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史的视角看刘师培在清末民初的贡献_第1页
从学术史的视角看刘师培在清末民初的贡献_第2页
从学术史的视角看刘师培在清末民初的贡献_第3页
从学术史的视角看刘师培在清末民初的贡献_第4页
从学术史的视角看刘师培在清末民初的贡献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学术史的视角看刘师培在清末民初的贡献

19世纪初以来,从不同角度和角度对清初以来的学术过程进行了分段或系统的概括、评论和讨论。其中,江藩站在汉学家立场撰写的《汉学师承记》,方东树站在宋学立场上撰写的《汉学商兑》较有代表性。江氏的《汉学师承记》一书,为清代汉学家阎若璩、胡渭、惠栋、戴震、钱大昕等一一立传,分别厘清了其汉学的师承源流和各自的学术成就。方氏的《汉学商兑》则对汉学大张挞伐,指责汉学“支离繁琐”,甚至将其极端地比喻为“屠酤记账”、“洪水猛兽”。江、方二人“用极不谐和的音调,给中世纪式的‘清学’共同谱写了挽歌”。而章太炎在《訄书·清儒》中对清代200多年的学术发展做了系统的清理和总结,在该文中,章氏对乾嘉汉学的派别划分和吴、皖两派的治学特点都做了精辟分析,同时也指出了清朝统治者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措施——文字狱对清代学术发展的阻滞,即所谓:“清世理学之言,竭而无余华;多忌,故歌诗文史楛;愚民,故经世先王之志衰。家有智慧,大凑于说经,亦以纾死,而其术近工眇踔善矣。”文字言简意赅,其基本思想观点几乎成为此后研治清代学术思想史的圭臬,对以后学者的清学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初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刘师培也开始较为系统地研究清代学术,他认为:“甘泉江藩作《汉学师承记》,又作《宋学渊源记》,以详近儒之学派。然近儒之学,或析同为异,或合异为同。江氏均未及备言,则以未明近儒学术之统系也。”(《刘申叔遗书·近儒学术统系论》)有鉴于此,刘师培从时间、空间等不同角度撰写了《近儒学术统系论》、《近儒学案序目》、《南北考证学不同论》、《清儒得失论》、《近代汉学变迁论》、《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汉宋学术异同论》等一系列探讨清代学术的论著。有关刘师培的清代学术史研究,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刘师培的学术流变有清一代,汉学成为学界显学,在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总目》中频频出现了“汉学”这一学术名称。《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经部总叙》中就有这样的话:“国初诸家,其学征实不诬,其弊也琐。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底,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卷一)这里的“汉学”实际上指注重训诂疏证的古文经学,随后,江藩著《汉学师承记》,沿用了这一概念。但江藩的“汉学”之说引起了当时许多学者的不满,龚自珍就曾致信江藩,认为《汉学师承记》之“名目有十不安”,提出“清学”非“汉学”之说,主张将清代经学从“汉学”中分出。不管是江藩还是龚自珍,他们都侧重从学派的“继承”关系及某些研究特点来区分学术的发展,并没有对“汉学”或“清学”的概念做出明晰的界定。而刘师培则在《近代汉学变迁论》中厘清了汉学之名的由来以及汉学的学术内涵,他指出:“古无汉学之名,汉学之名始于近代,或以笃信好古该汉学之范围。……所谓汉学者,不过用汉儒之训诂以说经,及用汉儒注书之条以治群书耳。故所学即以汉学标名。”(《刘申叔遗书·近代汉学变迁论》)在刘师培看来,汉学之名是清代出现的,是清代学者借用汉儒治学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学术观念、学术方法,是清代重要的学术派别。关于有清200多年汉学的发展流变,刘师培认为可以分为4个时期:一为怀疑时期。清代汉学初兴,其征实之功,悉由怀疑而入。如阎若璩对于《古文尚书》开始是怀疑其为伪作,于是才找证据,证明其作伪之源头。胡渭、黄宗炎等人对《周易》和《河图》、《洛书》的研究也是遵循此法。怀疑时期的学者对于冲破数百年宋学的包围,为功不小。二是征实时期。康雍年间,学者虽崇尚求实之学,然尚多逞空辩,与实事求是者不完全相同。及江永、戴震之学兴,讲求比勘博征,其治学次第莫不先立科条,使科举目张,同条共贯。可谓无征不信。三是丛缀时期。自征实之学兴起,疏证群经,殆无遗漏,继之而起者,虽取精用宏,但精华既竭,欲树汉学之帜,只有丛缀,大量搜集各种佚书佚文。但所得至微,未能深造而有得。四为虚诬时期。丛缀之学越来越趋于小慧而自矜,而今文经学在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等人的提倡和推动下复兴。这时期的汉学研究“大抵以空言相演,继以博辩,其说颇返于怀疑,然运之于虚,不能证之以实,或言之成理而不能持之有故”(《刘申叔遗书·近代汉学变迁论》)。