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郎口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已知室温下碳酸氢钠溶液的为8.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固体,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均增大B.将该溶液加水稀释,的比值保持不变C.D.2、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不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水泥 B.玻璃 C.陶瓷 D.食醋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2.5molC B.2molA、2molB和10molHe(不参加反应)C.1.5molB和1.5molC D.2molA、3molB和3molC4、已知:某温度下,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为K1;1/2H2(g)+1/2I2(g)HI(g)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K2的关系为A.K1=2K2 B.K1=K22 C.K1=K2 D.不能确定5、已知:①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②H+(aq)+OH-(aq)=H2O(l)ΔH=-57.3kJ·mol-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式表示25℃,101kpa时,2molH2和1molO2完全燃烧生成2molH2O(l)放热571.6kJB.2H2(g)+O2(g)===2H2O(g)中ΔH大于-571.6kJ·mol-1C.将含1molNaOH的水溶液与50g98%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为57.3kJD.将含1molNaOH的稀溶液与含1molCH3COOH的稀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6、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预测H2S和COCl2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7、下列名称的有机物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A.2,2-二甲基丁烷 B.2-甲基-4-乙基-1-己烯C.3-甲基-2-戊烯 D.3,3-二甲基-2-戊烯8、由γ-羟基丁酸(HOCH2CH2CH2COOH)生成γ-丁内酯()的反应如下:HOCH2CH2CH2COOH+H2O,25℃时,溶液中γ-羟基丁酸的起始浓度为0.180mol·L-1,测得γ-丁内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t/min215080100120160∞c/(mol·L-1)0.0240.0500.0710.0810.0900.1040.1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100min内,γ-丁内酯的反应速率为mol·L-1B.在120min时,γ-羟基丁酸的转化率为×100%C.控制温度、加压和分离产品都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mol·L-19、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C.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强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全部溶解10、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B.氢气是重要的绿色能源,贮氢金属、薄膜金属氢化物、某些无机物和某些有机液体氢化物等材料的发展,为解决氢气的贮存问题指明了方向C.利用植物的秸秆等制沼气、利用玉米制乙醇、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生活垃圾发电等过程都涉及了生物质能的利用D.化石燃料仍是目前世界上能源的最主要来源11、取1mL0.1mol·L-1AgN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所用试剂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白色沉淀是难溶的AgCl B.由实验②说明AgI比AgCl更难溶C.若按①③顺序实验,看不到黑色沉淀 D.若按②①顺序实验,看不到白色沉淀12、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1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工业合成氨N2(g)+3H2(g)2NH3(g)△H<0,反应条件选择高温②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③硫酸工业中2SO2+O22SO3,增大O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④对CO(g)+NO2(g)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14、在反应3H2+N2⇌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s),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A.0.44s B.1s C.0.33s D.2s1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3 C.+6 D.+816、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H=-221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1)△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B.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kJ/molC.稀H2SO4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mol17、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下列溶解平衡:Ca(OH)2(s)Ca2+(aq)+2OH-(aq),加入下列固体物质,可使Ca(OH)2固体减少的是()A.CaCl2 B.NaHCO3 C.NaOH D.NaCl18、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A)=0.15mol/(L·min) B.v(B)=0.6mol/(L·min)C.v(C)=0.4mol/(L·min) D.v(D)=0.01mol/(L·s)19、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都相同的是A.CaCl2和NaOH B.Na2O和Na2O2 C.CO2和CS2 D.HCl和NaOH20、目前能有效地减少“白色污染”的最佳方法是()A.掩埋处理B.燃烧处理C.用纸制包装用品代替塑料包装用品D.倒入江河湖海中2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中,都出现沉淀,二者均可使人中毒B.塑料的老化是由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加成反应C.在米汤中加入食盐,可以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D.可用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加热的方法区分地沟油与矿物油22、有机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团间可以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以下的事实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Cl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酸性强B.