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数学论文_第1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数学论文_第2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数学论文_第3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数学论文_第4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数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_数学论文_范文先生网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浣江小学金淑君

【摘要】计算是数学学习中最基础的部分,走好这一步,对今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低年级的计算又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入门,因此低年级的计算教学非常重要。小学低年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够使用多种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小学生掌握数学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计算速度和质量,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最根本的是学习数学计算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计算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习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教学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调动他们的计算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地引领下走进并喜欢上计算。在具体情境中展开计算教学,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活思维,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的时候,动画出示例1,。出示图书阅览室,上午53人在看书,动画走了24人,再动画来了38人。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轻松进入了加减混合的学习,并且在动画中,理解运算顺序。实践证明,在计算教学中,若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则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又学得扎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低年级的计算方法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

二、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习惯的养成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平时的计算作业中,我们发现孩子在做题时出现错写、漏写和看错运算符号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孩子认真读题、认真书写、不急于求证得数的习惯,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更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因为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良好的计算习惯要从一点一滴抓起,那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计算习惯呢?

一是认真读题的习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加减乘除以后,常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尤其在学习了除法乘法以后,如果作业中突然参加一些加减法,就会很容易犯错。比如“36-9=”这一题目,在学习了表内除法以后,和除法题目一起进行计算时,很多孩子就把减号看错除号,这样就很容易计算错误。如何来预防这样的错误出现,我觉得在一开始进行加减法计算时,就要养成学生读算式的习惯。我常要求学生在心里默默读一遍这个算式,然后再来进行计算。而不是盲目地进行计算。而在教学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时,我更要求孩子们先把综合算式读一遍,看清楚运算符号,然后再把运算顺序用画线的方式把第一步给划出来,这样一来,数字、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就都不会出错了。认真读题是正确计算的重要前提,单读题很枯燥麻烦,越粗心的孩子越不耐烦做这些。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对计算要有信息,要有耐心,不厌烦,在长时间的训练中慢慢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二是认真书写的习惯。在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已经要求学生能够摆竖式计算、递等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摆竖式计算。这些计算的书写格式将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陪伴很长时间。这就需要在一开始养成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要求学生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比如在教学递等式计算时,我要求学生在数学本子上抄题目完成,在第一次完成时,我就规范书写,讲清楚如何写题目,等号写在哪里,第一步算什么用横线划出来,以及做好第一个题目以后要求空一行完成下一个题目,目的就是保持书写的整洁和公证。第一次做的时候,我往往是和孩子们一起来进行书写,在练习了四五个题目以后,再放手让他们自己做。然后认真批改,在批改过程中及时发现书写的错误,让孩子们及时改正,并且这种类型的题目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天天练习。主要就是看书写的格式和计算的正确率。每一次遇到新的书写形式时,我都会放慢脚步,教孩子们书写的格式,要求孩子们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书写。以下就是我们孩子们的计算作业。

三是打草稿的习惯。很多高年级的学生都会出现懒惰的现象,对于计算题往往喜欢口算,而不习惯利用草稿纸。这样的习惯,其实需要在低年级的计算教育中就时时渗透。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每个学生要有一本草稿簿,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我还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的草稿簿,表扬准确认真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尤其当孩子出现计算错误时,我会要求学生拿出草稿本,找到错误的地方,如果没有在草稿本上有过程的话,就要求学生在草稿本上做一做。

四是认真验算的习惯。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就是验算。为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我要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验算。比如摆竖式计算的题目,我就要求学生进行验算。计算结果出来以后,再反过来计算一下,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结果正确。但验算比较麻烦,学生往往不情愿做,所以就需要教师经常训练,前几次一起进行运算,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不断强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验算的习惯。

三、领悟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算理其实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明白了算理就明白了为什么这样计算。因此只要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那么怎样让学生理解计算中的算理呢?我觉得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观动作思维。因此,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直观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算理,发展数学思维。比如在教“进位加法”的时候,如何让学生明白“满十进一”这一算理,就可以让学生来进行直观操作。准备好小棒,用小棒摆出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先把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发现满十根了,捆起来,给十位上的数。这样一操作,就能够直观地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又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时候,学生刚学过整除,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就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如何正确地试商成了困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的活动,来进行算理的理解。给学生准备6个小圆片,分出3分,分一分,刚好可以平均分。那如果再加一个小圆点呢?这下再分一分,发生了什么?通过这一过程来明白不能进行平均分,多了。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紧接着再追问,分成3份,每一份是几个呢?多了几个?然后变摆边摆竖式,根据活动说出每一部分的意思。这样一来,就直观理解了为什么商是2,而不能是3或者1。解决了试商这一难点。类似这样的算理,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都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进行直观算理教学。