刘师培从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为清代汉学分期,再现了汉学本身的发展演变过程,强调了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特别是他从学与思的关系出发来探讨每一时期学术的发展概况,别有新意,如他认为怀疑学派是由思而学,征实学派是好学继以深思,丛缀学派是学而不思,虚诬学派是思而不学。平心而论,刘师培从学与思的关系研究清代学术,有其不尽完善之处,但却为后世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清代学术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相比成书于民国时期的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刘氏的《近代汉学变迁论》思路清楚,言简意赅,论述精辟,颇有先创之功。二、对戴震的学术态度戴震在清代思想、学术史上占有关键地位,他是公认的乾嘉考据大家,当时学界的中心人物之一,友朋、弟子及再传弟子甚多,受戴氏影响者亦不少见。他们或推崇戴氏考据学成就,传播其学;或循戴氏考据学方法从事经史考证,成绩斐然。经过他们的努力,戴氏考据学逐渐发展为蔚为大观的一派之学,成为乾嘉时期与惠栋吴派并行的学派。且余风流被,迄于清末。但在清末以前,戴震在人们心目中主要还是考据大师,其地位是学术史上的,而非思想史上的。今日戴震在学术、思想上完整地位的确立,与清末学者对他的阐扬密不可分。在这方面,章太炎功不可没。钱穆就认为:“近儒首尊东原者自太炎。”侯外庐也说章太炎“是近代首先评论戴学的人”。但章太炎在近代只是开论戴震之先声,并未及深论。而真正对戴震之学做出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与估价,从而推动了戴学复兴的是继章氏而起的刘师培。1905至1907年间,刘师培通过《东原学案序》、《戴震传》、《南北学派不同论》、《近儒学术统系论》、《六儒颂》等一系列专论或通论性著述,系统地阐释了戴震之学,使戴学面貌在近代一下子清晰起来,为后人研究戴学开辟了道路。在清代学者和学派中,刘师培最推崇的便是戴震和皖派。他自“束发受书,即服膺东原之训”(《刘申叔遗书·东原学案序》)。认为戴震之学“探赜索隐,提要钩玄,郑、朱以还,一人而已”(《刘申叔遗书·戴震传》)。相对而言,顾炎武、惠栋、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等清代考据学的中坚人物都未受到他这样的重视和评价。除对戴震和皖派考据学的强烈认同与称誉外,刘氏还非常推崇戴氏的义理之学。他认为:“近代以来,鸿儒辈出,鄞县万氏、萧山毛氏渐知宋学之非,或立说著书以与宋儒相诘难,而集其成者实惟东原戴先生。东原之书,以《原善》、《孟子字义疏证》为最著。”(《刘申叔遗书·东原学案序》)在刘师培看来,戴震的“训诂之学传之高邮王引之,典章之学传之兴化任大椿,而义理之学则江都焦循能扩之。故先生之学惟扬州之儒得其传”(《刘申叔遗书·戴震传》)。既然扬州之学得自戴震真传,那么光大戴学也就成为刘师培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刘氏在学术实践上也是大力发扬戴氏的义理学,他的《理学字义通释》其实就是仿戴震《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在书中,刘师培对相关理学的“理”、“性”、“情”等19个字做了详细的考证,并对比汉、宋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他还数次征引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中“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的观点,表示认同和遵循,并在学术实践中作为基本方法加以运用。刘师培的这种看法与作为,显然与他的学术传承、学术体验以及学术背景密切相关。作为扬州学派的殿军,他认为扬州学派秉承戴学,其自身学术也是承这一传统而来。可以说,他之推崇戴震,有受到章太炎的影响的痕迹,但更多是出于自身的学术追求。由于章太炎对戴震的首倡,再加上刘师培的大力阐扬,以及后来梁启超、王国维、胡适等人的追捧,终于使戴震在学人们的视野中清晰、丰满起来。毋庸置疑,这其中刘师培的作用无可替代。三、关于扬州学术的论述扬州学派是清代乾嘉时期继吴、皖之后又一个重要的从事纯汉学研究的地域性学派,因其学派主要成员都系扬州府籍而得名。清中期的扬州处于南北交通的枢纽,交通发达,商业繁荣,文化昌盛,吸引了不少当时各地有名望的学者,这种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清中叶以后扬州学派的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学派,扬州学派的得名较晚1。章太炎在讨论清代学术时,只提吴、皖两派,而扬州学者分别于两派之中。如焦循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等入皖派,而汪中、李惇等则归吴派。作为扬州经学世家余脉的刘师培虽然也没有提出明确的扬州之学,但他对扬州学术的论述在其论著中却占有相当的份量。