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则很难C.HOOCCH2CHO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D.丙酮分子(CH3COCH3)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更易发生卤代反应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C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3)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1,4-环己二醇可用于生产聚酯纤维,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某些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未列出):(1)写出反应①、⑦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七个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有_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3)反应⑤中可能产生一定量的副产物,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和水混合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并探究溴乙烷的性质。有关数据见下表:乙醇溴乙烷溴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色液体密度/(g·cm−3)0.791.443.1沸点/℃78.538.459一.溴乙烷的制备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加热装置、夹持装置均省略):H2SO4+NaBrNaHSO4+HBr↑CH3CH2OH+HBrCH3CH2Br+H2O(1)图中沸石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A加热温度过高或浓硫酸的浓度过大,均会使C中收集到的粗产品呈橙色,原因是A中发生了副反应生成了________;F连接导管通入稀NaOH溶液中,其目的主要是吸收_________等防止污染空气;导管E的末端须低于D中烧杯内的水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粗产品用上述溶液洗涤、分液后,再经过蒸馏水洗涤、分液,然后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后过滤,再将所得滤液进行蒸馏,收集到的馏分约10.0g。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二.溴乙烷性质的探究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溴乙烷的性质:(3)在乙中试管内加入10mL6mol·L-1NaOH溶液和2mL溴乙烷,振荡、静置,液体分层,水浴加热。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将乙中试管里的NaOH溶液换成NaOH乙醇溶液,为证明产物为乙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a试管中的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若无a试管,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b试管中,则b中的试剂可以为______________。26、(10分)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______。(3)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分析上图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4)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实验ⅰⅱⅲⅳ是否加入Fe2(SO4)3否否加入5g否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①对比实验ⅰ和实验ⅱ可知,_________(“升高”或“降低”)pH可以提高Cr2O72-的去除率。②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7、(12分)欲测定某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1.10mL,滴定后液面如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2)乙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待测HCl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1NaOH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5.000.0026.11225.001.5631.30325.000.2226.31选取上述合理数据,计算出HCl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小数点后保留四位);(3)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的范围是________。(4)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28、(14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式流程图如图:(1)步骤Ⅱ中制氢气的原理如下:①CH4(g)+H2O(g)CO(g)+3H2(g)ΔH=+206.4kJ·mol-1②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a.升高温度b.减小CO浓度c.加入催化剂d.降低压强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的产量。若将1molCO和4molH2O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容积为2L的容器中反应,若第4分钟时达到平衡时放出32.8kJ的能量,则前4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v(CO)为____。(2)步骤Ⅴ的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ΔH=-92.4kJ·mol-1①合成氨工业采取的下列措施不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___(填选项)。A.采用较高压强(20MPa~50MPa)B.采用500℃的高温C.用铁触媒作催化剂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②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500℃时的平衡常数(填“<”“>”或“=”)。③合成氨工业中通常采用了较高压强(20MPa~50MPa),而没有采用100MPa或者更大压强,理由是__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H4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相当复杂,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小分子量的产物就越多,当温度升高至上千度时,CH4就彻底分解为H2和炭黑,反应如下:2CH4C+2H2。该反应在初期阶段的速率方程为:r=k×cCH4,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①设反应开始时的反应速率为r1,甲烷的转化率为α时的反应速率为r2,则r2=___r1。②对于处于初期阶段的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A.增加甲烷浓度,r增大B.增加氢气浓度,r增大C.氢气的生成速率逐渐增大D.降低反应温度,k减小29、(10分)现有前四周期A、B、C、D、E、X六种元素,已知B、C、D、E、A五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B的s能级上电子总数等于p能级上电子总数的2倍。X原子的M能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D、E三种原子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2)A原子与B、C、D原子形成最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BA2D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__。(3)某蓝色晶体,其结构特点是X2+、X3+离子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立方体的每条棱上均有一个BC-。与A同族且相差两个周期的元素R的离子位于立方体的恰当位置上。根据其结构特点可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用最简正整数表示)________(4)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结构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如图所示),其中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