计算需要仔细、谨慎,培养这些好习惯,需要从点滴做起。我们要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要采取多种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对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误区及对策多媒体技术如何灵活地渗透在小学数学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精致过渡精彩课堂“开发性教学”模式探索

胡泽民

一、“开发性教学”的基本思路

“情境教育”、“和谐教育”、“主体性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快乐教育”是国家倡导的六种素质教育模式。“开发性教学”就是在这六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出的一种办新教学模式。“开发性教学”就是要深入地、系统有序地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增潜能,科学地、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发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我们提出了6条容易观察和体验的外显性很强的指标。

会计算:计算准确、口算速度快、方法灵活。会思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有条理、有根据。会学习: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善于发现规律。会表达:知识面广,语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会协调:善于与人共事,有组织协调能力。会创新:能独立思考,有创新意识和成就欲望。

依靠什么来实现这些目标呢?关键是要依靠科学技术,要从脑科学,心理科学,认知科学的高度研究儿童各种能力的最佳发展期,研究大脑的适度开发,进而改进教法和学法,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科学基础。我仅举几个浅近的例子加以说明。

1.关于各种能力的最佳发展期问题。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思想单纯,记忆力强,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是发展他们的计算能力的最佳时期,如果这时候不注意严格要求,打好基础,以后形成了定势,要改就难了。相反,解答应用题涉及到学习者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社会经验和思维方式,要想让学生在一、二年级就学会很多复杂的应用题就不现实了。当然在一、二年级结合操作学具,把基本的数量关系弄清楚,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也是必要和可能的。

2.关于左右脑协调发展的问题。

人的左右脑有着明确的分工,左脑是管逻辑思维的,右脑是管形象思维的。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使用左脑,不注意右脑的开发利用,小学生不知道通过画图、列表。演示打开解答应用题的思路,这是一大失误。大家知道,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最终它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小学生就应当有这种数形结合的意识,要注意利用画图、列表、演示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使左右脑得到协调地发展。

3.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的问题。

人的大脑有一个最基本的生理机制,那就是兴奋和抑制。给大脑某一部位足够强的(量和时间)刺激,它就会产生兴奋,但是这种兴奋到了一定的极限又会产生抑制,以此来自我保护。在抑制状态下多余的刺激已毫无意义。好在大脑的各个部分是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的。如果我们注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就会巧妙地避开这种抑制,使学生既学得轻松愉快,又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4.关于记忆与遗忘的问题。

遗忘是有规律的,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地发展的,也就是说识记之后就是大规模的遗忘(2小时后只能保持40%),要获得有效的识记效果,就要及时、多形式的复习。

实践证明,讲练结合、及时反馈,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是提高识记效果的最佳形式。

5.关于人脑的四种状态。

近几年,人们根据脑电波的强弱把大脑分成高度警觉,放松性警觉,朦胧和深睡四种状态。研究结果显示:放松性警觉是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时的学习者有非凡的记忆力和不寻常的创造力,这就是说不要把学习这根弦绷得太紧,期望值不要过高,家长和子女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的关系,要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只有这样,才会产生高的学习效率。

6.关于学习情境的合作性。

学习情境的合作性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各种动态因素之间的密切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而且也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和创造成功。同龄人之间的启发帮助会使大家得到共同提高,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方式就是教别人。

7.关于分项达标和等级评定。

分项达标就是要把小学数学中起关键作用、起核心作用、对后续学习有决定性影响的知识技能分解成若干项,要求学生逐项达标(采用星级命名的办法),并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废除一次考试定优劣的办法,允许学生通过多次努力,逐步达标。取消中段考试,期末考试重点放在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上(记分采用百分)。综合评定采用等级制,运用鼓励性评语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能激发他积极向上发展的评价。一句话,不能把考试当做束缚学生的工具而应当把它当作激励学生的手段,让学生不断地取得成功,不断地感受成功的快乐,不断地产生新的追求欲望。

“同课异构”教学的优势分析

文/常晋珉

摘要:同课异构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教研手段,不同的教师根据相同的教学内容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相互探讨,就可以得出更为优秀的教学模式,使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得到整合。同课异构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

关键词:同课异构;数学教学;优势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同课异构”现在已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同课异构的含义在于,对于相同的教学课程,不同的教师做出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设计的探讨,并研发出更好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同课异构的出现,可以良好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因此,加深对于同课异构的认识,可以构建更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一、形成模式框架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而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往往是“教无定法”,教学方式方法十分多样。但如果是针对一节具体的课程,或者是要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时候,那么能起到最佳作用的方法往往只有一两个,同课异构就是通过对于课堂的研究,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课堂的效率。

