测试计划包含足够的信息使测试人员明白项目需要做什么是如何运作的。测试计划不包括测试用例的细节和系统功能的详细信息。测试计划应附有测试功能点矩阵、测试性能点矩阵。测试计划应在项目组内进行评审。参与测试计划评审的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测试组长、开发组长、测试组员。6.5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为实施测试而向被测试系统提供的输入数据、操作或各种环境设置以及期望结果的一个特定的集合。解决要测什么、怎么测和如何衡量的问题。从测试结构上面划分分为黑盒测试、和百盒测试2种,他们各自有不同的测试方式。以下设计方法以黑盒方法为例:(1)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等价类测试、边界值分析、基于因果图的测试、基于猜错的测试、基于场景的测试、基于随机的测试。其中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等价类测试、边界值分析、因果图三种方法,以下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集合。它表示对揭露程序中的错误来说,集合中的每个输入条件是等效的。因此我们只要在一个集合中选取一个测试数据即可。等价类划分的办法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等价类,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当作测试用例。这样就可使用少数测试用例检验程序在一大类情况下的反映。在考虑等价类时,应该注意区别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指的是对程序的规范是有意义的、合理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在具体问题中,有效等价类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无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指对程序的规范是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对于具体的问题,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确定等价类有以下几条原则: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则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例如,程序的规范中提到的输入条包括.“...项数可以从1到9”,.则可取有效等价类为“1考项数<999”,无效等价类为“项数<1,,及“项数>999”。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是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则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如某程序涉及标识符,其输入条件规定“标识符应以字母开”则“以字母开头者”作为有效等价类,“以非字母开头”作为无效等价类。如果已经知道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中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则应将此等价类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等价类。根据划分的输入条件、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可以按照下步骤确定测试用例:为每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一步,最后使得所有有效等价类均被测试用例所覆盖;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所有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每次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这是因为一个测试用例中如果含有多个缺陷,有可能在测试中只发现其中的一个,另一些被忽视。等价类划分法能够全面、系统地考虑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问题,但是没有注意选用一些“高效的”、“有针对性的”测试用例。边值分析法边值分析法是列出单元功能、输入、状态及控制的合法边界值和非法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包含全部边界值的方法。典型地包括IF语句中的判别值,定义域、值域边界,空或畸形输入,末受控状态等。边值分析法不是一类找一个例子的方法,而是以边界情况的处理作为主要目标专门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另外,边值分析不仅考查输入的边值,也要考虑输出的边值。这是经验得出的一种有效方法。用边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时,有以下几条原则: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是规定了值的个数,则应以该范围的边界内及刚刚超出范围的边界外的值,或是分别对最大、最小及稍小于最小、稍大于最大个数作为测试用例。如有规范“某文件可包含1至255”个记录“,则测试用例可选1和255及0和256等。针对规范的每个输出条件使用原则(a)。如果程序规范中提到的输入或输出域是个有序的集合(如顺序文件、表格等)就应注意选取有序集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分析规范,尽可能找出可能的边界条件。一个典型的边值分析例子是三角形分类程序。因果图等价类划分法并没有考虑到输入情况的各种组合。这样虽然各个输入条件单独可能出错的情况已经看到了,但多个输入情况组合起来可能出错的情况却被忽略。采用因果图方法能帮助我们按一定步骤选择一组高效的测试用例,同时,还能为我们指出程序规范的描述中存在什么问题。利用因果图导出测试用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分析程序规范的描述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原因常常是输入条件或是输入条件的等价类,结果是输出条件。分析程序规范的描述中语义的内容,并将其表示成连接各个原因与各个结果的“因果图”。由于语法或环境的限制,有些原因和结果的组合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为表明这些特定的情况,在因果图上使用持殊的符号标明约束条件。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把判定表的每一列写成一个测试用例。猜错法猜错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经验进行的,是凭人们对过去所作的测试工作结果的分析,对所揭示的缺陷的规律性作直觉的推测来发现缺陷的。一个采用两分法的检索程序,典型地可以列出下面几种测试情况:被检索的表只有一项或为空表;表的项数恰好是2的幂次;表的项数比2的幂次多1等。猜错法充分发挥人的经验,在一个测试小组中集思广益,方便实用,特别在软件测试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很好地组织测试小组(也可以有外来人员)进行错误猜测,是有效的测试方法。随机数法即测试用例的参数是随机数。它可以自动生成,因此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大量随机测试用例测试通过的程序会提高用户对程序的信心,但其关键在于随机数的规律是否符合使用实际。(2)测试用例操作步骤1)在设计编写测试用例时,首先要从测试用例库中选择相应功能的测试用例,在原有测试用例的基础上依据系统需求文档对测试用例的进行修改、更新,评审通过后将使用该测试用例测试被测系统。