786
715
340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KCl、Mg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O2-有__________________个。(5)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2O3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题目详解】0.1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4,溶液呈碱性,说明HCO3-
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A.加入少量NaOH固体,发生HCO3-+OH-=CO32-+H2O,则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均增大,故A正确;B.加水稀释,促进HCO3-的水解,HCO3-+H2OH2CO3+OH-平衡右移,c(HCO3-
)减小程度更大,则的比值增大,故B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应有c(Na+)+c(H+)=c(HCO3-
)+2c(CO32-)+c(OH-),故C错误;D.根据物料守恒,应有c(Na+)=c(HCO3-
)+c(CO32-)+c(H2CO3),故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的易错点为CD,要注意理解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式中c(CO32-)前的系数。2、D【题目详解】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是硅酸盐工业,水泥、玻璃、陶瓷等都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食醋的组要成份是乙酸,乙酸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D。3、A【解题分析】反应2A(g)+B(g)⇌3C(g)中,气体的体积前后相同,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得到平衡状态,只要满足物质全部转化为A、B,且满足n(A):n(B)=1:1,即可得到相同平衡状态,结合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只要加入的物质的量:n(A):n(B)>1:1,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题目详解】A项、反应2A(g)+B(g)⇌3C(g)中,气体的体积前后相同,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得到平衡状态,只要满足物质全部转化为A、B,且满足n(A):n(B)=1:1,就是等效平衡,结合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只要加入的物质的量:n(A):n(B)>1:1,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A.2molC相当于molA和molB,二者的比值为2:1,大于1:1,则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故A正确;B项、2molA、2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n(A):n(B)=2:2,等于1:1,则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等于a%,故B错误;C项、1molB和1molC,相当于molA和molB,n(A):n(B)=1:2,小于1:1,则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小于a%,故C错误;D项、2molA、3molB和3molC,相当于4molA和4molB,二者的比值为4:4,等于1:1,则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等于a%,选项D错误;故选A。4、B【题目详解】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1=c(HI)2/c(H2)c(I2),K2=c(HI)/[c(H2)c(I2)]1/2,所以K1=K22,答案选B。5、C【题目详解】A、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①式表示25℃,101kpa时,2molH2和1molO2完全燃烧生成2molH2O(l)放热571.6kJ,正确;B、气态水液化吸热,则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少,放热反应ΔH<0,放出的热量越少ΔH越大,则2H2(g)+O2(g)===2H2O(g)中ΔH大于-571.6kJ·mol-1,正确;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将含1molNaOH的水溶液与50g98%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错误;D、醋酸电离吸热,则将含1molNaOH的稀溶液与含1molCH3COOH的稀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正确。答案选C。6、D【题目详解】H2S分子中的中心原子S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数是1/2×(6-1×2)=2,则说明H2S分子中中心原子有4对电子对,其中2对是孤对电子因此空间结构是V型;而COCl2中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是1/2×(4-2×1-1×2)=0,因此COCl2中的中心原子电子对数是3对,是平面三角形结构,故选项是D。7、D【题目详解】A、该物质的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H3,则A正确;B、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2CH(CH2CH3)2,符合官能团位置最小原则,故B正确;C、该物质的的结构简式为CH3CH=C(CH3)CH2CH3,符合官能团位置最小原则,则C正确;D、按照该物质的名称,其结构简式为CH3CH=C(CH3)2CH2CH3,其中3号碳原子连有5个化学键,故D错误;故答案为D。【题目点拨】有机物命名的基本原则要注意:主链最长,支链或官能团位置最小,先简后繁,同基合并,除H外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8、B【题目详解】A.50~100min内,Δc(γ-丁内酯)=(0.081-0.050)mol/L,所以反应速率为mol·L-1·min-1,选项单位不对,故A错误;B.在120min时,Δc(γ-丁内酯)=0.090mol/L,根据方程式可知Δc(γ-羟基丁酸)=0.090mol/L,转化率为×100%,故B正确;C.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加压并不影响反应的平衡,不能提高原料的转化率,故C错误;D.