1.同课异构的流程

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教师应从课本入手,找出即将讲解的课程中的重点问题。随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引导的方式将学生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围绕重点问题进行教学。在此期间,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训练,并且还会通过说话的形式进行语言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明确地认识到,在利用同课异构的教研方法来进行教学时,应注重方法的递升,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是不断攀升的。在学生对知识理解之后,教师应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最后再将知识的运用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大胆运用自己理解的数学知识。

2.“不构”与“构”的比较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教材的阅读往往是逐段进行的,这说明教师并没有重视如何处理教学中的重点,这就会导致教学的质量下降,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的,使得教学的效率不能有效提升。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教师之间可以交换彼此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相互的教学思想,这种交换能够使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得到解决。总之,同课异构的教研方法能使各类教学方法中的优点得到整合,使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完善生成系统

1.建立模块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预设不足。利用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可以对于课堂上出现的各类情况进行整合,()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实际的教学情况总结出相应的教学资源,并建立出相应的模块。

2.策划连接

在教学中,无论学生的表现是否在教师课前的预设中,教师都应该利用引导的方式使预先设定好的教学模块完整地进行连接,而不是在课堂上完全放任学生,使教学完全变成被学生牵着走,最后不得不抛弃自己课前进行的教学设计。要做到良好地掌控课堂,教师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与课前预设不一样的情况,将各个模块进行巧妙的连接。利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自己预设的模块,而如果学生先对未出现的模块内容进行了讨论,教师也应利用提问等方式,将学生讨论的重点拉回到预设的模块中。

3.形成系统

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同,因此,其经历的学习模块也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课堂上的教学模块进行预设。作为引导者,教师应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服务。在教学中,不同的模块之间会有不同的连接方式,这就会形成一定的系统。

三、优化评价体系

1.传统课堂评价的缺陷

先进的课堂评价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但过于老旧的评价体系只能使教学受到制约,不利于其效率的提升。以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情感、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

2.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

同课异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通过教师不断反思课堂教学而形成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重视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价,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此外,同课异构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情感、学习的方法、创新思维能力都十分重视。这种先进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良好的提升。

总而言之,同课异构是一种新兴的且很快就受到教师所欢迎的教学方法。但一些教师对于同课异构的实践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活动依然还有不足,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同课异构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开展活动时认识到,同课异构能够给教学改革带来巨大的作用,只有不断地改善同课异构的流程,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才能构建出活泼、和谐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康国洁。论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内江科技,2011(04)。

[2]李贵龙。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2009(12)。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南涧一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从同课异构活动反思高中英语有效教学观对新课程化学实施同课异构的几点体会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目的是: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宜抓住“化异为同”这一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教学过程可照以下的程序设计。

一、基本训练

1.通分:5/6和2/9、3/4和1/7、2/3和7/24、11/20和4/15,思考:通分时,确定公分母有几种情况?

2.计算1250+125、1.38+6.2、2/9+5/9三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计算整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2)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3)同分母分数相加,为什么可以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设计意图:通分训练及加法运算,能强化“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的算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进行新课

1.巧引妙转,引入新课。教师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题2/4+1/4、32/40-15/40、21/60-8/60,要求学生口算、回答计算法则及解题依据。学生说清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这一算理,教师板书计算结果,又布置学生把题目中不是最简分数的约成最简分数。学生边说教师结合前面的板书板书出以下的形式。对照板书,让学生比较化简前后算式的异同,从而引入新课。

(附图{图})

【设计意图:由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转化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着力,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渗透,有利于学生发现算法,掌握解题思路。】

2.启发谈话,引导观察。教师说:“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怎么算?我们还没有学过,但这3道异分母分数加减题,我们又都知道了它们的结果。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结果是怎么得到的呢?同座同学互相讨论讨论。”

3.尝试练习,共同探究。教师出示尝试题:计算1/2+1/3,4/5-2/15,请俩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试算。学生尝试练习,师生集体校正后,教师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讨论下面的思考题:

(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

(2)如果不能直接相加减,怎么办?

(3)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与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较容易想到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这时,教师大胆地让学生试一试,他们能从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兴趣。尝试实践后组织学生讨论思考题,有助于揭示算理。】

4.直观演示,验证算理。教师出示3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图,在上两个图中,用阴影分别表示1/2和1/3,上下平移相加得出第三图中的阴影(如下图)。然后提问:相加后,图中的阴影部分是2/2吗?是2/3吗?是多少呢?继学生观察、思考,教师组织以下操作谈话:

(附图{图})

师:以第三个长方形的空白部分为一份(出示和空白部分完全重合的硬纸片)去量这个长方形,谁来试一试?量得它有这样的几份?

生:6份。

师:阴影部分应是这样的几份?

生:5份。

师:阴影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呢?

生:5/6。

师:所以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