刘师培早年拟仿照黄宗羲之《明儒学案》做《清儒学案》,并列出了比较详细的序目。在《清儒学案序目》中,刘氏列出了《宝应学案》,论及学者有朱泽沄、王懋竑、刘台拱三人,而宝应在清朝属于扬州府的辖县,这应该算是最早的关于扬州学术群体的论述。对于焦循、阮元、汪中、王念孙、凌廷堪等著名扬州学者,刘师培则归入《东原学案》,系统论述了他们的学术思想、治学特点。这一方面表明扬州之学出于戴震及对戴震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借戴震来抬高扬州学术的地位。同时,在其他一些论著中,刘氏也对扬州之学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刘师培认为:“及惠、洪、顾、赵友教扬州,而南学渐输于江北。……盖乾、嘉、道、咸之朝,扬州经学之盛,自苏、常外,东南郡邑莫之与京焉。遂集北学之大成。”(《刘申叔遗书·南北学派不同论》)寥寥数语,勾勒出了扬州学术群体在清代学术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刘师培还挖掘了一批鲜为人知的扬州籍学人,并为他们一一立传,如《刘永澄传》、《梁于涘传》、《孙兰传》、《徐石麒传》、《蔡廷治传》、《王玉藻传》、《广陵三奇士传》(即樊名英、谢尔翼、萧世忠)、《朱泽沄传》、《田宝臣传》、《扬州前哲画像记》等,对这批学人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这不仅为后人研究扬州学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术资源,而且也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扬州学派的整体面貌。刘师培穷其一生致力于发扬扬州学术,整理与研究扬州学人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治学方法,凸显扬州学术在清学史中的地位。所以,刘师培不仅是扬州学派集大成的殿军(尹炎武:《刘申叔遗书·刘师培外传》),更是研究扬州学派的先驱者,正因为他的努力,才使扬州学派成为清学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阵地。四、“经世之学,假高名以营利”总结清学的是非得失,是刘师培讨论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学者对清学力矫宋学空疏之陋,而使学风归于平实,以“实事求是”为指归,持肯定态度。章太炎就把清学与汉代之学相比较,认为除今文学之外,清儒与汉儒绝异,认为清儒“不以经术明治乱,故短于风议,不以阴阳断人事,故长于求是”。由是而对清学“求是”之学风赞叹有加。刘师培则将明、清之学加以比对,他认为明、清两代之学截然不同:“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明儒尊而乔,清儒弃而湿。”(《刘申叔遗书·清儒得失论》)造成两代学风如此大的差异在于清代:“士之朴者惟知诵习帖括,以期弋获,才智之士,惮于文网,迫于饥寒,全身畏害之不暇,而用世之念汩于无形。加以廉耻道丧,清议荡然,流俗沈昏,无复崇儒重道,以爵位之尊卑判己身之荣辱。由是儒之名目贱,而所治之学亦异。然亦幸其不求用世,而求是之学渐兴。夫求是与致用,其道固异。人生有涯,斯二者固不两立。俗儒不察,辄以内圣外王之学求备于一人,斯不察古今之变矣。”(《刘申叔遗书·清儒得失论》)很明显,刘氏此说将清儒求是与致用作为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向,分别评价,各有褒贬,由此对清儒的评价也趋于客观公正,而不是像后来学者那样一味指责清儒埋头书斋不问世事。关于这一点,当今学者的评价也日趋客观。如余英时就反对只从社会背景来解释清代考据学的兴起和发展。在余氏看来,清代考证学和宋明理学截然两途,而且清代绝大多数的考证学家也尽量避免直接触及思想问题,“这自然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但“清代儒学发展中所蕴藏的义理脉络固犹分明可见”;尽管清儒从事经典考证研究及排斥宋人的义理,但“却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儒学内部一种新的义理要求的支配”。受章太炎将“求是”与“致用”严格区分的影响,刘师培也一直试图区分学术研究中的“经世致用”与“求是”的关系,并以此来评价清代的知识分子。在刘师培看来:“言词章、经世、理学者,则往往多污行,惟笃守汉学者,好学慕古,甘以不才自全。”(《刘申叔遗书·清儒得失论》)而在学术研究方面,“经世之谈,仅恃才辩,词章之学,仅恃华藻”,均不能于学问有所大益,“若梳理群经,讲明条贯,则非好学深思不能理众说之纷,以归一是。故惟经学为难能。甘为所难,所志必殊于流俗,故汉学之儒均学究典奥,全身远害,以晦其明”。更重要的是,“经世之学,假高名以营利;义理之学,借道德以沽名”,都不如“纯汉学者率多高隐”(《刘申叔遗书·清儒得失论》)。五、刘师培的学术研究不可否认,刘师培关于清代学术史的研究有受章太炎影响的痕迹,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