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平衡时c(γ-丁内酯)=0.132mol/L,Δc(γ-羟基丁酸)=Δc(γ-丁内酯)=0.132mol/L,所以平衡时c(γ-羟基丁酸)=(0.180-0.132)mol/L,溶液中水的浓度记为1,所以平衡常数为,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9、B【解题分析】A、强弱电解质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完全电离,强电解质不一定为离子化合物,如硫酸、氯化氢等都是共价化合物,它们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B、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都是吸热反应,B正确;C、强弱电解质与溶解度没有必然关系,强电解质的溶液不一定为浓溶液,如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钙等为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其饱和溶液浓度较小,C错误;D、硫酸钡难溶于水,但它是强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B。10、C【题目详解】A.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循环利用,即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故A正确;B.贮氢金属和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方法,解决气体难以储存和运输的问题,则为解决氢气的贮存问题指明了方向,故B正确;C.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热水器不属于生物质能的范畴,故C错误;D.化石燃料目前占能源的85%,仍然是世界上能源的主要来源,故D正确;故选C。11、C【分析】利用反应向着更难溶的方向进行分析。【题目详解】A、AgNO3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发生Ag++Cl-=AgCl↓,即实验①中白色沉淀是AgCl,故A说法正确;B、实验②中加入过量KI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产生AgI,即发生AgCl(s)+I-(aq)=AgI(s)+Cl-(aq),推出AgI比AgCl更难溶,故B说法正确;C、实验③得到黑色沉淀,该黑色沉淀为Ag2S,推出Ag2S比AgI更难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gCl>AgI>Ag2S,按①③顺序实验,能观察黑色沉淀,故C说法错误;D、根据选项C分析,按照②①顺序实验,生成更难溶的AgI,不能得到AgCl,即无法观察到白色沉淀,故D说法正确。12、D【分析】没有外加电源,所以该装置是原电池。原电池中,活泼性较强的锌作负极,锌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锌片质量减少;活泼性较差的铜作正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单质,附着在铜片上,所以铜片质量增加;电子从锌片沿导线流向铜片,电流从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题目详解】A、铜是正极,铜片上有铜析出,选项A错误;B、铜片质量逐渐增加,选项B错误;C、电流从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选项C错误;D、铜离子得电子被还原生成铜单质,附着在铜片上,选项D正确;答案选D。13、D【解题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题目详解】①合成氨:N2(g)+3H2(g)2NH3(g)△H<0在高温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符合题意;②氯气与水发生可逆反应生成HCl和HClO,在饱和食盐水中增大氯离子浓度,使氯气的溶解度减小,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故不合题意。③硫酸工业中2SO2+O22SO3,增大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故不合题意;④对CO(g)+NO2(g)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可使颜色变深,是因为体积减小,是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故①④符合题意,故选D。14、D【题目详解】设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xs,v(NH3)=mol/(L.s),因为v(H2):v(NH3)=3:2,所以,0.45:=3:2,解得:x=2,D符合。答案选D。【题目点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15、C【题目详解】设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K2FeO4中K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1)×2+(+x)+(-2)×4=0,解得x=6,即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故选C。16、C【题目详解】A.2C(s)+O2(g)=2CO(g)△H=-221kJ/mol,反应热包含符号,该反应的反应热为-221kJ/mol,故A错误;B.碳的燃烧热是指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的氧化物CO2放出的热量,从2C(s)+O2(g)=2CO(g)△H=-221kJ/mol可知1mol碳燃烧生成CO放出110.5kJ,而不是燃烧热,故B错误;C.稀硫酸和稀NaOH,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kJ,△H=-57.3kJ/mol,故C正确;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混合,稀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H>-57.3kJ/mol,故D错误;故答案为C。【题目点拨】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17、B【题目详解】A.加入CaCl2溶液,溶液中Ca2+浓度增大,使Ca(OH)2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Ca(OH)2减少,故A不选;B.加入NaHCO3溶液,由于+OH-=+H2O,且Ca2++=CaCO3↓,溶液中Ca2+、OH-浓度减小,使氢氧化钙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使Ca(OH)2减少,故B选;C.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OH-浓度增大,使Ca(OH)2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Ca(OH)2减少,故C不选;D.加入NaCl,对氢氧化钙的沉淀溶解平衡无影响,故D不选;故选B。18、D【题目详解】都转化为用A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然后进行比较。A.v(A)=0.15mol/(L·min);B.v(B)=0.6mol/(L·min),则v(A)=v(B)=0.2mol/(L·min);C.v(C)=0.4mol/(L·min),则v(A)=v(C)=0.2mol/(L·min);D.v(D)=0.01mol/(L·s),则v(A)=v(D)=0.005mol/(L·s)=0.3mol/(L·min);可见反应速率最大的是0.3mol/(L·min),故合理选项是D。19、C【解题分析】A、CaCl2只有离子键;NaOH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相同,选项A不选;B、Na2O只有离子键;Na2O2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相同,选项B不选;C、CO2和CS2都含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相同,选项C选;D、HCl极性键;NaOH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相同,选项D不选;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具体的物质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离子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或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存在共价键,据此解答。