2)在测试项目结束后,统计分析所使用过的测试用例,进行分类放到相应的测试用例库中,为以后测试用例的设计编写提供数据基础。(3)测试用例选择准则测试用例的代表性:能够代表各种合理和不合理的、合法的和非法的、边界和越界的,以及极限的输入数据、操作和环境设置等;测试结果的可判定性:即测试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是可判定的或可评估的;测试结果的可再现性:即对同样的测试用例,系统的执行结果应当是相同的。(4)测试软/硬件环境根据需求文档提供的内容,和开发部沟通确定测试项目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完成对测试项目所需软硬件资源的准备工作,使软硬件资源得到满足。完成对软硬件资源的配置后,要进行对测试项目的软硬件环境进行评审,确认对软硬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5)测试数据准备完成对测试项目基本数据的准备操作,包括数据库连接、用户信息、用户角色权限、社会组织管理等信息和测试相关的测试数据。(6)测试执行过程绩效考核为促进测试人员积极主动做好测试执行工作,对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执行过程进行考核。序号测试准备内容考核评分占比1测试组长工作安排15%2测试组长风险评估10%3测试人员设计用例18%4测试人员执行用例15%5开发组长配合度12%6开发人员回归次数10%7开发人员处理问题情况20%6.6测试执行(1)项目测试周期测试项目的测试周期可分为:单元测试、接收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回归测试、性能测试等。(2)项目测试启动软件项目测试活动的正式启动,是在确认软件可测试性后展开的。开发人员需要对产品进行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效果通过接收测试验证。(3)项目测试阶段测试人员依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活动。测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1)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阶段:该阶段测试人员每天提交缺陷,并跟踪缺陷,验证缺陷,直到提交的缺陷被关闭或被保留。开发人员周期性提交修改过缺陷的新版本,测试人员在新版本上验证缺陷。2)回归测试阶段:在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阶段完成后,产品将进入回归测试阶段。测试人员对修改后的产品进行重新功能验证,确保修改的正确性,验证在修改缺陷的同时没有引入新的问题。回归缺陷是指开发人员标示已修改的缺陷,经测试后发现仍未修改正确,或引入其他缺陷,或在前一个版本中未发现的缺陷,在后一个版本中出现。如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则需要在性能测试后,进行一轮回归测试,确保功能的正确性。(4)项目测试结束项目测试结束时应达到测试质量目标所规定的标准。通过评审后结束该项目测试。(5)测试执行过程绩效考核为促进开发人员积极主动做质量工作,对开发人员进行考核。序号开发人员考核内容考核评分占比1开发人员提交的首个产品未通过单元测试标准20%2开发人员无故将[严重]、[非常严重]级别无争议的缺陷延期3天修改。25%3开发人员未能正确修改缺陷,导致状态为[己修改]的缺陷被[重新打开],每天超过1个。25%4开发人员缺陷代码率在项目组中排名第一者15%5一个项目中[延迟修改]或[己知问题]的缺陷数超过总缺陷数的10%15%6.7测试变更当需求变更,功能变化,测试人员根据变更情况,评估测试变更所需时间,提出变更风险。如变更情况被项目组通过,测试组长要修改相应的测试计划,测试人员要从新设计测试用例。6.8缺陷管理(1)缺陷基本属性缺陷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针对软件产品和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或可能会影响软件产品的质量。缺陷应该具备以下属性,也就是往缺陷管理库或者缺陷列表中提交的缺陷应该具备以下属性:属性名称描述缺陷标识标记某个缺陷的一组符号,每个缺陷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缺陷类型根据缺陷的自然属性划分的缺陷种类缺陷验证程度因缺陷引起的故障对软件产品的影响程度缺陷所处的模块或子系统缺陷分步的模块或子系统缺陷出现几率指发现错误的几率缺陷的重现步骤详细的缺陷重现步骤(2)缺陷管理流程提交缺陷测试人员将缺陷填写到管理工具中,选择指派人为开发组长或相应的开发人员。分配缺陷开发人员分别对自己收到的缺陷进行评审。评审后如果对提交的缺陷有疑问,可以与提交人协商。对未能达成--致的缺陷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成员评审。评审人员可以是项目组人员。如果缺陷初次分配的开发人员无法修改该缺陷,初次分配的开发人员可以将缺陷再次分配给其他开发人员。但为避免缺陷被多次分配,项目经理应跟踪3天以上未修改的缺陷。修改缺陷开发人员对已确认的缺陷进行修改,填写修改记录,修改缺陷状态为“己修改”或其他状态。关闭缺陷测试人员对已修改的缺陷进行验证。如果已修改完成,测试人员将缺陷状态设置为关闭。如果没有修改或引起回归问题,将修改缺陷状态为“重新开启”或新增缺陷,由开发工程师继续修改。保留缺陷对于有争议的缺陷进行,将有项目经理最终决定是否修改。如果缺陷是由于技术原因、版本原因不能修改,则保留该缺陷。(3)缺陷分类本根据缺陷的定义,将缺陷分为如下列:文档缺陷:是指对文档的静态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检查活动包括同行评审、产品审计等。评审的缺陷要根据被评审对象的类型来确定,被评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γδT细胞产生IL-17的亚群分析和诱导分化条件的探讨》
- 《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工作价值观与自我效能感对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 2024年房产买卖授权合同
-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新加坡留学生语序偏误及教学对策研究》
- 《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预测模型及外部验证》
- 《高粱基因型与环境单因子互作及农艺性状基因关联初步分析》
- 《精准扶贫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2024年度XX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合同
- 《缓肝理脾汤加减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亢型的临床观察》
- 2024年文化艺术活动承办合同活动内容描述与承办责任
- 二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诗词大会”题库二 (word版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
- GB/T 7702.20-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
- GB/T 40120-2021农业灌溉设备灌溉用热塑性可折叠软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GB/T 3903.2-1994鞋类通用检验方法耐磨试验方法
- GB/T 10801.2-2018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 12J5-1 平屋面建筑标准设计图
- 中印边境争端
- 《墨梅》课件(省一等奖)
- 招聘与录用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B卷2套
- 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