20、C【解题分析】白色污染主要由大量的废弃难降解塑料形成的,可以从控制污染源、回收利用、新能源代替等方面减少。C.用纸制包装用品代替塑料包装用品,正确;A.掩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污染,不正确;B.燃烧处理会造成大气污染,不正确;C.倒入江河湖海中塑料不溶解会造成水体污染,不正确。选C21、D【题目详解】A.(NH4)2SO4属于轻金属的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不能使人中毒,A不正确;B.塑料的老化是由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B不正确;C.食盐中不含有碘单质,不能使淀粉变蓝,不能用米汤检验,C不正确;D.地沟油属于酯类,矿物油属于烃类,加NaOH溶液并加热,前者分层现象消失,后者分层现象不消失,D正确;故选D。22、C【题目详解】A.两种物质都含有羧基,具有酸性,但ClCH2COOH含有-Cl官能团,可说明氯原子对羧基有影响,A正确;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上的氢更活泼,B正确;C.HOOCCH2CHO含有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由于含有的官能团导致,不是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C错误;D.丙酮(CH3COCH3)分子与乙烷分子中甲基连接的基团不同,丙酮中甲基与C=O相连,丙酮中的氢原子比乙烷分子中氢原子更易被卤素原子取代,说明羰基的影响使甲基中H原子比乙烷中氢原子更活泼,D正确;故选C。【点晴】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团间可以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是高考信息给予题的主要命题方向,教材中的例子有:甲烷、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甲苯能使高锰酸钾褪色,说明甲基和苯环能相互影响;苯、苯酚和溴的取代反应也能说明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H3CH2OH醛基氧化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分析】乙烯存在碳碳双键,实验室制乙醇可以用乙烯和水加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乙醇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题目详解】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乙醇,乙醇在单质铜的催化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氧化反应生成C——乙醛,乙酸乙酯是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下的酯化反应产物,故D为乙酸。(1)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2)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3)①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4)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5)②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4、+Cl2+HCl+2NaOH+2NaBr②④、【分析】由合成路线可知,反应①为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反应②为NaOH/醇条件下的消去反应生成A为,反应③为A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B在NaOH/醇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反应⑤为溴与的1,4—加成反应,反应⑥为碳碳双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生成C为,反应⑦为C在NaOH/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4-环己二醇,据此解答。【题目详解】(1).反应①为环己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Cl2+HCl,反应⑦为在NaOH/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4-环己二醇,化学方程式为:+2NaOH+2NaBr,故答案为:+Cl2+HCl;+2NaOH+2NaBr;(2).由上述分析可知,上述七个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有②和④,故答案为②④;(3).反应⑤为溴与发生的1,4—加成反应,在反应时,可能和溴发生1,2—加成反应生成,也可能两个C=C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故答案为、。25、防暴沸Br2HBr、SO2、Br2使溴乙烷充分冷却53.4%CH3CH2Br+NaOHCH3CH2OH+NaBr试管乙中分层现象消失吸收乙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分析】(1)产生的HBr是用NaBr和浓硫酸反应制备的,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结合溴离子具有还原性分析解答;反应产生SO2,Br2,HBr气体,均会污染大气;导管E的作用是冷凝溴乙烷,据此分析解答;(2)最终收集到10.0g馏分,为溴乙烷(CH3CH2Br),根据反应物中为10.0mL乙醇,结合反应方程式计算溴乙烷的理论产量,在计算产率;(3)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的NaBr和乙醇均易溶于水,而溴乙烷难溶于水,据此分析解答;(4)产生的乙烯中可能会混入乙醇,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应先除去混有的乙醇,再验证乙烯,结合乙烯和乙醇的性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试剂。【题目详解】(1)加入沸石可以防止液体加热是发生暴沸;产生的HBr是用NaBr和浓硫酸反应制备的,若图甲中A加热温度过高或浓硫酸的浓度过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温度过高会使反应剧烈,产生橙色的Br2,均会使C中收集到的粗产品呈橙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Br+H2SO4(浓)=Br2+SO2+2H2O;反应产生SO2,Br2,HBr气体,会污染大气,应用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导管E的作用是冷凝溴乙烷,导管E的末端须低于D的水面,可以使溴乙烷充分冷却,提高产率,故答案为:防暴沸;Br2;SO2,Br2,HBr;使溴乙烷充分冷却,提高产率;(2)10mL乙醇的质量为0.79×10g=7.9g,其物质的量为=0.172mol,所以理论上制得溴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172mol,其质量为0.172mol×109g/mol=18.75g,实际上产量为10g,则溴乙烷的产率=×100%=53.4%,故答案为:53.4%;(3)在乙中试管内加入NaOH溶液和溴乙烷,振荡,二者发生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3CH2OH+NaBr;溴乙烷难溶于水,而产物均易溶于水,因此验证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反应完全的现象是试管乙中分层现象消失,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3CH2OH+NaBr;试管乙中分层现象消失;(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反应的气体产物为乙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丙装置,随着反应的发生,产生的乙烯中可能会混有乙醇,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应先用水除去混有的乙醇,再验证乙烯,所以a试管中的水的作用是:吸收乙醇;若无a试管,b试管中的试剂应为能与乙烯反应而不与乙醇反应,可考虑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故答案为:吸收乙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26、溶液变黄色否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正向为吸热反应,若因浓硫酸溶于水而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应变为黄色,而溶液颜色加深,说明是c(H+)增大影响平衡的结果碱性条件下,CrO42-不能氧化I—,酸性条件下,Cr2O72-可以氧化I—降低Cr2O72-+6e—+14H+=2Cr3++7H2O阳极Fe失电子生成Fe2+,Fe2+与Cr2O72-的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Fe3+,Fe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2+,继续还原Cr2O72-,Fe2+的循环利用提高了Cr2O72-的去除率【题目详解】(1)依据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试管c中加入NaOH溶液,消耗H+,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2)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试管a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平衡应正向移动,溶液显黄色,但实际的实验现象是溶液橙色加深,说明c(Cr2O42-)增多,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该实验现象应是c(H+)对平衡逆向移动的结果,即不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3)根据实验现象,碱性条件下,CrO42-不能氧化I-,因此无明显现象,酸性条件下,Cr2O72-能氧化I-本身还原为Cr3+,溶液变为墨绿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6I-+Cr2O72-+14H+=3I2+2Cr3++7H2O,因此得出结论为碱性条件下,CrO42-不能氧化I-,酸性条件下,Cr2O72-可以氧化I-;(4)①实验i和实验ii不同的是实验ii加入1mLH2SO4,pH降低,去除率增高,即降低pH可以提高Cr2O72-的去除率;②实验ii中Cr2O72-应在阴极上放电,得电子被还原成Cr3+,电解质环境为酸性,因此Cr2O72-放电的反应式为Cr2O72-+14H++6e-=2Cr3++7H2O;③根据图示,实验iv中阳极铁,阳极铁失去电子生成Fe2+,Fe2+与Cr2O7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Fe3+,Fe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2+,继续还原Cr2O72-,Fe2+循环利用提高了Cr2O72-的去除率。【题目点拨】本题的难点是(4)③的回答,应理解此机理什么意思,此机理是题中所给图,Fe2+与Cr2O72-反应,弄清楚加入了H+,Fe2+被氧化成了Fe3+,Cr2O72-被还原成Cr3+,Fe3+在阴极上得电子,转化成Fe2+,继续上述转化,然后思考Fe2+从何而来,实验iv告诉我们,阳极为铁,根据电解池原理,铁作阳极,失去电子得到Fe2+,最后整理得出结果。27、23.80mL0.1044左手控制活塞,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加入时,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8.2~10.0AC【分析】(1)根据滴定后的液面图,液面读数是24.90mL,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是两次读数的差;(2)根据表格数据,第二次实验偏离正常误差范围,利用1、3次实验数据计算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均体积,代入计算HCl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根据中和滴定的规范操作回答;当盐酸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达到滴定终点,滴定过程中,溶液pH升高;指示剂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4)根据分析误差。【题目详解】(1)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1.10mL,滴定后液面读数是24.90mL,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4.90mL-1.10mL=23.80mL;(2)根据表格数据,第二次实验偏离正常误差范围,1、3两次实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6.10mL,0.1044mol·L-1;(3)中和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过程中,溶液pH升高,所以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指示剂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此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的范围是8.2~10.0;(4)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卷-2025届高考物理4月模拟预测卷(含解析)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宜宾市2024-2025学年初三语文试题周练试卷含解析
-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计量文化传播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二校联考2025届高三5月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辽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西安思源学院《基地社工服务与田野基地建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汕头市龙湖区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北重公司第三中学2025年高三下-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南充市高2025年高三第三次联考(江苏版)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安徽省合肥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诗词大会知识竞赛模拟题库及答案(215题)
- 物业部团队建设与管理
- 焊接知识培训课件模板
- 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与体积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含答案
- 小学生定期体检教育知识
-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 叉车司机四级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电力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创新技术及应用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